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文范文公文范文

清王朝的侧影(特约专稿)

2025-08-19人已围观

清王朝的侧影(特约专稿)
  续前两章:兴膳强邦的努尔哈赤

  康熙的膳政宴策

  奢泰忘危话乾隆

  一?从雍正传位说起

  1735年,58岁的雍正再也拨不动清王朝的硕大车轮了,晏驾前躺在床榻上,脸上没有一丝阴鸷,握紧了皇四子弘历的手,真挚而又无奈地将帝位传给了这个24岁的年轻人?

  我以为,清王朝的盛世期主要是由康熙“发功”完成的,经过雍正朝时,虽然打了几个漩涡,但仍然保持着强劲势头?因为雍正毕竟还有过改革积弊?整顿赋役?“改土归流”和“摊丁入亩”等强化国家的行效?他还不败家业,朝廷里也看不出腐败的风气?清王朝这时候的形象虽因雍正的原因显得阴森和威霸,但盛世之势仍在延挺?作为清代早期以来的雍正朝,像一个青年过渡到中年的壮汉,还没有衰颓的迹象?所以乾隆即位后,等于坐收了康雍两朝的富有和综合国力不断雄厚的积蓄,他这个皇帝就好当?因而我想,雍正传位时,清王朝已呈鼎兴之势,谁即位都是大好时光,只是乾隆有福气,叫他赶上了?

  说到乾隆,若从表相看,他似有“乃祖遗风”?比如平定西南?西北边陲的叛乱;鼓励垦荒;倡导汉学?编纂《四库全书》;开博学鸿词?孝廉方正;举办“木兰秋狝”;甚至迭兴文字狱?残害知识分子等等,他都效仿康熙?当了60年皇上,总该是做些事情的,做好事做恶事无人能够限制?但这并不能表现出他的真正人格?就如现今的某些高官大吏,在任时也曾做过一些好事,却因成了腐败分子落马了,落马那一刻才能验证他的真正人格?乾隆也是一样,从他的“十全武功”那一面是看不出问题的?您得绕到他的后宫里,看看他那豪华的巨大食案上的金樽银簋,他的挥霍无度和他四处巡游时那一副奢泰忘危的吃相,才会感觉到,他早将康熙在进膳中的俭廉自律?每食仅一味,并以宴事兴政的作治传统丢得一干二净,“乃祖遗风”在这里变成了穷奢极欲?有理由说,以乾隆成为清代最大的腐败分子之一为蛀蚀口,是清王朝走向衰败的转折点?

  乾隆以为,国库里的财宝堆积如山,富有的江山闪金耀银,可以有恃无恐?所以,他后来与大贪官和珅沆瀣一气,将国力财力挥霍得一塌糊涂?实际上,清朝的历史悲剧,就在乾隆这个貌似盛世皇帝的奢泰忘危的吃相上,已经酿成?乾隆的肚子是个无底洞,清王朝在康雍时期积攒起来的富有被他无休止地吞噬了64年!

  二?当了皇帝就开吃

  乾隆的腐败就从贪得无厌的吃开始?他刚一做帝,就下旨御茶膳房设立档案处?这个单位相当于内务府下属部委的司局级编制,光是负责记录乾隆膳食事宜的笔帖式就设了11名?光明正大地将他的进膳行为实现为国统化?正规化,要理所当然地享受天子行膳的列鼎待遇?一次,乾隆去“大祀天坛”,在正阳门外看到市场上有鱼商贩卖从东北运入京城的鲟鳇鱼,竟达一二丈长,因而对打牲乌拉进贡的鲟鳇鱼太小深为不满,回宫后就将“掌关防处”的总管索柱革了职?

  乾隆在膳宴上的腐败是有个过程的,因他的祖帝?父帝在进膳上或俭廉自律,或随意无挑,他一继帝就山吃海喝,恐获人非议?如乾隆元年至三年所立的《节次照常膳底档》中,记载乾隆于1736年9月30日(乾隆元年八月二十六)在养心殿里进早膳的情况是:“早膳用大银盘摆南小菜一品?熏肉一品?米面小点心一品(俱银碟)?巳时待候?冬笋炝鸭子?火熏白菜(此二品白里紫龙碗);野鸡爪?南小菜(此二品四号银盘);攒盘肉一品?米面点心一品(此二品四号银盘);进粥,膳毕?总管谢成?王太平钦奉?”这里的三品南小菜,千万不要误认为是腌姜?酱瓜之类,而是燕窝?绿螺?鹿舌等稀有珍品?这大概是乾隆继帝后吃得最简单的一顿饭?即便这样,也比康熙“每食仅一味”要丰贵十倍?

  随着做帝时间的长延,乾隆的这种顾忌就渐而淡漠?原因是他看惯了朝臣们的驯服,听惯了他们恭诚的“万岁”呼声;他无论巡幸到哪里,黄男绿女之众,都远远地匍匐瞻望?因而,他的潜意识里自然会染进越来越多的骄恣成分,他那不规矩的天性也会因他获得的至尊至崇而肆敞起来,其膳食行为随之逐渐解禁无忌,变得纵欲无度?这时候,伊尹曾对商汤王说过的那句“天子富甲四海,必当拥有天下美味”的话,对乾隆来说正中下怀,与乾隆的贪婪一拍即合,成为他做帝后的时尚追求?

  这样,内务府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设立的《进小菜底档》,便可成为乾隆这种拥有欲望的证物了?仅需列珍举隅,也不必标明具体数目的流水账,便可知乾隆是如何享受万方美味了?如盛京将军每年入冬要进鹿羔?獐羔?鹿筋条?鹿舌等;黑龙江将军进树鸡(飞龙鸟)?麋尾(猴头菌)?堪达汉(牝牡)?四不像(麋鹿)?鹤等;吉林将军进熊掌?虎丹(虎睾丸)?海参?鳇鱼等;伊犁将军进鹿尾?驼峰等;山东巡抚进鱼翅和石华鱼等;云南督进普洱大茶?普洱芽茶?普洱蕊茶等;福州将军和福建巡抚进燕窝等……而且,内务府对进贡的质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树鸡,身上有枪砂者不可为贡,只可击于头部,此鸟头部甚小,翔速又快,岂不苦煞了那些狩猎之人?再如燕窝,只要白燕,毛燕?血燕不可为贡;白燕最不易得,都藏蔽在海边高高岩洞上方的暗隅处,采一窝如浪里淘金般的艰难?这份底档中为何没记猩唇?牦牛?象鼻之类呢?只因乾隆有食癖,他食“全物”,不食南荤中的“零件”和海错中的“下料”?如他食南鸭,却不食鸭脏,也不食鱼翅?鱼肚之类?所以,纵观他做帝后的进膳食单,竟无一款肴馔为此类原料所制?说他有此食癖似乎也不确切,还是他的做帝意识在起作用,堂堂天子,图以万瑞,不全不福之物岂可为食?所以,鱼翅虽珍,却不见之于他的御膳,想是他赏给臣属们了?

  奢食显见的阶段是乾隆中叶?只要看看他这时期的照常膳,随便翻翻某一天早膳或晚膳的食单,便可明了他是多么豪奢?但是这类食单铺列冗长,只说说他如何吃燕窝就够了?不说他每膳必有两款以上的燕窝大菜,就说吃法吧,是以火锅为器,以燕窝为主料,多选肥鸭为配料炖制而成?如“燕窝红白鸭子南鲜热锅”?“燕窝芙蓉鸭子”?“燕窝冬笋八仙鸭子”?“燕窝锅烧肥鸭子”?“燕窝黄焖鸭子炖面筋”等等?这里,燕窝在火锅里就像酸菜丝或白菜条一样被使用?这么说吧,乾隆拿筷子搛进锅子里,若搛不出一筷头子燕窝来,他就会恼!那这火锅里得装下多少燕窝才能经受得起乾隆用筷子的搛试呢?他还常吃一种很特别的燕窝菜,叫“燕窝拌白菜丝”,类似现今的“粉丝拌白菜丝”;只不过粉丝换成了燕窝,燕窝是主料,白菜丝只是配搭,是点缀?此馔从古至今,恐怕唯有乾隆常嗜?

  那时候,乾隆闭关自锁,泰国?缅甸和马来西亚的沙捞越所产的燕窝,还运不到中国来?乾隆吃的燕窝仅能取自福建的沿海一带,因而产量有限?但是福州将军和福建巡抚每年都要向乾隆进贡100包白燕(每包一斤)?我猜摸,当时国产的上乘白燕(现今每斤售价约在1.5万元),有一大半被吃进乾隆的肚子里?

  由此想到,现今被“双规”的大吏们,他们的落马也莫不是从“开吃”为始的?这种“开吃”,若以公款为之,乃是变相的贪污;若被人怀图恭请,则有受贿之嫌?在这类交染各种欲望的盛宴中,被请者的心灵变态也就很容易?既然能打开公款吃喝的绿灯,就能放开以私侵公的手脚,国家的金库里就生出一只吃钱的蛀虫;既然能应赴攀附者的酒宴,内心里自然就有了某种欲望,就能允合做东者的求意,甚至不拒绝粉黛的唯利是图?于是,“开吃”中就有了交易,腐败就从你得我获的碰杯中开始?

  三?1765年早春的南巡

  乾隆做帝一生,曾六次巡游江南?表面上看,是他对康熙六次南巡的效仿,意在昭示祖孙对作治江南的某种连贯性?其实不然?康熙南巡时,还真是出于体恤民情的本意,对江南各地亲加抚绥,特别是对淮黄和永定河的治理,他不辞辛苦地登舟考察,实地踏勘,严加督责;并注意行止低调,旨避铺排,谨事耗费,用膳从俭?乾隆是以视察南政为形式,一次次恣览名山胜水?贪寻江南珍食美味,是顶级豪华旅游?其间尽煊声势,大兴土木,建造行宫,挥霍民财,豪费之巨可谓空前绝后?

  相关热词搜索:

  侧影

  专稿

  特约

  清王朝


  2022/0311/38572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