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如何,是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能否贯彻执行,经济秩序能否维护,经济发展能否促进的大问题。随着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推进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_力n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就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现状;途径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是多元利益主体的中心,肩负着客观、公正地处理各方利益的艰巨任务。然而,在市场经济利益逐利原则的驱动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诚信缺失、会计造假的事件时有发生。会计行业中的诚信也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由于中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体系不健全、信用制度不完善、法规体系不完备等原因,导致目前社会普遍信用不足。而会计业是诚信行业,近年来发生的许多会计造假事件,使会计的公信力受到严峻的挑战,对会计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以诚信为本来加强会计职业道德。
2.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会计工作是一个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决策和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是由会计人员来完成的,所以,要提高会计工作质量,要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人的道德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它将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高低。通过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可以使财会人员养成实事求是、认真严肃的作风,为提高个人素质和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二.我国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1.会计职业道德法律和体制不够完善。从我国目前情况看,我国仅有适用于注册会计师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而无适用于其他会计人员的具体的职业道德准则,而现在存在的职业道德准则只是散见于各有关的法规和制度中;现行《会计法》中虽然对会计违法行为加以区别了,且明确了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及应追究的刑事责任,但对会计违法人员所应承担的法律制裁处罚力度不足,并且难以量化。当会计造假行为败露以后,司法介入欠缺,对会计当事人以及指使造假的单位负责人的处罚力度不够,致使企业存在侥幸心理。
2.会计人员的道德素质偏低。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是受会计人员本身的思想品质和知识水平的影响,不少会计人员不熟悉法律法规,依法办事、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这些虽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但具体与教育不够有关。从会计学教育中也可以看出。许多财经类大专院校开设了许多专业课程,但会计职业道德一直没有作为单独的课程纳入会计学科体系,导致部分学生虽具有较高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但却缺乏会计法制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出现了会计人员的犯罪向低龄化、高学历、高科技发展的趋势。
3.道德环境欠佳。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在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企业在招聘财务人员时,往往要求应聘人员“熟悉税法和各种财务技巧。能够为企业谋取最大的利益”。还有一些领导为了自己的政绩授意指使甚至强令会计人员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一旦违背他的意愿,会计人员就面临下岗、炒鱿鱼的困境。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企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缺乏透明度、有些政府管理部门搞特权等环境因素,都不同程度地诱发会计人员采取不道德行为。会计人员要么坚持道德而被淘汰要么不坚持标准而道德堕落。
三.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法治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和促进作用。法制就是必须建立健全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并严格执行。新《会计法》已于2000年7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保证《会计法》的有效施行,还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会计法规、规章,使《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具体化。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会计法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相继发布一系列的会计核算制度等会计法规、规章、制度,基本保证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我国的法规、制度建设与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必须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现行的法律和规章进行修订和完善,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制定法规予以规范,为会计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2.健全监督机制,与社会奖惩机制相结合。良好的职业道德风范不仅要靠会计人员的自我觉悟,而且要辅以监督措施。第一,各单位应按照《会计法》及相关法规的要求,制订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健全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制订便于操作、切实可行的职业行为守则,并确保各种制度和守则在实践中得以落实,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第二,加强银行、工商、税务、审计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形成一个外部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约束会计舞弊行为,以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第三,与社会奖惩机制相结合,建立诚信档案,供社会查阅,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一个惩恶扬善的良好氛围
3.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认识,增强会计人员使命感。会计人员的道德修养,一方面依靠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还要依靠社会教育来强化。财务人员要努力学习政治,提高思想觉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自己的工作融入改革的大潮。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一丝不苟地按财务预算制度办事,忠实地履行财务监督的职责,热爱本职工作,在抵制和纠正当前不正之风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各类设有会计专业的学校,应开设“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在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应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要加强业务素质训练,提高执业能力。要努力钻研业务,重视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还必须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4.净化会计行为环境。各种新闻媒体要创造条件,系统地传播、宣传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广大群众也要积极参与对企业会计活动的监督。从根本上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要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宣传和推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和解决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真正把握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切实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从而促进整个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职能不断丰富,会计工作也变得日趋复杂。会计工作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是一种非强制性的、以内心力量起作用的社会规范,要求会计人员在其工作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要提高会计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平,不仅需要会计人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配合。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与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我们要遵循会计工作的内在规律,注重研究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经验,揭示会计发展规律,使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进行得更丰富、更深刻,更富有成效。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 浅析 职业道德 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