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第六章 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 2. 掌握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的特征,及其差异,并理解原因; 3. 知道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并能分析出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2. 掌握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 了解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理不理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北方风景的欣赏,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 2. 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 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2. 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
教学难点
1. 北方地区气候的共性和差异性; 2. 华北地区的春旱。
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相关资料查阅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
教学过程
导入:展示北方地区的景观图并进行简单讲解。
活动一:位置与范围 展示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图,请学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找出北方地区与其他地区分界线上的地理事物。
2、北方地区主要包括哪些省区? 小组代表回答后,教师总结:
1、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北方地区大致包括了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河北省、山西省以及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和陕西省的北部。
活动二:探究自然环境 1、展示我国北方地区地形图图,请学生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单元,归纳北方地区 的地形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东部有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2、展示北方地区气候、温度带和干湿区分布图,提出问题:
北方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什么?地跨哪些温度带和干湿区?有什么样的气候特征?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它地跨我国的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气温在 0℃以下;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在 20℃
以上。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为 400-800 毫米,属于半湿润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
北方地区内部也存在气候差异,对比齐齐哈尔、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分析气候的差异,及其原因。
(1)归纳三地的共同气候特征。
(2)对比齐齐哈尔、石家庄的气候差异,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 (3)对比石家庄和延安的气候差异,分析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总结:
(1)冬季寒冷少雨,夏季炎热多雨。
(2)气温差异:石家庄气温比齐齐哈尔高;降水差异:石家庄降水比齐齐哈尔多。原因:石家庄的温度位置比齐齐哈尔低,获得太阳光热比齐齐哈尔多,所以气温高;石家庄距海洋比齐齐哈尔近,且周围没有高大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所以降水多。
(3)气温差异:石家庄气温比延安略高;降水差异:石家庄降水比延安多。原因:两地纬度位置接近,但是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地势比石家庄高,气温低于石家庄;石家庄地处平原,距海洋更近,受夏季风的影响更明显,所以降水比延安丰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知道北方农业发展状况,理解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教学过程
3、展示北方地区土壤的图片
请学生观察北方不同地方的土壤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东北平原在冷湿的环境下,发育了肥沃的黑色土壤。黄土高原被深厚的黄土所覆盖。河流携带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在下游地区堆积成广阔的华北平原。
活动三:旱作农业 展示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自学课本,完成填空题。
(1)耕地:____面积大,_____肥沃,耕地集中连片。本区____偏少,耕地多为____地。
(2)农作物:
①粮食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经济作物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从地形、气候、土壤的角度,思考北方地区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条件? 3、华北平原发展旱作农业有哪些不利条件?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总结:
北方地区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但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展示济南的气候资料分析春旱的成因、对农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读图,说说华北平原春季的气温和降水特点。
(2)春季,华北平原正值冬小麦返青,农田需水量大。讨论华北平原春季的气候特点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3)谈谈华北地区是如何应对春旱的。
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总结:
(1)华北平原春季气温上升很快,但是降水很少。
(2)在这期间华北平原的气温较高,降水很少,土壤水分的蒸发量很大。加上此时,正值冬小麦返青,作物需水量很大。土壤中的水分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3)应对春旱的方法有: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风干和水分蒸发;培育抗旱的新品种;种植耐旱的作物;打机井;采取喷灌等。
总结:
我国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预热同期,耕地集中连片,适宜农业发展,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区。
安全提示
上下楼梯不打闹,放学路上要慢行!
练习设计
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板书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 第六章 学年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