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油画颜料层缺失的修复

浅谈油画颜料层缺失的修复

时间:2025-08-02 06:05:55 浏览次数:

【摘要】:修复是恢复并创造现有作品已经缺失的部分,颜料层的剥落缺失是油画作品最直观的损害。在修复油画颜料层缺失的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颜料化学,而且应该重视知觉的心理。我们需要做好并不是把一种单一的颜料恢复到它们原来的色彩,而是把微妙的东西保留下来。修复的目的是更好地阐释、使用作品或者提高作品的美学价值,来体现其价值。补缺必须以最小干预油画作品的历史性,尊重画家的意图及历史背景,在审美上,补色必须是可逆的,不能通过去除或遮盖原有画面来更改,违背画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关键词:油画颜料层;缺失;修复

修复是还原艺术作品的原貌,缺失是指作品的物质缺失或因化学变化而造成的原貌的丧失,缺失可能影响结构或视觉。作为确定缺失性质和程度的基准是公认的作品在完成时的状态,虽然补缺不需要使作品恢复到这一状态。在决定补缺的性质和程度时,原始的完成状态优先于原作者的意图[1]。在进行对油画作品缺失补色时,先要进行对颜料色层的分析,确实做到还原的效果。修复者不能任意修改或添加作品,修复的范围必须严格划定在缺失的部分,力求与作品保持一致,同时要求修复材料有一定的可逆性。

一、油画颜料层的结构、特性及变化

油画的颜料层主要由油画颜料加各种成分的媒介剂所构成,颜料主要由色料和结合剂构成,不同的颜料层在构成上会有差异。油画颜料采用亚麻油等干性植物油为其载色剂,油也是形成颜料技法特性的主要因素,干性油可以帮助颜料形成一定的稠度[2]。油画颜料的色彩取决于许多因素,色料和成分会影响色彩和使用特性,特别是油画的保存寿命。颜料分类有色彩和非色彩两类,色彩分有机和无机,非色彩分白与黑,有机颜料密度大、吸油量高、着色力高、耐光性差、遮盖力差、可塑性差等特性,无机颜料则相反。有机颜料容易清洗下来,无机则相反。颜料层各层次之间的成膜以及结合状况也有不同,画家对技法和媒介剂的选择也会影响到颜料层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所有的材料都有老化的走向,包括颜料层,即使有光油的保护,也避免不了老化。虽然以进行预防性的保护可以减缓老化的过程,但也会因为材料、技法、保存环境等因素造成油画的变化和受损。颜料层的变化和损伤包括发黄、变暗、褪色、龟裂、分层、缺失等,油画颜料层缺失区域是颜料粉化与基底材料脱胶,常伴有色彩松动、分层等现象,导致油画作品的不完整性。

二、补缺是为了恢复油画作品的真实性和视觉上的完整性

在修补油画作品中,看出了油画作品的历史外观与审美外观的完整性。作品虽然有缺失,但考虑到作品修复中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通过修复填补形成视觉上的统一性。对于保存比较完整的绘画则在完成潜在统一性的工作上,还必须还原其原本就存在的艺术特质,若过于强调历史性,观众视觉真实的感觉将被忽略。

“潜在的统一性”是布朗迪理论提出的主要概念,将修复的方法和艺术作品的实质联系起来。油画修复补彩,也绝对不能在原画中未受损的颜料层上加笔,补色的目的是赋予作品展品的外观,并不是对作品任意加笔,只是为了让画面完整性,达到观众视觉上的欣赏完整性。补色的媒介很重要,必须要有优良的耐久性、安全的可逆性,补色的前提是必须尊重作者所创作的画面构图及技法,达到油画作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三、颜料层缺失修复区域必须能被识别

在修补颜料层的缺失中,必须总是能够容易地识别出来的。修复的部分应与原作有所区别,这种区别可以是绘画技法上的、上色的方式、材料技术、细节程度、表面质地、基本色调及其他方面,在被修复的部分利用分离色谱做光学混色或细虚线法得到了广泛应用[3]。在修復中,不能因为填补完整,在恢复作品的统一性上造成损害。在我们完成修复后,所产生的效果必须是从远处观察画作时,无法察觉出来,但是靠近作品时可以容易地识别填补过的地方。对于画面缺失范围小的,尽可能完全和准确的复原,确保画作在审美欣赏下完整,尽量做到用肉眼观测下不能识别补色,但补色也可在一定的光学条件下被识别。

修复师的修复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原品的尊重,他们对可识别性修复原则的具体运用和理解上的“度”的掌控,与他们不同的修复立场与作用目的是相关的。因此,我们对“可识别修复原则”有一个更广泛全面的认识。不过应该强调的是“可识别修复原则”的运用是与“可逆性修复原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添加的物质都是可以逆转的[4]。当一幅画在修复完成时,又因颜料层出现脱落,而又要不断地补色,而这种不断地重画,也会破坏作品的最初状态。当我们在强调可识别性的同时,也要兼顾画作的审美整体,因此在画面缺损严重的情况下,也要对画面进行重构来补充,既能体现可识别原则,又能使画面恢复原貌。

四、颜料层补色工序及修补材料的可逆性

(一)颜料层补色工序(图1)

1、对缺失颜料层的部分进行补色工作前,先用碳酸钙对色块的缺失部分进行填补,碳酸钙的填料制作是将60克的动物胶放进1升的水中,放置一夜,然后隔水加热,与碳酸钙搅拌致糊状。在碳酸钙上涂上一层隔离光油,其主要成分是软树脂和乙醇,干燥速度快,既提高补色颜料在补色处的着色能力,又能避免日后补色颜料对旧颜料的影响。

2、待隔离光油干后,用修复专用颜料进行补彩。看缺失部分的范围,大面积的缺失用线条润饰的方法补充,如是小面积的缺失用点描法来补色。涂色时,所用颜料种类要最少,颜色要最单纯,由亮到暗进行,冷暖色不混和。

3、修补后的材料,缺少光泽,可在补色区域加少许上光油薄薄一层,但光油中的松节油会溶解修补专用颜料中的媒介剂,因此,光油不能太多。

(二)缺失部分补色的方法与修补材料的制作方法及可逆性

1、缺失区域补色方法

补色是将裸露出的打底层着上一层颜色,以及在颜料层缺失的区域涂上色调。补色是为了更好地将作品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更容易欣赏受损的作品。每种补色都有时代性,补色是可以安全地还原作品。

用中性色调填补缺失区域,中间色补色方法的目的在于将缺失部位与原画作的颜料层有所区别,又能与周边的色调协调,补色不显得突兀,补色还应帮助观众整体性感知作品。采用中性色填补空白的方法是基于为了缓和进行感知时的空白处。中性色调补色的时候,应符合作品的整体空间,同时中性色要符合周边部位色彩的饱和度和亮度的差别,使其容易地辨认缺失部位。

用排线法填补缺失区域(图2),其补色不需要用满色来填补,是用线条来排列,使其具有空间感。线条排列的技法使补色更加丰富,色彩更生动,这种间断的线条补色,可以用中性色,也可用纯色。在远处观赏画作时,这些线条会有空间混合的效果。在选择色彩的时候,要考虑到各种颜色的对比度、纯度、空间效果。在补色过程中,因为要接近原画作,有时需要混色,因为混色会改变颜色,所以补色时需要一层一层地涂上颜色,力争与原作一致的效果。排线法适合缺失比较大的区域,在作品表面大量使用线条排列也会产生凸面的效果,这种技法提高了视觉效果。

用填色和线条相结合的方法填补缺失区域,这种方法是选择相近的颜色进行补色,补色的部位在近处能看得出来,在远处看又融于画作,让观众有种作品保存完好的效果 。这种就是所谓的标准补色,并不强调线条,更强调的是颜色,更广泛地用于修复补色,使作品更加整体。

用点描法填补缺失区域,短笔触将修复颜料通过点的方式调和色彩上色,达到与原作品相接近的色彩效果。这种方法适合缺失范围比较小的,对于小的损伤,甚至细微的裂纹,通常用很小的软毛笔来进行点笔,可先用刮刀调出与画作相近的颜色,一点一点地点入画面色层中,使修复色彩更融合油画作品。

用模仿重建的方法填补缺失区域,因有的油画经过时间的沉淀,环境的潮湿、颜料层的老化碰击等导致油画作品大面积的脱落,让作品的颜料层缺失严重。因此,为了兼顾其整体感,需模仿原作的技法、历史知识和油画材料的运用,使其重建原作。而对于模仿重建上,需要求修复师有很高的绘画功底、技法、历史背景等的能力。

2、修补材料的制作方法

油画修复颜料的制作方法(乙醛树脂补色颜料)(图3)

工具:1:1的50%乙醛树脂A-81+50%异丙醇媒介剂、钛白粉、异丙醇、吸管、刮刀、玻璃板

步骤:钛白色粉40g+异丙醇调制成膏状;加入1:1的50%乙醛树脂A-81+50%异丙醇媒介剂3ml到色粉中,待不断调成浓稠后,不断再加入媒介剂,直到加入14.4ml-24ml即完成。

色蜡的制作方法

工具:巴西棕櫚蜡(增加硬度)、色粉、裱褙蜡、电热铲、调温电热套、盘子

步骤:将热溶化的裱褙蜡放入盘,用电热铲加热巴西蜡,滴几滴在盘中;调匀裱褙蜡和巴西蜡,待半干不干时加入色粉,放在调温电热套上拌匀;拌成半干不干时塑成长条形,放入光滑纸里,包好待冷却。在用色蜡做修复颜料时,需用酒精灯来加热融化(图4)。

3、修补材料的可逆性

油画修复是用专业的材料进行修复和保护,尽量恢复到原来的面貌,但必须遵守修复材料上的可逆性。在使用修复材料的强度上,必须保证可以通过简单的溶剂来去除,使其不伤害到画作。有的修复师喜欢用蜡补颜料层厚的画面(图5),用蜡作基底最好用修复颜料,用碳酸钙做基底最好用水彩补色或水性颜料,干燥后,水彩容易被水擦掉,容易彻底清除补色,对原作的我保存无害。用蜡补后,补水性颜料,它是用白精油去调合,它主要成分是树脂,而修复颜料不能用油画棒,因为油画棒里有亚麻仁油,是不可逆的。蜡可以补亮光画面,如要亚光效果可以用蜡加少许碳酸钙就有亚光的效果。蜡是可逆的,用松节油沾点石油精,可以去除多余的补色蜡。

油画修复补色时,绝对不能使用油画颜料,虽然用油画颜料补色比较相近,但是没有识别性,等时间长了,油画补笔颜料也会出现老化。这时需要用比较强的清洗剂来清除,破坏了画作,因为油画颜料的结合剂为液态物质,过一定时间后会凝固,可使颜料永久地黏在底子上,因此违背了文物的修复的可逆原则。补色使用的材料,应采用优质的水彩,这种水彩应用便利的方法可去除,底色干后,上凡尼斯而后上修复专用油彩,这种油彩可以轻易的用松节油去除。补色用的修补专用颜色,其粘合强度也大弱于油画颜料使用的各种油剂和树脂,用丙酮可去除。补彩完毕后,为画作涂上保护层光油,是替换已变质的光油,并保证修补及保护层容易地去除,具有可逆性。

五、结论

修复是对作品的扩展和升华,随着科学的发展,油画作品的历史文化也越来越高,而有时为了让观众看到完整地作品,因此对油画作品进行了修复。在对颜料层缺失填补中,各种补色的方法,必须与原作保持一致,选择对作品无害并且又可逆的材料。“可识别修复原则”在原品与补缺的视觉识别方式上,由于先进的识别验证手段的应用,在现代修复可识别观念上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对画面缺损部分添加的色彩,通常用排线的方法与原品色彩作严格的区分,保留远看画面的完整性。在缺损处添加的颜料要保持着低度的不相排斥性,修复缺失的颜料层也必须遵守在打底层上进行,不能触碰原作的颜料层,缺失的区域应通过方法和原作有所别,具有识别性。修复油画颜料层的缺失的修复,是对部分补缺点的还原,是还原油画作品的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修复中心.油画修复基础.上海大学出版社,2013(12)P9

[2]姚尔畅.油画材料与技法.安徽美术出版社,2008(1)P39

[3]王今玲.夏宇亮译.架上油画的保存与修复.中央广播电视大不学出版社,2014(12)P24

[4]江郁之.油画保全研究与修复技术应用实例.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10)P55

相关热词搜索: 浅谈 颜料 缺失 油画 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