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测试试题
一、多选题(共十题,每题 5 分)
1.《贵州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转发〈2020 年贵州省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贵银保监办便函[2020]91 号)文件中明确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的目标是(
)
A 进一步提升防非宣传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B 提升防非知识覆盖面和趣味性,切实做到“用宣传教育群众、用宣传遏制蔓延、用宣传打击犯罪”。
C 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创新宣传方式,建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传播矩阵,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政策解读、经典案例、举报奖励、风险防范等相关金融知识宣传。
D 按照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要求,对机关、工厂、学校、家庭、社区、村寨等重点领域,集中开展层次高、影响大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
2.《贵州银保监局办公室关于转发〈2020 年贵州省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方案〉的通知》(贵银保监办便函[2020]91 号)文件的指导思想是(
)
A 为了深入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防范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部署要求,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标本兼治三大原则。
B 按照“六进六有”宣传要求,准确把握全媒体时代从相加阶段迈向
相容阶段的特征。
C 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与非法集资活动抢占舆论阵地。
D 强化传统宣传与新媒体宣传融合发展,实现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
3.3、部分私募机构利用“私募基金”进行违法犯罪的手段。(
)
A 部分私募机构打着”私募基金“的幌子,实际上是从事着非法集资活动。
B 个别的私募机构突破私募基金行业最重要的合格投资者底线,采取公开宣传的方式,从事非法集资犯罪活动 C 个别的私募机构没有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基金运作,甚至虚构投资项目或者操纵成立空壳公司转移侵吞基金资产和投资人募集款,实施合同诈骗,挪用资金或者职务侵占等犯罪。
D 个别的私募机构及从业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实施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犯罪。
4.非法私募的常见“套路”有哪些?(
)
A 保本和高收益诱惑 B 熟人关系 C 拼单 D 公开推荐 E 高举政府项目或金融创新的大旗 5.非法集资活动的危害性有(
)
A 参与集资人员遭受经济损失
B 影响经济金融秩序 C 影响社会大局稳定 D 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 6.按照刑法规定,从事非法集资可能构成(
)
A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B 非法集资罪 C 集资诈骗罪 D 诈骗罪 7.为他人向社会公众非法吸收的资金提供帮助,从中收取()等费用,构成非法集资共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 返点费 B 佣金 C 好处费 D 代理费 8.防范非法集资,保险公司可以做的有( )方面
A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 B 强化销售团队监督 C 实施职业背景调查 D 对代理制人员日常行为不需干预 9.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A 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B 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C 将集资款用于生产经营,因亏损无法偿还的 D 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10.保险业内涉嫌非法集资活动的形式主要有:( )
A 是指保险机构涉嫌从事非法集资活动 B 保险中介机构涉嫌从事非法集资活动 C 保险从业人员涉嫌从事非法集资活动 D 保险业外其他单位、个人涉嫌以保险名义从事非法集资活动
二、单选题(共 10 题,每题 2.5 分) 11.对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的犯罪嫌疑人、涉案资金和财产,由( )依法采取强制措施,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和转移资金、财产。
A 公安机关 B 银监部门 C 工商部门 D 宣传部门 12.因清理清退发生纠纷的,由非法集资组织者和参与者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通过( )解决。
A 司法程序 B 协商 C 调解
D 协调 13.某企业非法集资,被处以资金冻结,这属于( )
A 财产罚 B 行政强制措施 C 申诫罚 D 能力罚 14.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由( )负责,行业主(监)管部门一线把关,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或组织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
A 当地人民政府 B 当地公安机关 C 当地工商局 D 当地司法局 15.对从事非法集资活动的,除了依照法律法规给予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取缔非法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等行政处罚外,对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 )。
A 责任 B 经济责任 C 刑事责任 D 民事责任 16.社会公众参与非法集资,参与者的非法集资利益是否受法律保护?( )
A 受
B 不受 C 看情况而定 D 不知道 17.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 )以上的应予追诉。
A 十万元 B 二十万元 C 三十万元 D 五十万元 18.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最高可处(
),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A 无期徒刑 B 20 年以下有期徒刑 C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 D 死刑 19.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
)以上的,可认定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A 五十万元 B 一百万元 C 一百五十万元 D 二百万元 20.在处置非法集资案件过程中,要制定科学的处置非法集资活动( ),如发生突发事件,应根据其性质和严重程度,及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
件应急预案。
A 活动方案 B 应急预案 C 宣传方案 D 实施方案 三、判断题(共 10 题,每题 2.5 分)
21.非法集资款的清退,应根据清理后剩余的资金和实物资产变现的资金,按非法集资参与人出资资金余额即本金部分的一定比例予以清退,对利息不予清退。(
) 是 否 22.单位的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实施犯罪行为的,因分支机构或者内设机构、部门没有可供执行罚金的财产,不应将其认定为单位犯罪,而应按照个人犯罪处理。(
)
是 否 23.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 36%,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是 否 24.对情节较轻、社会影响较小、非法集资单位或个人有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案件,由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非法集资单位或个人立即停止
非法集资活动,指导、督促其限期完成集资款的清理和清退。(
) 是 否 25.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
是 否 26.提高客户识别保险领域非法集资的能力和技能,应当在销售保险过程中传达“三查、两配合”原则,其中,“两配合”指的是配合做好转账缴费、配合做好回访。(
)
是 否 27.某人向其亲朋借 10 万元钱买车并约定三年后偿还,属于非法集资行为。( )
是 否 28.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 16 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单位不会构成本罪的犯罪主体。( )
是 否 29.各类媒体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拒绝登载非法集资广告,引导公众克服非法牟取暴利、非法获取利益等错误观念,增强投资风险意识,
培养正确的投资理念。( )
是 否 30.保险从业人员参与社会集资、民间借贷及代销非保险金融产品,涉嫌非法集资的,属于被利用型非法集资犯罪。( )
是 否
相关热词搜索: 试题 防范 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