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在高危妊娠管理中的应用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在高危妊娠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5-08-01 14:35:58 浏览次数:

【摘 要】目的:讨论研究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应用于高危妊娠患者管理中的影响与价值。 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我县31个乡镇妊娠风险预警初筛及二级医疗机构确诊的上报信息及本县妇幼卫生信息系统中高危孕产妇管理系统数据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危妊娠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既往剖宫产史;体重过重超过70kg或体质指数不低于30。高龄产妇年龄超过35岁;妊娠过程中出现严重贫血或不良孕产史。黄色风险病例3215例,占总人数80.7%。橙色病例685例,占总人数17.2%;红色风险病例42例,占总人数约1.1%;紫色风险人数40例,占总人数1.0%。 结论:采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分类标准》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判断可显著提高对比特异性,有利于适当减少管理人数并显著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高危妊娠管理;应用与意义

高危妊娠是导致孕产妇与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也是孕产期保健管理的重点与难点[1]。因此,为确保高危妊娠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安全,通过引进公共卫生领域健康风险预警评估理念,将2009年制定的妊娠风险预警分类管理方案进行试用并推广,我县于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对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调研考察。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我县各医疗保健机构妊娠风险预警初筛及二级医疗机构确诊的上报信息,我县妇女儿童卫生系统信息系统中高危产妇管理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1.2 方法

1.2.1 根据WHO通过疾病症状及体征筛查,根据妊娠危险因素的理念制定《妊娠风险预警初筛表》,由各乡镇孕妇初次登记建册时进行筛查。包括是否高龄、超重或身高过低等基本情况;是否存在异常分娩、妇产科疾病及手术史;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及其他家族遗传病史。

1.2.2 评估管理分类:①正常孕妇使用绿色表示。②当孕妇发生严重心脏病变,心功能在Ⅱ至Ⅳ级,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心律失常、风湿热活动期;肝硬化失代偿期、慢性肾病伴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蛋白尿或糖尿病并发严重心脏病;重度再生障碍疾病未缓解、精神病急性期;恶性肿瘤及其他严重疾病为红色。③妊娠合并症包括心脏病变严重,心肌炎后遗症及心律失常;胸廓畸形或哮喘伴轻度肺功能不全[2];肾炎伴肾功能损伤;需使用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或严重的甲状腺疾病;血小板减少,重度贫血,癫痫或其他疾病;三胎妊娠、Rh血型不合可能,前置胎盘,子痫前期或羊水过多为橙色。④哮喘、肝炎及肝炎病毒携带者;稳定的甲状腺疾病;血小扳减少中度贫血;精神病缓解期;年龄超过35岁,体质指数超过24,产道畸形或盆骨狭小;存在不良孕产史、瘢痕子宫、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不低于5cm;双胎妊娠、先兆流产或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血型不合可能,妊高症,妊娠糖尿病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超过36周胎位不正为黄色预警。⑤各类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为紫色。

1.3 高危妊娠的管理流程

怀孕妇女进行初筛后确定风险类别并在手册上盖上不同级别预警类别章并填写《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登记表》。完成后将结果将信息录入至县妇幼卫生信息系统中的高危管理系统中并告知孕妇前往二级医疗机构复查。根据风险预警进行分类。红色表示危险系数高,疾病严重,若继续妊娠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出现威胁。橙色说明病情较为严重,对产妇及胎儿均具有一定威胁,需重点监护。黄色等级说明病情相对稳定,需定期进行产检并加强监控。紫色等级提示产妇妊娠合并传染病确诊后应前往专门机构进行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风险初筛

根据应用的妇女卫生网络信息高危孕妇管理系统的筛查结果显示,经各卫生服务中心及相关医疗机构确诊并录入的高危孕妇共3982例。其中轻度高危患者共2025例,占总人数50.9%;中度高危患者共598例,占总人数15.0%;重度高危人数共1359例,占总人数34.1%。

2.2 风险分类

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各医疗中心等级管理的孕妇共3982例。包括本地户籍孕妇35%,外地户籍孕妇65%。其中包括黄色风险病例3215例,占总人数80.7%。橙色病例685例,占总人数17.2%;红色风险病例42例,占总人数约1.1%;紫色风险人数40例,占总人数1.0%。

2.3 高危因素

根据两种判断导致高危妊娠的危险因素进行排序后,结果分别为既往剖宫产史;体重过重超过70kg或体质指数不低于30。高龄产妇年龄超过35岁;妊娠过程中出现严重贫血或不良孕产史。

3 讨论

高危孕产妇管理即是对存在高危因素及高风险疾病的产妇筛查出来并进行登记,监测及随访。在实际工作中可能由于分级存在一定混乱且缺乏针对性或由于高危因素在不同患者及不同妊娠阶段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判断高危的界限不清晰。临床应用《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分类标准》所得结果与妇女儿童卫生网络信息管理系统中所得高危因素无显著差异,说明该标准可用于确定高危产妇。同时,该标准中对危险等级的分类与较传统方式相比更能突出高危产妇的危险等级。可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管理成本并显著提高管理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我县自建立妇女幼儿卫生网络化系统后,各医疗机构均能够在该网络中的高危管理系统中对孕妇高危信息进行录入及查看避免出现管理疏漏,以提高管理质量。若将《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分类标准》应用于高危产妇的管理当中,以颜色对风险因素及程度进行标记使高危孕妇的管理模式更具有优越性与科学性。

参考文献

[1]秦敏,杜莉,施红,等.上海市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模式初探[J].中国妇幼保健,2011,31(3):4805-4807.

[2]朱丽萍,秦敏,施红,等. 上海市妊娠风险预警评估管理现状[J]. 中国妇幼保健,2013,12(7):1061-1063.

相关热词搜索: 妊娠 预警 管理模式 评估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