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第二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理解聚落沿交通干线分布。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3.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并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密度、布局(位置)、兴衰的影响。
【重、难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密度、布局(位置)、兴衰的影响。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案例法、归纳法
【知识框架】
【自主预习 】
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密度 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对商业网点 分布的影响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 位置 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1.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影响 (1)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
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2)交通方式的
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如:
城市:因
、
的发展和
建成,京杭大运河航运地位下降,城市发展缓慢。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沿
扩展,
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如:
: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沿长江分布。
(2)
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
。
如:
大城市带。
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1.影响商业网点密度 区域 交
通
运
输
布
局
状
况 商业网点密度 山区 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
,运输方式
平原 交通
,商业网点沿公路分布
2.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
:商业网点位于
或市区边缘的
沿线。
原则
:商业网点位于
、
或
。
3.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
4.影响集镇的繁荣与衰落
【重难剖析】
1、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有怎样的影响? 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例如:湖南的株洲城市沿铁路线发展的“火车拉来的城市”;日本筑波沿交通干线形成南北狭长带状形态。
2、浙江嘉兴城市形态的演变和京杭运河沿岸城市的发展分别说明了什么? 浙江嘉兴城市沿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说明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京杭运河沿河城市(因运河淤塞、海运、铁路运输的发展而发展缓慢),说明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3、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两方面? ①主要体现在分布密度和分布位置。
地区 商业网点密度 原因 山区 小 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闭塞,交通运输线路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性差,商业网点少。
平原 大 平原地形平坦,交通便利,交通运输线路多,运输方式多样,商品流通性好,商业网点多。
②商业网点要求便捷的交通即交通优先原则,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高速公路沿线形成商业区(交通优、人流涌、物流丰、便集散、多网点)。
4、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变化说明了什么?交通线的改变对集镇有什么影响? 北京在元朝形成钟楼市场;到了明清时,形成三足鼎立局面;到民国时期,北京形成环状商业中心。这种变化说明了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同交通运输发展变化密切相关。交通线的改变引起集镇的繁荣和衰落。
【 典型例题 】
时间 交通发展变化 商业中心 元朝 积水潭与大运河连通 钟鼓楼市场 自明朝始 城市码头、航道废弃,紫金城修建和王城扩大,北京城内交通阻隔 西四次中心商业网点;前门中心商业网点;东四次中心商业网点 20 世纪初 交通完善,过去被阻隔的主要街道被打通,内城各部分通达性增强 新商业中心王府井;前门 50 年代末 东西长安街延长扩宽,铁路客站由前门迁往东单附近,地铁设立站点 王府井、西单、前门三足鼎立 近些年 三、四、五环路 大型超市批发市场
例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
,原因是
。
(3)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__________________。老城区的形态大体伸展成
,这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解析:图中信息体现出:城区的位置一是沿河流分布,二是分布在煤、铁矿产地。新城区则出现在铁路附近。再结合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不难得出结论。而矿业城市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比受河流影响而形成的城市要晚些。新课标第一网
【答案】(1)交通
矿产资源
(2)①
早期城市大多临河分布,在矿产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多出现在工业革命后
(3)铁路交通
带状
河流 【课上训练】
1.关于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③交通线的发展对聚落形态没有什么影响
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下列城市空间形态呈现沿江分布特点的是
A.株洲
B.筑波
C.武汉
D.北京
3.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城市到后来的逐渐衰落,这表明 ①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 ③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④沿高速公路的城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 . 以 交 通 最 优 为 原 则 的 商 业 街 应 建在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居民住宅区内
C.城市的行政中心处
D.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5.有关商业中心及其布局叙述不正确的是
A.商业中心一定与交通枢纽结合在一起
B.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吸引商业中心向新的地点迁移
C.地理位置适中的边境线附近地区也容易形成商业中心
D.郑州商业中心的形成得益于铁路交通枢纽位置 【高考链接】
1.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
A.在小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 CBD 的发展 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 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成城市 CBD 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 读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空间关系示意图,完成 2~3 题。
2.分析两种模式的高速公路对城市建成区的影响,可知 A.甲模式不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B.乙模式需要占用城市建成区用地 C.甲模式对城市建成区景观与环境的影响比乙模式大 D.乙模式对城市建成区内部交通联系影响比甲模式大 3.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成区关系的动态变化看,可推断 A.城市化初期,高速公路遇到城市时一般会采用甲模式 B.随着城市建成区不断扩展,乙模式有向甲模式演变的趋势 C.在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甲模式会消失 D.大城市发展到成熟期,不会同时存在甲模式和乙模式 【课后作业】
1.被称谓“火车拉来的城市”是(
)
A.北京
B.天津
C.杭州
D.株洲 2.有关商业网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商业网点由若干个商店所组成 B.山区不能形成商业网点 C.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商业网难以伸展到那里 D.商业网点的分布受交通影响很大 3.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
A.商业
B.工业
C.金融保险业
D.服务行业 4.与扬州、济宁两城市的发展兴衰无关的是(
)
A.海上运输的发展
B.京沪铁路的建成
C.黄河改道
D.大运河的淤塞 5.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西柳服装市场的区位因素是(
)
A.历史原因
B.自然条件好
C.国家政策
D.交通便利 6.形成商业中心最主要的条件有(
)
A.交通便利,便于商品集散
B.社会发展,有一定政治历史地位 C.环境优美,可发展购物旅游
D.经济欠发达、人口稀疏 7.关于影响聚落空间形态和分布的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的分布决定着聚落空间形态 B.军事因素对现代城市分布的影响在加大 C.交通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依然很大 D.政治因素对聚落空间形态起决定作用
8.商业网点的密度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
)
A.经济
B.交通
C.自然环境
D.宗教 9.石家庄和郑州等城市兴起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河流
B.人口
C.铁路
D.公路 10.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批发中心应位于(
)
A.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B.城市的行政中心
C.居民的住宅区内
D.市区环路的边缘或高速公路沿线 山东省的临清市地处运河岸边,明清时一度成为我国北方有名的商埠,每日船来车往,富商云集,烧制的“临清砖”专供皇家御用。但新中国成立后,与其他城市相比,发展缓慢,成为山东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市。随着京九线的开通,临清市又一次面临大发展的机遇。回答 11~12 题。
11.导致临清市在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资源
B.文化教育
C.交通
D.“临清砖”的生产 12.导致临清市后期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清王朝灭亡的政治因素
B.战争和灾害
C.临清砖的停产
D.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读右图,回答 13~14 题。
13.如图所示,交通与土地利用转化率的关系为 ①距离交通干线越近,土地利用转化率越高 ②距离交通干线越远,土地利用转化率越高
③距离交通干线越近,土地利用转化率越低
④距离交通干线越远,土地利用转化率越低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4.图示现象可以解释为 A.交通干线两侧的土地,适合开辟为第一产业用地
B.交通干线两侧的土地,适合开辟为第三产业用地
C.远离交通干线的土地,适合开辟为第二产业用地
D.远离交通干线的土地,适合开辟为第三产业用地
右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15~16 题。
15.该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政治
B.山地
C.河谷
D.交通 16.若该地区商业网点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乙丙
17.读 “我国A城市区位示意图”,回答:
(1)图中A城市为
,其优势区位是
。
(2)图中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在我国与A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长江沿岸的
、
等城市。
(3)
是古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因此,
对城市的选择影响很大。
相关热词搜索: 布局 影响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