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文范文公文范文

工业文明下的血腥饕餮

2025-08-19人已围观

工业文明下的血腥饕餮
  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是除毒品和军火外的全球第三大非法交易,会给某些野生动物带来灭顶之灾。渡渡鸟等野生动物已经灭绝了,鲨鱼、雨燕、一些灵长类动物等也快要被吃光。世界研究黑猩猩的权威古德尔女士曾指出:如果国际社会不认真对待野生肉类动物危机的话,许多稀有哺乳类动物以及珍稀鸟类、爬行动物将在二三十年后灭绝……

  文明缺失的血腥饕餮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逐渐丰富,野生动物不再是赖以生存的食物来源。可由于工业文明造成的人类心性的异化导致野生动物被残忍猎食的情形却越来越猖獗。

  中国满汉全席的山八珍、陆八珍和水八珍里,熊掌、猩唇、鹿筋、鱼翅、象拔、猴脑等许多受到保护的野生动物不乏其中。吃野生动物最大的助力是“吃啥补啥”,人们恨不得吃尽一切在他们眼中少见的动物:动物的脑、生殖器以及任何人类认为能“补”的部分!

  因认为吃了猴脑能变聪明,与人类最为相近的猴惨遭杀戮。活吃猴脑的血腥场景,让心存良知的人们心悸不已。

  那是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大城市,一行食客到了一家酒店。包间里,大大的、铺着雪白餐巾的餐桌中间有一个碗口大的洞,每个客人面前有一个调味料碟。挑猴子时,那些恐惧至极的猴子把最瘦弱的往人面前推!被推出的猴子浑身发抖,流出眼泪。猴子被剃光脑袋上的毛、洗干净脑袋、不停地流泪,满桌的客人则认为很滑稽,咧嘴大笑。猴子的四肢被绑在桌腿上,脑袋被固定在桌子中间那个洞的下面,露出头盖骨。服务员用不锈钢小锤对着猴子的脑袋用力一敲,将敲破的头盖骨用筷子轻轻拿去。食客中有人用勺子舀起一块雪白的猴脑,放进加好各种调味料的小碟子,还劝大家说:“这猴脑一定要趁热吃!”猴子则痛苦地呻吟着死去。

  在非洲的一些部落中,吃猴子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英国摄影师大卫·马兰德(David Maitland)在加蓬首都利伯维尔的非法野味市场上拍摄到这样的一幕:一只黑疣猴的头被砍下来放在烧烤的铁架子上烤。他们将皮毛烤掉,然后剥干净,整只完好地出售。黑疣猴是一种栖息于热带丛林中或接近草原的树林中生活的灵长目哺乳动物,主要吃植物的嫩芽和叶,同时也吃野果和谷物,就是因为“补”遭到猎杀,目前种群数量受到严重威胁,非洲各国已把该物种列为珍贵保护动物。

  物以稀为贵,很多人以能吃到珍稀野生动物来满足其畸形的炫富心理。鲨鱼,这个海洋世界中的霸主,居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就是因此频遭猎杀。

  日本气仙沼市捕鲨量占了全国约90%。鲨鱼被从海里捕捞上来,掏空内脏、割掉胸鳍、背鳍和尾鳍。这个过程都是在鲨鱼活着时进行的。之后,鱼翅被晾干,成为人们口中血腥的美味。

  美国皮尤环境组织在台湾的一家渔港发现,那里的渔民残酷地将鲨鱼的鳍割掉,而后将仍然活着的鲨鱼抛入大海。那些鲨鱼就像失去手脚的人彘一样,任凭血液在海水中蔓延,最终默默死去。

  据美国《科学》杂志统计,由于人类的疯狂捕杀和环境污染,现在有110种鲨鱼正处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近20年来,大西洋西北区域的锤头鲨减少了89%,大白鲨减少了79%,虎鲨则减少了65%。而澳大利亚东海岸的护士鲨,由于在上世纪中期被冠以食人鲨恶名被捕杀和商业性捕捞,种群数量已经濒危,可能只剩300多个个体存在……如果不控制市场对鱼翅的需求,在未来10年内,一些鲨鱼种群将彻底消失,进而导致某些鲨鱼物种整体灭绝。

  在美食者眼中有四万块肌肉的非洲象,因肉质鲜美现在正以每年3,8万头的速度锐减,十五年内将全面灭亡。燕窝也是人们喜爱食用的一种补品,可事实上,由于人们大量食用燕窝,导致血燕生存艰难,真正的血燕燕窝已经很少了。据统计,当前中国一年食用的燕窝是全球血燕两年的产量。

  猎食野生动物招致自然灾害

  一些持“人类中心说”的人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体,高于其他一切生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歌德认为“万物相形以生,众生互惠而成”,这和我国古典哲学所说的“万物相生相克”如出一辙,自然界存在的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与海洋一起进化了四亿年的鲨鱼一旦被人类吃光,作为鲨鱼食物链中的一些鱼类就会大量繁殖,那些鱼类的繁殖致使能在海洋中产生氧气的浮游生物大量减少,整个海洋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而生命起源于海洋,这个后果可想而知。

  生态平衡是大自然经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来的动态平衡。一旦受到破坏,有些就无法重建,带来的恶果靠人的努力无法弥补。因此,人类要尊重生态平衡,不能因无限制的欲望使得这个平衡被打破。

  除了给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后果外,猎食野生动物还会传染很多未知疾病。

  尽管包括果子狸在内的野生动物,究竟和“SARS”病毒有没有关系目前在医学界还无定论。但不能忽视,很多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可以通过动物传播给人。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曾经做过一次调查,在灵长类、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身上找到了100多种与人类相同的疾病,其中不乏像狂犬病、结核、流感、鼠疫、炭疽、甲肝这样危害严重的传染病。

  近年来,因为工业废水不断排入海洋,仅石油排量就高达每年两百万吨以上,使得海水中重金属含量升高。而鲨鱼处于海洋食物链的顶端,吞食了其他鱼类后,重金属也随之进入鲨鱼体内,因为这类物质难以排出体外,因此鲨鱼体内的重金属的含量会越来越多。过度捕食会让重金属沉淀在人的身体里,造成不可逆转的身体伤害。

  2009年年底,美国摄影师克瑞斯·乔丹(Chris Jordan)创作了一幅由27万颗鲨鱼牙齿构成的作品。棕黄色的画面上呈现出两条鲨鱼的影像,中间拼出汉字的“水银”二字。乔丹希望有朝一日能来中国展示作品,他说:“我拼出这两个字,是希望告诉人们,吃鱼翅的人实际上是在给自己下毒。”

  中国主要猴类有10%至60%携带B病毒。它挠人一下都可能使人感染此类病毒,人一旦感染上,眼、口处溃烂、流黄脓,严重的几天就会死亡。现在饭店经营的野生动物大都没有经过卫生检疫就端上餐桌,食客们在大饱口福时,只要“野味”是病体,食者必定遭殃。

  敬天法地的狩猎禁忌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发达,可人类对待野生动物的残忍却令人发指。虽然猎食野生动物自古就有,但原始社会人类为了获取维持生计的食物,不得不想方设法猎取野兽。狩猎既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也是他们几乎唯一的生活来源。

  在那时,不吃动物、不茹毛饮血,古人无法生存。可古人深知一旦野生动物被杀光,人类也面临着没有食物、无法生存的境遇。为此,他们格外看重动物并相信,主宰这世界的是大智大能的神灵,而神灵的神性是通过各种动物体现的。他们把与其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动植物视作自己的亲族、祖先和保护神,对它们采取尊敬、爱护的态度。欧亚大陆北部的许多民族直到近代还相信,他们的运气好坏取决于保护、崇尚某种动物的精灵。因此,各种狩猎的规矩应运而生,保护动物成了古人的朴素的自然崇拜,为的是得到源源不断的食物。

  在中国夏禹时代已经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的规定。西周时期颁发的法令中也有“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的条文。《淮南子》说的“故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儒家甚至把是否保护生态环境与“孝”联系在一起。《礼记》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宋代张载首先提出“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即人类是我的同胞,天地万物是我的朋友。即使是主张严刑厉法的法家在秦朝的法律《田律》也规定,春天不得砍伐正在生长中的林木,不准采摘刚发芽的植物,不准捕获幼鸟幼兽,秋冬狩猎时不准打死已经怀孕的兽类等。

  围猎时不将钻进包围圈的所有野兽都杀尽,围猎结束时大批的幼兽和带子的母兽要被放生。在以狩猎为生的远古年代,保护动物成为一种自觉的文明行动。现在的人们也许会认为这些理由是无知的迷信,然而这种做法却与现今所谓文明社会猎食动物的丑恶行径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警告人类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为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与自然界万物的关系。传统文化肯定人与自然界的统一,将人与万物视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主张人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反对一味地向大自然索取,提出了“取物限量,顺天则时”以及“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生态伦理思想,这都是生命文明的体现。

  野生动物的生存状态,无声地控诉着人类的不文明愚昧行径,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求救声。保护野生动物,其实不需要理由,因为人类和它们是唇齿相依、休戚相关的。保护它们,还它们一个虎啸深林、驼走大漠、雁排长空、鹤唳云端、鱼翔浅底的世界,拯救的正是人类历经万代千辛万苦创造的美丽文明世界。

  相关热词搜索:

  饕餮

  血腥

  工业

  文明


  2022/0316/39670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