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要:2016年春季,笔者我站进行喷施除草剂免耕栽培、常耕栽培、不施除草剂免耕栽培玉米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施除草剂免耕栽培玉米的各项性状明显差于喷施除草剂免耕和常耕栽培玉米。主要原因是不施除草剂免耕处理的杂草与玉米在同样的生存环境中,相互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空间,因而严重抑制玉米的生长发育,导致植株生长瘦弱。最终影响产量。
关键词 免用除草剂免耕栽培玉米;对比试验
玉米免耕栽培是一项省工省力、节支增收的措施,多数应用是在使用除草剂处理田间杂草的条件下进行。2016年春季,笔者进行了免用除草剂玉米免耕栽培试验研究,旨在考查免用除草剂免耕栽培技术在相同管理条件下玉米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及产量,为我地今后大面积推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品种:迪卡008——引自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1.1.2 内吸型灭生性除草剂草甘磷——引自广西桂林瑞合有限公司;
1.1.3 芽前除草剂莠去津、乙草胺——引自山东中新科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设喷施除草剂免耕(A)、翻耕(B)、不施除草剂(C)三个处理,三次重复,试验小区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33m’,四周设保护行。持列图示如下:

(A喷施除草剂免耕;B翻耕;c免用除草剂免耕。)
观察记录各处理的生育进程,收获时各处理随机取样30株(10株/小区)待干后进行经济性状分析,成熟时分小区进行产量验收
1.3 试验方法
喷施除草剂免耕处理(A)于2月11日按每666.7㎡用500克草甘磷兑水60公斤在田间喷雾除草,即每次重复的处理(A)分别用49.5ml的草甘膦兑水2970ml,均匀喷酒各小区的田间杂草。2月28日翻耕(B)处理,当日统一播种A、B、C处理,采用单行单株法种植,行距60cm;株距36cm, 每小區种153株。播种后A、B处理喷施莠去津加乙草胺作芽前除草。5叶期追施苗肥,9叶期追施攻秆肥,大喇叭口期追施攻苞肥。其它田间管理参照当地的生产标准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2.1 物候期观察
今春受旱严重,在3月15日下雨的条件下种子才开始萌动发芽。
从表1看出,不同处理对玉米出苗快慢影响的顺序为翻耕>喷施除草剂免耕>免用除草剂免耕。从出苗到抽雄的天数:翻耕(B)、喷施除草剂免拼(A)、免用除草剂免耕(C)分别为49、47、45天。全生育期以翻耕的天数最多,喷施除草剂免耕次之,免用除草剂最少。

2.2 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从田间观察可知,不同处理对玉米的叶龄进展、生育进程影响不大
从表2看出,三叶期各处理的株高、茎粗差异不大:七叶期及拔节期,B、A、C各处理的株高、茎粗差异大,因素效应为B>A>C.说明C处理的杂草在同样的生存环境中,与玉米争夺水份、养料、光照和空间,因而严重抑制玉米的生长发育,导致植株节间伸长缓慢,植株生长瘦弱。
抽雄期B、A处理的茎粗分别为2.3cm、2.2cm,比C处理分别大0.5cm、0.4cm. 从株高、茎粗的情况看,春植玉米,选择试验A的栽培条件已能使玉米达到茎秆粗壮,植株高大之目的。

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免用除草剂免耕裁培影响玉米生育,主要原因是杂草滋生,土壤板结,幼苗扎根困难,生长瘦弱,不便管理。喷施除草剂免耕栽培玉米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疏松,对玉米根系发育有良好的作用,利于玉米生长。
2.3 不同处理的产量、产量结构及经济性状对比
试验结果表明,免用除草剂免耕栽培玉米成熟时,其各项性状明显差于喷施除草剂免耕、常耕栽培玉米。从表3可见,常耕栽培玉米的实际产量最高,产量高低依次为常耕栽培玉米>喷施除草剂免耕栽培玉米>免用除草剂免耕栽培玉米。为测定各处理小区产量的相互比较差异,用t测验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如表4,各处理间的产量差异不明显。处理B比处理A、C的亩产量分别增产16.1公斤和32.3公斤。


3 讨论
喷施除草剂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具有培肥地力的效应,使玉米表现在增产方面的优势,是玉米免耕栽培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但免用除草剂玉米免耕裁培的地块,杂草滋生,与玉米植林争光、水、肥,导致苗瘦苗弱,其各项性状明显差于其他处理。因此,应用玉米免耕裁培技术务必对免耕地的杂草进行处理,对杂草较多的地块要均匀喷施除草剂。要求喷药时地面无积水,选择時天喷药,喷后4小时内遇雨需要重喷。
玉米免耕栽培技术是玉米栽培史上的创新,是一项轻型节本、生态环保的实用新技术。喷施除草剂杀灭杂草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根系发育。这充分说明了喷施除草剂免耕栽培玉米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可行的,生产上宜推广应用。而免用除草剂免耕栽培玉米,由于杂草、玉米共生,杂草与玉米争夺水分、养料、光照和空间,因而严重仰制玉米的生长发育,不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在实际生产中,不宜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三免技术/张明沛主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15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3]南京农业大学主编:作物栽培学,南京科学出版社2008.08.
相关热词搜索: 除草剂 小结 栽培 玉米 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