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试论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5-08-02 06:39:04 浏览次数: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教师重视对于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但对于其培养的方式却是模糊不解,成为广大教师的新型挑战。高中地理教师要坚持做到提高自身素养,加强理论知识,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为其形成地理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经验,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做逐一深入阐述,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答疑解惑。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思维;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高中地理在学习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地理思维是其综合能力之中的核心,是对地理学习的保障。地理思维是指学生依照思维的共同规律认知地理事物与掌握地理本质揭示内部联系的思维,能够使学生对于地理的规律有良好的认知。所以,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备受重视,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加强自身的教学水平。

一、 高中地理思维的类型

(一) 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在地理的学习运用中,能够起到对地理概念、判断和推断等方面的认知帮助,解答某些地理现象的关联。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若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那么可以使其在做题思考时有更加清晰的头绪,对地理知识的规律认识会更加全面,进而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 空间思维

地理空间思维,是对地理事物的分布、结构、空间的差异与运动变化等方面的认知能力,可以使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有足够的分析探究和评估。地理学科自身的独特性便是空间特征,时空的跨度对于思维的要求也不曾低过。因此高中地理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得以有效地结合起来,提高他们的理解水平与思考维度。

(三) 创新思维

创新是现当代教育模式下的代名词,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从来离不开创新。地理中的创新思维要求学生要做到可以利用人与物的联系思索来创造出新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够使其在激发出自身才能的同时,去提高对地理的学习兴趣与不断探索发现新事物的能力。

二、 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 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压力巨大的高中生活中,地理其独特的构造性导致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没有良好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像听经书般昏昏欲睡,不能有效地吸收到知识,更无法谈地理思维的培养了。因此,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要让课堂“活”起来,可以把多媒体技术融入课堂之中,把板书无法表达的知识点用投影来表述,并播放相应的视频和音频,让学生在烦闷的学习生涯中感到那么些许的趣味,继而提高他们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升思维水平。例如,高中地理教师在讲解“自然灾害”方面的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多种多样的灾害视频,泥石流、滑坡、干旱、风暴潮等。并把视频与图片、文字结合起来,通过教师的分析与解释来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促进自身知识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二) 加强知识的引导,使学生深究

在现如今的教育模式下,仍有教师在沿用传统观念下的“讲授制”,僵硬死板的去传授给学生知识,不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要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科学地结合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教师不断地加以引导与指示,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例如,学生在学习“产业活动和地理环境”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先对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理气候与环境因素会给农业的生产带来什么影响吗?”“地理因素与旅游业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通过这些问题,为学生引领出一条明确的道路,使其带着目标去进行教材的学习,进行独立思考,继而挖掘出每个地理要素之间的潜在联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科学地使用教具,实践教学

地理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对我们生存环境的一种探究,涉及面非常宽广,维度跨越较大。而其中许多知识都不在学生身边,如,星辰宇宙。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科学地去使用地理教具,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从地球仪或地理模型中发现地理学科的奥秘,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也可以促进其地理思维的形成。例如,教师在教导“地球的运动”这一课时,可以把地球仪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观看,并进行实践,让学生真正地去转动地球仪,寻找到与教材中教授知识的关联,进行清晰全面的地理认知,让学生对于公转与自转掌握得更加牢靠,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三、 总结

综上所述,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地理思维的重要性,坚持做到激发学生兴趣,加强知识的引导和科学地使用教具这几大方面。在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让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得以升华。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2]陶文中.“建构式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与实践[J].教育教学研究,2010(09).

作者簡介:

李莉花,广东省普宁市,广东省普宁市梅峰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 中学生 思维能力 试论 地理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