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离不开人才,特别是在21世纪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毋庸置疑,物联网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在眉睫,人才的短缺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瓶颈。可以这样说,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中,有了人才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有了人才就占领了竞争的制高点。
【关键词】物联网;人才;环境
一、河南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在未来的世界,物联网产业将会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主要推动力,物联网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以其传感网的先发优势,不断向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拓展。物联网作为主导未来的新兴产业,目前全球各国政府已经高度重视物联网。美国表示将经济刺激资金将会投入到宽带网络等新兴技术中去,并认为物联网将成为美国在21世纪保持和夺回竞争优势的方式;欧盟等国拟定了14点行动计划,以确保欧洲在建构物联网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日本提出了u-Japan战略以推动物联网的发展,同时形成民、产、学、官共同参与政策实施的开放性组织管理模式,为加强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化等各方面的联合协作;韩国已经初步确立物联网3年发展规划,并树立到2012年实现"通过构建世界最先进的物联网基础实施,打造未来广播通信融合领域超一流ICT强国的目标。
自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赛迪顾问研究显示:201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2015年我国物联网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浪潮。河南积极响应号召,以“感知河南·物联天下”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在2010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网络经济,引导催生物联网产业发展口目前,河南在物联网研究和应用领域已取得一定成绩,特别在无线传感网络、智能卡与射频识别、数据和信息交换、物联网标准应用、物联网规模应用等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作为本次大会的承办和联盟的主席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是国家物联网创新研发中心(无锡)的主要成员单位,其物联网技术和产品已经涵盖感知环境和农业、略知交通、感知安全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保障。同时节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移动、河南电信、河南联通等单位都在致力于物联网应用方面的研究。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物联网人才需求分析
企业发展科技进步离不开人才,特别是在21世纪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毋庸置疑,物联网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是迫在眉睫,人才的短缺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瓶颈。可以这样说,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中,有了人才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有了人才就占领了竞争的制高点。
计算机/通信类学科是物联网领域中的关键学科,也是发展最为迅速、技术含量最高和社会最热门的专业之一。技术应用涉及物联网的各个领域,主要从事物联网通信系统与网络的理论、技术及应用的研究。网页设计师、PHP网络工程师、协议研发工程师主要职责为负责分站架构、网页设计及数据库结构设计;大型网络应用程序开发,交换机、防火墙的网络设备的设置与管理;计算机网络协议的研发,GSM/CDMA无线协议的开发等。通信类则以应用类人才的需求为主,包括通信工程师、传感器系统工程师、高级产品经理,要求为有Zigbee或者802.15.4或者CDMA/GPRS/TD-SCDMA等开发经验;产品规划和运作的决策、组织和预见能力;有丰富传感器系统设计经验等。应用物理的测控技术、光学精密测量、遥感遥测、纳米技术及光学工程,应用数学的计算数学、组合数学等专业在物联网中的计算机科学、图像处理、图像与模式识别、可视化、系统优化与布局优化、模糊优化等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对新传感网企业而言,这类人才当属“最为紧缺”。
三、中原经济区建设物联网高校人才培养分析
我省物联网行业人才较为缺乏,已对我省产业发展形成了显著影响。产业发展客观需要搭建人才服务支撑平台,为企业输送人才,助力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在高等院校都纷纷加快物联网相关的学科建设,社会培训机构也是人才培养的不可或缺的力量,特别是利用嵌入式系统的培训机构,在嵌入式系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通信、无线模块、RFID、网络等课程,就可以很快的适应物联网技术发展的需求,这也是最快的人才培养捷径之一。大力推动嵌入式与物联网的人才引进和培训,是为构筑物联网产业发展创造人力资源的基础条件。
河南省教育厅和高等学校主动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需求,高度重视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按照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要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范围内设置本科专业。2011年以前,该目录没有物联网工程以及相关专业。省教育厅开拓思路,同意高等学校采用在计算机类专业增设专业方向的办法招收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如郑州轻工业学院的网络工程(物联网技术方向)、平顶山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方向)等。2010年3月,教育部启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申报工作,物联网工程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省教育厅和高等学校抢抓机遇,认真准备,积极申请,共有12所学校申报开设物联网工程专业。2011年2月,教育部发文同意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两所学校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两所学校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已于2011年正式招生。同时,为了扩大物联网人才培养规模,省教育厅继续同意部分高校采用在计算机类专业增设专业方向的办法招收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目前,有郑州轻工业学院网络工程(物联网技术方向)、平顶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方向)和洛阳师范学院网络工程(物联网方向)3个专业。上述5个专业2011年共安排招生计划294人。
由于教育部将物联网工程专业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外专业。按照规定,目录外专业属于严格控制增设的专业,由教育部审批设置。今后一个时期,省教育厅将继续组织高等学校积极申报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增加专业布点,优化专业布局,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四、中原经济区物联网产业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一)大力攻克核心技术
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开展社会合作,集中多方资源,协同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和应用集成创新,尽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形成完善的物联网技术体系。
1.提升感知技术水平。重点支持超高频和微波RFID标签、智能传感器、嵌入式软件的研发,支持位置感知技术、基于MEMS的传感器等关键设备的研制,推动二维码解码芯片研究。
2.推进传输技术突破。重点支持适用于物联网的新型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节点的研发,支持自感知、自配置、自修复、自管理的传感网组网和管理技术的研究,推动适用于固定、移动、有线、无线的多层次物联网组网技术的开发。
3.加强处理技术研究。重点支持适用于物联网的海量信息存储和处理,以及数据挖掘、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的研究,支持数据库、系统软件、中间件等技术的开发,推动软硬件操作界面基础软件的研究。
4.巩固共性技术基础。重点支持物联网核心芯片及传感器微型化制造、物联网信息安全等技术研发,支持用于传感器节点的高效能微电源和能量获取、标识与寻址等技术的开发,推动频谱与干扰分析等技术的研究。
(二)加快构建标准体系研究
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保障重点、急用先行的原则,建立高效的标准协调机制,积极推动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化,逐步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
1.加速完成标准体系框架的建设。全面梳理感知技术、网络通信、应用服务及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标准,做好整体布局和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层次分明的物联网标准体系框架,明确物联网发展的急需标准和重点标准。
2.积极推进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重点支持物联网系统架构等总体标准的研究,加快制定物联网标识和解析、应用接口、数据格式、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等基础共性标准,大力推进智能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RFID、传感器网络、M2M、服务支撑等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3.大力开展重点行业应用标准的研制。面向重点行业需求,依托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形成以应用示范带动标准研制和推广的机制,做好物联网相关行业标准的研制,形成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应用标准。
(三)协调推进产业发展
以形成和完善物联网产业链为目标,为发展与物联网紧密相关的制造业、通信业与应用服务提供人才。重点突破感知制造业发展瓶颈,推进物联网通信业发展,加快培育应用服务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1.重点发展物联网感知制造业。重点发展与物联网感知功能密切相关的制造业。推动传感器/节点/网关、RFID、二维条码等核心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推动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等配套产业能力的提升,推动微纳器件、集成电路、微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2.积极支持物联网通信业。支持与物联网通信功能紧密相关的制造、运营等产业。推动近距离无线通信芯片与终端制造产业的发展,推动M2M终端、通信模块、网关等产品制造能力的提升,推动基于M2M等运营服务业发展,支持高带宽、大容量、超高速有线/无线通信网络设备制造业与物联网应用的融合。
3.着力培育物联网服务业。鼓励运营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有利于扩大市场需求的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等服务新业态。着力培育海量数据存储、处理与决策等基础设施服务业,推进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系统集成等软件开发与集成服务业发展,推动物联网应用创造和衍生出的独特市场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祥茹,张金刚.EPC及物联网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对策分析[J].江苏商论,2009,1.
[2]刘海涛.物联网“推高”第二次信息浪潮困[J].中国电报,2009,12-11(3).
[3]侯赞慧.岳中刚.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2.
[4]朱川英.传感网与物联网的进展与趋势[J].微型电脑应用,2010,26(1).
项目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课题计划(2011B449)。
相关热词搜索: 中原 经济区 产业发展 联网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