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
2.1 二进制
计算机在进行存储与运算时都利用了二进制,这和逻辑数学有一些关联,事实上离散性在逻辑运算中也能有所体现[2]。
1)基本概念:二进制是一种进位制,即遇到2就进位。因为二进制比较简单,只使用“0”、“1”这两个基本算符,所以目前电子计算机技术都在使用二进制。
理解二进制数的大小时,假设n为位数,那么2n-1就是二进制数的每一位数的位权。
2)体现:计算机作为一个机器只认识“0”,“1”。计算机不会直接理解那些人类很容易理解的信息,所以说计算机在“认识世界”时需要利用离散的数据。
离散数据是计算机处理的主要对象,也可以说是由“0”,“1”构成的二进制的数据。计算机在处理图像、声音和文字等数据信息时,会把它们进行离散化处理,也就是转换成二进制的数据。
2.2 简要分析
计算机之所以在处理问题时会有离散性的特征,是因为它采用了二进制。可以用二进制去解释之前提到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的离散性体现[3]。因为这涉及的计算机理论比较深层次,所以这里不做过多解释。
3 实验仿真
3.1数学模型的建立
1)问题描述
在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其商品往往都是以堆栈的形式来进行摆放和陈列的,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达到使商品的生产日期越近的商品更加的靠近栈底,在相关的商品出货时就可以从栈顶进行取货,这样,商品就可以按照生产日期的先后顺序来进行出售,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商品的管理和销售。当一段时间的营业时间结束以后,如果发现其货架不充足时,就需要对货物进行补充。这样如果将商品直接摆放到货架上就会造成生产日期越近的商品更靠近栈顶,不符合生产经营的规范和要求。因此为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生产日期越近的商品始终最靠近栈底,就可以用一个队列和一个临时栈作为其中的周转栈[4]。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二元组来构建数学模型对其进行表示:
4 结论
实际上,可以将离散数学抽象理解为计算机问题,从而在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中体现它的离散性。计算机问题中,也在其他问题中表现了相应的离散性特征,因此,计算机科学中关于离散化数学的研究不应受到较大限制,而应该将其表现归结为计算机计算时所采用的二进制特点。
本文以探究离散数学的方式浅析了计算机的离散性问题,特别是在算法设计与数据结构上,并最终说明计算机采用的二进制是计算机离散性问题的一个关键。
参考文献:
[1] 孟慧,贾慧娟.离散数学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4(30):122-123.
[2] 陈芳.离散数学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应用[J].赤子,2012(9):97.
[3] 甄鹏华,于振梅.计算机科学中的算法设计与数据结构的离散性[J].微型机与应用,2016(22):18-21.
[4] 汤化平,庞倩超.《数据结构》课程教学探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5-47.
【通聯编辑:谢媛媛】
相关热词搜索: 数据结构 离散 算法 结构 离散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