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和摄影两种形式反馈。在埃塞俄比亚,他曾用55天时间,在山里徒步850千米,深入一些与世隔绝的村落。
在时间跨度达30年、总计近40次的报道后,2007年,萨尔加多出版了《非洲》一书。
十余年种树200万棵,重建故乡的生态系统
在20世纪的摄影创作中,萨尔加多的镜头大都对准人,专注社会问题。不过2004年,他开始实施全新的系列报道“创世纪”,前往地球上未经开发的地方完成32个报道,不仅关注人,还有自然风光、动植物等。
海鬣蜥的照片,便是其中的一件名作。萨尔加多希望通过“创世纪”项目,以各种方式来表现生命的尊严与美丽,因为“这是一个我们共同归属的奇迹”。
“莱利娅经常跟我一起出行,我们经常被大自然的奇观、被所有生命的形式和数百万在地球上生存的物种震撼得近乎停止呼吸。”萨尔加多和妻子希望向这个星球致敬,尽早唤醒人们保护自然的意识,他们为此出版了2本书,还在伦敦、纽约、多伦多、罗马、新加坡、巴黎、上海等世界各地策划展览。
为此,萨尔加多在故乡巴西、在摄影之外为地球环境作出实际贡献。据他介绍,16世纪时,巴西拥有两个法国面积大小的大西洋森林,然而20世纪下半叶因为工业发展、遭受了城市化进程的严重破坏。“我们对此没有任何经验,我们不住在那里,也不知道一棵树多少钱,但是我们决定试试运气。”萨尔加多夫妇联系环保人士、生态专家、当地企业、基金会等,寻求技术、人力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1999年11月种下第一批树。那时,他们不敢相信“能有一棵树活下来”。
然而仅仅半年,这批树已经长到70厘米,渐渐地,包括美洲豹在内的许多动物都回来了。十几年时间里,他们种植200万棵树,并建立名为“地球研究所”的环境教育中心。“本地学校的孩子们也会来这里。这里培养了他们对森林和环境的早期意识,认识了生态多样化和重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现在这片森林已不仅仅属于萨尔加多一家,它被巴西政府规划为国家森林公园。萨尔加多坐在一棵大树下对我们说:“当我过世之后,这片森林将恢复为我儿时的模样,这就是我一生的故事。”
相关热词搜索: 加多 敬畏 游走 萨尔 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