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生态管理里中由于人类、植物、有害生物、环境条件和天敌等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当复杂的关系,所以其中任何一因子的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整个森林的生态系统。在防治上要从生态学观点出发,在管理上要创造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条件,减少或不用化学农药,保护天敌,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园林生态的稳定。
一、森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1.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发布预报和指导防治。2.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新技术研究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因技术和资金所限还没有推广开。3.林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病虫害防治,预防机制差,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4.检疫工作不到位,相当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加上缺乏检疫检查站,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5.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病虫害的防治率低(病虫害防治率最高年份2000年也仅达到73%),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跟不上。
二、森林虫害进行化学药物除治与预防处理
1.积极筹集资金、加大投入。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资金投入,为彻底除治危险性病虫害奠定基础。
2.营林措施。要尽快完成工程治理范围内所有枯死木、濒死木清理工作,对林地剩余的其他风折木、砍伐后遗留下来的剩余松树枝桠也一并清除,按有关技术方案要求,全面进行药物除害处理,要求松褐天牛除治死亡率达到 100%;完成工程治理范围内的所有枯死侧枝清除和除害处理工作,要求松褐天牛除治死亡率达100%;完成因郁闭度大、需要进行卫生伐的全部作业。将所有松木枝桠和松木药物处理后按方案要求集中指定地点烧毁。
3.化学药物处理。开始挂设天牛成虫诱捕器:完成林内喷洒16%虫线清乳油,名木古树每木注射16%虫线清乳油等化学防治松褐天牛。
三、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1.生物防治
过去我们防止病虫害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虽然这种方式当时的效果很好,但是时间久了之后病虫会存在抗性的问题,农药残留也会对土壤造成污染。不过现在,可以利用有益生物来彻底治理森林病虫害了。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节约能源,而且不会对林木的生长环境造成不利影响,能够长久的发挥防治作用,这是今后防治林木病虫害工作的主攻方向,使用的微生物制剂包括昆虫病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我国的微生物制剂,尤其是白僵菌,其产量和使用面积名列世界前茅。但是,微生物制剂的生产设备以及生产工艺都比较老旧,因此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规范标准,使得制剂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在实际使用环节存在效果差等诸多情况。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过程中,以虫治虫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投放花绒寄甲卵卡,用来治理松墨天牛,效果显著。这种方式不仅具有生物防治的一般优点,益虫还能持续繁殖,长久的发挥作用。其他防治方法还有利用益鸟或其他动物对病虫害进行控制。自然界有不少的动物是以害虫为食的,如灰喜鹊、穿山甲、蛙类、壁虎、蜘蛛、蝙蝠等。在杨树林中,可以用悬挂人工鸟巢的方法来吸引啄木鸟、大山雀等益鸟,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林木病虫的产生密度。
2. 化学防治
在林区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时,或者是要对虫源基地进行消灭时,常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在我国,采用化学防治方法的林业面积占到了整个防治面积总量的70%。现在使用的农药都是低残留的高效农药,适当的使用农药来防治林业病虫害,可以实现比较好的效果。最近几年,云南省开始采用飞机喷洒农药喷雾的形式来防治病虫害,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劳动成本,而且防治效果也是比较好的。在实际的林业防治工作中,还发明了不少简单易行的撒药方式,例如涂毒环、涂毒笔、往蛀孔中插毒、捆扎毒绳、捆扎药纸带、撒毒土、撒毒饵、注射药液、塞药片等,这些方法的防治效果都很好。
杀菌剂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杀藻剂、杀病毒剂、杀细菌剂。其中甲醛、五氯酚可以喷洒在植物表面来杀死病原物,低浓度的有机氯、有机硫、波尔多液、有机磷、石硫合剂等可以保护林木不受病虫侵害。能够对病原物的扩散起到抑制作用的有苯莱特、多菌灵、托布津等。这些化学药剂的应用方式主要有喷洒植株、种实消毒、土壤消毒等。
3.物理防治
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安置高压灭虫灯或者是黑光灯来捕杀成虫。可使用热处理、超声波等方式对林木插条或者是林木种子进行处理,能很好的消灭虫害和病原物,如47~51℃温水浸泡桐种根1h,可防治泡桐丛枝病。利用松毛虫下树越冬习性,在松毛虫春季上树前在树干上扎上塑料带,可阻止越冬幼虫上树,减轻其危害。
相关热词搜索: 林木 浅谈 病虫害防治 措施 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