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湖南药企实施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

湖南药企实施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

时间:2025-08-02 07:59:01 浏览次数:

近几年来,中国农药行业通过产品结构调整,高毒农药所占比例虽然有大幅下降,但仍有杀扑磷、甲拌磷、甲基异柳磷、克百威、灭多威、灭线磷、涕灭威、磷化铝、氧乐果、水胺硫磷、溴甲烷、硫丹等12个高毒品种,产量约占农药总产量的2.5%左右。

中国是农药生产、使用和出口大国,目前已形成包括农药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料中间体生产及研发在内的完整工业体系。随着农药工业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也日益突出。化学合成农药步骤多、收率较低,平均收率仅有30%~40%,其他原料、中间体及副产物都以“三废”形式排出,其中污水排放尤为突出。农药企业每年排放的废水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2%~3%,水量相对小,但浓度高、毒性大,废水中有许多不可生物降解或生物抑制物,治理难度大。

此外,每年有约30万吨的有害有机溶剂在农药制剂中应用。据了解,目前在我国境内登记的2万多个农药制剂产品中,液态制剂达13000多个,它们都不同程度使用各种有机溶剂。其中,乳油登记产品达到9000多个,是使用有机溶剂最大的产品群。数据显示,作为农药制剂生产的主要辅助材料,我国每年有机溶剂用量都在35万吨以上,其中,二甲苯、甲苯、苯等轻芳烃溶剂,每年耗用30万吨左右,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等极性溶剂也有较大使用量。这些物质的大量使用对生产安全、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较大隐患,有的有明确致癌作用,对农药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健康有潜在的危害;有些则属于低闪电溶剂,易燃易爆,生产储运安全性差,极易引发危险事故。

高毒农药等污染物毒性大,一旦排放到环境中,既可以通过大气、水、土壤等生态环境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也可以通过食物链传导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具有较高的环境风险。

实现一批高毒农药品种的替代。支持农药企业采用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对12个高毒农药产品实施替代。推进农药剂型的优化升级。实施水乳剂、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等水基化剂型替代粉剂等落后剂型;加快淘汰烷基酚类等有害助剂在农药中的使用;尽量减少有害有机溶剂的使用量。

湖南省农药工业协会认为,实施高毒农药替代清洁工程逐步替代高毒农药是必然也是必要的,实现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的过渡需要国家、协会、企业以及使用者的共同努力。

高毒农药占整个农药的比例很低,目前仍保留在产的高毒农药对一些特异性难防治的对象依旧效果显著,其杀虫的特异性仍必不可少,相应替代产品在成本以及防治效果上目前尚无法达到其效果。虽然目前国内生产高毒农药的企业均为规模较大的公司,社会责任感较强,但替代高毒农药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依旧存在一定的难度。

多年来乳油的使用在环境中带来了大量的挥发性有毒溶剂。但这并非乳油制剂产品本身的过错,而是对乳油中使用的溶剂不加限制和选择。

要真正将拟定的法规标准落到实处,除了强化权力部门的监督检查外,引导企业主动地采用环境生态友好的溶剂替代毒性较高的苯、甲苯等有机溶剂,相应的国家层面的奖励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种有奖有罚的措施,才能充分体现国家在市场配置资源中的政策导向,才能真正的使替代产品在市场中占有一定优势,才能保证政策实施落地。

湖南海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明智认为,企业只有严格农药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强化工艺创新和污染物治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进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化生产,才能长久持续发展。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晓刚指出,这12个高毒农药品种所占市场份额并不大,部分为将被淘汰品种,对市场影响有限。而减少有害有机溶剂的使用将在中长期内推动农药行业产业升级。目前甲苯、二甲苯等有机轻芳烃溶剂在我国农药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我国农药行业对制剂所用有害溶剂的替代已开展了长期的研发,尤其是近年来在开发、使用相对安全的溶剂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产业化成果。用重芳烃溶剂油取代原有的二甲苯、甲苯等轻芳香烃溶剂,用松脂基植物油、油酸甲酯、脂肪酸甲酯等部分取代化学合成溶剂。特别是开发天然植物源溶剂取代传统芳烃类有机溶剂是出路之一。

今年,湖南农药行业率先在全省化工系统启动高风险污染物削减行动计划,以技术进步为主线,坚持源头预防、过程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的理念,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政策支持引导,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从源头减少高毒农药、有害溶剂等高风险污染物产生,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进一步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只有通过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进行改造,从源头实施替代、从生产过程进行减量,才能最大程度消除高毒农药、有害溶剂等高风险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目前全省有10家农药生产企业计划投资10.85亿元,实施12个行动计划项目。具体情况见下表:

相关热词搜索: 湖南 污染物 削减 行动计划 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