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情景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极地考察队员的服装和设备
仔细观察思考,独特的服饰和设备,是如何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
图片导入,满足同学们的好奇心,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求知欲望。
衔接与过渡 两极地区遥远而神秘,长久以来吸引着人们前去探险和科学研究。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南北两极。
诱思导学 自主尝试
知识点一:探究北极 活动一:在屏幕上展示北极地区地形图。
(引导学生会读图)
请学生找出环绕北冰洋的大陆。
1、读图了解北极地区范围。
同时认识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通过阅读地图,明确极地地区的位置、范围,说出极地地区位置的特殊性。
教师引导 深入探究 活动二:尝试分析——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对当地的环境有怎样的影响? 2、总结:
气候寒冷→冰天雪地 纬度高
有极昼极夜显现
通过学习理解地理位置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人类活动。
出示课件:
1、 冰天雪地→独特的植物。
2、 冰天雪地→独特的动物。
3、 冰天雪地→独特的人类活动。
学生交流总结:
1、 冰天雪地→独特的植物→地衣、苔藓类。
2、 冰天雪地→独特的动物→北极熊。
3、 冰天雪地→独特 的人类活动→因纽特人→冰屋→捕鱼狩猎
小节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北极的相关知识。
动植物(独特性)
地理位置
→ 气候
→
自然环境
(纬度高)
(寒冷)
(冰天雪地)
人类活动
衔接与过渡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认识了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接下来,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更加遥远而神秘的南极。
展示资料 引导学习
知识点二:探究南极 1、课件出示:南极地区地形图。
2、出示资料:
南极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冰层的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3、合作探究:出示南极气候资料及图 1、学生根据课件图片,总结南极地理位置以及地理位置对南极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 南 极 地 区 , 一 般 是 指_________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_________及其周围的海洋。
②南极地区纬度________,是极端寒冷的冰雪世界。
③ 南 极 地 区 特 有 的 动 物________,是南极大陆的主人。
2、学生依据资料得出结论:
海拔高→气候寒冷
3、依据资料总结分析南极地区气候特征。
依 据 学 习北极地区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总结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
片:
①南极最低气温-88.3 摄氏度 。
②平均降水量仅 55 毫米。
③最高风速 92.5 米/秒,是 12 级风的3 倍。
4、出示:南北两极气温比较。
5、分析:两极地区气温差异的原因。
引导学生结合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进行分析。
①寒极→酷寒 ②白色荒漠→干燥 ③风库→烈风 总结:南极气候特征的真是写照:酷寒、干燥、烈风。
4、学生对比发现:
南极地区气温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
6、结合南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分析,得到结论。
①南极地区纬度________,接受太阳热量________。
②南极地区海拔________,气温________。
③南极洲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反射掉了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热量。
展示南极地区气候的资料和图片,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按照设计思路,层层递进,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归纳特征的地理技能。
小节 对比分析:南北两极的异同。
1、纬度相同
1、海陆位置
1、相同点
2、气候寒冷
2、不同点
2、代表动物
3、自然环境相同
3、人类活动
(冰天雪地)
拓展探究知识延伸
探究延伸 1、课件出示极地科考站的房屋,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2、展示资料:
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两极地区对未来交通的重要性。
材料一:
自香港经过北极上空直达纽约的 航线。这一新航线的开辟使飞行 缩短时间 2 小时。
材料二:
1、学生结合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思考得出结论:
独特的设计是为了克服极地地区恶劣的气候条件。
2、学生通过资料及图片可以清楚认识到两极地区的航线开通可以缩短航程,理解两极地区在未来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了解极 地科考站的房屋设计,加深学生对极地独特的自然环境的了解。
引导学生认识两极地区在未来交通方面的总要性,从而强调两极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
结合南半球图,说说南极地区对南半球各大洲的未来交通的重要性。
位置的重要性。
学生归纳 教师总结 总结:本节课我们走近了对于我们来说神秘而遥远的两极地区,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有了认识,同时对于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当堂 达标】
6.南极洲特有的动物是
(
) A.海豹
B.驯鹿
C.企鹅
D.袋鼠 7.南极洲气候寒冷的主要原因是
(
) A.近海洋流周围
B.高原地形 C.被大洋包围
D.地处高纬度地区 8.连线题 (1)将下列南极洲的别称与相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A.冰雪高原
①冰层厚度 2000 米 B.风库
②淡水、矿产、生物资源丰富 C.大仓库
③最大风速 100 米/秒
(2)把到极地考察有利的时期连线:
A.南极
① 极昼
a.冬至日前后 B.北极
② 极夜
b.夏至日前后 9. 读”北极地区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A 海峡是_________海峡,它是______洲与 _____
的分界线;B 海峡是_______海峡,它是_____洲与______的分界线,该 海峡两侧的国家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 (2)C 国家和 D 国家均有广阔的__________林.,两国气候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为主. (3)E 国家是____________国,它位于____________半球(东,西) (4)图中 A 在 C 的________方向,若由 A 沿图中直线去 C 处,其前进方向是:先往_________方向,后往________方向.
【教学反思】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如何认识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但是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相对特殊。正是因为极地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相对世界其他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从整体思路来看,教学设计科考装备导入,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到地理位置影响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影响动植物的独特性与人类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为日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 极地 下册 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