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5.5劳动定额管理状况统计分析(教案)

5.5劳动定额管理状况统计分析(教案)

时间:2025-08-02 22:06:53 浏览次数:

 XX 工职业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企业人力资源统计学 课题(项目)

 5.5 劳动定额管理状况的统计分析 授课时间 2020-2021 学年第1 学期 周次 1

  周

 2

 次 授课地点 A210 班级 2019 人力资源管理 授课教师

  教学资源 课件、微课、学习通 APP、微信等。

 教学内容 一、产品定额制定规模和方法的统计指标 二、产品定额制定规模和方法的统计指标 三、劳动定额调整幅度的统计指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产品定额制定规模和方法的统计指标 教学难点 劳动定额调整幅度的统计指标

 教法学法 教法 1.问题教学法 :教师设置思考问题,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法: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自主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度。

 3.“启发引导”教学方法 由教师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再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或概念。在启发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知识与能力的主动构建者,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6.“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分析和研究现有的案例,来解释所要讲授的教学内容并推动教学内容的发展与完善。

 学法 1.小组探究法:通过组内讨论学习,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每位组员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并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2.自主学习法:学生在课前通过超星泛雅平台自主学习微课、完成课前测试等,为课堂学习储备知识。

 教学过程

  序号 教学起止时间 活动类型 活动描述 1 10 分钟 教学 活动 1.通过学习通 APP 考勤 2.点评上次课程的课后小测 3.回顾上节重点内容

 4.发布新课导入任务 学生 活动 1.登录学习通 APP 进行签到。

 2.反思不足。

 根据自己课前测试的错误,反思自己课程准备工作的不足,重新思考测试错误问题的答案,回答教师提问。

 2

  20 分钟 教学 活动 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 1 一、 产品定额制定规模和方法的统计指标 劳动定额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发挥劳动定额在企业管理中的基础性工作的作用,企业必须不断扩大劳动定额实施的范围,争取使企业内所有参加产品生产制造的车间、工段、班组,凡是具备条件能够直接或间接计算劳动消耗量的工序、工种都实行劳动定额管理。为了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劳动定额实行范围,可按照不同类别计算劳动定额实行范围指标,通过各种范围定额面指标的计算,可以查明哪些车间、作业组或哪些人员还没有规定定额或定额规定得不完全,可能发现劳动定额管理中的不足,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创造条件,改进方法,以扩大劳动定额实行的范围。

 定额覆盖率基本计算公式

 定额实施率=实施执行定额人数(岗位)/应该执行定额人数(岗位) ×100%

  1.基本生产工人定额实施率 基本生产工人定额实施率=基本生产工人中实施劳动定额的人数/基本生产工人总数 x100% 以上公式反映了全体基本生产工人中实行劳动定额的比重。

 基本生产工人定额考核率=基本生产工人中实施劳动定额的人数-不在岗定额工人数/基本生产工人中实施劳动定额的人数×100%

 其中,不在岗定额工人数是指,在实行劳动定额的基本生产工人中由于各种原因离岗未工作或从事无定额工作的人数。

 2.生产工人定额实施率 生产工人定额实施率=生产工人中实施劳动定额的人数/生产工人总数×100%

  其中,生产工人包括基本生产工人和辅助生产工人 3.全部职工定额实施率

  又称全员定额实施率。

  全部职工定额实施率=企业职工中实施劳动定额的人数/企业职工总数×100% 上式反映了全体职工中实行劳动定额的比重。

 学生 活动 【课堂提问】:

 通过学习通抢答功能,第一名回答问题,如果第一名回答错误,邀请下一个名次的同学回答问题。回答正确每题加平时成绩 1 分,回其答错误 0分。其他同学通过学习通 APP 课堂提问模块线上答题,并获得相应的分数,系统会记录得分。作为期末成绩中的平时成绩。

 【课堂实训】:

  通过课堂实训,让学生进行相应技能点训练,从而加深理解,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

  3 10 分钟 教学 活动 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 2 二、 产品定额制定规模和方法的统计指标 1.产品工序定额制定率 产品工序定额制定率=产品工序中有定额的工序数目/产品工序总数x100% 上式反映了全体产品工序中实行劳动定额的工序所占比重。

 2.产品工序技术定额率 产品工序技术定额率=产品工序中有技术定额的工序数目/产品工序总数 x100%

  以上指标反映了定额制订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这里的技术定额指的是采用技术测定法、动作因素分析法、定额标准查算法等常用方法制订的定额。

 学生 活动 【课堂提问】:

 通过学习通抢答功能,第一名回答问题,如果第一名回答错误,邀请下一个名次的同学回答问题。回答正确每题加平时成绩 1 分,回其答错误 0分。其他同学通过学习通 APP 课堂提问模块线上答题,并获得相应的分数,系统会记录得分。作为期末成绩中的平时成绩。

 【课堂实训】:

 通过课堂实训,让学生进行相应技能点训练,从而加深理解,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

  4 10 分钟 教学 活动 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 3 三、 劳动定额调整幅度的统计指标 由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组织和劳动组织的完善、工人文化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机器设备、工艺过程等发生了重要变化,都会导致原来制订的劳动定额需要进行相应修订。这就需要统计反映劳动定额调整幅度的指标。1.定额工时压缩率 定额工时压缩率=压缩工时/原定额工时 x100%=原定额工时-新定额工时/原定额工时×100% 上式反映了工时定额修改后的新定额工时降低幅度。该指标可按单一产品计算,也可按多项产品进行综合计算。可在定额修改前或修改后计算,这样分别得到计划压缩率指标和实际压缩率指标。

 2.定额产量增长率

 备注:1.每次课一份,教学环节部分自行增加表格。

 2.教学起止时间填写为“1-15 分钟”“16-25 分钟”,以此类推。

 定额产量增长率=增长产量数值/原产量定额 x100%=新产量定额-原定额工产量定额/ 原产量定额 x100%

 公式反映了劳动定额修改后新产量定额增长的幅度。该指标在定额修改前后都能运用。一般按单一产品计算,若要综合计算多种产品的产量增长率时,可先计算出定额工时压缩率,再利用换算公式得到多种产品的产量增长率。

 3.定额工时压缩率与定额产量增长率的换算公式 定额工时压缩率=定额产量增长率/(1+定额产量增长率)x100% 或 定额产量增长率=定额工时压缩率/(1-定额工时压缩率)x100%

 学生 活动 【课堂提问】:

 通过学习通抢答功能,第一名回答问题,如果第一名回答错误,邀请下一个名次的同学回答问题。回答正确每题加平时成绩 1 分,回其答错误 0分。其他同学通过学习通 APP 课堂提问模块线上答题,并获得相应的分数,系统会记录得分。作为期末成绩中的平时成绩。

 【课堂实训】:

 通过课堂实训,让学生进行相应技能点训练,从而加深理解,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职业适应能力。

 5 10 分钟 教学 活动 1. 课堂总结

 对本课堂中重难点的掌握程度进行分析总结。

 2. 课堂表现总结

 对开展情况、学生团队表现、学生学习态度等进行总结。

  学生 活动 1. 总结反思

 对本堂课中知识点的应用掌握程度进行思考,对自己课堂表现进行总结提高。

 2.通过课后小测,归纳总结本次课的相关知识,巩固所学的知识转化成自身的知识和技能。

 作业布置 完成学习通 APP 课后拓展提高模块(课件、课后小测、线上答疑、拓展提高)的内容。

 教学诊改 (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改进意见)

  知识拓展部分知识面有待增加,缺少视频资料。

 3.活动类型填写为“教学活动”“学生活动”。

相关热词搜索: 定额管理 统计分析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