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20 年 度 检验科 年终 考核 暨 知识 竞赛理论试题
一、单选题 1、关于抗凝剂,错误的叙述是(
)
A.EDTA-Na 2 溶解度大于 EDTA-K 2
B.EDTA 盐与血浆中钙离子生成螯合物 C.肝素作为抗凝血酶Ⅲ的辅因子而抗凝
D.枸橼酸钠可用于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E.枸橼酸钠可用于输血保养液 2、关于瑞氏染色,错误的说法是(
)
A.室温越高,染色时间越短
B.染液浓度越高,染色时间越短 C.细胞数量越多,染色时间越长
D.先倒去染液再用流水冲洗 E.用缓慢的流水冲去染液 3、患者红细胞计数为 2.3×1012 /L,白细胞计数为 180×10 9 /L,其红细胞计数结果应报告为 A.2.0 ×1012 /L
B.2.1 ×10 12 /L
C.2.12×10 12 /L
D.2.25×10 12 /L
E.2.3 ×10 12 /L 4、患儿,4 岁,出现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手掌、躯干多处出现淡红色斑丘疹。实验室检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显著增多,且异常淋巴细胞为 35%,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血清抗 EB 抗体阳性。则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百日咳 D.粒细胞缺乏症
E.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5、血小板减少是指血小板数量(
)
A.<80×109 /L
B.<100×10 9 /L
C.<110×10 9 /L
D.<120×10 9 /L
E.<150×10 9 /L 6、尿液标本运送的要求,下列哪项错误:(
)
A.缩短转运时间
B.防止气泡产生
C.注意生物安全
D.一次性容器干燥洁净
E.因容器加盖无需关注标本摆放 7、尿中大量 VitC 可对哪项尿干化学法试验结果测定没有影响(
)
A.尿亚硝酸盐
B.尿葡萄糖
C.尿酮体
D.尿 Hb
E.尿胆红素 8、下列何种情况患者不会出现碱性尿(
)
A.用餐后出现碱潮
B.低血钾性碱中毒
C.肾血管性酸中毒
D.尿路感染
E.呼吸性碱中毒 9、目前尿酮体试带法不能检测(
)
A.乙酰乙酸
B.丙酮
C.β-羟丁酸
D.乙酰乙酸和丙酮
E.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 10、提示肾单位内有出血,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是(
)
A.红细胞管型
B.白细胞管型
C.肾上皮细胞管型
D.蜡样管型
E.脂肪管型 11、检查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离心沉淀物中需加入少量(
)
A.革兰染液
B
亚甲蓝染液
C
稀乙酸
D
碘液
E
墨汁
12、穿刺损伤性出血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脊液主要区别在于(
)
A.外观
B.透明度
C.细胞计数
D.生化检测
E.离心观察上清液颜色及红细胞形态 13、脑脊液呈毛玻璃样混浊,葡萄糖减少,白细胞总数增高,ADA 和溶菌酶明显增高等,应考虑为 (
)
A.梅毒性脑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病毒性脑膜炎
D.真菌性脑膜炎
E.脑膜白血病 14、浆膜腔积液检验的主要目的是(
)
A.观察疗效
B.了解有无肿瘤细胞
C.了解浆膜腔内是否有积液产生 D.为了细胞计数和生化检验
E.鉴别积液的性质和引起积液的致病因素 15、粪便中同时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和吞噬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阿米巴痢疾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十二指肠炎
D.结肠炎
E.消化道溃疡 16、临床上最常用的血小板聚集试验方法是(
)
A.全血阻抗法
B.自发性聚集试验
C.微量反应板法
D.PRP 透射比浊法 17、血小板在凝血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A.作为组织因子参与外源性凝血过程
B.激活因子Ⅻ
C.提供 ADP
D.提供 PF3(磷脂)
18、凝血常规检测常用的抗凝剂及浓度(
)
A.枸橼酸三钠;0.2M
B.枸橼酸三钠;0.109M
C.EDTA-Na2;15g/l
D.EDTA-K3;15g/L 19、PT 明显延长,而 APTT 正常时,最可能缺乏的凝血因子为(
)
A.因子Ⅰ
B.因子Ⅶ
C.因子Ⅴ、Ⅷ
D.因子Ⅱ、Ⅴ、Ⅶ 20、我科血凝固分析仪上测定 PT、APTT 及 TT 的测定方法(
)
A.磁珠法(机械法)
B.电流法
C.散射比浊法
D.透射比浊法。
21、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患者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
A.低血钾
B.高血氯
C.高血钾
D.高血钙
E.高血钠 22、方法比较试验时的样本数至少为(
)
A.20 个
B.30 个
C.50 个
D.40 个
E.100 个 23、下列哪一种方法不可以防止血液标本的溶血(
)
A.采血后取下针头再将血液沿容器壁徐徐注入容器内
B.不用或短时间使用止血带 C.采血器盒容器必须干燥、洁净
D.
尽量使用一次性采血器 E.用抗凝管做容器时,应用力振荡,使血液与抗凝试剂充分混匀 24、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推荐测定 HDL-c 的参考方法是(
)
A.聚乙烯硫酸盐沉淀法
B.电泳法
C.均相测定法
D.磷钨酸-镁沉淀法
E.超速离心结合 ALBK 法 25、下列哪项不是心肌肌钙蛋白诊断 AMI 的优点(
)
A.敏感性高于 CK
B.特异性高于 CK
C.敏感性高于 Mb
D.窗口期较长
E.可检测心肌微小损伤 26、血清胆红素测定的标本必须避免阳光直接照射,以免结果降低。其原因是:(
)
A.胆红素氧化成胆绿素
B.胆红素分子构型改变
C.胆红素降解 D.直接胆红素转变成间接胆红素
E.形成 δ 胆红素 (题 27-29 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40 岁,因黄疸、弥漫性上腹痛和全身瘙痒 2 周入院。尿液为暗褐色,粪便为灰白色,并有恶臭。体检:黄疸,右季肋部有触痛,肝肿大。
27、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A.溶血性黄疸
B.肝细胞性黄疸
C.阻塞性黄疸
D.肝硬化
E.胆囊炎 28、有助于该患者临床诊断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下列哪项不需要?(
)
A.血清胆红素测定
B.血清尿素测定
C. 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 D.血清 γ-GT 检测
E. 尿胆红素定性实验 29、该患者最可能的检测结果是(
)
A.血清胆红素增加,尿胆红素阴性
B.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血 ALT 正常 C.血清尿素增高,尿胆红素阳性
D.血清结合胆红素增加,血 ALP 增高 E.尿血红蛋白增加 30、确诊甲状腺功能紊乱的常规指标是(
)
A.FT3 和 FT4
B.TT3 和 TT4
C.T3
D.T4
E.TSH 31、急性 DIC 患者常出现(
)
A.广泛出血、注射部位和手术创面渗血难止
B.微循环衰竭、休克或血压下降 C.微血栓栓塞
D.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E.以上答案均正确 32、目前应用基因探针可以诊断的血液病有如下几种,但除外(
)
A.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B.HbS 病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甲型或乙型血友病
E.AT 缺陷症
33、M 3 易并发 DIC,其原因是
(
)
A.M 3 易合并感染
B.M 3 合并溶血
C.M 3 中早幼粒细胞释放组织促凝物质 D.M 3 细胞的广泛浸润
E.M 3 引起其他细胞的生长抑制 34、下列哪种是 M 2b 型白血病的特异性基因标志(
)
A.PML-RARA
B.CBFβ-MYH11
C.MLL-ENL
D.BCR-ABL
E.AML1-MTG8(ETO) 35、下列那种疾病的血象、骨髓象中血小板以及骨髓象中巨核细胞均减少(
)
A.脾功能亢进 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van’s 综合症)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巨幼细胞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36、某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分类示:原单核细胞 77%,有核红 6%,其他细胞 17%,应该诊断为 (
)
A.M 4a
B.M 4b
C.M 4c
D.M 5a
E.M 5b
37、下列哪项不是溶血的实验诊断依据
(
)
A.网织红细胞计数增高
B.骨髓红系增生明显活跃
C.周围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
D 尿胆原增高
E 血清游离血红蛋白<40mg/L
38、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无关的是(
)
A.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增多
B.中性粒细胞核左移
C.MCV112~159fl D.MCH32~49pg
E.MCHC0.32~0.36 39、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其外周血血小板数至少大于多少(
)
A.1000×109 /L
B.1100×10 9 /L
C.1200×10 9 /L
D.1300×10 9 /L
E.1500×10 9 /L 40、临床上以肌肉和关节腔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应选用下列哪一组作为筛选试验(
)
A.束臂试验、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 B.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 C.血小板计数、出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 D. 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 E.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D-二聚体测定 41、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缺乏,一般应考虑何病(
)
A. 自身免疫性疾病
B. 重链病
C. 免疫缺陷病
D. 免疫增殖病
E. 轻链病 42、HIV 的确证试验为(
)
A.ELISA 测抗原
B. LISA 测抗体
C.T 细胞亚群测定 D.金免疫层析测抗体
E.免疫印迹法测抗体 43、与乳腺癌高度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为(
)
A.PSA
B.CEA
C.CA19-9
D.CA15-3
E.CA72-4 44、血清中单一免疫球蛋白增高,主要见于(
)
A.多发性骨髓瘤
B.慢性肝病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白血病
E.艾滋病 45、下列对自身抗体的论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
)
A.正常个体中不可能检出自身抗体
B.检出自身抗体即意味发生了自身免疫病 C.自身抗体不通过 II 型变态反应致病
D.正常人随年龄增长,自身抗体检出率明显下降 E.非自身免疫病患者体内也可检出自身抗体 4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时易造成空白值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加样不准
B.保温时间短
C.洗涤不彻底
D.包被不完全
E.比色误差 47、ELISA检测中出现“钩状效应”(hook effect)通常见于(
)
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时抗原过量
B.双抗原夹心法检测抗体时抗体过量
C.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时RF的干扰
D.间接法检测过量抗体 E.竞争法检测抗体时特异性问题 48、免疫比浊法中(
)
A.抗原过量时形成的IC分子大
B.抗体过量时形成的IC分子大 C.抗原抗体比例适当时形成的IC分子大
D.抗体过量导致钩状效应 E.抗体过量导致测量失败 49、环孢素主要抑制的免疫细胞是(
)
A.B淋巴细胞
B.NK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T细胞
E.巨噬细胞 50、下列不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是(
)
A.C反应蛋白
B.甲状腺球蛋白
C.淀粉样蛋白A
D.结合珠蛋白
E.α-抗胰蛋白酶 51、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成分或抗生素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而有助于需要的细菌生长, 此培养基称为(
)
A.基础培养基
B.鉴别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营养培养基
E. 特殊培养基 52、紫外线杀菌的主要机制是(
)
A.细胞壁
B.破坏酶系统
C.干扰 DNA 的复制
D.干扰蛋白质的合成
E.损伤细胞膜 53、下列不属于革兰染液成分的是(
)
A.稀释复红
B.95%的乙醇
C.结晶紫
D.卢戈碘液
E.5%的石炭酸复红 54、平板分区划线的目的是(
)
A.使细菌获得充分的营养
B.减少细菌间的相互抑制作用
C.获得足够的单个菌落 D.加快细菌的生长速度
E.利于细菌的大量生长 55、尿路感染患者反复发作但普通培养无菌生长, 首先应考虑(
)
A.尿液直接涂片
B.细菌 L 型检查
C.进行厌氧菌培养 D.无细菌感染
E.原因不明 56、在 SS 琼脂上形成半透明、中心发黑菌落,应高度怀疑为(
)
A.沙门菌属细菌
B.埃希菌属细菌
C.志贺菌属细菌 D.耶尔森菌属细菌
E.肠杆菌属细菌 57、引起性传播疾病的嗜血杆菌是(
)
A.副流感嗜血杆菌
B.埃及嗜血杆菌
C.溶血性嗜血杆菌 D.杜克嗜血杆菌
E.流感嗜血杆菌 58、在我国引起婴幼儿秋冬季流行性腹泻的病毒主要是(
)
A.肠道病毒 70 型
B.埃可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CMV
E.轮状病毒 59、女性患者,38 岁, 喝牛奶后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取剩余牛奶分离培养出革兰阳性小杆菌,37℃无动力、CAMP 试验阳性,触酶阳性,耐盐耐碱,据此判断最可能是何种细菌( )
A. B 群链球菌
B. 鼠伤寒沙门菌
C.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D. 蜡样芽胞杆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60、对鉴别肺炎链球菌和甲型链球菌无意义的试验为(
)
A.菊糖发酵
B.菌落形态
C.胆汁溶菌 D. Optochin 敏感试验
E. 甲型溶血
二、多选题 61、培养基的质量控制应包括
(
) A.配制好的培养基 PH 应与规定的 PH 相差在 + 0.2 以内
B. MH 平板的厚度应为 6mm, 其他平板的厚度一般为 3mm
C.配制好的培养基随机抽取 5%~10%的量做无菌试验 D.一般平板培养基 2~8℃可贮存 4 周 E.均应用已知性质的标准菌株进行预测,合格者方可使用 62、关于霍乱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有 (
) A.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经口摄入 B.即只需少量细菌(102 ~10 3 3 )即可使人感染发病 C.细菌入侵肠上皮细胞和肠腺而损伤肠壁 D.为人畜共患病 E.致病是通过肠毒素作用于小肠皮细胞受体引起剧烈腹泻和腹痛 63、诊断 BV 的主要依据是 (
) A.找到线索细胞
B. CAMP 试验阳性
C.阴道 PH>4.5
D.胺试验阳性
E.对甲硝唑敏感 64、衣氏放线菌的特点是 (
) A.抗酸染色阳性
B.在病灶组织中形成“硫磺样颗粒” C.在感染部位常形成瘘管
D.口腔中致病菌群
E.厌氧培养 65、关于免疫球蛋白与抗体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关热词搜索: 知识竞赛 试题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