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1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必备知识点总结(11-17) 九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

2021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必备知识点总结(11-17) 九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5-08-02 00:45:38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1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必备知识点总结(11-17) 九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2021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必备知识点总结(11-17) 九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一、匈牙利改革

1.匈牙利事件

2.向牙利改革

(1)措施:政治(略)经济(略)

(2)影响: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80年代面临新的经济困难。

3.1968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试图摆脱苏联控制,被苏联镇压。

二、东欧剧变

1.原因:

(1)内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

机。

(2)外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2.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性改变。(由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

3.概况:各国执政党丧权:社会制度改变:政治幅员的改变。

4.启示:(1)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2)大力开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第12课亚非拉的奋起

一、印度独立

1.背景:二战后初期,印度民族独立运动再次高涨。

2.时间:1947年,英国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巳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巳分治。

3.领导人:尼赫鲁

4.韩国、新加坡经济开展迅速。已经成为现代化国家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1.埃及独立(1952年,纳赛尔领导),收回苏伊上运河(1956年)。

2.非洲独立年(I960年,这一一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

3.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h个世纪历史的结束,也标志着帝国

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三、拉丁美洲保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1959年,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亲美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人民通过不懈斗争,从美国手里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1999年)

★第13课动乱的中东地区

一、战火频仍的中东

1 “中东〃概念:亚洲西部,欧亚非三洲交界地带,以阿拉伯人为主,也是犹太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地

理位置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水资源匮乏。阿拉伯和以色列矛盾错综复杂。

2特点:战火频仍和动乱不安

3.表现:四次中东战争(发生在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

引发第一次中东战争)

二、错综复杂的矛盾

1.原因:

(1)重要根源:列强的介入。

(2)争夺实质:领土之争。

(3)加剧冲突因素:水资源之争。(4)

民族矛盾、宗教斗争:圣城之争

2.中东问题的关键:巴以冲突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一、冷战政策

1.原因:

(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首位,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日益强大。

2.含义:美国带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遇制”共产主义。

3.本质:遏制共产主义,干预别国内政。

4.具体表现:

(D)政治上: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0经济上:1947年马歇尔方案的实施。

3军事上: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5.结束: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6.1955年,苏联成立华约,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

7.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

二、美苏争霸:

1.根本原因:美苏两国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2.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根底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3.过程:

(1)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美攻苏守。事件: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2)70年代,美苏争霸到达高潮,苏攻美守。事件:1979年12月,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3) 80 年代到90年代初,双方实行有限缓和。

4.影响:美苏争霸影响世界和平,也影响世界局势。

5.认识:美苏等大国违背客观的历史潮流,实施霸权主义,导致恐怖主义泛滥,直接威胁世界安

全、和平与开展。

★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1.特点: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开展,- 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

界格局还未定型。2. “一超多强”:“一超”指美国,“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集团,它们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力量。

3.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经济实力。

二、科索沃战争

1.时间:1999年3-6月

2.概况:,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斯拉夫联盟军队居杀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境内进行狂轰滥炸,造成南联盟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在此期间,中国驻南使馆也遭到北约导弹袭击,三名中国记者不幸牺牲。

3.影响: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联合国的主导地位受到严重挑战。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一、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原因:

0冷战结束,和平与开展成为世界开展主要趋势(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科学技术开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各国积极寻求国际经济合作。

2.表现:

(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

(2)跨国公司影响增大:

(3)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4)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3.影响:

有利影响:(针对所有国家)

(1)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减少,促进世界经济开展

(2)各国经济互相依存,互相竞争,有利于开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

不利影响:(主要针对开展中国家)

(1)容易拉大开展中国家和兴旺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

(2)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兴旺国家转移到开展中国家:

(3)国际经济风险对开展中国家的经济开展影响进一一步加大。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1.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措施:

(1)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

(2)引进国外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开展。

2.取得成就:

<1) 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2)2001年中国正式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1,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首先发生在美国。

2.标志: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4.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开展,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时代)。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开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

(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泼的因素,科技进步在促进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2.影响:

(1)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开展。

(2)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推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3.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一生产力,我国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开展科技,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相关热词搜索: 九年级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 下册 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