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刀具强度是影响刀具使用寿命的因素之一。文章利用UG软件对硬质合金车刀进行了受力分析,确定了硬质合金车刀在试验条件下,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关系及此条件下刀具合理的切削用量。
关键词:硬质合金;切削力;切削深度;应力
1 概述
在车刀进行切削运动的过程中,刀具的使用寿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切削用量就是影响刀具寿命的因素之一。文章主要利用UG软件研究硬质合金车刀在试验条件下合理的切削用量。
2 切削用量与切削力
2.1 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在车刀材料、车刀几何参数、工件材料及刀具磨损情况确定时,切削力的大小由切削用量决定。车削加工中切削用量的使用范围[1]可以查到。
2.2 切削力
实际车削加工中,作用在刀具上的力分解为3个方向,分别以Fz代表切向力,Fy表示切深抗力,Fx则为进给力,如图1所示。切削力大小可由经验公式[2]计算,在确定的刀具材料、刀具几何角度、工件材料、进给量和切削速度的前提下,切削力的计算公式可以简化,具体见公式(1)-(3)。
Fx=313.39ap (1)
Fy=234.81ap0.9 (2)
Fx=614.61ap (3)
由上述公式可见,只要切削深度ap改变,切削力数值也会发生变化。文章就是利用UG软件,找到刀具在确定的进给量和切削速度条件下,切削深度与切削应力和受力点的位移的关系。
3 UG 环境下车刀的受力分析
3.1 试验参数
试验条件:工件材料为中碳合金钢,刀具材料为YT5硬质合金,刀体几何尺寸:B×H=16mm×16mm,L=110mm。车刀主要角度:前角0=10°,后角o=5°,主偏角kr=90°,副偏角kr"=3°,刃倾角s=-5°。刀具材料的机械性能:弹性模量E=600GPa;泊松比=0.27;密度12.8g/cm3。切削用量:切削速度v=1.33m/S,进给量(或进给速度)f=0.4mm/r,切削深度(背吃刀量)ap由试验确定。
3.2 刀具有限元分析
利用UG软件对硬质合金车刀进行建模,然后进行单元格划分,文章采用3D四面体网格中的CTETRA(10)类型对车刀进行网格划分,单元尺寸6.12mm,共划分节点2136个、单元1080个。在刀体的上、下面和侧面施加固定约束。车刀的单元格划分和施加约束结果如图1所示。
3.3 刀具受力分析
在UG软件中对车刀施加载荷,由于实际情况比较复杂,为方便计算做出以下假设[3]:(1)假设刀具在整个切削过程中不会受到冲击,是处于静应力分布的状态。(2)假设在整个切削的过程中,刀具不会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刀具在进行切削运动时,有三个作用力,其中Fx,Fz作用在主切削刃上,Fy作用于刀尖。刀具受力如图1所示。
用UG对刀具模型分析解算。切削深度在2.36mm时的应力云图见图2和位移图见图3。从图2可以看到,切削深度为2.36mm时,刀尖处最大应力滓max为580.08MPa。由图3可以得知,此时刀具受力点处位移为3.785×10-3mm。按此方法,可以得到不同切削深度时的最大应力数值和位移大小,切削深度与位移的关系见图4,切削深度与应力的关系见图5。
3.4 受力结果分析
由公式(1)~(3)可知,改变切削深度的大小,刀刃所受切削力的数值会变。改变切深,刀具所受应力及受力点处的位移也会发生变化,通过试验找到有代表性的几组数值。详细情况见图4和图5。
图4横坐标表示切深,单位mm,纵坐标表示位移,单位x10-3mm。由图4可知,刀具受力点处的位移随切深增大而增大。UG软件试验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
图5横坐标表示切深,单位mm,纵坐标表示最大应力,单位MPa。由图5可知,刀具最大应力开始随切深增大而增大,切深在2.36mm时应力达到最大值,随后,最大应力随切深增大而减小。为保证刀具具有足够的强度,刀具加工应该在较小应力下进行,实际加工中切削深度推荐的数值为2.5~4.7mm,UG软件试验结果也显示切深在2.5~3mm是合理的,这点与实际情况相符。
4 结束语
(1)文章以YT5硬质合金的外圆车刀为例进行刀具受力模拟分
析,得到该刀具在试验条件下,切削深度对切削力的影响关系。(2)通过改变切削深度而改变切削力的数值,得到刀具在试验条件下,切深与应力及切深与位移的关系。该方法可为合理选择切削用量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则钧.车工工作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350.
[2]卢秉恒.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34.
[3]宁仲良,张广军.刀具强度的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J].工具技术,2013(37):13-15.
作者简介:王秀芝(1969,4-),女,汉族,天津人,学历:本科,现职称: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
相关热词搜索: 车刀 硬质合金 受力 分析 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