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新媒介生态下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工作创新路径探究 广播电视新闻创新的路径有哪些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wendangku.net/doc/6020f9c0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36.html
新媒介生态下广播电视舆论引导工作创新路径探究
作者:吴佩琳
来源:《声屏世界》2017年第04期
摘要:长期以来,广播电视以其公信力、权威性发挥着引领社会舆论的方向、传播主流文化的中流砥柱作用。新的媒介生态下,广播电视媒体要想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工作,就要唱响时代强音,做亮时政报道;展现传统优势,做精深度报道;做活网络报道,放大传播效应。
关键词:广播电视舆论引导时政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报道
长期以来,广播电视作为主流媒体,肩负着传达党的声音、反映人民意愿的作用,积累了较高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并由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即使在信息泛滥的今天,每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之时,受众往往还是将关注的目光首先投向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因此,在传播场域中,不断强化广播电视的公信力和权威性,不断提升其影响力,巩固其舆论引导力,是广播电视的立身之本,也是应对新媒体挑战的重要之策。面对新媒体的强大冲击,广播电视必须不断探究舆论引导工作创新路径,使自己的公信力、权威性不可动摇,影响力不断扩大,从而巩固作为主流媒体引领舆论的地位。
做亮时政报道,唱响时代强音
时政报道是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也是舆论引导的重要载体,更是广播电视权威性之所在。只有不断改进和创新时政报道的方式,才能适应和满足受众的需求,也才能发挥自己的权威性和主导舆论,从而在新媒介生态下巩固和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影响力。
一、要在关注现场上下工夫,在增强感染力上见成效。现场报道以其现场感强、声形并茂的特点把观众“带到”现场,使观众倍感亲切,产生参与感。但现在有些所谓的“现场报道”却并未真正利用这种优势去抓住观众,而是记者依照自己的“美学”要求摆布现场,或者减去一些原有的现场因素,或者增加一些新的现场因素,或者要求采访对象按照自己事先写好的内容照本宣科,使时空零碎、音响不当、内容虚假。这些都完全违背了现场报道的基本准则,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现场报道不能制造,不能无中生有。在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活动中抚州广播电视台播出的《记者解密抚河灯光秀》,在灯光随着戏曲音乐节奏不停变幻闪烁的背景中,切入主持人的解说,并带出抚河灯光秀项目负责人的同期声,对抚河灯光秀项目进行详细介绍,整个新闻的展开始终处在灯光秀的音乐和背景画面中。新闻时长2分45秒,让人在心旷神怡中了解了灯光秀,体验了灯光秀,感知了灯光秀,犹如置身其中。
相关热词搜索: 广播电视新闻创新的路径有哪些 探究 媒介 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