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党团工作

二年级旋转教学设计2022

2025-08-30人已围观

二年级旋转教学设计2022
  第二十三章

  旋转 23.1 图形的旋转(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旋转及其旋转中心和旋转角的概念,了解旋转对应点的概念及其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复习平移、轴对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从生活中的数学开始,经历观察,产生概念,应用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难点、关键

  1.重点:旋转及对应点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与关键:从活生生的数学中抽出概念.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我们前面已经复习平移等有关内容,生活中是否还有其它运动变化呢?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

  1.请同学们看讲台上的大时钟,有什么在不停地转动?旋绕什么点呢??从现在到下课时钟转了多少度?分针转了多少度?秒针转了多少度?

  (口答)老师点评:时针、分针、秒针在不停地转动,它们都绕时针的中心.?如果从现在到下课时针转了_______度,分针转了_______度,秒针转了______度.

  2.再看我自制的好像风车风轮的玩具,它可以不停地转动.如何转到新的位置?(老师点评略)

  3.第1、2两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共同特点是如果我们把时针、风车风轮当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些图形都可以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

  像这样,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二、小牛试刀

  1.时钟的时针在不停地转动,从上午 6 时到上午 9 时,时针旋转的旋转角是多少度?从上午 9 时到上午 10时呢?

  2.如图,杠杆绕支点转动撬起重物,杠杆的旋转中心在哪里?旋转角是哪个角? 三、探究

  在硬纸板上,挖一个三角形洞,再另挖一个小洞 O 作为旋转中心,硬纸板下面放一张白纸,先在纸上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图案(△ABC),然后围绕旋转中心转动硬纸板,再描出这个挖掉的三角形(△A B C ),移开硬纸板.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A B C 可以看作 △ABC 经过怎样的运动得的?

  (2)线段 OA 和 OA' 有什么关系?∠AOA'和∠BOB'有什么关系?

  (3)你还能发现哪些有类似关系的线段和角? (4)△ABC和△ABC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5)这一发现对于任意三角形的任意旋转都成立吗? (6)你能把以上发现,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一下吗? 总结: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四、应用

  例1 如图, E 是正方形 ABCD 中 CD 边上任意一点,以点 A 为中心,把 △ADE 顺时针旋转 90°,你能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吗?试一试你有几种方法?

  A D

  E

  B

  C

  五、拓展练习

  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将△CDP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得到△CBE.(1)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2)若PC=1,求PE的长.

  六、小结:

  1、本节课你学了什么样的图形变换 ?2、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几何变换?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七、作业:

  1、画出△ABC关于直线L的轴对称图形2、画出△ABC向正北方向平移3cm的图形 它有哪些性质?

  ..

  《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旋转的方向,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旋转。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围绕旋转三要素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

  教师能熟练运用希沃系列教学软件进行备课和授课。

  2、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明确旋转的含义和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

  体会旋转的含义,理解旋转的三要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希沃5云课件“趣味分类”,希沃授课助手,希沃班级优化大师,手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温故环节) 出示课件动画

  1、以孩子们爱看动画片为话题引入,播放旋转和平移的课件动画,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旋转和平移现象。

  2、旋转和平移“趣味分类”,切换到希沃5云课件,请1-2名学生板演操作。

  3、出示生活中常见的旋转现象动画,引出课题。

  教师:旋转现象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在二年级下册,我们已经初步学习过旋转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认识旋转现象。(板书课题:旋转)

  【设计意图:

  1、旋转和平移是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有必要温故一下;

  2、动画课件制作展示和希沃5课堂活动“趣味分类”的应用,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发现环节)

  1、旋转的含义教学。(发现一)

  (1)出示风车、抽风机、旋转木马、旋转门动画课件,启发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出。

  (2)出示课件动画风车和抽风机,明确绕一个点的旋转。

  (3)出示课件动画旋转木马和旋转门,明确绕一个轴的旋转。

  得出旋转的含义:物体或图形绕某一个点或轴运动叫做旋转。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动画形象直观的特点,使学生轻松理解旋转的含义,对旋转现象形成科学认识。】

  2、旋转的方向教学。(发现二)

  (1)出示课件动画时钟,明确顺时针旋转,并观看举例动画。请学生说一说对顺时针的理解并比划。

  (2)出示课件动画游乐场大转轮,明确逆时针旋转,并观看举例动画。请学生说一说对逆时针的理解并比划。

  (3)全班起立,向左、向右转体验、比划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

  【设计意图:直接明确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的含义是为例1的教学做铺垫。】

  3、旋转三要素的教学。(发现三)

  出示课本例1的课件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指针变化,能用“指针绕 点按 方向旋转 度”描述指针的运动,学习指针的旋转,进一步认识旋转。

  (1)从“12”到“1”。

  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变化。说一说这个指针是怎么变化的?

  如果一个学生讲不完整,请其他学生补充。边讲边分析,他讲清楚了什么?直到最后把旋转三要素都请出来为止。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讲时,不要求他们用精确的语言描述,只需要用自己的语言把旋转三要素说出来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从“12”到“1”,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30°。

  教师:从“1”到“3”,指针是怎么变化的呢?

  (2)填一填,从“3”到“____”,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90°;

  从“6”到“12”,指针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

  (3)像这样,你出一题,请其他同学来填一填。然后同桌之间互相问一问,说一说。

  (4)由图到形,归纳旋转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套用时事政治一句话“一个中心,两个基本方向,多种角度”进一步理解旋转三要素。

  【设计意图:

  1、用课件动画让学生直观学习指针的变化过程,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运用“三教+”理念教会学生围绕旋转三要素进行表达,轻松把旋转三要素请出来。】

  4、课件小结旋转的含义和三要素,出示课件,用班级优化大师随机抽选小组朗读。(归纳环节)

  【设计意图:

  1、帮助学生归纳旋转的含义和旋转三要素;

  2、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团队意识。】

  三、交流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交流环节) (1)出示课件动画,用旋转三要素说说这些现象。

  (2)引导学生发现不是360度的特殊旋转,跷跷板、秋千、道闸等。

  【设计意图:有意提出不是360度的特殊旋转,丰富学生的认知,让学生充分感知旋转现象。】

  四、巩固练习(学以致用环节)

  1、课件出示“做一做”。

  (1)先出示左边的图,再出示右边的图。

  教师:左侧有车通过,左侧车杆怎么变化呢? 预设:左侧有车通过,车杆绕点O顺时针旋转90°。

  教师:汽车已经通过,车杆又回归原位,车杆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2)请一个学生来当车闸,演示右侧有车通过,请大家说一说车杆是怎么变化的。

  2、课件出示练习二十一题2。 先独立填一填,再集体反馈。

  3、课件出示练习二十一题1。班级优化大师抽选学生在课件上画出图形旋转部分。

  【设计意图:

  1、运用“三教+”理念表达和体验进一步巩固旋转三要素;

  2、熟练应用班级优化大师和课件批注。】

  五、出示旋转美图,感受图形运动中的旋转之美。(欣赏环节)

  六、课堂总结,谈收获。(归纳环节)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旋转”有了哪些了解? 教师: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是旋转的三要素,在讲一个物体旋转时,如果讲清楚了这三点,也就明确了它是怎样旋转的了。(板书:旋转的三要素)

  教师:关于“旋转”,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还会与它相遇,你可千万别不相识哟!

  【设计意图:在总结回顾中,进一步理解提升所学知识。】

  七、布置作业

  1、收集生活中更多的旋转素材。

  2、完成教材第85页练习二十一第3题。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课题:旋

  转

  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

  3、例4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观察思考、小组交流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图片出示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

  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2、问: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类吗?

  3、师: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4、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旋转”,并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认识生活中的平移。

  (1)师: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

  (2)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3)学生体验一下平移。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

  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2、认识生活中的旋转。

  (1)师: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2)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3)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

  3、学习例3。

  (1)出示钟表,进行操作(指针从12指向1)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师: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生:指针从“12”绕点O 顺时针旋转30。到“1”。

  板书:指针

  从“12”

  绕点O 顺时针旋转 30。到“1”。

  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小结,明确旋转的要素。

  师:我们描述了这么多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说哪些方面?

  生:旋转物体、起止位置、绕哪一点、旋转方向、旋转的度数。

  板书:

  点

  方向

  角度

  师:对!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2)师:指针的旋转我们都见过,看看下面这个图形的旋转你见过吗?

  师:从图9到图?,风车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邨旋转了90。。

  师: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丈襒形都绕点?逆时针旋转了)0。,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ス,都绕点?逆时针旋转了90。。?师:从甹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眉到:?轆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邢么什么是没有变的呢?

  师:从甹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眉到:?轆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邢么什么是没有变的呢?

  生1:三角彪的形状、大小没有变。

  生2:点?的位置没有变。

  生3: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

  生4: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勘。师:如果我们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逦时针旋转188。,那么黄色的三角形帔该转到什么位置?这条线段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师:如果我们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逦时针旋转188。,那么黄色的三角形帔该转到什么位置?这条线段应该转到什么位置?

  生上台指明。

  4、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敋转的过程

  师:现在,我们已经?解了一个图形旋转的全迧程,想不想自己试着画一画呢?

  出示:例4方格图。

  (1)学生在书上完成。

  (2)作品展示,交流画法。

  (3)小结画法

  师:我们在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围绕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三、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感受旋转创造出的美。

  师: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图形旋转而来的。

  出示:

  师: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来的呢? 生上台指明。

  2、设计:利用旋转画一朵小花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和体会呢?

  生:我知道了怎么样画旋转后所得到的图形。首先要确定它围绕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师:无论是旋转、平移还是轴对称,它们都象是一支神奇的画笔,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这支画笔,就能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多姿多彩!

  五、作业。

  1、第6页2题。

  2、第9页4题。

  六、板书设计。

  旋

  转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旋转》教学设计

  张村中心小学 彭玉巧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确旋转的含义,掌握旋转的三要素和旋转的特征,会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地描述物体的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旋转90度;

  2、通过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感受生活、思考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旋转的三要素,能将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90度;

  2、教学难点:用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会判断图形旋转的角度。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师:出示风车,谈话引入。

  师:在二年级下册,我们已经初步学习过旋转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研究旋转现象。(板书:旋转)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学习任务一:探索旋转的三要素 (1)引入旋转的含义

  师: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旋转的现象,跟大家说一说

  师总结:物体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进行转动,就是旋转现象。旋转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下面我们就用最常见的钟表来进行探究吧! (2)探索旋转的三要素

  师:出示钟表,引出旋转方向: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生:完成学习卡的内容,继续探索旋转的三要素。

  师:在描述指针旋转情况时应指明哪几个方面?进而引出旋转中心和旋转角度。

  (3)描述旋转过程

  师:出示钟表,指针分别从“3”旋转到“6”,从“6”旋转到“12” 生:描述指针的旋转过程,同桌相互练习,巩固物体旋转过程的描述方法。

  (4)巩固练习

  2、学习任务二:探索旋转的特征

  师:出示自制的风车及问题:转动风车时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有发生改变? 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探索问题

  师总结:物体在旋转过程中大小、形状和旋转中心没有改变,位置发生了改变

  3、学习任务三:探索直角三角板在方格纸上旋转90°

  师:出示课件,将三角板像如图这样放到方格纸上,让它绕0点顺时针旋转90° 生:动手操作,进行观察

  师:你是如何确定你旋转了90°?

  (三)课堂小练,巩固新知 生:完成练习题 师:巡查,并及时纠正

  (四)回顾与反思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师:通过旋转可以得到很多美丽的图案,下面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课下作业,请运用平移、旋转将等边三角形设计成你最喜欢的图形,下节课我们比一比,看谁的设计最有创意!

  《旋转》教学设计

  涟源市桥头河镇中心学校龙湾完小 易立梅

  教学内容

  学习旋转的特征(课本第83页的例题1,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图形的旋转,理解绕一个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的含义。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

  难点:用语言描述绕一个点旋转、向什么方向旋转和旋转多少度。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1)钟表的转动;

  (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83页“做一做”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左、右侧通车时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的相同和不同。

  (2)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板书设计

  旋转

  旋转三要素:旋转方向、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经历观察对比的思维过程,再通过交流,使学生对旋转运动的特点印象更加深刻,进而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所以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的方式;

  但我认为还可以更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合作,自己动手操作、观察、描述,这样能使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共8篇)

  二年级识字5教学设计(共5篇)

  二年级教学设计(共3篇)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共8篇)

  二年级下册《鸟岛》教学设计

  相关热词搜索:

  二年级

  教学设计

  旋转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