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并在PPT上展示段落的语义标记。
[设计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篇章的逻辑结构,并让学生主动探索文中的“语义标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活动3:语义标记的运用。
将学生能够想到的所有语义标记写在白板上并归类。然后,教师布置新任务,阅读本班学生的一日安排,让每一位学生完成语义标记的补充,将一天的事务串联起来。
[设计意图]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更多的语义标记,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义标记,旨在培养学生学习文本后的“迁移能力”。
(3)读后拓展活动(14分钟)。设置情境:澳方外教想在宁波背包旅游,请结合实际给外教设计一份背包游攻略。要求:2-3人小组讨论完成在宁波的背包游攻略,给予至少三条建议,内容可以涉及服装、必备品、交通、住宿、消费方式等方面。完成攻略后,小组成员分段落解读该组攻略。[设计意图] 培养學生对于语篇的迁移运用能力,将澳洲背包游与宁波背包游相联系,并在设计宁波背包游的过程中了解中澳旅游文化的异同,增强文化意识。
(4) 回家作业(1分钟)。作业1:课后每个小组将其背包游攻略张贴于教室作业展示板,要求每位学生认真阅读、欣赏其他小组的亮点。作业2:每人设计一份你最喜欢城市的旅游攻略,以班级为单位汇编成册,作为班级旅游指导手册。[设计意图] 作业1主要是考虑到课上没有时间让所有小组进行“攻略展示”,因此将此布置为课后阅读任务,也让学生相互欣赏,取长补短;作业2为阅读课后的拓展写作任务,即阅读的迁移与运用,让学生根据所学语篇的结构、内容,有逻辑性、有创造性地完成独立写作任务。
三、结语
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陈小萍,2018)。英语教师应当努力将英语阅读课的设计与核心素养的要求相靠拢,做到正确的文本解读、合理的教学设计、适当的课堂引导,让学生能够在中职三年的英语学习中学会如何读语篇、如何高效率地获取信息、如何将语篇内容应用于实践等。同时,英语教师更应该通过英语阅读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后拓展,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提升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相关热词搜索: 素养 中外合作 教学实践 英语阅读 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