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了芒果种植区选择、品种选择、定植、植后管理及其病虫害防治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芒果生产;实用技术;存在问题
中图分类号S66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421(2007)08-105-01
芒果生产已成为海南省西南部地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更好的进行芒果生产,必须掌握其生产技术和充分认识生产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1种植区选择
选择在海南省西南部气候温暖,冬春季干旱,无阴雨、霜冻,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较肥沃,微酸性至中性土壤,平地地下水位低于1.8m,丘陵地坡度小于20°的地区。
2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该地种植的如台农1号、象牙、贵纪芒、吕宋、白玉、椰香、红芒6号等优良品种。
3定植
3.1定植时间一般春、秋、夏季定植。
3.2定植密度采用5m×4m,或4m×4m的规格,密度为495~675株/hm2。
3.3定植方法先清园、整地、挖穴,然后定植,穴的长、宽、深为1m×1m×0.8m。施腐熟的农家肥20kg/株、过磷酸钙0.5~1.0kg/株作基肥,植后浇足定根水。
4植后管理
4.1幼年树的管理
4.1.1排灌。定植后若无降雨,应隔4~5d轻灌水1次,15d后隔2周灌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以后每抽梢1次,灌水1次,大雨后低洼地应及时排水。铲除树盘内杂草。
4.1.2施肥。幼树成活后,可用0.5%的尿素溶液淋施1次,以后每1~2个月施肥1次,即每抽梢1次施肥1次,每年可抽生4~6次新梢。施肥时,在树盘内开浅环状沟,交替用尿素和复合肥均匀撒施,每株每次可施尿素或复合肥50~100g,以后用量可逐年增加,天旱时施肥后应适当灌水。植后的第3或第4年秋季进行扩穴、开沟增施有机肥,每株施石灰1kg、过磷酸钙0.5kg、复合肥1kg、腐熟农家肥10kg。
4.1.3整形、修剪。一般幼年树的整形修剪有自然圆头形和分层塔形两种形状。①自然圆头形整形方法。植株长至约50cm高时,剪顶定干,留3条主枝后剪除其余枝条,主枝均匀分布,再在其上各留2条侧枝,并在侧枝上各再培育2条侧枝,如此反复即可成形。②分层塔形整形方法。植株长至约50cm高时,留1条正而直的主干枝和3条侧枝,各枝均匀分布,以后各层侧枝的培育与圆头形树形相似,当主干长至距第1层主枝1.5m高时,剪顶分枝,留3~4条分枝,其上着生侧枝2~3条,如此反复即可成形。
4.2结果树的管理
4.2.1灌溉。结果树需水的关键时期是果实膨大期和秋梢萌发期。采果后施肥和修剪时,要及时灌透水,7月以后可利用雨水灌溉。另外,幼果形成至果实膨大期为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时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减少落果,促进果实生长,果实成熟前30d停止灌水。
4.2.2施肥。①果后肥。可分2次进行,第1次以速效肥为主,采果后,在树冠内距主干1~2m的范围内挖浅环状沟,每株施复合肥0.5~1kg、尿素0.5kg、施后盖土灌水,保持湿润,2个月后再进行第2次施肥,结合扩穴改土,每株施腐熟农家肥20kg、石灰1kg、复合肥0.5kg、钾肥0.5kg,施后盖土灌水,或者第1次和第2次于修剪后同时进行施肥。②壮花肥。为了提高坐果率,增加两性花,在花芽萌发前,每株开浅沟施复合肥0.2kg、硫酸钾0.2kg、尿素0.1kg,并在盛花前及盛花期内各喷施500倍的硼酸液1次。③壮果肥(树势旺可不施)。谢花后10d进行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过10d再喷施1次。
4.2.3控梢、催花、保果。①控梢。采果后当果树抽出夏梢和秋梢时,采用“去强去弱留中”的方法,当前梢长至5~10cm时,每枝留1~2个梢,将多余的抹除,一般留第2次梢为结果枝。②催花。为了使适龄树正常开花结果,可在8月中旬~9月中旬,当第2次梢定形叶色刚转为深绿色时,用乙稀利或多效唑进行催花。施用多效唑时,每株用10~50g(有效成份15%),在距主干1~2m内开浅环状沟淋施,施后盖土,用药后20d内灌水保持土壤湿润。另外,花前约1个月用乙稀利进行喷施,浓度为250μl/L(约3000~4000倍),每隔10~15d喷1次,连喷3次。③保果。在果实发育期合理灌溉、喷施保果药剂并及时防治病虫害,可以减少落果。在芒果谢花后10d喷1次浓度为50μl/L的九二O,果实呈黄豆大小时再喷1次浓度为100μl/L的九二O。在开花到果实成熟期,及时防治病虫害。另外,采取吊果和套袋的方法也可减少落果。
4.2.4修剪、换冠。①幼年结果树的修剪。一般宜轻剪,采果后,疏除部分过密和细弱枝条,剪除挂枝。②成年结果树的修剪。剪短直立性强而结果少的徒长枝和强壮枝,疏除结果能力差的阴弱枝和病虫枝。结果期,在采收前1个月修剪过密枝和病虫枝,并将未结果的枝条在节下适当处剪短。采果后,剪除挂果枝,疏除错乱枝、过密枝和病虫枝。另外,为了防止树冠过宽,可以对树冠进行回缩截短,增加透光度。③换冠。换冠是为了淘汰不良品种而采用的一种手段。换冠时期一般于每年的2月、9月或采果后进行;采穗是在结过果的树上采剪芽眼饱满且成熟的枝条;方法有枝接法和芽补接法。
5病虫害防治
5.1病害
5.1.1炭疽病。为害嫩梢、花穗和果实,高温高湿更甚。常用的药剂有1%波尔多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和50%多菌灵600倍液等。
5.1.2白粉病。多发于开花结果期,主要为害花穗,常用的药剂有20%粉锈宁1500倍液、40%灭病威500倍液和80%大生600倍液等。
5.2虫害
5.2.1横纹尾夜蛾。其幼虫主要为害嫩梢和花穗。用48%乐斯本乳油1000倍液,或25%农地乐乳油1000倍液防治。
5.2.2叶蝉。为害(剌吸)叶、花、果和嫩枝汁液,可用50%叶蝉散乳油1500倍液,或5%高效大功巨1000~1500倍液防治。
5.2.3柑桔小实绳。以幼虫为害果实为主。可用80%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40%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防治。
5.2.4天牛。以幼虫蛀枝干为害。可用80%敌敌畏乳油600倍液,或40%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防治。
6果实采收
果实采收一般于晴天上午9:00~11:00或下午16:00~18:00时为宜。做到“一果二剪”,即先把果实带柄3~5cm剪下,再把果柄剪至剩下0.5cm后,用纸箱或塑料框装好,防止重压、擦伤或暴晒。
7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7.1花期不齐要使芒果花期一致,首先必须把握两个关键因素:①适当的温度;②良好的营养结果枝。开花不齐的原因较多,但主要是温度不适所致,只有在外界低温到来前(海南多在10~12月和1月期间),培养出大量良好的营养结果枝,开花才能整齐。
7.2种植区域不合理有些种植户为了扩大种植面积,盲目选择坡度过大的地块种植,造成灌水难,甚至无水灌溉而使植株缺水,引起植株生长不良或落花落果。
7.3风害由于不重视防风林的种植,加上日常风过大,常出现嫩梢、花穗被拆断、小果被摇落、大果被擦伤变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商品果的产出。
7.4药剂使用不当由于盲目追求芒果提早产出上市而不顾及树体的承受力,过量使用催花剂(有些高达150g/株多效唑)而引起植株矮小、枝梢生长短弱,出现“簇叶”现象,致使无法开花结果;在化学防治的过程中,由于用药浓度过大,或是使用了米酰胺类的敏感药剂而产生药害,出现烧叶、烧果、果皮变黑、落果等现象。
7.5修剪不当在修剪枝梢时由于忽视了芽眼的保留,修剪过短而出现“光棍枝”,造成叶片不生长,最终枯死而成无用枝。
参考文献
[1]杜邦,潘宏兵.芒果幼树科学定植与精心养护[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06,31(4):33-36.
[2]郑加协,甘勇辉.芒果炭疽病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06(6):59-60.
[3]杨惠文.优质良种芒果嫁接苗的繁育技术[J].广西园艺,2006,17(5):51-52.
[4]林智泉.芒果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J].果农之友,2006(10):35.
相关热词搜索: 生产 探析 海南 芒果 实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