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B4敦煌资料被誉为我国古代社会百科... 敦煌学的民俗文化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为什么说敦煌资料被誉为我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学说
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西部,历史上是中、西交通要道,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西文化汇集之地,印度佛教最早由此传入中国内地。从366年始建莫高窟至1227年西夏灭亡,敦煌一直是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历代地方长官都在敦煌修建寺庙、珍藏文物。这些是研究中国中古历史文化、中亚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珍贵资料。
公元 1900 年 6 月 22 日(农历 5 月 26 日),敦煌莫高窟的主持王道士(王圆箓)雇了几个伙计清扫堆积在第 16 窟甬道中的积沙,忽然发现甬道北壁后面似乎是空的。于是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北壁土坯拆开,结果奇迹出现了:该墙后面果然隐藏着一个小窟,里面满满当当地堆放着许多白布包裹,每一白布包里都裹满了古代文书,并有不少佛帙绣像和其他文物。藏经洞就这样被发现了!随着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第 17 窟)中珍藏的大批古代文书文物的出土,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学者的瞩目,敦煌的名字响遍了全球,敦煌学遂应运而生。历经百年的发展,今天敦煌学已成为一门地地道道的国际性显学。
敦煌地区保存、发现的丰富历史文献和文物,是敦煌学研究的基础和对象。敦煌学并非一门单一的学科,它实际上是一门包括许多学科的群体性学问,如果从学科本身所研究的客体上来看,敦煌学应是指以敦煌遗书、敦煌艺术、敦煌石窟文物保护、敦煌历史地理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群体。下面我就敦煌资料举例一二。
敦煌壁画泛指存在于敦煌石窟中的壁画。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宗教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著名的敦煌壁画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壁画故事。
莫高窟的壁画内容林林总总,可分为尊像图、故事图、经变图、佛史图、神怪图、供养人图和装饰图等。装饰图中的衣冠服饰则是古代艺术中的一杂奇葩,真实而全面地再现了千年间
各个朝代、各个国家民族、各阶层不同身份等级的人们的服饰,尤其是形式多样、色彩斑澜的民族服饰,不仅给人以艺术美的感染,还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服饰文化史资料。
唐代文化交流频繁,反映在服饰上则呈现多姿多彩的特点。莫高窟中唐一五九窟出现了以吐蕃赞普为中心的各国王子图,赞普头戴红毡高帽,项饰瑟瑟珠,发辫结于两鬓,穿虎皮翻领缺?在衽袍,腰束革带,佩腰刀长剑,穿马靴。这与《唐书·吐蕃传》中记载大致相同。赞普身后侍者张曲柄盖,前有侍者捧供品导行,后有吐蕃侍臣和各族王子等随行。随行人物中有赭面黑发者,有束发跷足者,有头戴毡帽、毡笠或锦帽者。这些人物有臣服于吐蕃的西载民族,有些可能就是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各国商贾、使节。赞普身后还有戴虎皮帽、着虎皮衣的侍者。虎皮,吐蕃称“大虫皮”,按吐蕃制度,贵人有战功者“生衣其皮,死以旌勇”,因此虎皮衣帽是吐蕃表彰英雄的民族服装。
敦煌音乐是指敦煌莫高窟珍藏的一种音乐,它由壁画上绘制的音乐图像和藏经洞出土的卷子中记载的音乐两部分构成。壁画音乐为形象性史料,包括乐器和乐伎形式及其乐舞表演场面等。卷子中记载的音乐为文字性史料,包括文字记载的音乐内容以及乐谱、舞谱等。二者交相辉映,各展风采,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敦煌音乐。
敦煌音乐是因敦煌莫高窟佛教寺庙而兴起、兴盛的,但源自世俗音乐,故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当时现实社会生活的音乐情景。本文所谈是敦煌壁画音乐的主要特点。
敦煌壁画音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乐器类型多种多样,乐伎形式栩栩如生,展示出的乐舞场面宏伟壮观,形成了举世无双的风格流派,是国内外罕见的中国古代音乐艺术史的博物馆,是中国音乐史、乐器史、佛教音乐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敦煌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以上只是敦煌学研究领域的一小部分,举凡古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历史、地理、社会、宗教、文化、民族、民俗、文学、语言文字、哲学、教育、科技、建筑、美术、音乐、舞蹈、书法、体育、保健等等,都可以利用敦煌资料,或填补空白,或创立新说,或纠正前人研究的疏漏。因而敦煌资料被誉为我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敦煌学被称之为“学术的海洋”。
相关热词搜索: 敦煌学的民俗文化 敦煌 被誉为 我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