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34农业变化真大

34农业变化真大

时间:2025-08-02 02:16:33 浏览次数:

 课题:

 34. 农业的变化真大

 . 备课教师:

  张丽

  修改教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34.农业的变化真大 教学目标 1.认识 14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积累“兴致勃勃”等四字词语。

 3.借助插图了解一些农业科技知识,进一步增强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 朗读中增加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环节提示 示 教学流程

  创新火花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大棚及彩棉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看,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织出五彩布,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

 板书课题:农业的变化真大。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画面并配解说。(寒冷的冬季,百花盛开,瓜果飘香;彩色的棉花,纺出五彩线;无土的水中,栽培着茁半的植物;只占世界百分之七地耕地却养活了世界百分之二十二以上的人口。)

  (配图,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激发兴趣。)

  2、你们知道这令人惊叹的成就是怎样得来的吗?我们一起到《农业的变化真大》中找寻答案。(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感知课文,并画住不认识的字 标音。

 2.自读标出本课生字,标段。

 3.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到拼音生字:

 自由认、指认、开火车认。

 2.去拼音再读、口头组词 、用喜欢的词说话语境识字,从文中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读。

 (1)游戏:摘水果、摘到的领读。

 (2)出示字卡,看谁拿得快。

 再读课文,同文对照 (1)再读标出有几段;(2)分段指读。

 (3)出图观察、图上的内容对 了课文哪小节、比较、哪些词用得好,学习词汇(161 页)指读、领读、开火车读。

 三、学习1.出示:厂、产、介。

 2.观察占格。

 3.范写强调“介”的撇是竖撇。

 生字 4.学生练写、描红。

  三、识记生字。

  1、语境认读,在文中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发挥想像,自主或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用水果形字卡做“摘水果”游戏,摘到水果的同学带领大家识记。

 4、叫音出示字卡。(老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对又快。)

  四、对照插图,再读课文。

  a) 学生再读课文。标出共有几个小节。

  b) 分段指名读。

  c) 出示挂图。学生观察。说说图上所画的内容是什么?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小节?再读一读课文,比较一下课文中哪些词比自己用得好。

  (图文对照,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兴致勃勃”是个成语,可以这样指导理解:(1)情境理解。让全体学生兴致勃勃地做一件事情,在他们做的时候告诉他们,这就叫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出示词语

  自由认读

  指名读

  齐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说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同学们非常想了解农业有哪些变化,老师相信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明白的,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课文吧!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先进的科学技术给农业带来了哪些变化?

  2.课堂讨论交流,师板书:杂交水稻、温室大棚、彩色棉花、无土栽培。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第一幅插图,思考以下问题:

 (1)图上画了些什么?(2)“兴致勃勃”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借助图画和语境理解)(3)谁能把“我”当时的心情读出来?(4)谁能用“兴致勃勃”说一句完整的话?

  4.出示袁隆平爷爷培育水稻良种的照片:

  师:同学们,这位爷爷你们认识吗?他是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他培育出来的水稻良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袁隆平爷爷的贡献是“引人注目”的?

  学生读文,指名回答。

  师:假如你是讲解员,会用怎样的语气给参观的人介绍袁隆平爷爷的科技成果?

  学生扮演讲解员介绍。

  5.学生自学第 3~5 段

  (1)师:请同学们边看图,边读第 3~5 段,想一想,假如你是讲解员,会怎样向参观的人介绍温室大棚、彩色棉花、无土栽培的技术?

  教师补充相关资料:

  彩色棉花:彩色棉花是一种棉纤维不需经过人工染色,自身就呈现出红、绿、黄、蓝等不同颜色的棉花。栽培彩色棉花既不施用化肥,也不施用农药,只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因而又叫有机棉或生态棉。由于彩色棉花的纺织品能长期保持本色,无化学消毒和染色的残留物质,且生

 产成本低廉,因此深受棉纺部门的青睐。

  无土栽培: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配制成营养液,让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无土栽培也称为营养液栽培或水培。它与土培相比,具有花多型大、味浓、色艳、花期长,节约养分、水分和劳力,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等优点。

  (2)小组交流,评选组内最佳讲解员。

  (3)班级交流展示。

 “兴致勃勃”。(2)仿照文中例句说句子。如,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体育场,观看足球比赛。

  其它词语,也可以采取上面的方法进行教学。

  五、自由朗读,理解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边读边思考:从哪看出农业的变化真大!

  a)讨论、互助,解决难读的句子。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突破教学重点。)

  b)指名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说一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明白了什么。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不仅理解内容,而且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六、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老师依次出示后挂图,清学生给它们配上相应的文字,配得好的就选为“最佳讲解员”。

  (循序渐进,设计有坡度,便于学生感悟。)

  七、总结全文,激发情感。

  你觉得农业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我三、指导书写 1.利用媒体资源中的写一写部分,指导书写。

 2.范写“纺”“织”,指导写好“绞丝旁”,写好两个“撇折”。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评议,学习别人的优点。

 四、拓展延伸,鼓励想象 1.师:小朋友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除了课文中写到的,你还知道哪些?把你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听。

  指名学生回答。

 2.师:假如你是农业科学家,你将会怎样做?把你想象到的内容先画下来,然后说给大家听听。

 们该怎么做呢?

  板书 设计:

  教学反思: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此课中,我直接将情景生活化,并将教学内容分成:认识农业、探究农业两个层次。我带着学生走进大棚里,认识相关词语,把一个个陌生的词语(温度、湿度、光照)变得熟悉、清楚。

  在这里不用我向学生讲解知识点,而是学生的独自探究“伟大”成果。学生们通过实践获得了认知。同时,语言也在认识和探究中得到了发展。

 从这节课中,我仿佛看到了“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境界。在这里没有教师,而是生活给了他们知识,给了他们学习的情感。

相关热词搜索: 变化 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