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资讯

资讯

时间:2025-08-03 05:11:08 浏览次数:

聚焦·拍卖

1 胡润首发“2008胡润当代艺术榜”

当代艺术品已占中国千万富豪藏品比率的37%

3月,胡润在北京首发“2008胡润当代艺术榜”。“胡润当代艺术榜”为中国最受关注的,市场身价最高的艺术家排行榜。89岁的艺术泰斗吴冠中高居榜首,他去年公开拍卖作品的总成交额达370,041,481元;50岁的张晓刚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少壮派代表,去年公开拍卖作品总成交额为288,152,528元,位居第二,融汇中西的87岁艺术大师赵无极去年公开拍卖作品总成交额为284,003,432元,名列第三。

据此榜显示。当代艺术品已经成为中国新富人群的收藏爱好。据胡润“2008至尚优品-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调查”,当代艺术品收藏已占中国千万富豪收藏比率的37%,远远高于手表、珠宝等常规奢侈品。有意思的是,富人们收藏艺术品的主要途径仍为自行购买,占到了77%,拍卖行只占据22%,而此次胡润当代艺术榜所列数值均来自公开拍卖数据,我们可以想象,中国艺术品市场比我们显示的数字要大得多。艺术家们成为新晋富有人群:当代艺术家们因快速成长的市场,而成为新晋富有人群受到关注。

2008胡润当代艺术榜具体分析:

年龄:40岁-60岁,中国当代艺术的中流砥柱

筛选范围:40位架上油画艺术家,国画10位上榜,1位雕塑艺术家。范曾为国画大家第1名,位列总榜单第15位。这表明了国画相较油画作品,价格相对弱势。

上榜艺术家平均年龄:57.4岁。

80岁高龄上榜艺术家共7位:从93岁高龄的白雪石到34岁的曾传兴,50位上榜艺术家年龄覆盖较广。以80岁高龄上榜的艺术家共7位,分别是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黄永玉、丁雄泉、白雪石,及86岁的唯一上榜女画家陈佩秋。

40岁-60岁,架上油画的中年画家占优势:从上榜艺术家的年龄来看,除赵无极,吴冠中等数位老先生年龄在八十岁以上外,绝大部分上榜艺术家以40岁-60岁年龄段居多,从事架上油画创作的中年画家占据优势。

30岁-39岁,艺术家创作的黄金时期:很多艺术家在此年龄段完成了突破与蜕变,成功转型,树立起自己的风格。

50位上榜艺术家中,共有9位艺术家年龄低于45岁(不包含45岁),其中最年轻的是34岁的曾传兴,44岁的刘野位列榜单第12位。一句话形容这些生力军们:前途无量!

2 欧洲艺博会:最上乘的艺术品最高端的买家

欧洲艺博会一向被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也是最为高端的艺博会,今年已经办到了第21届。此次,来自15个国家的220个参展商在荷兰共推出了总价值10亿美元的艺术品在富豪们选购。2007年的欧洲艺博会共售出了5亿美元的艺术品。今年虽然遭遇美国经济不景气,但从2月伦敦春拍的结果来看,三大拍卖行的当代艺术品总成交额仍达到了2.45亿英镑(约4.87亿美元),因此欧洲艺博会的主办方预计,今年展会的销售量也会超越去年。

伦敦的俄罗斯艺术品参展商杰弗里·姆恩(Geoffrey Munn)在展会上展出的一把珠宝设计大师菲伯吉(Faherge)的珐琅彩微型金椅非同寻常。菲伯吉曾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设计复活节彩蛋而一举成名,他的作品一向以精致华贵著称。这把椅子虽然只有手掌大小,但价格却异常昂贵。2007年4月,同样一把微型椅子曾在纽约苏富比拍出150万美元高价,而此次这把微型椅子的估价更是令人咋舌的280万欧元(约430万美元)。

与此同时,欧洲艺博会的顾客也越来越精简。2007年会展期间,马斯特里赫特机场共迎接了305架私人飞机,比2006年增加了45%。而参观人数却下降了15%,只有7.1万人次。主办方为了限制人流量,刻意将门票价格提高到了55欧元。他们认为“过度拥挤有损于美术展‘高质量、高档次’的形象”。

3 CIGE 2008公布

33位亚洲年轻艺术家个展名单

随着亚洲国家的经济崛起,2004年之后,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来自西方世界的画廊、艺术机构,甚至艺术家工作室纷纷进驻亚洲;另一方面,在2007年的卡塞尔文献展中,亚洲当代艺术受到充分重视,仅中国就有7位艺术家人选,为各国之最;同时在意大利举办的威尼斯双年展的舞台上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亚洲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这些足以证明西方世界对蓬勃发展的亚洲当代艺术有着空前的关注程度。

CIGE将在2008年首次呈现具备特殊意义的一个单元:“亚洲年轻艺术家个展”。这个全新的CIGE艺术项目将以艺术家个展集合的形式,首次大规模呈现亚洲优秀新锐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力图借此展现亚洲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全貌及亚洲当代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希望借博览会的平台推动参展艺术家在国际上的关注度。参加“亚洲年轻艺术家个展”单元的艺术家及作品,由参加CIGE 2008的画廊推荐,最终由执行委员会经过严格筛选确定,参展者均为于1968年后出生的亚洲裔或具备亚洲文化背景艺术家。据悉,中国参与此次展览的艺术家有陈波、段建宇、蒋志、黄宇兴及朱昱等。

4 Thomas Krens辞去古根海姆基金会经理职务

古根海姆基金会主席William Mack 3月宣布Thomas Krens将辞去古根海姆纽约博物馆经理职务(1988年就任)。Krens将继续作为古根海姆基金会国际事务的资深顾问主管阿布扎比古根海姆事务。这是目前最大和最复杂的文化领域的设计计划。“在Thomas Krens任职期间,古根海姆基金会成为了最重要的基金会之一,对于世界文化基金机构有很大的影响。”William Mack说,“我们为Krens对基金会所作的工作、他杰出的领导才能以及对博物馆的贡献深怀感激。”Krens先生将把他的重点工作集中在阿布扎比计划上,基金会海外遴选委员会包括Krens先生在内已经在几个月前就开始为纽约博物馆寻找新经理。

5 尤伦斯换帅意在市场?

3月1日,法国人杰亨·尚斯(JeromeSans)走马上任,正式出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馆长一职,原馆长费大为不再担任馆长职务。自从人事变动消息传出以来,尤伦斯换帅一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舆论认为尤伦斯高层希望中心在运作上全部西化,但身在香港的费大为则表示“管理没有中西之分”。舆论认为尤伦斯此举意图在中国抢占市场,获得当代艺术领域的绝对话语权。他认为,尤伦斯在搞好基金会的同时,可能更想搞好市场,因为它不可能“只出不进”。作为非盈利的综合艺术中心,尤伦斯成功树立了自己的品牌,下一步它可能利用品牌机制做市场活动。当代艺术就等于国际市场,新馆长杰亨·尚斯拥有的海外背景和业内广泛的人脉资源,对于UCCA开拓市场的下一

步都将大有裨益。而费大为本身作为评论家和策展人,对市场运作不甚热衷,他退居幕后有利于对学术研究、策展、艺术教育推广进行指导。

6 法媒体称中国艺术品市场跃居世界第三中国市场所占份额已达到6%

法国媒体(.cn/qkimages//szpm/szpm200804/szpm20080401-2-l.jpg" hspace="15" vspace="5" align="right">

这些远古新物种蝙蝠的发现源自专家对33块远古生物牙齿和颚骨化石的分析,据称,这些远古生物骨骼是在开罗东南50英里的法尤姆(El Faiyum)数十年间的挖掘工作中逐渐积累的。领导此项研究的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格雷格‘F’冈纳尔(Gregg F·Gunnell)说,“这是一项令人惊奇的远古新物种多样性研究,之前我们并不期望能在这些未知远古生物骨骼化石中发现全新的蝙蝠物种。

2 北美发现最古老灵长类物种微小像老鼠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3月4日报道,最新考古研究显示,北美洲发现最古老的灵长类物种,这些喜欢跳跃、长着皮毛的微型猴子身体只有老鼠那么小,它们要比早期人类更早地穿越白令大陆桥。

科学家日前宣称,这项发现证实了之前在美国密西西比州Meridian地区发现的三具远古灵长类动物骨骼的真实身份。这些骨骼化石的历史可追溯至5580万年前。

如果这些骨骼化石的年代推测精确,这项最新发现将显示早期灵长类动物穿越连接现今俄罗斯西伯利亚和美国阿拉斯拉州的大陆桥的年代要早于智人,智人是于1.2-1.4万年穿越该大陆桥的。在古新世-始新世最热事件(PETM,Paleocene-gocene ThermalMaximum)时期,全球气温像现今一样出现上升趋势,这些体形微小的灵长类动物从亚洲向北美洲进行迁徙。

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古生物学博物馆的菲利普·金格里奇说,“对于占生物研究而言这种远古灵长类动物是较为陌生的,因此这种生活在密西西比州的微型物种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未参与此项考古发现的研究员安·阿伯

尔指出,这处考古遗址可能非常重要,但是这种重要性某种程度上依赖于研究人员是否真的准确测定这些远古物种的真实年龄。

目前,科学家将这种远古灵长类物种命名为“Teilhardina magnoliana”,它的重量仅为1盎司(28克),时常在树梢之间跳跃捕捉昆虫和摘食水果。匹兹堡卡内基国家历史博物馆的K·克里斯多弗·比尔德称它们是“会耍杂技”的小动物,他将这项研究发现发表在3月4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3 广西发现罕见汉代大型陶器作坊

考古人员最近在广西合浦县发现一个汉代大型陶器工场,初步探明共有21座陶窑和一个包含制陶全流程的作坊,规模之大,流程之完备,保存之完整,为目前国内考古发掘中所罕见,对研究了解汉代手工业状况有重要意义。

4 西安发现王莽时期铜蒸馏器

近日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获悉,在去年配合西安市行政中心建设工程的考古清理工作中,西安市考古专家从一座王莽时期“九鼎”古墓中意外地发现了一件铜蒸馏器,从而将此类器物的实物历史提到了公元前后。

这件铜蒸馏器通高36厘米,由筒形器、铜鍑和豆形盖组成。在筒形器的底部有一米格形箅,底边有一小管状流;铜鍑是三蹄形足,上有一圈凹槽可汇聚液体,由一小流溢出;豆形器的盖上部呈盘形,直径与筒形器口径大小相同。柄部分为两段,相合处为榫卯结构,可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活动。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副研究员张小丽说: “这件蒸馏器出土时放置有序,铜鍑置于筒形器内,豆形盖置于铜钣之上,甚为奇特,其工作原理因没有进行实验尚不十分明确。”该所副所长程林泉说,以往考古工作中发现过东汉时期的蒸馏器,在马王堆汉墓中也发现过图画,但是早到西汉、甚至公元前后王莽时期的蒸馏器实物,这次当属于首次发现,应当是时代最早的铜蒸馏器。

5 先有小陂窑后有景德镇?

金溪县北宋小陂窑是江西重要陶瓷产地,一度传出“先有小陂窑,后有景德镇”的民间说法,但是小陂窑的窑火仅仅烧了两百年的时间,就戛然而止了,史料上也难寻踪迹。2月的一天,祖祖辈辈在小陂窑遗址旁居住了数百年的村民说,貌不惊人的山峦深处经常能流落出年代久远的瓷片,推土机偶然的一次开挖甚至让大量的瓷片重见天日。值得我们期待的是,这些为揭开小陂窑的历史面目提供了直接证据。

6 火烧山和亭子桥窑址出土文物有望改写青瓷史

去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和德清县文保所联合在武康镇龙山一带进行了古窑址的考古发掘。特别是在火烧山和亭子桥窑址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原始青瓷,其中的仿青铜礼器工艺非常精美,让专家们兴奋不已。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一些专家认为,这一发现有可能把成熟青瓷出现的年代前移,还有可能重新解释中国陶瓷史中对“德清窑”的定义,德清应该是中国青瓷源头之一。

在火烧山和亭子桥窑址发掘中,出土了大量青瓷残片,这些青瓷不仅釉色泛绿,厚薄均匀,外观工艺精细,而且胎色发白,组织细密,质地坚硬,叩之能发出清脆的金属声。这些特征已完全脱离了因坯泥炼制比较粗糙,胎体杂质裂纹多,可塑性较小,造型比较单调,釉色不稳定的原始青瓷特征。经过与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中出土的,被称之为与六朝时期最高等级青瓷器相当的青瓷器进行器形及物理和化学比对,各项指标都非常接近。而此前,考古界认为,中国最早的成熟青瓷出现在东汉时期。

为了进一步认证这一发现,省考古研究所已经把古窑址出土的青瓷样品送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用其与成熟青瓷进行比对分析。如果结论是肯定的,那么可以证明,德清远在东汉之前已经烧造出了成熟青瓷,中国成熟青瓷的出现年代至少可以前移500年。

7 秘鲁出土5500年前古仪式广场

一个由秘鲁及德国专家组成的考古队2月25日称,他们在秘鲁发现了一个大约建于5500年前的古仪式广场,根据碳-14定年法测定,这是迄今为止美洲发现的最古老的建筑物。

据英国媒体报道,考古学家们在位于秘鲁首都利马北部的卡斯马地区发现了这个直径为14米左右的广场,考古队在其周围还发现了一些雕刻着手持匕首及战利品的武士的壁缘。

对于此次重大发现,考古学家们都异常激动,秘鲁国家文化研究所(Peru’sNational Institute of Culture)的研究人员塞萨尔·佩雷斯(Cesar Perez)表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发现,科学界与考古界都高兴极了,这个发现可能会重新审定秘鲁的历史。”

在这个广场出土之前,考古界一直认为位于秘鲁的具有5000年历史的卡拉尔古城是西半球最古老的建筑物。联合考古队的一名德国专家表示:“我们在古仪式广场的下面还发现了其他几处建筑物,有可能比广场的年代更加久远,此外这个广场的下面还有四五个广场,这就意味着这个建筑物有可能被重建多次,也许时间持续了100至300年。”

据悉,由于当地盗墓活动猖獗,考古队已经将所挖掘的广场用土覆盖住以进行保护,当获得许可后再进行挖掘。

8 河北发现神秘西汉古城疑为战国军事要塞

据现有文物资料显示,位于冀西北地区的崇礼县有战汉古城址3处。近日,河北省文物工作者在配合张承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的考古调查中,在该县头道营村又发现一处古城遗址。至此,崇礼县境内已发现战汉古城址4处,其总体特征有悖于河北地区汉代城市“南密北疏”的特征。古城到底为何所用?2000多年前曾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它经历了怎样的兴衰?层层谜团有待破解。

9 周总理骑过的三轮车首度亮相广州

一辆半世纪前广州从化农民送货的脚踏三轮车;一双补过多次的袜子以及补袜专用木制补袜板;一封1967年4月有关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情况致毛泽东、林彪的信……380件珍贵历史文物在广州举行的《纪念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周恩来生平史迹展》上亮相。主办方广州农讲所纪念馆馆长卜穗文昨天邀请多家媒体现场探营,展示了周恩来同志生前使用过的部分珍贵用具、图片和信件等国家级别文物馆藏,其中部分物品为首次公开展出,有的还是专门从北京中央档案馆搜集来的珍贵文物复制品。

10 中国汉唐文物展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开幕

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与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斯特罗齐宫基金会共同主办的“汉风到唐韵”中国文物精品展,3月6日晚在佛罗伦萨的斯特罗齐宫开幕。

据组织者介绍,这次展出的展品共200余件,主要来自中国陕西、河南、甘肃、江苏四省的20多家博物馆。展品包括中国东汉至唐代的金银器、玉器、玻璃器、瓷器、三彩陶塑、石造像、壁画等,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9件。展品中不少是第一次在欧洲国家展出。这些形态各异、工艺独特、绚丽多姿的珍贵文

物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璀璨的中国古代文化艺术。

这次展览得到了意大利总统府、外交部、文化遗产部和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的支持。展览将持续到6月8日。

11 人大代表呼吁将新疆和田玉评为中国“国玉”

随着和田玉与奥运结缘广为人知,和田玉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引得世人高度关注。全国人大代表、和田行署专员巨艾提·伊明认为和田玉文化品牌保护需引起高度重视,应尽快将和田玉定为“国玉”,并注册商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艾提·伊明代表说,和田玉是中国7000多年玉文化的主体,有着7000多年历史的和田玉承载着5000年的中华文明。中外许多著名的博物馆和大学收藏的中国玉器,除少数先秦时期的玉器非和田玉外,其余藏玉几乎都是和田玉。他认为,新疆和田玉是中国玉石代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国玉”。其在海内外的影响对传播我国传统文化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2 雷锋资料收藏品在抚顺展出有十几类

由民间收藏家提供展品的《雷锋资料收藏展览》,目前正在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展出。上千件展品见证了人民群众对雷锋的崇敬和怀念,引起了参观者的兴趣。

这些雷锋题材的民间收藏品包括题词、书籍、连环画、邮品、磁卡、火花、证书、书签、徽章等十几类。其中,光是带有雷锋图案的各企业各单位印制的信封就有几十种。以学习雷锋为内容的邮票也有20多枚,不但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行的纪念邮票、特种邮票,也有近年发行的带雷锋肖像的个性化邮票。展览中各式各样的表彰学习雷锋先进分子的奖状或证书,则反映出45年来中国各地学雷锋活动的长盛不衰。

展览

“清水芙蓉·铁线画魂”潘玉良女体主题特展

因了电视剧和电影的铺排,潘玉良这个名字,世人恐怕并不陌生。命运的多舛和社会的不公没能压抑她非凡的才华,反使她更具有了一种独特的气质。在千年传统桎梏下的扑翅一生,更为民国这个纷繁迷离的社会,平添了一份传奇的色彩,同时也展现了一道性别文化的独特风景。

在艺术史上,潘玉良是无可替代的。她曾两次远涉重洋,旅法四十余载,一生曾创作过六千余幅作品,获得过数十次国际大奖,西方人评价她是“集表现主义与现实主义于一身”的艺术大家。其实,在潘玉良的骨子里,蕴含更多的是中国古典的优雅与西方浪漫的精髓。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性格使她的画风自成一家,独立于具象与抽象两派之间。她用她的“玉良铁线”,也就是中国书法的笔法来描绘万物,这使她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唯一迈向国际绘画舞台的女艺术家,也成为融合中西绘画而后开创新局的先驱者之一。

令潘玉良一生最为执着,同时也最予人以心灵震撼的,是她的女体主题的绘画作品。潘玉良以女性的目光审视女体,视之为世上最美丽、最富生命力的造物。这样的视角,让曾自我怀疑和鄙弃的潘玉良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渴望。在她的笔下,女性的臀部、大腿被刻意突出甚至是夸张地表现,这或是在通过对女性生育崇拜似的造型来强调女性的尊严?抑或是将女性作为类似史前艺术中母神的形象予以展现甚至是架上供奉?!

此次特展是潘玉良用她的一生去巩固、创造、传播的她所发现的美丽;是潘玉良经过时代的洗礼和锤炼,用自己的精神品质和艺术才华,铸就的中国女性艺术家新的精神灵魂和审美高度;是潘玉良的“画魂”所在。展览于2008年3月8日至5月8日在苏州博物馆展出。

2“百年郭味蕖”纪念郭味蕖诞辰一百周年系列展

作为画家,郭味蕖先生精研传统,学通承变,其绘画开一代新风。随着岁月迁延,益见其学者型艺术家的艺术道路在当代的重要意义。作为新花鸟画的开拓者,作为传统花鸟画向现代转型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 ,其作品既有丰厚的传统笔墨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集中体现了一代国画家立志变革中国画的信念和探索印记。

作为美术史论家,郭味蕖先生学识广博,著述丰赡。所著《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中国版画史略》和《知鱼堂书画录》,黄宾虹、徐悲鸿、郭沫若等先生都给予高度评价,并分别为其书题耑撰序。这些著作已成为研究中国美术史论的重要参考书、工具书。他的史论研究与艺术创作上双轨同步而取得的非凡成就,对后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作为美术教育家,郭味蕖先生是当代学院派花鸟画教学体系的主要创立者之一,为新中国美术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所著《写意花鸟画创作技法十六讲》已成为当代花鸟画教学的重要教材。其直系弟子已成就卓著,再传弟子如缕不绝,并以新的画风形成了新的流派。展览于2008年4月6日至4月16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

3 拉蒂格——法国美丽时代摄影展

雅克·享利·拉蒂格(1894-1986)是20世纪最重要的摄影大师之一,他的图片栩栩如生地记录了他的个人生活以及法国近一个世纪的社会风貌。其独特的摄影风格影响了后来的许多摄影师。

在1979年,拉蒂格将自己的上万张摄影作品及底片,130册大像集、日记手稿和他收藏使用过的相机全部捐给法国政府。为了保存、管理和传播拉蒂格留下的珍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成立了雅克·享利·拉蒂格基金会。

此次雅克·享利·拉蒂格基金会和广东美术馆共同主办的《拉蒂格——法国美丽时代》摄影展将展出105张重要摄影作品及展现拉蒂格创作的纪录片。通过此展览,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拉蒂格作品的独特风采,更可以穿越时间空间,走进“美丽时代”时期的法国文化的人文魅力中,他的作品具有深层的社会学意义,20世纪初的法国和欧洲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刺激的年代,新科技的发展如汽车、飞机、电话、电影的发明,新艺术和奢侈时尚给社会带来的冲击力,推动了人们对新生活方式、生活艺术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一个既优雅而又张扬的时代。拉蒂格本人就像带着这个时代烙印的

4 “粉墨登场”中国戏剧水墨画名家名作展

中国戏剧与中国水墨画,历经千年,同以其丰厚的历史积淀赢得了中国文化象征的美誉。正如韩羽先生所说“中国戏,中国画,虽不同名,却是同姓,似是姐妹”。这姐妹艺术同是中华艺术瑰宝,中国戏画则是中华民族两大艺术瑰宝的珠联璧合。“国画”和“国剧”两者又同样最具有“东方写意”之神韵。用“国画”来表现“国剧”的中国戏画愈加发散着典型东方艺术的独特魅力。

在中国画坛“关良先生的写意戏曲人物画开一代之风”,高马得、丁立人、韩羽、聂干因、吕超然也皆因戏画佳作而早已名扬画坛。关良、马得、韩羽是中国水墨戏画发端、发展之大家,一时可谓“戏画”三家鼎立也。关良先生其影响不仅限于戏曲人物,称之大师,当之无愧。20世纪60年代马得先生就开始“因醉以戏曲舞台中动静顿挫,色彩纷呈,遂专以水墨作戏曲人物画”,在国内及港澳颇有影响。韩羽先生则是在“动乱”之后的70年代“戏瘾墨味”、“文情画意”一发而不可收,将中国水墨戏画创作发展至巅峰,《三个和尚》家喻户晓。丁立人、聂干因、吕超然三位先生“墨彩缤纷”的戏画,分别吸取南方民间灶台画、傩戏脸谱、门神年画的元素,融入“戏画”创作,各显神通,独成一家。

粉墨登场——中国戏剧水墨画名家名作展是一个荟萃南北现当代“中国戏画”名家名作展。首展选择在上海,是对长期生活在上海的“中国戏画”开山之人关良先生的最好纪念,也将引起人们对中国水墨戏画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展览于2008年3月19日至3月29日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展出。

相关热词搜索: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