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树是适宜丘陵地栽植的重要经济树种,但是由于丘陵地水源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杏树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00—2005年我们在山东省东平县梯门乡大洼村的东山坡上进行了杏树直播建园速生丰产栽培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试验园基本情况
试验园建于东平县梯门乡大洼村的东山坡上,总面积30 hm2,选其中3 hm2作为试验基地。建园前,该地是杂草丛生的荒山坡,土壤瘠薄,自然土层厚度20~30 cm,土内碎石块占20%~30%,土质为褐质性土。海拔100~196 m,坡度8~12°,无浇水条件。2000年6—8月整地,2001年春直播建园,同年8月嫁接,翌年发芽前剪砧。试验园主栽品种为红荷包、麦黄杏、玉杏。因山坡地势高低不平,没有固定行株距,一般每667 m2栽33~55株。
2 效果及经济效益
(1)投资少 直播建园操作简单,用水量少,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减少购苗所需的大量资金。据核算,直播杏核,包括种子款、播种用工、嫁接用工及其它费用,平均每667 m2仅25元左右;如植苗建园, 每667 m2需投资90元左右(主要包括购买苗、栽植用工费用)。这样,每建667 m2杏园可节约资金65元。
(2)成活率高、生长快 由于苗木不经移栽,无缓苗期,根系生长旺盛,因此,成活率高,生长快。2002年10月调查,成活率达96%,平均树高1.64 m,冠径1.82 m,根颈以上10 cm处干周5.4 cm;2004年10月调查,平均树高3.64 m,冠径2.98 m,干周21.6 cm。
(3)见效快 直播建园,由于生长旺盛,剪砧后当年就能形成花芽,第2年就能开花结果,第3年每667 m2产量386.4 kg,按4元/kg计算,收入1 545.6元;第4年每667 m2产量756 kg,按4元/kg计算,收入3 024元;第5年每667 m2产量992 kg,按4元/kg计算,收入3 968元。
3 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1)整地建园 建园前1年雨季来临之前,沿等高线整地,挖树穴或鱼鳞坑,穴内活土层达60~80 cm,捡出大的石块,穴外坡用石块砌垒牢固,穴面外高里低,以利蓄水保墒。翌年3月底4月初进行播种。播种前在整好的树穴中间,挖30 cm×30 cm见方的小穴,浇水2~3 kg,待水渗下后,每穴点播经过沙藏处理的杂杏核4~5粒,播种后整平穴面,上覆1 m2的地膜。出苗后及时将地膜扎个小孔,让幼苗钻出地膜。当苗高10 cm左右时,选1株生长健壮的定苗。8月上中旬,进行带木质部“T”字形芽接,接后15~20天,及时解除绑扎物。第2年发芽前及时剪砧,发芽后及时除萌,保证嫁接芽健壮生长。同时,对没有嫁接成活的用枝接法进行补接,以保证合理密度,提高早期产量。
(2)土肥管理 ①施足基肥 因园地土壤瘠薄,要施足基肥,以促进快速形成树冠。播种前,每穴施土杂肥50 kg,以后每年秋季开沟施果树复合肥1~2 kg、圈肥30~50 kg。②及时追肥 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株追施尿素200~300 g;6月下旬至7月上旬,结合降雨,每株追施硫酸钾200~400 g;花期喷施0.2%~0.5%硼砂和0.2%尿素混合液。③树盘覆草 每年麦收后,树盘覆盖麦秸、麦糠,每株30~50 kg,厚度15~20 cm,连年覆盖,可以蓄水保墒,防止水土流失。实践证明,树盘覆草是干旱缺水果园保水增产效果明显的一项措施。
(3)整形修剪 杏树喜光性强,生长旺,能萌发副梢。根据其特性,树形采用多主枝分层自然圆头形,充分利用其副梢,使其快速成形。一般全树有主枝5~7个,第1层主枝3~4个,第2层主枝2~3个,在剪砧后当年,当苗高60 cm时进行摘心,7月中旬、8月中旬分别进行第2、3次摘心,选出3~4个主枝,促其当年形成第1层主枝。冬剪时对主枝进行轻短截,对中心干在第1层主枝以上80~100 cm处短截。生长季对背上竞争枝和辅养枝,通过摘心、扭梢进行控制。第2年冬剪时,选出第2层主枝2~3个。定形后的修剪,除延长枝外,其余枝条均进行缓放,以促使形成串花枝结果。同时,对结果枝及时进行回缩,疏除细弱枝、过密枝、病虫枝,以促进下部枝条生长,保证连年丰产稳产。
(4)病虫害防治 当地主要害虫有蚜虫、介壳虫、红蜘蛛、桃蛀螟等。萌芽前喷1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主要防治介壳虫,兼治其他病虫害;蚜虫发生严重时,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红蜘蛛发生期喷15%哒螨灵乳油3 000~4 000倍液;5—6月根据虫情测报调查,喷30%桃小灵乳油2 000~2 500倍液,防治桃蛀螟。另外,根据其他虫情、病情,及时喷药进行防治。
相关热词搜索: 杏树 丰产 栽培技术 直播 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