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证一代人相对于上一代人不增加也不减少,理论上一对夫妇只需要生2个孩子就可以了,但是由于部分小孩会在生育之前夭折,正常的出生男女性别比为女孩100,男孩102-106,因此发达国家需要总和生育率为2.1,才能维持人口的世代更替。
考虑到中国的畸形性别比以及与育龄前和育龄期死亡率,中国的世代更替水平是2.3。
中国生育率?
1970年5.81個
1979年2.75个
2000年1.22个
2010年1.181个
育龄妇女的平均理想子女数
全国为1.73个
农业户口为1.78个
非农业户口为1.60个
1.73个
8月,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三次回应有关生育政策调整的传闻。这样的动向,被媒体解读为中国生育政策将有所变化。至于变化的方向,有的人认为是开放单独二胎(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生育二胎),也有人“乐观”地预测二胎将全面放开,还有媒体言之凿凿:计生政策的转向将出现在2015年。
对于这些猜测,主管部门的回应跟以往一样迂回婉转,让人迷惑。
计划生育政策可以说是影响每一个中国人的政策,政府自然谨慎小心,但我们可以从蛛丝马迹中看到政府态度的变化,比如,当年墙上那些“一人结扎,全村光荣”式的标语,如今多被“打长途2毛一分钟”的广告覆盖。
实行计划生育的前提是,人口太多会增加环境负担、会拖经济后腿、会影响社会发展,但在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行30多年后,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低龄人口的减少,也可能造成很大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经济学家茅于轼2007年在一篇文章中论述:“一胎化政策对当前的经济有很大的好处,降低了家庭的负担,提高了社会的储蓄率。这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但是这一份红利是寅吃卯粮得来的,将来老龄化社会降临时劳动力供给不足,欠帐是要归还的。”
本版引用了《大国空巢》中的部分数据,作者易富贤支持全面放开二胎,按照他的分析,放开二胎对国家和经济只有好处。
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
农村普遍“一孩半”
归国华侨、港澳台同胞,夫妻一方是外国公民
少数民族政策相对宽松
农村男方入赘并赡养老人家庭
矿工渔民可申请再生育
夫妻一方是伤残军人(或是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
第一个子女身体有残疾
再婚夫妻符合条件者
社会抚养费100亿元
浙江律师吴有水向全国31个省级计生委、财政厅(局)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回复显示10省份征收社会抚养费总计达100亿元左右,据吴有水的调查,许多县级政府规定80%至90%的社会抚养费归当地计生部门。
10省份
福建、广西、海南、河南、吉林、辽宁、四川、重庆、云南、湖北
1.由于怀孕到出生有9个月时间,这一政策对2013年人口出生没有影响。
2.1969年以前出生的妇女到2014年已经46岁以上,丧失生育意愿或能力。
3.1983年以后出生的妇女属于正常生育阶段,不存在补生。
4.1969-1983年之间出生的妇女,以1983年出生妇女为例,六普显示当年1983年出生妇女总数为968万,根据《2012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有187万人直接或间接绝育,30岁妇女不孕率为12%,能够生育的为688万,人均已有1.14个孩子,以平均意愿1.76个孩子计算,人均生0.62个孩子,共将出生427万孩子。
以此类推,1969-1983年出生妇女补偿性生育3223万孩子。
发达国家平均生育率下降
197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平均生育率低于2.1
2005-2010年1.66
如果稳定在现在的生育率
日本人口
从2010年的1.27亿下降到0.57亿
欧洲人口
从2010年的7.4亿下降到4.8亿
为什么?
1忽略人口再生产
2 养老社会化
3 养孩子成本高
4 避孕率增加
5 结婚率降低,单身、丁克人群增加
6 离婚率升高
7 就业和生活压力大
8 妇女教育水平和劳动参与率高
9 婚龄 育龄延迟
10 不孕不育比例剧增
相关热词搜索: 放开 二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