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落实立德树人迫切要求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落实立德树人迫切要求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时间:2025-08-02 01:50:03 浏览次数:

zoޛ)j馟iii饨ky检查方式,甚至对每个学科备课采取的模板和作业的形式都要求一致,教师和学生只负责“填空”就行。这样做的好处是看上去整齐划一,十分美观,但却遏制了教师的创造性,让学生学起来索然寡味,兴趣尽失。

近年来,我们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学校推行“常规免检制度”。学校对免检教师不再实行“数节数”(指检查教师备课)、“算分数”(指依据学生考试分数考核教师),而是依据对各学科学生应具有的关键能力的评价,决定对教师的考核成绩。这样,引导教师由学校的规定动作转变为教师的白选动作,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创新,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创造力。

谁能引领团队前行,谁就是自然的“领导者”

行政管理理念下的教研组,以行政为主,形式大于内涵,真实的教研很难发生。课程整合背景下的教研组,是真正的团队,它有共同的愿景和价值观。在这样的团队里,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这样的团队里,无关成员的行政职务和工作年限,无论谁有独特的见解,谁能引领团队前行,谁就是自然的“领导者”。同时,我们还突破传统教研组的局限,整合科研资源,积极推行“跨学科教研”,使不同学科教师以课程为纽带“拥抱”在一起,打通学科间的“壁垒”,让研究成为工作的“新常态”。教研方式发生深刻变革,提升了教研的宽度和深度。

“乐读学堂”课程就是跨学科教研的结果。“乐读学堂”课程是语文和音乐跨学科整合课程,依据本课程的定位,语文教师与音乐教师在语文和音乐课程标准中选取相关领域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确定课程的总目标;再结合对学情分析、教师分析确定专属于“乐读学堂”课程的各学段目标;通过对学生、学科、环境的逆向思考得来每学段的课程主题;与学生共同收集、讨论确定课程内容,从而进行有效的教学。“乐读学堂”课程主要借助学生喜爱的诗词、童谣为裁体,将两个学科相互融合,通过“吟诵唱演”方式,学习优秀的文学、音乐作品,学会多种诵读方法,提高诵读水平,根据不同的要素选择音乐,用多种形式表现诵读作品,打开身体,拓展思维,活跃想象力,增强学生表现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校长成为主动研究者引发的“化学反应”

校长的角色转变引发学校一系列“化学变化”。首先是教师的变化。教师由教材传授者转变为课程创生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整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教师掌握了教育教学的核心技术,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课程意识大大增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成长需要,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开发独具特色的班本课程、主题课程和综合课程。教师成长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由外部驱动变为个人自觉。近年来,晏婴小学有1名教师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3名教师被山东省教科院特聘为专家,2名教师被评为淄博市特级教师,另有20余名教師被评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

其次是课程、课堂的变化。一是灵活的课表。学校的课表由原来一成不变的“老面孔”变得灵活多样。平行班级之间课表不同,同一个班级不同周次课表也不同。既有长课、短课,也有单排课、联排课。既可以周内灵活调整,也可以跨周课时合并。课程整合之后,大语文、大数学、综合科登上了课程表。课表因课程和学情的需要而自主调整,使之更有利于课程的实施,更适合学生的成长需要。二是“变脸”的课堂。课堂由原来一成不变的教室,搬人图书馆、自助书吧、实验室、公园、社区、超市、温室大棚、采摘园、科技馆、博物馆等,统筹利用了校内外课程资源,拓宽了学生活动空间,丰富了学生学习方式,增加了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为学生成长搭建了更大的舞台。三是自选的课程。学校构建了包含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探究性课程的个性课程体系,打破了年级和班级界限,全校1860名学生实行选课走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最喜欢的课程。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课程选择者,真正拥有了课程选择权。

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变化。学校课程整合从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人手,到以一门国家课程为主的学科内整合,一直到多学科整合、跨学科整合、超学科整合,课程指向的始终是提升学生关键能力。课程整合前后学生的学习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状态,真正让学生回到学习生活的中心地带,实现由学科本位到学生本位的转变,由被动学习者到主动探究者的转变,引发学生真实性学习和深度学习,从而获得适应未来的关键能力,有利于让每个学生成为富有个性的“最好的自己”。

相关热词搜索: 树人 迫切 领导力 校长 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