摘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快速,对人才的自身水平也体现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所以将旧式的教学模式摒弃,开创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始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全能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将中小学信息技术同其他的课程充分结合起来才能够适应社会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技术;其他课程;合作;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以及其他课程合作时需要的理论依据
要想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其他的课程得到充分的融合,那么学生就是整个合作中所围绕的主体,教师则要担当一个帮助学生组织活动的配角,教师要学会灵活的使用各种方法,例如建立特定的情境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这样才能够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的挖掘出来,进而将合作提高学生理解新知识能力的主要作用发挥出来。
二、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合作都有哪些要求
1、对学生分派各种各样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任务圆满达成。在分派任务时,要注重任务的内容,可以是学科的具体学习内容,将真实的情境问题展现在学生眼前也可以,让学生在思考和解决中学习知识。
2、要着重培养学生将信息技术作为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学生在学习中最好将信息技术这项工具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搜寻并解决问题,从而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合在其他课程中。
3、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要将学生自身的能力加以培养。学生要在学习中,学会适应自身的学习方法,这样自身能力才能够得到更好地培养,进而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4、在教学中,不能够只让学生扮演好主体的角色,在角色中加强自身的各项能力,教师也要充分辅助学生,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陪伴下走得更远。
5、不能够将个别学习和合作学习分开来。我们有不同的教学任务,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或者工具都可以实现信息及时的目标,虽然能够使得许多个人获益,但是对于合作学习确是不利的,所以信息技术的提出就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三、如和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结合
1、将任务做为基础进行自主学习。
在解决任务时进行自主性学习是结合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要求。学生在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解决学习任务,进而在学习上从半独立的状态逐渐进化到全独立的状态,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学生会逐渐形成主题意识,这样才能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体现出和谐性。在将学习任务完成后,再将新学到的知识从实际问题中进行检测。
2、教师站在指导和督促的地位
虽说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人物,但是教师的角色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教师不仅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教师能够充分发挥他的教育和指导意义,这样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之后才能够达到完美的学习效果。教师主要的作用是要指正学生的不良学习状态以及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能够判断自己的知识点漏洞并加以修补,在将问题解决之后要及时组织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研讨,将学生的各种意见都进行整理,使大家在研究中对于一些忽略的知识点进行补充。教师要对学生实行鼓励政策,让学生在相互的评价中充分发挥外化思维的优势,而教师则要在指导中一点一点抽离,让学生更加自主的学习并探究问题,实现学习自主。
3、对学生进行资源共享、学习心得交流的鼓励
对于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合作来说,学生之间进行学习心得交流等互动是非常必要的。这样的交流方式有很多,既有结对交流,也有学习讨论的形式。我们可以用抽签或者随机组合等方式来进行结对交流,学生在结对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在学习资料、方式方法以及学习知识点等方面进行互相讨论,在共同的难题上还可以共同使用学习资料,用规范的文件夹装载共同的资源,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也可以使大家共同受益。学生讨论是汇总知识和疑难问题的最好途径,大家将遇到的问题和知识点共同讲出来,最后将遇到的问题实现共同解决,这样的情况下就能够使得学生更大范围的接触到各种知识。
4、对于学生提出的反思和评价都要重视
纵观整个教学模式,反思与自我评价都是贯穿整个模式的步骤。为了遵循挖掘学生个性才能,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及时鼓励的原则,对于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进行准确的评价,要以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自身水平为基础,这样才能对学生展现充分的尊重。对于评价的形式则可以多种多样,学生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提出合理的评价。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要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反思学习的过程以及学到的知识,并对今后的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这样才能够谋得更长远的学习策略,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反思,在与其他学生交流的同时完善自身的学习方法。
结论: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老旧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全能型人才,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才是今后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所以,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教学方法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这样培育出的人才才不会逐渐被社会淘汰。
参考文献:
[1]钟志贤.新型教学模式新在何处(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1,(3).
[2]章剑卫,姚灶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Ⅱ]中国电化教育2001(8):36—37.
相关热词搜索: 信息技术 中小学 教学模式 解析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