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结了寒富苹果的特征特性及其在阜新市清河门区的引种栽培技术,包括定植、果园管理、植株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栽培。
关键词寒富苹果;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辽宁阜新;清河门区
中图分类号S6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0-0129-01
清河门区位于辽宁省阜新市西南部,年平均气温7.5 ℃,年平均最低气温-11.9 ℃,年平均最高气温23.7℃,年平均降水量544.7 mm,≥10℃有效积温3 298 ℃,无霜期155 d,全年日照时数2 881 h。当地种植果树逾226.67 hm2,其中梨树113.33 hm2;葡萄40.00 hm2、15万株;枣树逾53.33 hm2、3.52万株;李树、杏树等其他品种逾20.00 hm2、1.32万株。全区水果产量0.53万t,产值达725万元。由于先前引进的国光等苹果品种在当地试栽表现不佳,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冻害,现在苹果在栽植、产量上仍是空缺。因此,2009年引入寒富苹果(三年生,GM-256为中间砧)500株,按株行距2 m×3 m定植,在当地售价5~6元/kg,市场前景良好。
1特征特性
寒富苹果的果实为短圆柱形,大型果,平均单果重250 g,最大果重500 g。果色片状鲜红,果面底色黄绿,全面着色。果皮蜡质层中厚,少果粉,光亮,果点小,果梗粗、短,果心小,果肉淡黄色、肉质酥脆,多汁、酸甜味浓,有香气,品质极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全糖12%,耐贮运,一般在土窑内贮藏10个月不皱皮、不变质[1]。
该品种树冠紧凑,枝条节间短,短枝性状明显,再生能力强,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有腋花芽结果习性。早果性强,定植后第2年见果,第3年株产即可达到15 kg,适于密植栽培。抗逆性强,尤其抗寒性明显超过国光等大型果,果实成熟比国光和富士早。10月上旬成熟,11月中旬落叶,有利于树体恢复和营养积累。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抗蚜虫、红蜘蛛和落叶病。抗寒性强,可在年均气温7.6 ℃、年平均最低气温-12.5 ℃的自然条件下安全越冬。
2栽培技术
2.1定植
选择优质种苗,可提高商品率,种苗应选择根系发达完整、整形带芽眼、饱满无抽条、无病虫危害的标准苗。定植前挖深50 cm、宽60 cm的栽植沟,表土与心土分离,回填时先回填表土,沟底施腐熟有机肥90 t/hm2。在当地于4月20日定植,定植前用50%多菌灵浸根,栽植时将嫁接口与地面平齐、踏实、浇水,一般成活率可达80%以上。建园初于行间种植矮化作物,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价值,及时进行松土、除草。
2.2果园管理
2.2.1施肥。在果树生长期根部追肥。按氮、磷、钾为2∶1∶2的比例施入化肥[2]。一般每生产100 kg苹果,分别需施纯N 1.0 kg、P2O5 0.5 kg、K2O 1.0 kg。每年追施2~3次。4月中旬果树萌芽期主要施用氮肥。6月上旬花芽分化及果实膨大期,宜配合施用氮、磷、钾。9月果实生长后期,主要施磷钾肥,以改善果实光泽及增加营养储备[3-4]。结合喷药进行根外追肥,全年4~6次,一般果树生长前期喷0.3%尿素2~3次,后期(7—9月)喷0.3%磷酸二氢钾2~3次[5-6]。10月下旬在行间挖深60 cm、宽60 cm的沟,施入已腐熟的秸秆,可促进保墒,减少成本投入。
2.2.2灌水。节水设施,如滴灌、渗灌等模式。灌水时间和灌水量宜结合果树的需水规律进行,关键是浇好花前水(萌芽至开花前)、膨果水(落花后5~10 d)及封冻水,开花前、落花后至幼果膨大期以及后期干旱时应分别灌水,及时灌封冻水[6]。
2.3植株管理
2.3.1授粉。由于当地年平均气温较低,所以采用昆虫授粉和人工辅助授粉相结合的方法。可在园内放置1~2箱蜜蜂进行授粉,提高坐果率。
2.3.2蔬果。落花后10 d开始疏果。一般按枝距离20~25 cm留成单果,然后把多余的幼果全部疏除。疏果时应选留果形端正的中心果,多留中长果枝和果顶向下生长的果。少留侧向生长的果和腋花芽果,及早疏除梢头果、病虫果、畸形果和向上生长的果[7]。
2.3.3整形修剪与拉枝。修剪主要采用小冠疏层型,树高控制在2.0~2.5 m。全树5~6个主枝,分2层,第1层有3个主枝,第2层有2~3个枝,层间距70~80 cm。对幼树进行拉枝,在6—7月进行,利用牙签进行拉枝,既可提高效率,又可节省成本,适宜的拉枝角度为85°[8]。
2.3.4越冬防寒。由于清河门区年平均气温较低,接近寒富苹果的抗寒底线,所以要做些简易的防寒工作。一是在落叶后采用涂白的方法,即生石灰10份、米汤10~15 kg、石硫合剂400 g,混合搅匀后,用毛刷涂在主干部即可。二是于上冻前在树根部覆土,覆土的高度要超过果树的第2个嫁接口。用此类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治越冬病虫害,增加树体的抗寒力。
2.4病虫害防治
针对寒富苹果果园存在的主要病虫害,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主要防治苹果叶螨、蚜虫、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等。萌芽前与落叶后各喷1次5°Bé石硫合剂。花前用吡虫啉2 000倍液防治蚜虫、毛虫,花后用50%多菌灵防治褐腐病,膨大期至采收前喷灭幼尿1 000倍液。用甲基托布津700倍液防治轮纹病。
2.5适期采收
宜在10中旬及时采收寒富苹果。采摘时避免碰伤和指甲刺伤果实,采收用的篮、筐均须内衬蒲包、旧布等柔软铺垫物。从篮到筐,从筐到果、果堆、果箱等都要逐个拾、拿,禁止倾倒。
3参考文献
[1] 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寒富苹果优质丰产栽培技术[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刘振兴.寒地寒富苹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2008(6):14-15.
[3] 宣景宏,于洪德,王巍,等.辽宁省红富士苹果套袋生产技术规程[J].北方果树,2005(4):44-47.
[4] 闫加印,于洁,刘士勇,等.苹果密植园树形改造配套技术[J].河北果树,2010(3):38-39.
[5] 陈国强,郭兰英,董玮.优质苹果生产配套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6(8):128-129.
[6] 优质苹果生产配套技术[J].现代农业,2005(6):8-9.
[7] 陈海江,徐继忠.创汇型红富士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J].河北果树,2003(1):18-20.
[8] 邓忠勤,于昌红,徐俊.无公害金红苹果[J].农民致富之友,2004(6):7.
相关热词搜索: 引种 栽培技术 特性 特征 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