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析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国内研究现状

浅析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的国内研究现状

时间:2025-08-02 16:08:33 浏览次数: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而趋于年轻化,下肢静脉曲张为外科常见疾病,手术治疗并不是完全避免复发,毕竟人体是一个整体的结构,人体还存在一些我们未知的奥秘。本文将下肢静脉的发生机制及下肢静脉的治疗现状如下。

关键词:下肢静脉曲张;治疗;现状

【中图分类号】R65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539-02

1下肢静脉曲张发生的主要机制

下肢静脉曲张常发生于大隐静脉,或者合并小隐静脉曲张,单独小隐静脉曲张较少见。深静脉由于瓣膜较浅静脉多以及周围肌肉的收缩挤压作用,有助于静脉血液回流较少发生曲张。下肢静脉发生机制复杂,可分为单纯性及继发性。近年许多学者重新树立了静脉扩张可能发生在静脉瓣功能不全之前的观点。缺氧和静脉压增加是静脉曲张发生的启动因素。人体直立后心脏水平以下的静水压持续作用在下肢静脉瓣膜,其所形成的逆向压力既是导致瓣膜关闭的先决条件,又是引起瓣膜破坏的因素,静脉中的血流回流向心脏,过程中会受到瓣膜的阻力,形成涡流,冲击静脉壁,使其破坏;逆向血流还引起静脉瓣窦氧分压下降,造成缺氧。在缺氧和静脉压增高双重作用下时,内皮细胞损伤,血中的白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于损伤部位,释放各种炎症介质,启动了平滑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转化生长因子-β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促进血管壁的损伤。身体中其他系统的疾病中任何导致下肢静脉回流障碍和静脉血液倒流的疾病都可使静脉淤血,皮下毛细血管周围将会有纤维蛋白沉积,氧和其他营养物质弥散困难,同时机体本身清除纤维蛋白的能力也下降。

2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2.1传统治疗成功的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不仅要完全消除病因也要考虑年龄、职业等方面的需要,尽量保持最佳的美容效果。在大多数患者中,大隐静脉的返流是引起复发的危险因素。大隐静脉曲张的高复发率,经常与治疗静脉返流不充分、未完整切除返流的隐静脉及其属支或交通支静脉及高位静脉属支结扎不充分等有关。目前,大隐静脉曲张传统治疗方法有单纯高位结扎和高位结扎剥脱术。单纯的高位结扎并发症较多。

2.2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最经典的手术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适用于各等级的医院。该术式包括在大隐静脉汇人股静脉处结扎大隐静脉主干,结扎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静脉、股外侧静脉五大分支,下段曲张的大隐静脉行剥脱术,穿通支静脉可行静脉结扎术。

2.3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腔镜筋膜外交通支离断术(ELPS)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重要手术方式,治疗严重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损伤少,并发症少,优于传统手术。这两种手术方式的区别就在于ELPS是在下肢浅筋膜深层和深筋膜之间操作,而SEPS是在深筋膜和肌肉之间操作。而且腔镜手术远离感染损伤皮肤下操作,避免进一步污染伤口,或将细菌带入血液,促进伤口愈合。

2.4单纯缝扎法:缝扎法将大隐静脉隔皮缝扎的一种方法,一般为高位结扎。从静脉一侧皮肤进针,绕过静脉深面,穿出对侧,进行结扎。这种方法将扩张的血管留在体内,易于复发;这种手术方法导致的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复发多是由于患肢深静脉瓣膜或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等原因所致。

3新兴的治疗

3.1激光疗法:腔内激光治疗(EVLT)机制为激光通过光纤导入静脉腔内,激光器发出脉冲,周围组织吸收后,使血管壁蛋白质或酶变性,静脉壁热损伤,同时热损伤引起血凝状态升高使静脉内形成广泛血栓;损伤的静脉壁纤维化修复、收缩闭合。也可使血液气化形成蒸汽泡,蒸汽泡可能会引起肺栓塞。

3.2透光直视旋切术:透光法静脉旋切术的机制是通过内窥镜切除静脉。首先行大隐静脉属支结扎及高位结扎,再将大隐静脉主干整条剥脱。然后将Trivex系统的内窥镜光源从切口插入,该装置可发出光源,调暗手术室的灯光,将内窥照明装置推进静脉深处,曲张静脉束会透射在皮肤上形成暗色条状。在适当位置切口,将内窥电动组织切除器插入静脉内,沿着静脉曲张的路线将曲张静脉碎解,碎解后的产物被连接在该器械背部的吸入装置清除出体内。这种手术方法的优点是使曲张静脉清除彻底。

3.3静脉腔内微波射频闭合术:腔内射频消微波融治疗(EMT)也是利用热量损伤静脉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将射频探头导入曲张静脉腔内,射频探头释放热量使静脉壁增厚,管腔迅速机化,最终闭塞。也可利用射频的热效应使瓣膜处的静脉壁胶原挛缩,管腔缩小,完成对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修复,阻止了血液返流。EMT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是利用微波对血管组织的热凝固效应,术后无出血,安全可靠。

3.4静脉内血管硬化术:静脉内血管硬化术是向曲张静脉内注射硬化剂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无菌性炎症,组织纤维化,静脉闭塞,达到曲张静脉萎缩的目的。硬化疗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小、不需住院、费用低,但是有较高的复发率,严重可形成深静脉血栓或者肺栓塞。而且局部血管炎性反应引起皮肤病变,影响外在皮肤的美观。

3.5导管电凝法:电凝治疗曲张浅静脉的原理是对于直径比较细的曲张血管团采用套管针穿刺,电流通过其末端电极产生电热作用被周围组织吸收转化为热能,破坏静脉壁的结构,静脉内膜、中膜、外膜呈均匀的、不同程度变性、坏死,辅助局部压迫使管腔闭死,静脉内形成血栓栓塞及纤维化使管腔闭塞,达到治疗作用,导管电凝微创术采用1个约2cm小切口,通过穿刺电凝有效处理曲张浅静脉,具有微创、简单、经济、疗效确切、愈后不留瘢痕等优点。

4结语

外科手术发展迅速,我们正逐步步入微创手术的时代,多种手术都开始尝试微创手术,但是并不是每种手术都适合微创手术,一方面术者技术的限制,另一方面毕竟微创手术是新兴技术,由于视野及操作范围的局限。可能一台微手术做下来,耗费的时间更多。所以不能盲目认为微创手术都比普通外科手术好,况且微创不是代表无创,只是手术伤口相对于手术来说较小,较少。激光、射频时主干病变具有明显优势,而透光直视旋切术对曲张静脉团的处理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何嘉宾.手术治疗老年下肢静脉曲张70例临床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04:77-79

[2]刘启宁,尹乐平.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03:165-167

[3]傅建华,何旭,王亚非,顾建平.下肢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的现状与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09:753-756

相关热词搜索: 下肢 静脉曲张 浅析 现状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