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新课程提出的明确目标,在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获得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评价中仍摆脱不了唯分数论的怪圈。为此,我们必须从改革考试制度、多元评价体系、扭转育人观念等方面着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分数论;多元评价体系;身心健康
新课程改革推进几年了,可各种校内、外统考却死灰复燃,用分数表示学习成绩成为教师、家长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以分数为本位的应试,人不见了;人,作为教育的对象和主体,被遗忘;人的潜能、个性、价值,在这里化为乌有。因此必须革新评价体系,摆脱唯分数论的羁绊,由传统的评价体系转向多元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适应新课程的改革。
一、教育部门革新考试制度,适应新课程改革
实践证明,如果不从招生体制上进行根本的改革,应试教育就永远不会得到彻底解决,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还会走回头路。如何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考试和招生制度体系,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教育部下发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在两年课程改革、评价与考试改革探索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进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为推动、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并为2005年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初中毕业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奠定基础。本次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一个改变和三个突破”,即“改变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力求在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定、高中招生录取三方面予以突破”,建立一个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考试与招生制度体系。广大师生期待着制度改革的春天。
二、教师改变育人观念,多元评价共存
1. 教师作为新教材的实施者是课程改革的主力军,教育改革的最终成果要由教师来实现
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实施多元的评价体系,正确看待分数,关心他们分数的形成过程,关心他们在“学会”的同时是否“会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 评价体系的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功能就是甄别和选拔优秀学生,决定学生受关注的程度和享受待遇的差别,最终决定学生的去向,少数人步入红地毯,多数人在“一声叹息”中被打入失败者的行列。这种考试定终身的评价给大多数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违背了教育与人的发展规律,不利于培养可持续性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而新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充分认识到“人本教育”的价值所在,即教学评价应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体现发展观的教学评价既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又致力于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又强调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例如,创新精神、科学和人文素养环境意识等。
三、新时期英语教学的评价
这种结合性评价方式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评价他们在任务完成中的语言应用能力。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重多种评价方式的应用。在checkout的教学中,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评价者,对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策略,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以及表现出来的发展潜能等,进行全面综合性的评价和适当的指导;学生通过自我检测,复习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够充分彰显客观与公正。
2.评价主体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是课标的基本要求。个体的发展最终靠个体对自我的修正与反思,因此应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反思并调控学习过程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而不是计较一时的得
与失。
四、家长应转变功利思想,还学生身心健康
作为家长无不望子成龙,然而在考试指挥棒的作用下,在个人功利思想的驱使下,把孩子作为赌注的筹码,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实际能力,重智力的培养而忽视德育,陷入了眼里只有分数的怪圈。分数的背后,就是买资料、上补习班、请家教。很少有人去真正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发展,更少有人去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素养的丰盈。分数左右着家长、老师的脸色。学生长期生活在分数的重压下,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屡有家长因成绩不好而打死自己孩子的事情见于报端,亦有马加爵事件作为警示。作为家长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用培养“虫”的方法永远也培养不出腾飞的“龙”。唯分数论的评价方式只能培养出做题的机器,而不是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严文清,郭跃进.新课程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王守仁,何锋.牛津初中英语9A[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徐州市九里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健康发展 促进学生 身心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