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融合讲座》的观课报告
大兴镇中心小学
根据临沭县教育和体育局通知精神,大兴镇中心小学组织全镇小学教师于4月7日晚7:30观看了王海兴、沈湘平两位教师的报告,两位专家讲授了传统文化与小学各学科融合,学习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影响到很多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而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作为一名传授者,倍感责任重大。
众所周知,诗词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历史上的”诗经”"离骚” "唐诗” ”宋词” "元曲” .... 曾在历史的不同阶段辉煌灿烂着华夏文明。
深感到,我们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若再不传承,那真的会真的造成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岂不让人扼腕叹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名传承人,我们能做点什么呢?把传统文化搬进校园,古诗词句的环境宣传:学校走廊、黑板报诗词名句、故事宣传;经典朗诵、或编辑成韵律操等等形式,气氛倒也热烈,孩子们或许多多少少受到一点感染,潜移默化的传统文化就进校园进教室…… ,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如此轻描淡写,我们得沉下心来,做点实际的事情。于是我们试着在各校找到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个切入点,我们可以尝试下,教我们的孩子们学写诗词。
沈湘平老师认为,除了讲解之外,传统文化学习还应该和历史、书法、美术、音乐等学科巧妙结合,创设更为有趣多元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指南以“3+2+N” 的方式将中小学学科分为三类,分别提出内容与形式方面“怎么进”的要求,既全科覆盖又区分主次、各种侧重。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学科有机渗透。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王海兴老师还将与各位听众分享跨学科校本教材开发及教学方法。在他看来,精读教学内容选择是要分阶段、逐步科学递进的:第一阶段:筑基定性第二阶段:巩固拓展第三阶段:初习创作、阅读广泛第四阶段:读写结合、思维训练。
眼界的开阔:两位老师的报告,老师要走出课堂,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伴着精彩报告,大兴镇中心小学也在推广国学经典,也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做的还很不到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的校园整体文化还没有成型,我们的校内学经典修美德的氛围还很单薄,我们还只停留在让孩子熟读成诵...,做得有些工作还很过于肤浅,我们选取的内容还不够精简,未成体系,我们老师的参与率也不高,我们取得的效果也不大,静心沉思,我们在这条路上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更应该重在实质,不在形式,在推广国学的这条道路上大兴镇中心小学将持之以恒,活学活用,正确的引导广大师生全员参与其中。
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和发展我们的文化才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下一代而言,困难也不在于学,而在于教,让我们荣幸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吧。
临沭县大兴镇中心小学
2021年4月
小学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信息化教学与学科融合大赛观摩心得体会
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工作总结
微课与学科教学融合心得体会
中学生传统文化观后感5篇
相关热词搜索: 中小学 文化与 各学科 讲座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