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8导游词(共合集)

8导游词(共合集)

时间:2025-08-01 10:31:21 浏览次数:

盘山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我是导游员孔丽娜,今天我将陪同您游览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景区盘山,在前往盘山的路上,我先把盘山的基本情况向各位做一下简单介绍。盘山曾与泰山,黄山,西湖,故宫等齐名,被列为我国15大名胜之一,以京东第一山。乾隆皇帝对盘山情有独钟,一生巡游盘山32次,留下了千首诗作,发出了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叹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就是盘山的山门。盘山属于燕山山脉的余脉。古时候称它为四正山,盘龙山。总面积106平方公里。可以说山势雄伟险峻,层峦秀丽清幽,遥望云海松涛,静观水石清奇,以“五峰八石”,“三盘之盛”而奇特称绝。盘山的五峰,主峰挂月峰海拔864.4米,前拥紫盖峰,后依自来峰,东连九华峰,西傍舞剑峰,五峰攒簇,山峦竞秀。然而最使人陶醉的,当属盘山的三盘之盛。即上盘松,中盘石和下盘水。上盘松胜,蟠曲翳天,整个山顶大部分被苍松翠柏所覆盖,如果您今天能够走到盘山最大的寺庙万松寺,在万松寺东望海楼的遗址上有一棵松树平行的生长出来,好似彩凤翘起了尾巴,又如孔雀开屏,这就是盘山有名的凤翘松。说到中盘的石胜更是千奇百怪。如果今天咱们从东路上山的话,上行不远便有一座寺庙,叫做千像寺,在千像寺的寺内有一块重石,重约20吨,但奇怪的是只要一个人用手轻轻一推,此石便会摇晃起来,这就是盘山八大怪石之一的摇动石。说到下盘水胜则是一年四季涓流不息,清初诗人龙震曾在他的诗《说盘山》中写道:“上盘松树奇,中盘岩石怪。下盘响流泉,十里闻澎湃。”您注意脚下,我们一同步入这黄瓦红墙的三孔山门。

进入盘山之后,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三盘暮雨”四个大字。古时候人们把盘山分为上中下三盘,所谓三盘暮雨就是指盘山雨后那种似晴非晴,似雨非雨的景色。各位还请随我前面请,咱们继续参观。

参观过三盘暮雨之后,眼前这两个直径约五尺的入境二字乃是清末的军机大臣兼总督荣禄所提。意思是说从此就进入盘山的胜境之中了。您注意脚下,我们继续前行。

走过入胜之后,前面右侧石壁之上是盘山两个大字,是在2003年九月份的时候,朱镕基总理到盘山考察的时候为盘山题写的。

现在我们来到了鸣騶入谷。騶是指马脖子上所挂的铃铛。因为盘山是一座佛教名山,在历史上曾有72座寺庙安室,因此一些王公大臣金山礼佛过程中人员的喧哗声车马声就会回荡山谷不绝于耳,因此得名。下面请各位随我继续参观。经过了鸣騶入谷,我们发现盘山的石刻非常多,眼前的这个刻着四正门径。说到四正门径,无疑要说到盘山名字的由来。盘山原来不叫盘山,叫做盘龙山,四正山,吴中山,最后才改叫盘山。之所以叫做盘龙山,就是从山顶的位置俯视群山,就好像一条条腾龙一样,因此叫做盘龙山。之所以叫四正山是因为盘山的主峰挂月峰海拔864.4米,一峰突起,钱拥紫盖峰,后依自来峰,东连九华峰,西傍舞剑峰,五峰攒簇,其余四峰基本属于同一海拔高度,因此当地老百姓称这座山为四正山。下面各位随我前面请,咱们来参观一下盘山的镇山之宝——元宝石。

经过四正门径之后,眼前这块巨石就是盘山非常有名的元宝石。正面镶着几个字“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整块石头上宽下窄,很想一块大元宝。

经过元宝石后我们来到了迎客松和大石桥。这个大石桥也是当年乾隆皇帝来到盘山之后小憩的场所。话说在公元1742年的时候乾隆皇帝又一次来到盘山,在大石桥之上和大臣们吟诗作对,当时乾隆皇帝看到盘山的美景之后,不禁心生感叹,于是一拍大石桥说了一幅上联,他说:“八方桥,桥八方,站在八方桥上观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整个上联用了八个靶子。要说在大臣之中最为才思敏捷的要数《四库全书》的主编纪昀纪晓岚,顿时就跪倒在乾隆面前,对了一幅下联:“万岁爷,爷万岁,跪倒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用下联的八个万字对上了乾隆的八个八字。乾隆听后自然龙颜大悦,于是吟诗一首:“幽深处,曲涧小桥横,细薄云归千丈影,弯弯泉放百般声,立立又行行。”那咱们各位也是站了许久,还请随我继续前行。

沿着大石桥拾级而上现在我们来到了卧云楼。眼前这座二层小楼就是卧云楼。为什么叫卧云楼呢?因为这块地势比较低洼,所以每到夏天雨后的时候,如果在雨后打开二楼的窗户,就会有浮云穿窗而过。其实它的功用是当年乾隆皇帝来到

盘山之后看戏的戏楼。因此您看,在卧云楼的对面,还有一个精巧别致的戏台。各位可以简单的观览一下,随我继续前行,参观一下天成寺。

您随我的手势看一下,前面匾额上书“天成寺”三个字,是当年乾隆皇帝亲笔所书的。下面就请各位跟随我走进天成寺。步入天王殿之后,您看这里绘制的是佛教的四大天王像,分别是东方的持国天王,南方的增长天王,西方的广目天王,北方的多闻天王。他们手中各持一件法器,取其风调雨顺百事皆兴。登上台阶之后,眼前的这座二层小楼叫江山一览阁。是当年乾隆皇帝来到盘山之后休息的场所。同时也是当年乾隆皇帝的替身僧云海法师特意为乾隆皇帝修建的。您看这上面写有一块匾额——江山一览。这四个字也是当年乾隆皇帝的亲笔。那么在这一边呢,您看到的是三圣殿。里面供奉的是佛家的西房三圣。中间是佛祖释迦摩尼,左侧是观世音,右侧是大势至。

步出三圣殿,各位请随我继续前行。咱们参观一下天成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和有镇寺之宝之称的乾隆御碑。各位朋友,登上台阶之后,您看整个寺院的两侧分别有一棵银杏树,银杏树也叫白果树。咱们天成寺的这两棵银杏已经有八百多年的树龄了。整个天成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乾隆御碑。下面的时间您随我前面请,咱们去参观一下。大家看,眼前的这块碑就是天成寺的镇寺之宝——乾隆御碑。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天成寺的主殿,大雄宝殿。您看,在天成寺大雄宝殿的上面挂有一块匾额,上有“清净妙音”四个字。这四个字是当年乾隆皇帝亲笔所提的。不过细心的朋友已经发现了,在净字上面多了一个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据说,当年乾隆皇帝的替身僧云海法师出家在这里就是为了让云海法师多一分清净,在此修炼。所以在净字上特意多点了一个点。下面就请各位随我到大雄宝殿里去参观一下。

走出大雄宝殿您看到的这黄色的塔就是天成寺非常有名的古佛舍利塔。您看它的整个结构。下面是花岗岩的虚拟座,上层是三层的仰覆式莲花,塔身沟纹由大砖砌筑,上面有十三层挂了104个铜铃,同时这座舍利塔与天成寺的辽代白塔同属辽代建筑。下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绕塔一周祈求平安幸福。

各位朋友,关于盘山的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下面的时间留给大家自由活动。选择继续登山的朋友可以沿着这条石级小路直达万松寺,云罩寺,请您在游览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记住下午的集合时间是三点在景区停车场。感谢各位朋友的大力配合,我也代表美丽的盘山,欢迎您再次光临!

五龙河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辛苦了,我是大家五龙河景区的导游鲁欢欢,大家可以叫我小鲁,旁边的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丰富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放心。下边我给大家简单说一下五龙河景区的大致情况。

五龙河,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东北部,发源于秦岭南麓鄂陕交界的天池岭,全长58公里,面积358平方公里,其中旅游风景区9.5公里。整条河流,终年水流湍急,水质清澈,水量稳定,是著名的“七夕”天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五龙河因孕育道教传说中“五龙捧圣”之五龙而得名。它因五龙而祥瑞、因道仙而扬名、因古猿而神圣、因奇秀而清雅。其山谷之幽深,河水之清澈,群山之奇丽,五龙之美名,仙道之灵气,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是当之无愧的休闲度假、科学探险、摄影绘画、吟诗写作、修道养生、返璞归真的人间天堂,素有“中国小九寨”和“纯天然氧吧”之美誉。

五龙河旅游风景区不仅有神奇秀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丰厚久远的文化背景。古猿人头骨化石“郧西人”,它的遗址就在五龙河东坡神雾岭白龙洞。他们的生活年代,比闻名世界的北京猿人还要早40万年,仅次于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云南元谋人。而历史文化中的五龙捧圣、封神大战、闻仲归天、老庄问道、商山四皓、织女下凡等传说,更为五龙河增添了神秘飘渺的文化背景。

五龙河旅游风景区由“五龙谷仙道养生休闲区”、“神雾岭寻根问祖探源区”、“五龙河激情体验漂流区”、“三官洞野营探险狩猎区”等四大板块组成。其核心景区就是由湖北卓越集团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开发建成的“五龙谷仙道养生休闲区”。这个景区由奇峰秀岭环绕下的“千潭百瀑、五谷三洞、两湖一庙”等主要景点串成一体。目前,景区二期三期正在加紧建设之中,届时,五龙河景区将以更加美丽多彩的景观和完备的配套服务呈现给大家。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水不在深,有龙则名”。五龙河山奇水秀,更富有传奇色彩的龙文化。境内有郧西猿人之家的“白龙洞”,绝龙岭、黄龙洞、黑龙碥等诸多龙的传说,而流域内主要有蒿坪河、安家河、杨家河、激浪河等支干流,“五龙河”因此而得名。“五龙河”水质清澈、晶莹剔透,景区内潭瀑相连,又被誉为“鄂西北的九寨沟”。

五龙河由五大景区组成:分别是龙门景区、龙潭景区、龙峡景区、龙女景区、龙宫景区。每个景区都有它的独特风韵,每个景区都有它的绝妙景观。整个五龙河峡谷,山岩陡峭、峡谷幽深,飞瀑叠泉、水流湍急,钟乳怪石,栈道崎岖。当您步入五龙河大峡谷时就有一种心旷神怡、心花怒放的感觉,一切尘世间的烦恼和忧郁悉尽抛在脑后。

好了,现在大家到达龙门景区。龙门景区从杨家河五龙湖到杨四庙全长3.5公里,有五龙门、柱、湖、河、溪、瀑、潭美景。五龙山门也就是五龙柱,它高八米、直径1.3米,由五根五色龙柱组成,它就是五龙河景区的标志建筑。山门中间是黄龙作飞状,标志着黄龙腾飞,寓意着安家是中国黄姜之乡,左右分别排着缠壮红龙、行状青龙、升状黑龙、降状白龙。见了龙王应顶礼摹拜,求龙风调雨顺,方可安定人心,洗尘世烦恼,去内

心浮躁。这是进入五龙河大峡谷的第一道关。走过五龙柱,一个静若倩女的“五龙湖”展现在眼前,两岸的山峰倒映在水中,煞是好看。湖面上停泊着几条小船,你可荡舟湖面,桨落涟起,花巷观鱼,百鸟争鸣,情侣偎依,穿行在柳条与花木丛中,观景吟诗,谈笑风生,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餐饮大自然恩赐的美宴。

到达山岩狭窄处,便可弃舟登岸,沿着河岸汲水前行,眼前突兀耸立一座石峰,山峰如苍龙望天,昂首挺胸地把守在龙门之处,这就是镇峡门神,传说进此峡谷,必先拜门神,方可保你一路平安,百事不生。这河神高5米有余,石顶的杂树象龙须一样生长着,杜鹃花开着粉白花象蛟龙的牙齿,石峰下是一潭静静的绿水,潭水清沏见底,潭底鱼儿戏耍,须尾可见,游人们只能顺着独木桥进入龙门,恰似进入龙的肠道肚一般,使人感到胆颤心惊。两岸峡谷,岩画迭出,“白马岩中出,黄牛壁上耕”,谁能看得懂,“云山依依看皆美,竹树萧萧画不成”,哪个能破译?攀过悬乎乎的“手扒岩”,逆水而上,萎萎的芳草,艳艳的野花和错落有致的腊梅花树,一路相随,太阳透过山峰照在五龙河上,折射出一串串神奇的光环,各种鸟儿此起彼伏地演奏着“五龙河”旅游曲,使人感到极度舒坦。

转过一道山嘴就看到了雄伟的“母子山”。一座高大的山峰的脚下偎依着一座小石山,大小山峰形状相同,小山峰耸立在两条山沟的交汇之处,又象一座威武的将军把守在三岔路口,交汇处有一座石板盖成的“杨四庙”,庙旁有一巨形碾盘,当年这“杨四庙”也是人们祭奠杨四郎的香火胜地。

走过鬼柳谷,就可以听见轰鸣的水啸声,穿过一段林荫路,来到了龙潭景区。龙潭景区全长2.6公里,有著名的官潭、雷潭、闪潭,大小相连300余个。

山谷依次排列着官潭、闪潭、雷潭、白龙潭和黑龙潭。官、闪、雷潭号称“三潭”。官潭象一把绿色琵琶,且清澈见底,随着水势的渲泻涌出千万条黑色和红色的小鱼,有时会涌出奇珍的“娃娃鱼”,这是千载难逢的涌鱼奇观。官潭也叫“照官潭”,大凡来此观赏的达官贵人,如果你是好人,你是清官,你就可以看清潭底的游鱼。那你就得饮潭之水去净化自己的天地良心。照出自己平静的心灵来,做个好官。这是“五龙河”大峡谷的第一关,也叫正人关。

闪潭形若圆月,两岸岩石象花瓣似地镶嵌在宝镜周围,晴日里浪花飞溅卷起千堆雪,若遇暴雨时,潭水如彩虹般闪亮,电光四射,一根银柱直窜上天,照亮山川,潭水翻卷,涛声如雷,震憾山岳,与闪潭共奏电闪雷鸣的壮丽乐章。

龙峡景区全长3.5公里,景致以奇峡险峰为主。进入龙峡景区,前面云烟四合,岩峦叠起,苍劲的松柏,横空的雾浪,流动的鸟语,大峡谷突然掀起了盖头,露出被风雨浸蚀的沧桑面孔登台亮相,展现我们面前的是寂寂峡谷,寥寥天空,苍鹰在古岩上盘旋,猫头鹰狩猎在古树间,一切都定格成一片静谧。流云从峡谷穿过把阳光梳理成一串串五彩的光环。这就是闻名的“静龙峡”,也叫“思过崖”。

龙女景区全长2.5公里,景区小巧玲珑,有三个

四、五十米高的瀑布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峡谷山峦起伏的悬崖峭壁,苍茫葱郁的原始森林,变幻莫测的云雾,凌空而下的飞瀑,喷珠溅玉的深潭,青苔密布的异石奇

树,缠缠绕绕的古藤刺架,曲径通幽的岩雕洞府,太阳猛的刺穿云雾,宛如天神用妙笔涂抹着整个山谷,使峡谷显得和谐而宁静,醋似一幅美妙绝伦的山水画展示在你面前,你不得不惊羡这无雕饰无斧凿的自然之美。

谷底是温情脉脉的溪水,走过一段石板桥,前面突现一个洞天福地。洞口椭圆,象一面宝镜镶嵌在悬崖峭壁的中间,一株古松的枝头遮住了洞的一角,进入洞内,一股清凉之气迎面拂来,使人倍感神清气爽,洞里的壁上布满壁雕,有的如麻姑祝寿,有的似龙虎相斗,有的象龙凤呈祥,仙山琼阁掩隐在云雾蒸腾的太空中,再往里走,就要绕过洞顶吊下的各种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在那涧水升腾的地方,一条美丽的游龙缠绕其间,两旁鱼鳖虾怪各呈姿态。

“五龙河”背依苍茫千里的秦岭山脉,面临百废俱新,车水马龙的郧西县城。五龙河方圆百余里,高险幽深,气势磅礴,标奇孕秀,飞云荡雾,峡谷奇特,追魂夺魄,瀑布涧潭,星罗棋布,像一串串五彩的珍珠,折射出熠熠生辉,蔚蔚天下奇观。

五龙河旅游风景区物产丰富,被称为“秦岭南麓动植物基因库”。据不完全调查,全景区共有植物种类达1745种,其中有400多种是名贵珍稀中药材;
动物有100多种,其中娃娃鱼、锦鸡鸟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大理石的品质、规模享誉海内外。现在,郧西县委政府为了支持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正加强保护森林资源和水资源。

五龙河旅游风景区由天乐谷、飞龙谷、织女谷、封神谷、忘忧谷五大峡谷组成。每个峡谷都具有自己特别的风景、蕴含自己独有的文化、印证自己独特的传说。

天乐谷是自下游进入景区的第一谷,它自山门——天机门至天地玄黄石至,全长3公里。从这儿开始,五龙河峡谷将逐步展开它如梦如幻的画卷。它自天机始,是我们天赐乐土之旅的起点,也是我们追寻快乐、如梦如幻之旅的起点,故曰“天乐谷”。这一段峡谷,满目葱翠,壁立千仞,河水清幽,鸟语花香,是荡舟戏水,垂钓观鱼,登高放歌的人间天堂。谷内有天书峡、梅隅、天然浴池、九天飞瀑、金龟探月、天梦湖、水云间、火棘园、三友泉等景点。有诗曰:“天机门内悟天机,天梦湖上入天梦。此景只应天上有,不想人间却生成”。

飞龙谷是自下游进入景区的第二谷。它自天地玄黄石至三清潭止,全长1.5公里。因地育五龙、修炼得道,飞龙在天,“五龙捧圣”,故曰“飞龙谷”。谷中山恋叠嶂,河谷迂徐,麻柳围滩,溪水清涟,是降香祈福、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绝佳去处。谷内有天地玄黄石、伏牛石、金蟾戏水、水秀莲花等景观。唐代大诗人李白做《飞龙引》一诗赞道:“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宫中彩女颜如花。飘然挥手凌紫霞。从风纵体登鸾车。登鸾车,侍轩辕,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

织女谷是自下游进入景区的第三谷。它自三清潭至聚仙阁止,全长2公里。这一段峡谷,沟谷幽深,秀峰蔚起,瀑潭成串,碧水清澈。因传说织女下凡在此沐浴,故曰“织女谷”。此地是增进友谊、培养感情、祝福爱情的福地洞天。谷内有织女浴池、神牛卧滩、鹊桥、芦花荡(牛郎牧场)、龙虾戏水、金蛙坐禅、聚仙桥、经文石、聚仙阁等景观。恰似唐代刘禹锡之诗曰:“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封神谷是从下游进入景区的第四谷。它自聚仙阁至两河口止,全长1公里。因武王伐纣、旌麾东指、兵马过处、遗址犹存,故曰“封神谷”。这一段峡谷,九曲回肠,溪水绕荡,索桥飞架、怪石嶙峋,是探险观奇、文化寻根、神交古人的不二之选。这里是《封神演义》武王伐纣的南线战场的要道,传说中的闻太师战死绝龙岭、黄天化大战金鸡岭等都发生在此谷附近。谷内有石破天惊、麒麟崖、将军岭、将军石等景点。有诗云:“天挺人贤号尚父,封神坛上列花笺,大小英灵尊位次,商周演义古今传。”

忘忧谷是最后的一谷。它自两河口至仙人桥止,全长2.5公里。因一路走来,山川美景,应接不暇,乐以忘忧,故曰“忘忧谷”。这一段峡谷,瀑之婀娜、水之清秀、泉之幽遂、林之叠嶂、石之奇美、岩之峭拔,实乃罕见,是隐身修炼、养生长寿、砥砺品质之阆苑仙境。谷内有忘忧桥、老君洞、三叠瀑、蘑菇石、长生桥、龙须瀑、圆梦湖、仙人桥等景观。有诗赞曰:“紫陌红尘未忘忧,五龙河谷洗烦愁。奇峰秀水观不尽,神仙境内神仙游。”

朋友们,一天的五龙河之旅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如果大家对我们旅行社有什么建议或意见,大家尽可以提出来,以便更好的为大家服务。期待我们在野人谷再次相会!祝大家一路顺风。

4260字

Start:各位游客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安徽旅行社欢迎各位的到来。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平,大家可以叫我小王或者王导。很高兴在这茫茫人海中于大家相遇,和大家一起游玩„„。在游览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告诉我,小王我会尽力为各位解决。最后预祝大家可以玩的开心。

End:快乐的时光过的总是短暂的, 转眼我们的游程就即将结束了。感谢大家一路的支持和配合,途中有什么服务不周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见谅。同事大家也可以提出你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这次旅程能给大家留下美好深刻的记忆,谢谢大家!

黄山

黄山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登黄山可以从前山或后山上。慈光阁是前山的票房,今天我们就从前山上。大家跟着我横穿公路走台阶道。前面就是半山寺,半山寺因为在玉屏楼和慈光阁中间而得名,半山寺为刘伯承手书,寺前可以看到金鸡叫天门等景点。

现在我们进入玉屏景区。看,这座就是天都峰。它位于黄山东南部,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离玉屏峰约1公里。天都峰为黄山三大主峰之一,36大峰之一,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名“天都峰”。在黄山群峰之中,最为雄伟壮丽,与莲花峰、光明顶并称为黄山三大主峰,天都古时无路,难登峰顶。天都峰另有仙桃石、天梯、鱼背的奇景,以及探海松、舞松等奇松。峰壁巨岩上有“登封造极”等石刻。

这是莲花峰,海拔1873米,是黄山最高峰,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似一朵初开的莲花,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徐霞客曾在游记中说,“莲花峰,居黄山之中,独出诸峰之上。”在那边的就是百步云梯了,从下面的观景台上,我们可以看到猪八戒写情书、鳌鱼吃螺蛳。鳌鱼峰是黄山36小峰之首,有鳌鱼驮金龟景。去莲花峰方向有两条路,左走一线天,右走鳌鱼洞。

你们看啊,介于天都峰和莲花峰之间的是玉屏峰,峰壁如玉雕屏障,故名“玉屏峰”。玉屏峰前有巨石如平台,左有青狮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玉屏峰上的迎客松,是千千万万棵黄山松中的至宝。她仪态万千,让人魂牵梦绕,流连忘返。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和象征,更是黄山人的骄傲。它不仅被黄山人视为珍宝,更被中国人视为国宝。

再往前走,就到光明顶了。光明顶是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莲花峰高,光明顶平,天都峰险。光明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明代普门和尚曾在顶上创建大悲院,现在其遗址上建有黄山气象站。因为这里高旷,日光照射长久,故名光明顶。

好了,今天我们就游览到这里。明天我们再去游览北海景区、白云景区。大家晚上好好休息,明天见!

九华山导游词

首先我把九华山的概况给大家介绍一下。九华山位于池州市境内,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现有各类寺院90多座,其中国家重点寺院9座。九华山原名九子山,山上奇峰秀丽,佛寺众多。历代都有很多文人墨客慕名而来,诗仙李白一生当中就曾经三上九华,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千古绝句!九华山这个名字也是因此而来。

我们今天朝拜的第一座寺庙呢就是祗园寺,它是九华山唯一一座了孙丛林寺院,由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客堂等十余座单体建筑组成。山门殿中供奉灵官菩萨,左右为哼哈二将。后边是天王殿,殿中央前面供弥勒佛,背面供奉韦驮菩萨。殿左右为四大天王。由弥勒殿内行,上台阶就到了大雄宝殿。殿中供奉着12米高的三尊大佛为全山最为庄严的一级大佛。左为东方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中为释迦牟尼佛。两侧供十八罗汉,后墙两旁为文殊和普贤菩萨坐像。大殿背墙呢是一组高20米、宽7米的巨型海岛。出了祗园寺,顺着九华街街道往前走,拾阶而上就到了我们九华山朝拜地藏王最主要的场所,肉身宝殿,它是全国重点寺院,原来是三层石塔,安葬金地藏的肉身,最初建于唐贞元年间。因塔基之地曾现金光,后人将此地取名为神光岭。宋代的时候建塔院,明代建殿,以殿护塔,规模十分宏伟。肉身宝殿长、宽、高各16米,建筑面积256平方米。大家看殿南门横额上的字,是北洋时期大总统黎元洪书写的,上面写的是地藏菩萨的誓愿:“众生渡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又称大愿菩萨,请大家跟我进大殿内参观一下,进了殿门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座7层8面的木质宝塔,塔基为汉白玉材料,每层佛龛供8尊金地藏坐像,一共是56尊。东西两边是十殿阎罗。据说金地藏圆寂3年之后,开缸“颜状如生”因此众弟子便建塔供奉。大家现在可以去塔前朝拜地藏菩萨,许下自己的心中的愿望。

天柱山风景区

欢迎到安徽之源,戏剧之乡的安庆来旅游。!

现在我们的车正在开往天柱山的南大门,下面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天柱山的概况,天柱山位于安庆市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大家都知道安徽简称“皖”,就是和我们即将游览的天柱山有关。天柱山,又名皖山,皖公山,万岁山。它不仅自然景观秀丽多姿,而且也是古皖文化的荟萃地,人文景观博大精深。

好了,我们的车子到了天柱山的南大门了。请大家拿好自己的物品,随我下车,下车的时候要注意安全。现在我们看到的这竹林环抱的寺庙就是佛光寺,它以前叫马祖庵,相传是中国禅宗六祖惠能的再传弟子马祖道一的道场。明代的时候先后有俩位高僧贯之和达观来到这里当住持,因为与皇室关系密切,达观大师被封为国师,兴建寺庙,明神宗赐名“佛光寺”。后来寺庙被张献忠义军烧毁,清代重建,又毁于太平军战火,现在的佛光寺是民国初年所建。可见佛光寺经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寺内供有被誉为“东方美神”的观音铜像大家可以进去拜拜,保佑家人和朋友健康,平安。

参观了佛光寺,咱们来看看自然风光,大家请看这块巨石,看它像什么?像不像猪八戒的头,这就是猪头石,瞧他嘴巴半张,好像在默念着什么,所以给它取名叫“八戒念经”,意思是嘲笑他有口无心。大家平时可不能这样啊。大家再看这里,这座山峰的上部展开,下部卷起,很像古代的书卷,这就是天书峰,相传左慈就是在这座山峰下面得到了九天玄女书。好了,现在咱们排队坐索道去下一个景点——飞来峰。

飞来峰在龙吟虎啸崖的最西端是天柱山的第二高峰,海拔1300米,整座山峰由一整块巨石构成,像一顶华冠戴在峰顶,俗称“盖帽儿”,关于这块飞来石还有个有趣的传说:相传乾隆爷游皖山,听地方官员介绍飞来石,他脱口吟诗:“飞来未必是飞来,定是世人胡乱猜,飞来如何不飞去,不能飞去怎飞来?”话语刚落,天气突变,乌云翻滚,风沙大作,飞来石在颤抖,顿时地动山摇,乾隆爷吓得跪拜在地,心想一定是触怒了山神,立刻改口说:“飞来一定是飞来,不是世人胡乱猜,既然飞来又飞去,当初何必要飞来!”话刚说完,云开风定,飞

来石归复原位,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现在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拍照、休息。希望大家以后看到照片就能想起这个传说。

看过了皖公神像,走过了神秘谷,大家随我一起走上著名的渡仙桥,俗话说:“人到桥头皆是仙”,据说跨过渡仙桥就会粘到仙气,这桥一裂为三,由两块条不连接在一起,下面是万丈深渊,所以这座桥又叫“三步两道桥”“试心桥”大家走走看。现在耸立在我们面前的那座雄伟的山峰就是天柱山第一高峰——天柱峰,海拔1488.4米,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魁伟秃丽,白居易赞叹:“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霄,”宋代朱熹感慨:“屹然天一柱,雄镇翰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力极功”由于天柱峰孤峰突,游人极少有人登上峰顶,在峰顶的崖壁上刻有“孤立擎震,中天一柱”八个大字,好了,大家就在这里远远欣赏,在这给大家半小时的自由拍照时间,稍做休息,30分钟后我们再继续游览天柱山的美景。

新四军军部旧址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萍,大家叫我小王或者王导在今天的游程中呢,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我提出来,我将尽可能为大家解决,在这里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在参观之前,就由我先给大家讲述一下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大概情况。新四军军部旧址又称皖南新四军军部旧址,座落在安徽省泾县24公里处的云岭乡罗里村。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方八省14地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在叶挺、项英领导下,新四军将士活跃在大江南北,英勇抗敌,创建了众多的抗日根据地。作为这一时期的新四军军部,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册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四军军部旧址便是当年他们在云岭驻扎时期留下的。

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8年7月陈毅元帅敬题“新四军军部旧址”馆名,从此,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正式成立。至今,新四军军部旧址是全国新四军纪念地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之一,也是中国现代八大重要史迹之一。

现在我们来到这的叶挺桥。桥的北边是一座小小的叶子山,山下是叶子河,清清溪水绕过村口向西流去。以前河上群众用木头搭成的简易小桥,新四军进驻云岭以后,行人陡增。因为它是南堡与罗里两村之间的必经要道,后来由叶挺军长提议,建造了一座长2米,宽2米的木质结构大桥,桥建成以后,当地群众高兴地赞颂新四军是人民的子弟兵,称这座桥为“军民桥”。全国解放后,云岭人民心中对叶挺军长无限敬爱,把这座“军民桥”改称为“叶挺桥”。

后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宣布“叶挺桥”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想大家都打心底敬佩我们的新四军战士,他们有着像叶挺一样为国为民的英勇,其中很多都壮烈牺牲了,我们现在参观的就是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位于云岭罗里村东的黄龙岗。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1年“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对云岭人民进行血腥清洗和严格控制,新四军抗日牺牲的烈士坟墓都不能公开祭扫。于是有人自发组成孤坟会,每年清明时节以扫孤坟为名对烈士坟墓进行护理,寄托对烈士的无限衰思。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纪念碑成为为云岭人民永远怀念新四军的实物见证。时光荏苒,回首上个世纪的沧桑

历史和红色风云,多少先烈和壮士为共和国的诞生和成长抛头颅,洒热血,埋骨青山。如同一座座丰碑矗立在青松翠柏之间。

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自批准建立以来,前来视察的党和国家以及军队的领导人络绎不绝。他们缅怀战友,让历史告诉未来,教育启迪后人;
他们谆谆教诲,鼓励老区人民开拓进取,开创新的天地。

桐城文庙-六尺巷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平,大家可以叫我小王。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一起游览桐城,咱们桐城历史悠久,文风昌盛,是江淮文化圈的发祥地和集中地。早在春秋时代,就被称为桐国,有1200年历史!桐城自古名人辈出,唐宋两代的曹松、李公麟,一个是大诗人,另一个是大画家。明清时期又有大思想家哲学家方以智。更值得一提的是以方苞、刘大魁、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文派,前后雄霸文坛近300年。近代又有美学宗师朱光潜。同时桐城又孕育了以严凤英为代表的一代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所以桐城又有“文都”的美誉。

现在我们的位置是和桐城文化密切相关的桐城文庙。在参观之前,我先向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文庙的情况。文庙又叫孔庙、圣庙,是旧时桐城县学和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地,它是一座“庙学合一”的文教活动场所。始建于元代,清朝重建,距今已有700年历史了,20世纪80年代予以全面维修,现在保留的文庙是其核心建筑,主要有大成殿、大成门、门楼,并配有文昌祠、崇圣祠棂星门、泮池、泮桥等建筑。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文庙,感受一下她的文化魅力吧。这是文庙的门楼,大家看到外墙上的“宫墙万仞”四字,相传这是慈禧的手笔。而大家头上正匾“文庙”二字,是赵朴初先生所题,字迹遒劲。大家一定注意到了门楼大梁和檐柱上的这些花卉图案,都是为鼓励古代学子们发奋读书,十分精致。

进了文庙大门,眼前的便是棂星门,棂星门是用汉白玉建成的四柱三门式建筑,柱身是方形的,造型简朴典雅。棂星是传说中的谷神,汉高祖命祭天要先祭棂星,以祈求五谷丰登,宋时将棂星门移到孔庙,意为以尊天之礼尊孔。走过棂星门以后,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半圆形的水池就是泮池,泮池中的泮桥也称“状元桥”,昔日书生考上秀才,便由桥上渡过泮水,称作入泮。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过泮桥,感受一下“入泮”的感觉吧!我们现在路过的是大成门,它是门厅式抬梁木构架,门厅前后之间用板壁隔成内外厅,并开三道门,中间屹立了一对石狮,两边侧门各置一只石鼓。大家请跟我往里走,我身边的有八只石狮子围绕着的就是月台,这个月台可不是火车站的月台哦,它是古代祭孔时举行典礼的地方。大家请看前面高耸着的建筑就是大成殿了,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堪称皖中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大成殿之冠。进入大成殿,眼前的这些泥彩塑像,甚至可以跟山东曲阜孔庙里的孔子塑像媲美呢!还有这些题额和对联,据说是出自清代多位皇帝之手。大殿的东西长庑,原是孔子弟子和贤人的配享之处。如已经辟为严凤英纪念馆和展览馆,大殿的东后侧是桐城文物精品馆,馆藏文物2000余件,其中包括李公麟的画,方以智的书。大殿西后侧是桐城派陈列馆。馆内有展板三十多块,详细介绍了桐城派的发展历史。在这两个馆内,大家可以充分体会到桐城文化的精髓。

下面的一个小时,各位可以凭自己的兴趣进殿或进展览馆参观,如果大家有

什么问题需要问我的话,小王十分乐意为大家解答。一个小时以后,我们在文庙门前集合,随后我们会驱车前往下一个景点:六尺巷。

各位游客朋友,眼前这条100多米长,两米多宽的小巷就是著名的“六尺巷”了。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六尺巷的故事,清康熙年间的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就是我们桐城。说到张英大家也许不太熟,但他的儿子张延玉,雍正年间的重臣,大家可能就熟悉一点了吧,历史上他们被称为“父子宰相”。张家的住宅旁有块空地,当年隔壁吴家在翻修房子的时侯想将院墙向外扩张,把这块空地占了。张家人因为这事和吴家吵了起来,家人就写信给张英请他出面处理。说到底呢,就是希望张英能够以权势摆平吴家。张英看了信后立刻回复道:“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简单,咱们家让一步,事情不就了结了嘛,张家人收到信后,感慨良多,于是就主动往自家这边让了三尺。吴家得知此事后深受感动,也向后退了三尺再修墙。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六尺巷。如今我们踩着由鹅卵石铺成的小路,听着几百年前那个和谐礼让的故事,是不是也有一番感触呢?

小孤山导游词

现在我们的大巴是在前往小孤山的路上,我身边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吴师傅,吴师傅是一位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人,所以坐他的车,大家可以放心。下面呢,我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小孤山。大家一定好奇,小孤山这个名字是怎么得来的呢,这里啊,可是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哦,小孤山与江西省境内的彭郎山隔江相望。传说在从前,有一对名叫小姑和彭郎的年轻人,在生活的接触中深深的相爱了。本是一对天造地设的姻缘,但是由于小姑长得太漂亮,被一个有钱有势的地主看中,逼着小姑成亲,小姑宁死不丛,跳江自尽.彭郎不知实情,天天站在江边痴情的眺望,盼望心爱的姑娘早日出现,日久天长就成为了一座彭浪山,小姑投江后由于思念彭郎,也化做了一座山,就是小孤山。小孤山号称长江绝岛,山高109米,如出水芙蓉,以秀、奇、险、孤而闻名遐迩,素有“海门第一关”之称。小孤山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是一座佛教名山,著名的启秀寺,供奉着闻名海内外的圣母妈祖,是内陆地区海拔最高的一座妈祖庙。小孤山就像万里长江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说着说着,咱们已经到了,大家请带好随身物品,不要将贵重物品落在车上了,我们准备下车了,下车时注意安全。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一天门了,俗话说的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历史上曾有六位皇帝来我们小孤山观赏呢,大家看到天门首额题的“灵昭江屿”四个篆字,就是乾隆皇帝题书的。大家请随我往上走,看到那个向耳朵一样的溶洞吗?这就是龙耳洞!这个洞啊600年前可是救了一位皇帝呢。说的是朱元璋,他在一次突围中曾进洞避险,追兵被洞口重重蛛网所阻,不得进洞搜查,朱元璋因此逃过一劫。

我们继续往上走,圣母殿就在前面了。圣母殿又叫妈祖圣殿。妈祖林默是宋莆田林愿的第六个女儿,生下来就有祥光异香,后来羽化成仙。明代开朝皇帝朱元璋曾经亲临小孤山祭奠妈祖。咱们大家一起进殿看看吧。参观完圣母殿,大家一定有些累了吧,我们到前面的梳妆亭休息一会。这座亭子原建于宋代,现在这座是1964年新修的。这里有一座圣母梳妆台,台下有一副楹联:梳长生鹤发,妆不

老峰头。据说啊!在这里用手或梳子梳理一下自己的头发,就可以长生不老,永葆青春哦!咱们也来梳理一下吧。

迎江寺-振风塔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迎江寺的大门口了。迎江寺位于安庆城东的江边,相传建于北宋的开宝年七年,也就是974,原名叫万佛塔,后来在战乱中受到破坏,清顺治元年重修,改名为迎江寺。大家请看门楹上这迎江寺三个大字,这可是光绪皇帝亲笔所书的,怎么样,来头很大吧!

想必大家一定注意到了山门左右两边这一对大铁锚,这对铁锚可是有3吨重呢!可能大家要问了,迎江寺里为什么会有这两只大铁锚?这是因为啊,相传安庆是一艘江上的大船,振风塔是船的桅杆。塔建好之后,有一个姓周的举人,被派到我们安庆来任知府。可是奇怪的是他却迟迟不敢来上任。因为啊!他听人家说,这安庆本来就是一舟,周知府一来,不就是舟上加舟,不翻舟也是要挤掉周的。换句话说呢,不是安庆要翻到水底,就是周知府要遇大难咯。周知府很烦恼啊!这不去上任是不行的,但听了传言,他又不敢去。这时候,周知府的母亲有了个主意,她对周知府说,儿子,你怕犯了安庆舟字的忌讳,好在你母亲我姓毛啊!我和你一块去上任,我下两根锚,将舟镇住不就行了。周知府听了以后很高兴,筹了一笔钱,特地定了两个特大铁锚,在上任前一天,叫人挂到迎江寺山门,然后带这母亲去上任了。从此,再也没有人说安庆要翻舟这样的话了。几百年过去了,每个来迎江寺的游客都要来看看这两只大铁锚。

好了,下面大家就随我一起走进迎江寺吧,在进寺之前,要跨过这道门槛,这门槛可是有讲究的,必须是男右脚,女左脚,大家可不要跨错了哦。进了迎江寺,这就是天王殿,这正中供奉的笑盈盈的佛像就是弥勒佛了,他也是释迦牟尼曾预言会在56.7亿年后降生在印度的未来佛。这两侧的是代表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了,手持琵琶,身白色的是东方持国天王。身着青色的是南方增长天王。身着红色的是西方广目天王。最后手持一把伞,身绿色的就是北方多闻天王。最后,这位在弥勒身后的,是韦驮,他是传说中保护出家人护持佛法的神将。

大家请跟上我,上楼梯时要注意安全,等上这段阶梯,我们就到了大雄宝殿。这居中供奉的是如来佛,旁边分别是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四大菩萨。东西两侧供奉的是药师佛和阿弥陀佛,我们经常听到出家人念诵的南无阿弥陀佛,其实就是向阿弥陀佛致敬。两厢佛台上供奉的这些,想必大家已经猜到了,对,就是降龙伏虎等十八罗汉了。这些佛像是不是都栩栩如生,各具神韵呢!

好了参观了大雄宝殿,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号称万里长江第一塔的振风塔吧!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振风塔了。它是一座明代的古塔,大家知道为什么塔取名为振风吗?其实就是振兴安庆文风之意。因为迎江寺以前又被称作万佛寺,所以振风塔还被叫做万佛塔。振风塔是一座阁楼式的砖石塔,高72.74米,仅次于河北保定的开元寺塔,在全国108座砖石结构宝塔中居第二位。请大家抬头往上看,塔共有七层,从底到顶,每层都按比例缩小。塔尖是葫芦状的,直耸云霄。塔内有浮雕佛像600座,碑刻51块,塔顶为八方须弥座,上接半圆形的覆钵和五个铁球,佛家称之为相轮。

这振风塔啊!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塔门的布局,来过振风塔的很多游客在登塔时,到了第二层,会发现找不到上第三层的门了。至于这塔门在什么地方,要靠大家等会儿登塔时,自己寻找。好啦!说了这么多,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要感受一下振风塔的独特魅力。下面,咱们就一起登塔,顺便去领略巍巍的龙山和浩浩的长江吧„„

各位游客朋友,相信大家刚才一定听到了那风吹塔铃的声音,是不是和我一样有种平静又超俗的感觉呀。那今天我们的游览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一路的合作和支持,途中如有服务不周的地方,还请大家多多包涵,也希望各位游客朋友提出您宝贵意见。欢迎大家有空常来安庆玩,最后祝各位一路顺风。

花亭湖

各位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的大巴是在前往花亭湖的路上,我身边这位是我们

的司机吴师傅,吴师傅是一位经验丰富,有责任心的人,所以坐他的车,大家可以放心。下面,我先简要的向大家介绍一下花亭湖景区吧,花亭湖位于大别山南麓,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分为龙山、花亭湖、西风洞、佛图寺、狮子山、海会寺六大景区和一个温泉疗养度假区, 花亭湖景色清新秀丽,湖光山色独具特色。碧波荡漾的花亭湖中众多的岛屿与周围的青松翠柏、奇峰怪石交相晖映,可谓是美不胜收。花亭湖不仅自然风光优美,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佛教禅宗的开山鼻祖慧可在此开设道场,创造了华夏的佛教禅宗文化,花亭湖也因此而享有“中国禅宗发祥地”的美誉。听了我这番介绍,大家是不是很期待这次的旅行呢。

说着说着,咱们已经到花亭湖,现在我们准备下车,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不要将自己的贵重物品落在车上了,还要请大家记住我们大巴的牌号、颜色及停车地点。

大家请跟紧我,不要掉队了,下面我们就要登上花亭湖大坝,近距离的欣赏花亭湖的倩影。花亭湖原名花凉亭水库,是我省第二大水库,集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大家注意脚下,现在我们已经登上大坝,花亭湖一览无余的呈现在我们眼前。虽然现在不是秋天,但我还是想到一句诗来形容眼前的景色,那就是“玉鉴穷田九万顷,秋水共长天一色”。大家看湖中分布的那些岛屿,是不是像一颗颗明珠,把花亭湖妆扮得更加美丽动人呢!那些岛屿不但是各具特色,风光迷人,而且啊!他们都有好听的名字,例如这个岛,叫月亮湾,那边那个叫金地岛,再远点的那个叫做情人岛。待会儿我们也有机会登上这些岛,饱览岛上的风光。

花亭湖不仅孕育了青山秀水,还哺育了大批的人才,大家知道吗,被海内外尊称为活佛的赵朴初先生就生在花亭湖畔。当年啊!在花亭湖水库修建的时候,还有一段关于赵老的小插曲呢,当初在建水库的时候,要将下游赵老的祖宅和家族墓地淹没,工程师们准备移址保护,但赵老听说后,坚决不同意,说不能因为自己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所以今天赵老的祖宅和家族墓地就静静地躺在花亭湖下了,赵老这种心系百姓的精神是不是很令大家感动啊!

大家仔细听,是不是有轰轰的声音啊!我们赶紧前去看一下起怎么回事吧!答案揭晓,这就是花亭湖畔最雄伟的瀑布九龙涧瀑布。瀑布之上是响水崖,流水经三级转折,最后落入潭中,落差可是有100多米。我们刚才听到的轰轰声就是瀑布发出的。关于九龙涧瀑布,还有一个传说呢,据说古代某年久旱不雨,田地颗粒无收,饥荒四起,谭中有九条青龙为救天下苍生,化作九道青光,撕裂长空,行云布雨。万物得以复苏了,但群龙却因为犯下天条,被玉帝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就是我们面前山,人们为了纪念九龙就将山称作九龙峰,涧称为九龙涧。大家看眼前的瀑布,是不是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感觉啊!我们在此会休息片刻,大家可以拍照留念,但要注意安全,不要下水哦,水凉小心感冒哦。

八大关

Now everyone, here we are at the Qingdao Badaguan Scenic Spot.Badaguan means eight great paes of China, which are used as the name of these roads.Lying between Huiquan Cape and Taiping Cape, Badaguan is a famous tourism resort of our country.In this area, there are more than 300 villas of exotic styles from 24 countries, such as Ruia, German, America, France and etc.Badaguan is called a world architecture museum.

In 1930s, when the Qingdao government made the construction of Zhanshan special region, it planned to built one road, then 3 and last 6.Seven of the ten roads were named after paes, the other three were taxes.The official appearance of Badaguan was proposed in “Qingdao Tour Guide”, published by Qingdao Daily.The ten roads are Jiayuguan Road, Shanhaiguan Road, Wushengguan Road, Hanguguan Road, Ningwuguan Road, Zijinguan Road, Juyongguan Road, Zhengyangguan Road, Linhuaiguan Road and Shaoguan Road.Except for the architectural features, the green on both sides of the road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landscapes.The flowering peach on Shaoguan Road, the oriental plane tree on Shanhaiguan Road, the crape myrtle on Zhengyangguan Road, the begonia on Ningwuguan Road, the ginkgo on Juyongguan Road and the cedar on Zijinguan Road, they form distinctiv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seasons.The Badaguan is also rich i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It was honored among the first ten „Chines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street‟.Here has come Liu Shaoqi, Zhu De, Zhou Enlai, Deng Xiaoping, Jiang Zhemin and other Party and state leaders.Because of the beautiful environment and diversified architectures, this place is famous as a natural studio and wedding photography paradise.There are more than 40 films, such as Down-trodden Peach Bloom, the Underdog Knight, and hundreds of TV drama, such as Song Qingling and Her Sisters, were shot here.Here we can see the Huashi Tower.Located on No.18 Huangai Road, the Huashi Tower was built in 1931, by a Belarusian nobility who was exiled in China.It is an European castle-style architecture, integrating a variety of Western architectural styles, not only Greek and Roman style, but also Gothic.The main building is constituted by a circle and a polygonal stone tower, with marble and granite stuck inside and outside, which named it the Huashi Tower.

It is said that after the Kuomintang spy chief Dai Li secretly met star White, his plane crashed into a mountain.Dong Biwu and Chen Yi had stayed in Hushi Tower when they came to Qing.The poem „The First Tour in Qingdao‟ was written by Chen at the first time he came.

Located on No.10 Juyongguan Road, the Prince House is a representative typical Danish building, constituted with a tall spire and irregular sloping roofs, all green.Here is a beautiful story.It is said that a Danish prince took a luxury ship „Feronia‟ to visit Qingdao and appealed by the beautiful coastal scenery.So he commiioned the consular Zhao

Hengsheng purchase a land, designed this claical-style architecture according to Andersen‟s fairy tale, and prepared to send this gift to the Danish prince.Although the prince didn‟t come, the name spread widely.

Chinese c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cities began 5,000 years ago at least, and the ancient Chinese cities generally fell into two types: capital and ordinary cities.The ancient capitals were all laid out with the imperial palace as the center, and civilian residences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and the ordinary cities took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seats of the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at the core, with the temples and civilian residences in the nearby areas.It is the concrete reflection of the feudal hierarch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cities.

Now China has only seven well-preserved ancient cities, i.e., xi’an, Nanjing, Jingzhou, Xiangyang, Xingcheng, Pingyao and Chongwu, of which xi’an and Nanjing once serves as the capital cities.In ancient China, building a city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military defense works.Usually, a city was encircled by high walls, which was bordered by a moat.The high city walls and wide moat were built for the safety of the city.Most of the old cities are square or rectangular; city gates were built on the four sides of the city walls; and on each city gate stood a majestic tower.In the daytime, the city gates were wide open; and at night they were all closed, making the people in the cities feel tranquil and safe.The Drum and Bell towers stood in the center of a city.In the morning, the bell was tolled; and at night the drum was beaten.In the city, the streets in the shapes of “+” or cheboard were built.In the land of water in south china, the streets and lanes by water are linked with the rivers outsides of the city, with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by land and water.Now most of the ancient cities of the past dynasties have disappeared, leaving only some ruins.Only a small number of ancient cities that still exist are the city wonders of China.The new cities in China have sprung up like bamboo shoots after a spring rain throughout the country. (From the Marvels of China)

天子山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武陵源观光游览,很高兴能为大家导游,接下来我们将要游览的地方是武陵源中心景区之一,被誉为“峰林之王”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天子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举目远眺,千山万壑是尽收眼底。大家眼前看到的这种奇特的地貌叫做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根据科学论证:3亿多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在1亿年前左右,由于海浪的冲击,石英砂岩在海底沉积了500多米厚。后来,经过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这里成为了陆地。地面抬升后,在流水深切的作用下,一些细小的沙石被冲走,加上在重力作用下岩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地冲刷等综合作用,使武陵源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这种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看到此情此景,我想没有人不会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那么下面就请大家跟我一起徒步漫游,用心去体会这“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欣赏那“峰林之王”的无穷魅力。

好了,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神堂湾。神堂湾是武陵源景区最为神秘的地方。为什么说它神秘呢?神堂湾共有岩墩九级,曾经有人想进山探险,可他才下到四五十丈深的第四级,就是一片漆黑,阴风怒号,还伴着各种凄厉的叫声,使人毛骨悚然,魂飞天外。1968年解放军某部为采灵芝等贵重药材,带上枪,利用绳索等工具,也只下到第六墩就不敢再下去了,因为从六墩往下看,还是阴森恐怖、深不见底。因此,“神堂湾”这个地方从此以后便成为了无人涉足的神秘世界。

大家现在所处的地方是“点将台”,相传向王天子当年就是在这个地方操练军队,发号施令,那是何等的威风!请大家仔细观察山下的一座座石峰,粗看是杂乱无章,细看则是井然有序,它们一个个气宇轩昂,精神抖擞,威武壮观,整齐严肃,不正像是即将出征的将士吗?这不禁令人想起了宋代著名的词人苏轼的《题西林寺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现在我们到达的景点是整个武陵源唯一的一处大型人文景观贺龙公园,进人公园,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尊贺龙铜像,铜像高6.5米,包括战马一起重达9吨多,是中国近百年来的伟人中最大最重的一尊铜像。

在铜像背后的不远处,便是“云青岩”观景台,从这里可以观赏到著名的“西海石林”。西海啊是名副其实的山的海洋,我们可以看到上千座山峰风起云涌般展现在我们的眼底。

请大家看前方的不远处,有一排秀丽精致的石峰,形如笔杆。这就是武陵源“十大绝景”之一的“御笔峰”,相传向王天子兵败以后,曾经焚毁所有文稿,可当他看到这几支御笔时,想到曾经用它们批阅公文,指挥过千军万马,如今却功败垂成,自己又有何颜面面对家乡父老,于是悲愤地将几支御笔掷落于山谷之中。然而笔通灵气,落地成峰,形成了大家眼前看到的“御笔峰”。如果在红霞满天的时候来看,御笔熠熠生辉,笔尖还残留着几点朱红墨迹。1994年,国家邮电部发行的“武陵源”邮票和首日封,以及大家手中的武陵源Ic卡门票上的图案,都是用“御笔峰”作背景的。

各位朋友,接下来请大家来欣赏“天女献花”的秀丽吧。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到对面山岭的中部,在朦胧的云雾中是不是有一个美女的倩影在云雾中亭亭玉立呢。你们看,她怀抱花篮,嘴含微笑,正深情地把朵朵鲜花撒向人间,因而称之为“天女献花”。

天子山的风景是迷人的,这里的民风也是淳朴的,这里有看不完的风景,讲不完的故事,因此有人评价天子山为“谁人识得天子面,归来不看天下山”。但愿天子山的景色留给大家的是永远美好的回忆,希望大家下次再来天子山观光旅游。谢谢大家!

金鞭溪

各位朋友:

大家好!

今天我们将要参观的是有着“千年长旱不断流,万年连雨水碧青”美誉的金鞭溪。金鞭溪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峡谷之一,整个峡谷全长大约

7、5千米。金鞭溪就好比是张家界这位“绝代佳丽”身上的一条蓝色丝巾,它把“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山水美发挥到了极致!那么金鞭溪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峡谷呢?著名文学家沈从文先生赞誉它是“张家界的少女”,当年张家界的宣传者——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此曾赞叹它是“一片童话般的世界”,现在就请大家跟随我沿着吴老和沈老先生当年的足迹去揭开金鞭溪神秘的面纱吧!

请大家注意看左边这些奇特的植物,它就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珙桐是多年生木本花卉,通常在春末夏初时节开花,花呈白色,柱头上略带-点紫红,很像鸽子的头和嘴,花身有两片又大又长的苞片,像是一对翅膀。整个花朵的形状就像一只放飞的鸽子,这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因而外国人亲切地称它为“中国鸽子花”。

现在大家请看眼前峡谷的两旁,这种高大而华贵的塔形树,这也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杉。水杉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树种,人们曾经以为已经在第四纪冰川袭击时期绝迹了。然而1941年我国的植物学家在四川省万县的磨刀沟发现了它。1982年开发张家界时,人们发现这里生长着大面积的水杉及3000多种珍奇植物,这真是大自然赐予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大家请往右前方看,前面这座高耸如云的石柱就是闻名遐尔的金鞭岩,而金鞭溪就是因为长年流经此岩而得名的。它高378米,方方正正,上细下粗,棱角分明,如同一支高举的钢鞭,直指云霄,令人望而生畏。加上其岩石结构为红色石英砂岩和石灰岩,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故名金鞭岩。金鞭岩是整个张家界景区最高、最陡、最壮观的石峰,人们称赞它是“名山大川处处有,惟有金鞭奇上奇”!更为奇特的还有呢,再请大家看紧紧依偎着神鞭左边的巨峰,它好像一只雄鹰,鹰头高昂,凌空展翅.一只翅膀还有力地半抱金鞭岩,气势雄伟,所以叫做“神鹰护鞭”,这也是金鞭溪的王牌景点之一。

看了金鞭岩的雄姿,大家可能会奇怪:大自然为何如此神奇?据科学论证:

3亿8千万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1亿年前左右,由于海浪的冲击,石英砂岩在海底沉积了500多米厚,后来,经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这里成为陆地。地面抬升后,在流水深切的作用下,一些细小的沙石被冲走,加上在重力作用下岩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地冲刷等综合作用,使张家界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经风化、流水切割,逐渐形成了由一系列柱峰、方山、峡谷组合而成的这种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看到此情此景,没有人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惊叹!

峰回路转,鸟语花香,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沿溪遍布着一种形状怪异的花,它的形状特别像龙虾,不错,这就是龙虾花。龙虾花是一种珍贵的草本植物,它春天发芽,夏天开花,秋天结实,冬天落叶。根据花形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三种,当地人称花小的为“米虾花”,花大的叫“龙虾花”,介于中间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叫“河虾花”。

人们都说武陵源有两只明亮的眼睛,现在看到的就是其中之一的——紫草潭。据说以前潭壁上长年攀生着一种紫色的草,因而得名“紫草潭”。在这里,河道陡然变宽,从砂刀沟直泻而下的水经过长约15米的层层阻滞已变得没有多少波纹和涟漪了,水平如镜,紫草潭宽4米,水深约5米,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娃娃鱼生活的温床,也曾经是著名的金鞭鱼产地。

黄石寨

各位朋友:

大家好!

欢迎来到张家界,非常高兴能同大家一起游览张家界最大的凌空观景台——黄石寨。人们常说“不到黄石寨,枉来张家界”,可见黄石寨是整个张家界风景的精华,一位著名诗人曾经这样评价黄石寨:“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之外,目瞪口呆。”关于黄石寨的名称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汉留侯张良曾在此山居住,为纪念师傅黄石公,修庙祭祀,取名黄石寨;
另一种说法是从远处眺望,此山像一头威猛的雄狮,所以又称“黄狮寨”。

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沿着这条“杉林幽径”来欣赏两旁让人目不暇接的风景吧。这是一排排陡峭而又曲折的石级,自古登黄石寨只有后山一条路,今天走的这条路,是十多年前人工开凿的。

大家请注意听,前面传来了阵阵歌声。这是悦耳动听的土家山歌,前面便是土家姑娘的点歌台。一个个衣着秀丽的土家姑娘正在载歌载舞地欢迎着各位来宾,她们优美的歌声是否会唤起您对土家民风的无限向往呢?她们的热情好客、淳朴善良是否带给您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快乐?此时此刻,您是否已经感悟到张家界“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真谛呢?

大家请看右边对面的山上,有一个约20米高的圆形石柱,上面还有一块长约3米、宽1.5米的石匣,石匣上有一个石盖,这石盖一半凌空,一半盖于匣上,周围环绕着五棵翠绿的松柏。传说张良曾将黄石公的三卷天书藏于匣内,后因战事平息,张良又取出天书放置在其他地方,但他却忘记合上抽盖,至今留下一只半掩半开的石匣。由于石匣内曾藏过天书,因而被人誉称为“天书宝匣”。

好了,我们现在已经到半山腰了,离“会当凌绝顶”的寨顶只差一半的路程了。大家请看前方,两山相挤,中间仅有一条通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的气势,这里就是“南天门”。

大家请看这边,顺着我手指方向的便是“定海神针”。它高大挺拔,巍然屹立,似乎在用强硬的身躯支撑着整座大山。“定海神针”与“金鞭岩”遥遥相对,形成了一幅十分壮观的“天然壮景”。那前面这座孤立的柱峰又是什么景点呢?它拔地而起,直插云霄,高达300余米,这就是张家界有名的“南天一柱”了,因为立在南天门下面而得名。“南天一柱”是整个“武陵源”风景的特写,它拔地而起,上大下小。在它身上有一种历经万年沧桑却仍然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整个“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缩影,也是“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的节徽和标志。

说起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大家一定会觉得奇怪,大自然为何如此神奇?根据科学论证:3亿多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在1亿年前左右,由于海浪的冲击,石英砂岩在海底沉积了500多米厚。后来,经过新构造运动强烈抬升,这里成为了陆地。地面抬升后,在流水深切的作用下,一些细小的沙石被冲走,加上在重力作用下岩石崩塌,又被雨水、溪流慢慢地冲刷等综合作用,使武陵源地区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形成了这种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

好了,现在我要告诉大家,我们已经顺利登上黄石寨寨顶了。我带大家到“摘星台”来看看吧。站在这儿,使人油然产生“一览众山小”的感慨!特别是到了晚上,有一种与星星近在咫尺的感觉,似乎一伸手,就能将天上的星星给“摘下来”。

眼前的这个人工景点就是“六奇阁”。“六奇”准确地说是指山奇、水奇、云奇、石奇、动物奇、植物奇。这是公园内唯一的人造景观,它是采用大理石和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建成,、高四层,是一座集民俗、书法、自然景观于一体的特殊楼阁。站在楼上,可以尽情饱览张家界的壮丽风光。好了,我们的游览也要结束了,有机会欢迎大家再来黄石寨旅游,谢谢大家!

崀山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到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崀山观光旅游。

崀山位于湘西南边陲的新宁县境内,它是继张家界后发现的又一颗璀璨的风景明珠。相传舜帝南巡时途经新宁,看到这秀美的奇山秀水,驻足赞叹:“此山良好,可谓崀山。”崀山由此而得名。大家知道,从地质地貌上来看,张家界属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桂林属喀斯特地貌,而崀山则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在数千万年前这里是一片内陆湖,由于地壳的变动,内陆湖底突出,从而形成了现在的红色砂粒岩结构的丹霞地貌。其丹霞地貌的形态和规模在全国同类地貌之中均达到了极限:象我们将要看到的八角寨之高、天下第一巷之长、亚洲第一桥之险、红华赤壁之绝、将军石之峻,都令人叹为观止。整个崀山风景区占地108平方千米,聚集了牛鼻寨、骆驼峰、八角寨、紫霞峒和扶夷江等五大景区。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牛鼻寨景区。为什么叫牛鼻寨呢?原来在东面那块大石的右侧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成对出现的“牛鼻孔”,当地老百姓称为牛鼻山,后来因为农民领袖雷再浩、李源发先后在这里聚众起义,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也在这里屯兵扎寨而改称为牛鼻寨。眼前大家看到的“天下第一巷”几个大字是丹霞地貌命名者、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陈国达教授1993年来崀山时亲笔题写的。天下第一巷最宽的地方也只有0、8米,最窄处仅0.3米。置身在这天下第一巷,后不见来处,前无有尽头,只能看见头顶一线青天,绝壁对峙,鬼斧神工,大有“天光一线,人生如缝”的感觉,堪称天下一绝。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八角寨景区,八角寨景区是位于崀山最南端的湘桂边境,因为山顶有八座山峰相连,这八座山峰互为犄角,像一朵八角莲花而得名。大家请看这个叫“天生桥”的景点,它被誉为是“亚洲第一桥”,它是丹霞地貌中很独特的自然景观。整个桥呈半圆拱形,就象是人工砌筑,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

止。登临八角寨要走1708个台阶,走过1708个台阶,来到这个平台,站在这里,我们现在可是一脚跨两省,一边是广西,一边是湖南。

现在我们进入了骆驼峰景区,骆驼峰景区是丹霞地貌地形中典型的象形景区。大家请看正前方的骆驼峰,像不像是一只从沙漠远足来此的骆驼呢?这可是世界上最长、最大、最重的骆驼了。大家再看这边,有一座倒立的辣椒峰,它高180米,上周长约100米,下周长才40米,这通体赤红、分外夺目的辣椒正是我们湖南人热情的象征。2002年9月,法国“蜘蛛人”阿兰.罗伯特徒手攀岩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活动就是在此举行的。

各位朋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有碧绿的青山、清澈的江水、低垂的翠柳的紫霞峒景区,它包括万景槽、玉泉山、象鼻石、乌云寨、刘华轩墓等景点,以幽为它的主要特色。大家不要以为紫霞峒是一个洞,其实啊,紫霞峒并不是一个洞,峒者冲也,它是少数民族村和寨的意思。传说有一位高僧云游至此,相中此地,每天早上起来,点燃香烛,迎着彩霞把袈裟铺在红瓦山上,然后打坐修炼,袈裟经阳光一照,是霞光万道,香火缭绕,故称“紫霞峒”。来到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这里也是佛教和道教的圣地。

刚刚我们见识了崀山的伟岸,现在请大家再来感受一下扶夷江的温柔。美丽的扶夷江碧流澄清,两岸奇峰异石就象一条飘带贯穿全景。扶夷江与漓江同发源于广西资源县的猫儿山,因为新宁县古为“扶夷侯国”,故称扶夷江。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崀山六大绝景之一的将军石。将军石原是一座山体,丹霞地貌发育到晚期形成了石柱,它高400米,周长40米,顶部略小,上下等粗,5千米外仍可见其独立天外的伟岸英姿。

马王堆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参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陈列馆。马王堆汉墓呢是位于长沙市东部地区原来的马王堆乡,距离市中心约4千米。1971年底,我们对此进行了考古发掘,这才揭开了这座千年地宫的神秘面纱。

经过考古发掘,我们发现马王堆是西汉初期轪侯家族的墓地。马王堆共有三座墓。其中一号墓中共出土各类文物1800余件以及一具保存十分完整的女尸。一号墓之所以保存得如此完整,主要的原因在于采取了深埋密封的筑墓方式,加上2000多年来长沙地区没有发生过大的地震,因此,一号墓的尸体及大量随葬器物才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大家看到的这件衣服可是我们陈列馆的镇馆之宝了,它的名字叫素纱禅衣。素纱呢是指没有染色的纱!禅衣就是没有衬里的衣服.从墓中一共出土了两件素纱禅衣,它们的重量分别为48克和49克,也就是说还不到1两,那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缘边,它的重量就只有半两多一点儿了,真可谓是“轻若烟雾,薄如蝉翼”啊。那么这样轻薄的衣物,汉代的妇女又是怎样穿的呢?当时啊人们是罩在色泽艳丽的绵袍上穿,使绣袍上华丽的纹饰若隐若现,给人一种非常朦胧的美感。

大家看到的这幅从一号墓中出土的T型帛画也是陈列馆的镇馆之宝。因为这幅帛画的外形和英文字母大写的“T”非常相似,因此把它称之为“T”形帛画。据考证这是出葬时,由人高举着走在仪仗的最前面,用以“引魂升天”。

大家可以看到,整幅画的内容从上至下可分为天上、人间、地狱三个部分。华盖以上为天上部分。正上方有一人首蛇身的神。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它是威力巨大的烛龙神。在它的右边画有九个红色的太阳半隐半藏在蓝色的扶桑树

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在最大的太阳当中还画着一只黑色的鸟,古人把它称为“金乌”,其实啊这是古人对太阳黑子的观测结果。人间部分以华盖作屋顶,华盖以下是三个贴身的奴婢紧跟轪侯夫人,两位炼丹的方士正向她献上长生不老的丹药。下面的图画可能是老夫人去世以后他的家人守灵祭祀的场景。你们看,他们都神色肃穆,尽显哀伤之态。画面的下部分就是地狱部分,地狱里赤身裸体的地神——鲧正平托着白色的大地,脚下踩踏着两条意欲兴风作浪的鳌鱼,制止地震山崩的发生。这是一幅把神话、想象和现实生活完美统一的杰作,它体现了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追求永生的幻想。因此,“T”形帛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难得一见的杰作,堪称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大家现在看到的就是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距今有2100多年的马王堆女尸。她是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第一代轪侯利苍的夫人,她的名字叫“辛追”。辛追夫人出土时身高为

1、54米,体重为34.3公斤,她的血型为A型,我们可以看到,辛追夫人的头部、颈部、躯干和四肢均保存了完整的外形,她出土的时候皮肤湿润而且覆盖完整,呈淡黄褐色,手摸上去还有油腻感。大家看到的这具尸体有眼球脱出、口张开、舌头稍微挺出、直肠脱垂的现象,这是尸体的早期腐败现象。但是因为一号墓密封良好,尸体的腐败现象在下葬后不久就停止了。这具女尸保存的年代之久、保存程度之好,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当中都是十分罕见的。由于它明显不同于呈干瘪状的“木乃伊”和表面似蜡制模型躯壳的“尸蜡”,也不同于骨骼脱钙软化而易于折断的“泥炭鞣尸”,因此国际上已经认同,在尸体的分类上,应该把马王堆这类历史悠久、软组织仍有弹性、内脏俱在的“湿尸”,命名为“马王堆尸”。

经过尸体解剖,推断辛追夫人是在吃过甜瓜后由于胆绞痛的急性发作,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由此导致急性心肌缺血而造成猝死的可能性为最大,死亡年龄约为50岁。好了,我为大家就讲解到这儿了,谢谢大家!

毛泽东故居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到毛泽东故居参观。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栋古朴的农舍叫“上屋场”。1893年12月26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毛泽东同志故居,是一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的典型南方农舍,它面临绿水,背依青山,成凹字形结构,这里的老百姓称它为“一担柴”。当年这里居住着两户人家,东边13间小青瓦房是毛泽东家里的!西边四间茅草屋是邻居家的,中间的堂屋为两家共用。大门顶端挂着的这块“毛泽东同志故居”金字红木匾,是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4月2日亲笔题写的。

现在请大家和我一起进堂屋参观。这里就是前面提到的两家共用的堂屋,它在南方是摆酒席、宴请客人的地方,这里的方桌和板凳都是原物。这个叫神龛,是供奉神佛、祖宗用的。

穿过堂屋这扇小门往后便是“退堂屋”。毛泽东小时候经常在此帮助父母劳动,用水桶挑水,这个大水桶是原物。

这里是厨房。请大家看这口炉灶,过去农家的灶多用泥砖砌成。这口灶是在故居复原陈列时,根据老人的回忆复制的。

这里是火堂。南方农家一般都有这间冬天架柴烧火取暖的房子,你们看这上面有个挂钩,俗称“炉膛钩”,它是用来挂壶烧水的,当然也可用来煮饭菜,冬天全家团团围坐边吃边聊,那可是热气腾腾的呢!1921年春天,毛泽东在筹建共产党的过程中,回到韶山。他邀弟妹们围炉烤火、拉家常。弟弟毛泽民一口气讲了这几年遭受的灾难。毛泽东说,是的,这些不只是我们一家发生的事,天下

大多数人都这样,这叫国乱民不得安生,所以我们要舍小家为大家,出去做一些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工作。后来在毛泽东的谆谆教导下,全家人相继离开家乡走上革命道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一家先后有6位亲人英勇献身。

这一间是横屋。横屋通常是一家人用餐的地方,但在这里也发生过不同寻常的故事。他所写的《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重要著作,其中一部分资料就是在这儿收集的。这张桌子和这里的凳子是当时使用的原物。

我们现在进入的是毛泽东父母卧室。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就诞生在这间房里。墙上挂的这是毛泽东同志父母的遗照。他的父亲毛顺生生于1870年10月,是一位非常勤劳节俭、精明能干的农民,1920年因患急性伤寒病去世,享年50岁。应该说父亲的勤劳节俭和善于持家理财为早年毛泽东外出读书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这是他的母亲文氏,他的母亲生于1867年,是一位勤劳善良、聪明贤惠的农家妇女。她性情温和,富有爱心,经常接济周围的乡亲。父母亲所具有的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对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影响很大。1959年毛泽东看到母亲这张照片时还说:“我还是挺像我母亲的。”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张陈旧的木床也是当年的原物。

这里是毛泽东的卧室。墙上的这张照片是毛泽东和母亲及两个弟弟于1919年春在长沙的合影。当时的毛泽东同志在长沙工作,小弟毛泽覃呢在长沙读书。因为母亲病重,大弟毛泽民送母亲去省城长沙治病,所以他们母子四人才有机会留下这唯一的一张合影,也就是在这年的的10月,毛泽东的母亲去世了,这张珍贵的照片由于在毛泽东外婆家珍藏而幸存下来。这里也是毛泽东小时候学习的地方。当年的毛泽东晚上读书就是用的这盏小油灯。毛泽东天资聪颖,又酷爱读书,夏天的晚上蚊子特别多,他就在床边放一张条凳,凳上放一盏灯,人躲到蚊帐里面,将头伸到帐子外面来看书。冬天,他常常躺在被子里读书到深夜。甚至在他13岁至15岁停学在家劳动的时候,他也刻苦攻读。请大家抬头看,可能大家没有注意,在这间房的上方还有一个小阁楼,也就是在这个小阁楼上建立了中共韶山支部。

请大家跟我继续参观,这里呢是毛泽东家放农具的地方,毛泽东从6岁开始参加劳动。13岁到15岁,因家里缺乏劳动力,他便休学在家从事农业劳动。所以说毛泽东还正式当过两年农民呢。这里放的水车、石磨等都是他当年用过的原物。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毛泽东故居的参观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

岳阳楼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到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参观游览。

岳阳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4A级旅游区。岳阳楼的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历史悠久,岳阳楼的前身为鲁肃修建的阅军楼,始建于东汉建安十九年即公元214年,唐肃宗乾元二年即公元759年开始被称为岳阳楼,在江南三大名楼中啊岳阳楼的历史最为悠久。二是风景独特,岳阳楼胜景由江、湖、山、城构成。“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这是对岳阳楼地理位置的绝妙赞美,岳阳楼是得水而壮,得山而妍,形胜江南。三是文化深厚。《岳阳楼诗文集》收录了千余篇名篇佳作及大量的楹联匾屏和书画碑刻,大多数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忧患意识”。如杜甫的《登岳阳楼》,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将这个优秀传统发展到了巅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处世哲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融汇的精神使当时苏东坡发出了“虽圣人复起不易斯言”的感慨。刘少奇将它引为共产党员修养的准则,胡耀邦誉之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结晶,它确实是我中华精神文明之绝句!四是文物珍贵。江南三大名楼中,惟有岳阳楼是保持原址、原貌,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国家级文物。现在所见到的岳阳楼为纯木结构,1983年按“整旧如旧”的原则落架大修而成,四柱、三层、飞檐、盔顶,全楼没用一块砖石,没有一颗铁钉,全用木料构成,门缝对榫,工艺十分精巧。

朋友们,现在各位面前的就是岳阳楼。横匾上“岳阳楼”三字是由郭沫若先生题写的,现已编入《中国名匾》一书。岳阳楼三层三檐,盔顶式木结构,盖黄色琉璃瓦。盔顶是岳阳楼建筑的突出特色,大家请看,它形似古代将军的头盔,威武雄壮,配以飞檐,曲线流畅,给人势欲凌空之感。大家再看盔顶下的如意斗拱,它形似蜂窝,层叠相衬,饰以龙头、凤头、云头纹饰,既承托盔顶重力,又

使整个建筑更为精美、庄重、和谐。因此,岳阳楼的建筑在美学、力学、建筑学和工艺学方面都有着惊人的成就。

进入主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家神驰已久的《岳阳楼记》的雕屏,雕屏由12块紫檀木组成。岳阳楼开始真正名扬天下是在北宋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以后。庆历四年,滕子京被贬为岳州知府,他上任后便重修岳阳楼,并请好友范仲淹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这篇文章全文虽然仅368个字,但是内容博大,哲理精深,气势磅礴,语言铿锵,成为千秋绝唱,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更成为传世名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崇高人格文化的积淀。《岳阳楼记》以其至高至上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流传千古而不朽,滋养着人们的心灵。

整个大楼由四根楠木大柱支撑。自楼底直贯楼顶,再以12根金柱为内圈,支撑二楼,周围绕以20根木柱,彼此牵制,门缝对榫,连结为整体。一楼悬挂的是古今名家吟咏岳阳楼的楹联。

我们现在登上了岳阳楼的顶层三楼。站在这儿,凭窗远眺,可以领略“衔远山,吞长江”的磅礴气势,欣赏“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湖光山色,大家可以看到洞庭湖水天相接,浑成一色,清风朗月,无边无际,山色湖光荟萃一楼,得到的感觉不正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吗?

中间是毛泽东手书杜甫《登岳阳楼》的条屏,你看它布局严谨,笔意奔放,铁画银钩,雄健挺拔,深得怀素狂草遗风,且又自成一格。这是一件难得的艺术珍品,悬挂于此,使岳阳楼更是锦上添花。

岳阳楼的介绍我就给诸位讲解到这里,欢迎大家下次再到岳阳来。谢谢大家!

凤凰古城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凤凰古城做客。凤凰是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名胜古迹很多,历来是人们游览的胜地,城内的古代城楼、明清古院和石板小街现在仍是风采依然;
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还有唐代修建的黄丝桥古城至今仍保存完好。凤凰不但风景秀美,而且人杰地灵。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著名作家沈从文和著名画家黄永玉都是凤凰人。《边城》、《湘女萧萧》、《湘西剿匪记》等十多部影视剧也曾在这里拍摄。

这里就是我国著名作家和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的故居。

沈从文故居是他的祖父沈洪富于清朝同治元年所建。1902年12月28日,沈从文先生就诞生在这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四合院里,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919年,沈先生只身来到北京,开始了他从文的艰苦生涯,创作了《边城》、《湘西》等一系列文学作品,不久就蜚声中国文坛,几乎与年长他20多岁的鲁迅先生齐名。20世纪50年代之后,沈先生潜心于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写出了惊世之作——《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沈先生的作品与人品表现出了强烈的一致:自然、厚朴、谦逊、勤奋、博大而凝重。沈先生一生所创作的500多万字的作品,是世界的文学瑰宝,给后人研究旧中国和旧湘西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这里是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熊希龄先生的故居。1870年7月23日熊希龄先生就出生在这间小平房里。熊先生少年时期就具有忧国忧民之心,9岁的时侯,他的私塾教师出了一副上联:“栽数盆花,探春秋消息;
”熊先生立即对出了下联:“凿一池水,窥天地盈虚。”一时被传为佳话。熊先生成名以后,积极主张维新变法,曾创办《湘报》、时务学堂和常德西路师范学校,是湖南与谭嗣同齐名的维新派中坚。后来,熊先生出任东三省财政监理官、热河都统、财政总长等职务,1913年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政府总理,当时的这一任政府被舆论界称为

“才子内阁”。后来,因为熊先生反对袁世凯独裁,被袁世凯逼迫解散内阁,辞去总理职务。1937年12月5日,熊希龄先生病故于香港,享年67岁。

在这条旅游商品一条街上,有很多苗族的民间工艺品供大家选购和参观,还有别具一格的扎染工艺品和蜡染。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清朝康熙九年又经过加修,桥面上原有吊脚楼亭,1956年修公路的时候,原来的楼亭和两侧的牌坊均被拆除,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桥下,可以看到一排有百年历史的旧吊脚楼。吊脚楼下是凤凰传统体育节目——赛龙舟的地方。

大家沿着当年的官道,到达的这是沈从文的墓地。这里看到的是黄永玉先生为纪念表叔沈从文而题写的铭文:“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沈先生的墓地没有隆起的土堆,只有一块原始状态的五色石矗立其间;
这里没有雕栏玉砌的装饰物,只有一条放牧、打柴的石板小路横贯其间,象征着沈先生永远与普通民众在一起。沈先生的骨灰一半撤在面前这条沱江里,一半就葬在这块五色石下,他就像面前这条沱江,发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
他像陪伴他的这块五色石,来源于大地又回归大地!

作为墓碑的五色石正面,刻写着沈先生的手迹: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是的,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舍弃升官发财的从军道路,选择了清苦的从文生涯;
正是这样一种信念,使沈先生挥动了他那如椽巨笔,将他认识的湘西人介绍给世界。

墓碑的背面,刻写着沈先生妻子张允和女士的铭文:

“不折不从,星斗其文;
亦慈亦让,赤子其人。”

这四句话,简明扼要地总结了沈先生的一生。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儿了,希望凤凰能给大家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有机会再相聚凤凰,谢谢大家!

炎帝陵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前来瞻仰炎帝陵。

炎帝陵是举世闻名的始祖三陵之一,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祭祖朝圣、旅游观光的胜地。炎帝神农氏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创始者,他为中华民族的始兴和繁衍作出了开创性的伟大贡献。

各位游客,我们大家现在来到的是祭祀广场,一般祭祖都是在这里举行。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主体建筑——神农大殿,神农大殿是仿清古建筑,重檐歇山顶,看上去和北京故宫的建筑特色非常相似。

好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炎帝神农氏的八大功绩图,神农氏的第一大功绩:“治麻为布,制作衣裳”,这使人类社会向文明发展迈出了重大的一步;
现在看到的是第二大功绩:“日中为市,首辟市场”,神农氏提倡交易,互通有无,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需要。“弦木为弧,剡木为矢”,这是指神农氏创造的弓箭,改进了狩猎工具,提高了生产力;
第四大功绩是“始作耒耜,教民耕种”,为了方便种植,提高效率,神农氏发明了早期农具,并教大家耕种,从而解决了“民以食为天”的大事;
“遍尝百草,发明医学”是他的第五大功绩,后人为了记住神农氏的这一大功绩,将我国医药史上的第一部医药书称为《神农本草经》;
这是“作陶为器,冶制斤斧”,他制造了最早的陶器,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
这里看到的是第七大功绩“削桐为琴,连丝为弦”,先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以后,对精神生活产生了强烈的追求,在劳动实践中发明了五弦琴又称为神农琴;
最后一大功绩是“建屋造房,台榭而居”,明堂的建造源于鸟儿窝,鸟儿白天飞出去觅食,晚上又能飞回窝里憩息,神农氏想:如果人们也有这么一个固定的“窝”,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再是钻洞穴,那多好呀。从这八大功绩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炎帝的创造发明跟我们的生活都息息相关。

好了,我们现在的看到的炎帝陵大殿共分五进,第一进是午门,穿过午门可以看到迎面竖立的这一块高大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炎帝陵”三个大字,这是国家主席江泽民1993年9月4日为炎帝陵题的词。在石碑的左边卧着一只美丽温驯的鹿,右边则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鹰,这就是传说炎帝的另外两位母亲。

第二进是行礼亭。行礼亭上方悬挂的那块“民族始祖,光照人间”的横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所手书的。我们现在到达的是主殿。主殿是炎帝陵最高大的建筑,这两根大石柱上悬挂着一幅楹联:“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这幅对联概括了炎帝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大功绩;
大殿的门额上还悬挂着一块横匾:“炎黄子孙,不忘始祖”,这是陈云同志83岁高龄时题写的。主殿是炎帝金身塑像所在地。你们看,老祖宗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圣坛上,慈眉善眼,满脸微笑,左手持一束稻穗,右手拿两朵灵芝,两腿之间放着一只竹筐,里面装着的是他亲手采回的药草。这正是炎帝奠农、工基础,开医药先河的三大功绩的体现。

现在我们到了第四进——墓碑亭。在这汉白玉石碑上面刻着“炎帝神农氏之墓”七个大字。各位也许会问:炎帝为什么又称神农氏呢?因为炎帝始制耒耜,耒耜是一种原始农具,他教民播种五谷而食之,所以称之谓神农氏,他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开创者,被列人我国古代三皇五帝,称为农皇,几千年来中国都是以农业立国。这块碑是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于1985年5月15日为炎帝神农氏题写的。这后面是是炎帝神农氏的陵墓,我们的老祖宗炎帝神农氏就一直安息在这里,几千年来这里一直香火不断。

好,接下来我们去看看御碑园,历代皇帝每次祭祖完毕就会刻一块御碑以作纪念。好了,今天我们的参观就到这儿了,炎帝这种开拓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立足点,经过无数先辈的继承和发扬,已经发展成为今天的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谢谢大家!

南岳衡山

各位朋友:

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南岳衡山做客!

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素有“五岳独秀”、“中华寿岳”之称。南岳号称“五岳独秀”,以“秀”为主要景观特色。大家可以看到,这里群峦叠翠,万木争荣,云雾缭绕,是“五里不同景,十里两重天”!衡山的风景美不胜收、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衡山四绝”: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祝融峰之高和水帘洞之奇。

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多。”衡山不仅是风景名山,也是宗教圣山。但衡山与其他宗教名山相比,其独特之处是山上佛道并存,互彰互显,同尊共荣。衡山自古为道教名山,据《南岳志》的记载,在历史上曾经有不少著名高道隐居湖南,如西晋时期的道教上清派开山宗师、中国第一位女道士魏华存修道于衡山黄庭观等等。那如果说道教使衡山皎洁似月的话,佛教则令南岳如日中天。尤其是佛教禅宗,先后衍生出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等五大宗派,流传全国甚至朝鲜、日本等海外地区,佛教史上称为“五叶一花”。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我国南方最大的官殿式古建筑群——南岳大庙。南岳大庙是一组集民间祠庙、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和皇宫殿宇于一体的古建筑群,也是我国南方及五岳之中规模最大的庙宇。大庙现存建筑共有九进、四院、八寺和八观,前后纵深375米。它的中轴线上为儒家建筑风格,东边为八个道观,西边为八个佛寺,像这样儒、道、佛三教共存一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现在矗立在大家面前的是南岳大庙中轴线上的第一进建筑——棂星门。以棂星来命门,寓意着希望人才兴旺,国家昌盛。这里是南岳大庙中轴线上的第二进建筑——魁星阁。阁内原来立有文星之首的魁星雕像,以示崇文,很多望子成龙的父母都常带着子女来此祈拜。大庙的第二重院落正中是御碑亭,是大庙中轴

线上的第四进建筑。御碑亭里面立着康熙皇帝撰写的《重修南岳庙记》青石碑。绕过御碑亭,这里就是大庙中轴线上的第五进建筑——嘉应门。“嘉应”是古代用来迎接远方宾客的仪门。嘉应门后的第三重院落是南岳大庙的主院,由御书楼、正殿、寝宫和东西长廊组成,共有屋宇58间。穿过御书楼,各位面前的与北京故宫太和殿相似的大殿便是整个大庙的核心——正殿。整个正殿是处处有景,处处叫绝。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忠烈祠,忠烈祠是我国建筑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抗日战争纪念地之一,也是国民政府在大陆唯一一处保留下来的纪念抗战烈士的大型陵园。忠烈祠是仿南京中山陵样式建造,坐南朝北,依山而筑,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它沿中轴线共分为牌坊、纪念碑、纪念堂、致敬碑和享堂五部分。在这里,长眠着国民党第九战区和第六战区的部分抗日阵亡将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朋友们,眼前的这座牌坊就是忠烈祠的正门。这是由花岗岩石砌成的,正上方的汉白玉石匾上镶嵌着原国民党湖南省政府主席兼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题写的“南岳忠烈祠”五个镏金大字。

站在这个广场的中心,大家肯定会被这个造型奇特的雕塑所吸引,这便是“七·七纪念塔”。它是由五颗倒立的石制炮弹组成,炮弹一大四小,代表着我国的五大民族——汉、满、蒙、回、藏。雕塑的正面和左右两侧,都嵌有汉白玉砌的“七七”两个字,象征着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人民同仇敌忾,掀起的全民抗日的民族怒潮。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忠烈祠的第三进建筑——纪念堂。纪念堂的正中竖着的这块高达6米的汉白玉石碑,上面刻有薛岳将军撰写的《南岳忠烈祠纪念堂碑记》,记述了建祠的历史背景和经过。纪念堂的两侧现在开辟为展览室,陈列着关于南岳与抗战的一些图片文字资料。

拾级而上,就来到了忠烈祠最后也是最主要的建筑——享堂。在享堂正门上方悬挂着镏金巨匾“忠烈祠”,这是蒋介石的真迹。

我们现在已经登上了衡山七十二峰的最高峰——祝融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站在这里凭栏望月,会觉得云低月近,如登天门一般,令登临者心旷神怡,魂游物外!好了,参观完祝融峰,各位的南岳之行也就即将结束。希望南岳衡山-这颗南国明珠能给您留下美好的回忆。谢谢大家!

桃花源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桃花源旅游观光!

因为东晋诗人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使桃花源名扬天下。千百年来,桃花源以其幽静秀美的独特风貌,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她以红树、青山、斜阳古道闻名。传说武陵渔郎所逢桃花林,正是这片林子。

现在登上的这座桥,叫“穷林桥”,以《桃花源记》“欲穷其林”而命名。传说当年武陵渔郎沿溪而行,置身于一片桃花林中,十分惊讶。历经沧海桑田,桃花溪虽已经没有当年那么宽和广,但“桃花依旧笑春风”。

前面这座精美的建筑物就是菊圃,它建于明万历年间,原来是渊明祠,因为陶渊明爱菊,于是改名为菊圃,门口有副对联:“却怪武陵渔,自洞口归来,把今古游人忙煞;
欲寻彭泽令,问田园安在,惟桃花流水依然。”这是说当年武陵渔人,从世外桃源出来以后,把人间仙境透露出去,引来了古往今来的游人想找陶渊明先生问良田美景究竟在哪里,只有桃花流水千古不变。走进菊圃大门,正中是一块石刻,后面是《饮酒》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栋古朴典雅的建筑,就是渊明祠了。

正门廊柱上,挂着一副概括了陶公秉性的楹联:“心爱菊,睥睨荣华,难为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
性嗜酒,不汲富贵,甘愿南山种豆,归来五柳先生。”这幅对联写出了陶渊明心爱菊花,厌恶荣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去彭泽县令;
他特别喜欢喝酒,从不追求富贵,心甘情愿归隐田园,种豆南山,好个五柳先生啊!在渊明祠正中,供有汉白玉雕刻的渊明像,右边是他自传体铭文《五柳先生传》。这30多幅画,以历代名家所写陶渊明为依据,介绍陶渊明这个伟大诗人61个春秋的人生旅途,他五次出仕为官,五次归隐田园,不为五斗米折腰,

41岁辞去彭泽县令后,乐道清贫,安居田园,终老一生。

这里是方竹亭,方竹亭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即公元1595年,为八方三门四窗砖石结构。亭子旁边的方竹是桃花源珍品之一,亭子也因此而得名。1995年,江泽民主席游览到这里,抚摸方竹后,连声说:“还真是方的呢!”

踏着古朴的石板小径,我们已经来到了“秦人古洞”,现在尽收眼底的这些房屋,古香古色,都是村民的住宅,他们世世代代在这块乐土里,繁衍生息。有趣的是,这里许多人家都姓秦,大概是为“避秦时乱”,就以朝代为姓吧。他们非常好客,“每逢客至,必设酒杀鸡作食”,并“咸来问讯”。

沿齐整而古朴的石级下行,首先到达秦人居。秦人居为秦代建筑样式,古窗幽壁,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室内陈设极富先秦风味,室外田园桑竹,古意苍茫。走出秦人居,便是竹廊。竹廊全用竹子精工做成,廊亭相连,结构精巧,造型奇特。远看象蛇行龙腾,气势非凡,古意野趣,淋漓尽致。廊内高挂诗词对联,两旁栽植各类花竹。一览可饱平生之眼福,一行意越千年之沧桑。

不知不觉,来到了公议堂,这公议堂是回廊穿斗式木构古典建筑,传为秦人所建,内有院坪、戏台和鱼池。公议堂是秦人议事之处,凡祭祀、婚丧、营造等大事,均在此处理。

走出公议堂,又踏进了奉先祠的门槛。奉先祠传为秦人奉祀祖先的祠堂,后经过多次重修。每逢佳节盛会,婚丧嫁娶,秦人均在此祭祀祖先。好了,我的讲解就到这儿了,不足之处还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岳麓书院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参观游览,很高兴能作为大家这次游览的导游。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位置就是岳麓书院的前门了。请大家抬头看,有一块“千年学府”的匾,为什么岳麓书院有“千年学府”之称呢?原来,岳麓书院从潭州太守朱洞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所以有千年学府之称。它与江西白鹿洞书院、河南嵩阳书院及睢阳书院并称中国古代四大书院。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学府浓厚的文化气息吧!

从岳麓书院的这幅平面图上,大家可以发现岳麓书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其中讲堂是位于中轴线的中心,也是整个书院的中心位置。书院的建筑主要有三个部分的功能:讲学、藏书和祭祀。

这里是赫曦台,赫曦台是古时候酬神演戏的舞台。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的时候,常常很早就爬起来跑到岳麓山顶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欢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后来张栻就在这里修了一个台,取名“赫曦台”。

沿着中轴线,我们来到了岳麓书院的大门,大家请抬头看一下大门上面“岳麓书院”这块匾,是北宋第二个皇帝宋真宗御赐的。大家再看一下两边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上联“惟楚有材”出自《左传》,下联“于斯为盛”出自《论语》。这一付对联也道出了岳麓书院作为天下最辉煌的英才荟萃之地的历史事实。

我们现在来到了讲堂。讲堂是讲学的中心场所,后来因为朱熹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所以又称“忠孝廉节堂”。

讲堂内共有三块匾,分别是“实事求是”、“学达性天”和“道南正脉”。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块匾:“实事求是”是民国初期湖南工专校长宾步程撰写的。毛泽东青年时曾寓居学院的半学斋,“实事求是”对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后来的革命实践中,他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内涵,使“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大家再看第二块匾:“学达性天”,这是康熙皇帝御赐的。“学达性天”是一种理学思想。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学认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赋,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复人的天命之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赐匾,意在勉励学子张扬理学,加强自身的修养,同时告诉人们在这里求学,可以获得德性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的最高境界。

最里面的这块“道南正脉”匾是乾隆皇帝为了表彰岳麓书院在传播理学方面的功绩所赐的,其意思是岳麓书院所传播的朱张湖湘学是理学向南传播后的正统。匾为原物,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学。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理学呢?理学就是儒家学说发展到了宋代的一种称法。理学的开山鼻祖是我们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颐的老先生,而发展壮大理学思想的则是著名的程颐、程颢两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讲堂的正中是一个高约1米的长方形讲堂,这是以前老师讲课的地方,上面摆着两把椅子是为了纪念张栻和朱熹这两位大师而设的。当年两位会讲的时候,盛况空前,从全国各地赶来听讲的人数达数千,可见当时朱、张两人名声之大。想想看,历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当年他们就是坐在这底下听老师讲课的。

下面我们将参观书院做为藏书功能的部分—御书楼。这是书院里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图书馆,我们今天的游览也将要结束了,经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岳麓书院这一千年学府的历史和文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谢谢大家!

苏仙岭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郴州苏仙岭旅游观光。

苏仙岭又叫牛脾山,这山虽然不高,但相传西汉时期苏耽成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称之为苏仙岭,并享有“道家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称。

大家眼前看到的这座古朴的院落啊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郴州旅舍”。郴州旅舍原本呢是古代一座平淡无奇的客栈,但是因为苏东坡的弟子、“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曾经在此居住,当年被贬官流放至此的秦观心忧天下,惆怅万千地写下了《踏莎行·郴州旅舍》这一千古名篇,郴州旅舍也从此声名鹊起。但原来的郴州旅舍早已毁弃,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呢是在1989年按宋代营造法式和湘南民居风格重建的。

好了,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绝碑。三绝碑指的三绝分别是:秦观的词、苏轼的跋和米芾的字。苏轼酷爱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将这首词的最后两句“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写在自己的扇子上;
秦观去世后,苏轼十分悲痛,在扇面秦观词的后面,写下了“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后来,著名书法家米芾把秦观的词和苏轼的跋书写下来,流传于世。在南宋年间,郴州知军邹恭附庸风雅,他命人将秦词、苏跋和米书一并摹刻在白鹿洞附近的这块岩壁上,形成了52厘米长、46厘米宽的摩崖石碑,世称“三绝碑”。三绝碑有着很高的知名度。1960年,毛泽东主席在长沙接见湖南省委和各地市领导时,曾经专门提起过这块石碑,并且饶有兴致地当场背诵了《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知何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残阳树。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本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为了纪念秦观这位著名的文学家,在三绝碑亭的左边树了这尊秦观的铜像。中国女排的队员们每次到郴州集训时都会到此漫步,陶冶性情。

徐霞客当年登临苏仙岭时最后拜谒的一处胜境,就是大家眼前的苏仙观。苏仙观是祭祀苏仙的道观,它始建于西汉年间,后来遭到火焚。到了唐朝开元十九年即公元731年,唐玄宗下诏修葺苏仙观,以后宋、明、清都曾加以维修,才形成今天的规模。大家看到苏仙观呈南北朝向,长8

2、2米,宽

41、5米,总建筑面积2464平方米。整个苏仙观呈现出宋代道观风格,正殿高于厢房,为大屋顶、四角飞檐、犀头粉墙、小青瓦、回纹窗,两厢为双层楼房。在正殿门前,大家可以看到门额上有“敕封苏仙昭德真君”八字汉白玉盘龙御碑,这是南宋景定五年即公元1264年宋理宗御书的,至今保存相当完好。

在苏仙观的后面,还有这间“屈将室”。1936年,著名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奠定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础。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背信弃义,将张学良将军囚禁终身。1938年春,张学良将军就被囚禁于这间房间里。在这里,少帅写下了“恨天低,大鹏有翅愁难展”的名句,表达了他忧愤的心情。解放后,人们将幽禁张学良将军的这间厢房开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了大量革命历史文献资料,厢房也被称为“屈将室”,现在让我们在这间屈将室一起来缅怀当年将军经历的峥嵘岁月吧。我们的参观就到这儿了,谢谢大家!

下面讲解是关于倒要词一些相关范文,如果大家正在关于个性导游词语范文这方面内容,那么大家有眼福咯!希望各位都能够阅读以下文章哦!

最新山陕甘会馆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来到山陕甘会馆,大家一路上辛苦了,我是您这次行程的讲解员,大家叫我小刘就可以了,山陕甘会馆导游词。非常荣幸能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够给大家带来一段愉快的旅程。

那么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座建筑就是照壁了,他素雅大方,雄伟壮观,高8.6米,长16.5米。照壁又称照墙、影墙,俗称影壁墙,它主要是作为建筑物前的屏障,挡住外人的视线,使之不能对院内的情况一览无余,同时又作为人们进入院落前停歇和整理衣冠的地方。此外,照壁还具有两个功能,防止金钱外漏和挡住小鬼进屋,因为传说小鬼只会直着走,用照壁的形式挡他一下他就进不来了。

那咱们会馆的照壁呢从上到下分为三个部分,最上面是庑殿顶。庑殿顶是中国建筑等级最高的一种屋顶形式,在故宫当中很多建筑都采用这种形式的屋顶,它是由一条正脊和前后左右四坡相交而成的四条垂脊构成,所以庑殿顶又叫做四阿顶或五脊顶。咱们会馆的木雕、石雕、砖雕技艺精湛、内容丰富,被成为会馆三绝,其中砖雕就主要表现在照壁上。咱们顺着房檐向下看一点儿,那四个突出的圆圆的叫做寿字纹梁头,它们将此部分分成了5个部分,中间又有两个龙形耍头把每个部分又分成了三个部分,所以砖雕的区域从左到右一共为15个部分。

那我们先从左往右数,在第二个区域中呢,我们看到一朵牡丹花插在花瓶当中,大家都知道,牡丹是富贵之花,那花瓶呢?在中国语言中啊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我们把音相同的字认为是同意字,因为花瓶的瓶与平安的平相谐音,所以呢,牡丹花插在花瓶当中呢,就是富贵平安的意思了。那我们往右看第三区的位置,我们看到一只小狮子驮着一个宝瓶,狮子的狮与世代的世音相谐,所以狮驼宝瓶就是世代平安了。还有它旁边的那幅,也就是第四区的位置,我们看到两本书。其实这是古代商人记账所用的账本,上面开着的是进账的账本,下面合着的是出账的账本,进账账本压着出账账本,代表只进不出,也是表达多多赚钱,好运连连的愿望了。

从左往右数在第六个区域当中我们看到花瓶之后出现了一把宝剑,那这也很好理解,就是保平安的意思了。商人们在外经商,尤其是像咱们会馆都是山西、陕西、甘肃的商人可以说不远万里的来经商,出门在外,当然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家宅平安、财产平安了。那咱们接着向下看,就能够欣赏到咱们会馆的石雕了。相信大家看到照壁的第一眼就已经看到照壁中心的这个图案了。它是一幅二龙戏珠图,这幅图里面是圆的,外面是方的,外圆内方呢这也是对古人天圆地方说的一种具体反映了。我们看这两条龙爪托着的这颗珠子呢既不是珍珠也不是宝珠,也不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月明珠或者火焰珠,那如果大家仔细观察的话可以发现,它是一只有眼睛有嘴巴而且还倒挂着的蜘蛛。这蜘蛛,在古代又称为蟢子,是中国传说当中的喜乐之神,二龙戏蟢子,寓意着喜从天降、喜事到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蜘蛛吐丝结网,这同商人的商业网络是非常相似的,也表达了商人网罗全国的愿望。旁边的忠、义、仁、勇四个大字是我市著名的青年书法家也是我市的副市长陈国桢先生精心书写的,这四个字也是对关羽一生的高度概括,说的是关羽一生对国忠、待人义、处事仁、作战勇,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千百年来崇尚关羽关圣帝君的原因了。大家看身后的这座建筑,上面写着关庙俩字,其实呢这座山陕甘会馆最早是在清朝乾隆年间,由山西和陕西的商人共同集资修建的,后来随着光绪年间甘肃商人的加入,于是改名为山陕甘会馆。会馆的主要收入是靠商户的捐摊,其次就是靠房屋和土地的租赁收入了。当时的山陕甘会馆共计有房屋300多间,土地200多亩,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就是关帝庙的部分,还不到当时的五分之一。

参观完照壁后咱们继续向前走。穿过甬道后我们看到的左右两边对称的建筑就是钟鼓二楼了。古代重镇和大型的寺院内都设有钟鼓二楼。咱会馆这钟鼓二楼平面呈正方形,通高12.14米,是由四根通柱擎撑,二层以上又设有12根柱子,为重檐歇山顶,十分的华丽。咱们山陕甘会馆的是开封经过战乱水祸后唯一保存下来清代钟鼓楼,建于清道光年间,您在其他景点看到的都是后来才建造的。我们知道,古人是没有钟表之类的计时工具的,所以人们就以早晨敲钟、晚上击鼓的方式提醒人们时间,这就会让我们自然而然的想起晨钟暮鼓,又仿佛回到了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年代。那鼓楼啊还有一个特殊的用途。据记载,鼓楼最早是北魏年间由县令李崇所建,当时是作为擒贼捉盗时传递信息的工具来使用。那咱们都知道烽火狼烟,它和鼓楼的作用也是相同的,但是却没有鼓楼这么方便。可以说,鼓楼是咱们中国人在信息传递上继烽火狼烟之后的又一大创举。

那看完鼓楼二楼以后呢,咱们回过身来看看咱们身后的这座建筑。刚才通过甬道时咱头上面的这个呢就叫做戏楼,上面的就是戏台了。一般较大的会馆都会有戏台,古代的戏台分为两种,一种是三面开口凸出式戏台,长什么样子呢,就是咱们会馆戏台的样子。观众可以从三面观看演员的演出。另一种为一面开口镜框式戏台,跟咱们现在舞台非常的相近。那咱们会馆的戏楼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它分为上下两层,上面演戏、下面可供行走,有行走演出两不误的功效。清代和民国的时候有许多名角都在这里演出过,尤其是在清代的时候,每逢正月十

三、五月十三和九月十三都会在这里演大戏来祭祀关羽。大家来看,这座建筑上最有意思的就是旁边的这两幅对联了:幻即是真,世态人情,描写的淋漓尽致;今世犹古,新闻旧事,扮演的毫发不差。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由此看来戏楼确实演绎了人间百态。那我们会发现咱站在这里看戏呢时间久了就会感到脖子酸疼、非常不舒服。一向以建筑结构合理著称的中国古典建筑怎么会犯这种错不是错误,那么最佳的观赏位置又是在哪里呢?那我在这里先给大家买个关子,答案咱们待会儿揭晓。

个性导游词语范文

精选香山导游词

山公园位于北京西北郊西山东麓,东南距市中心28公里。最高点为香炉峰,海拔557米,俗称鬼见愁。

香山山顶有巨石两块,叫乳峰石。其形酷似香炉,周围又常有云雾弥漫,如袅袅升空的香烟,香山由此得名。

香山景色秀丽,名胜遍布,风光旖旎,极富自然野趣。秋来黄栌换装,漫山红遍,如火如荼,此即香山红叶,是燕京八景之一。香山冬天的景色也很迷人,每当冬雪初晴,一片银妆素裹,分外妖娆,旧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就指这里。

香山寺,在香山公园内蟾蜍峰北。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建,金世宗赐名大永安寺,为香山诸寺之首,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后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仅存石阶,石坊柱、石屏等遗迹,唯有寺内的听法松依然屹立。

香炉峰,俗称鬼见愁。在香山公园西部。此峰高峻陡削,攀登不易,在峰顶可饱览香山全景。近年已建有缆车索道,牵引登山。

双清别墅在香山公园内香山寺下。这里原有两股清泉,相传金章宗时称梦感泉。清乾隆在泉旁石崖上题刻双清二字。

1917年熊希龄在此修建别墅,并以此为名。别墅淡雅幽静,山水树石顺其自然。清泉大聚一池,池边有亭,亭后有屋,屋旁有竹,竹影扶疏,秀丽非凡。在此春日赏花,酷夏避暑,秋观红叶,寒冬踏雪,四季景色绮丽,称为香山园中园。

眼镜湖,在香山公园北门内。两泓平静的湖水由一座白石拱桥相联,形似眼镜,故此得名。湖的北侧山石叠嶂,峰峦崛起。一洞之上,流泉直下,恰似珠帘垂挂的水帘洞。山花芳草在沟壑石缝和小溪池水旁争奇斗艳,古柏苍松、老槐垂柳交汇成一片清荫。

见心斋在香山公园北门内西侧,毗邻眼镜湖。建于明嘉靖年间,几经修葺,是座颇具江南风味的庭院。

香山庭院中心是一平圆形水池,清洌的泉水从石雕的龙口中注入,夏来新荷婷立,金鱼嬉戏。池东、南、北三面回廊环抱,内有一小亭伸入池中。池西有轩榭三间,即见心斋。斋后山石嶙峋,松柏交翠。整个庭院清静幽雅,使人留连忘返。当年乾隆帝曾在此读书和赐宴臣僚。

关于福建莆田九鲤湖导游词

各位团友,大家好:
现在由我为大家服务。

我们现在到达的九鲤湖景区位于仙游县东北隅约25公里的万山之巅,面积2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590米。(因在万山之颠,道路崎岖、陡峭大家要注意安全,互相帮助。)这里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自古以来有鲤湖飞瀑天下奇之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把它与武夷山、玉华洞并称福建三绝。

九鲤湖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汉武帝时,安徽芦江有一个叫何任侠的人生了九个儿子,但除了老大额中间有一只眼睛外,其余八人双目失明。他们不肯参加淮南王刘安的叛乱,而被刘安派人追杀, 历尽千辛万难,来到今天九鲤湖所在的山峦之颠,并在此隐居下来修道炼丹、普济众生。有一天风雨大作、雷电交加,突然从湖中跃出九条鲤鱼,身的两侧长出翅膀,九兄弟知道鲤鱼吃了他们的仙丹要升天了于是各乘一条鲤鱼冲天而去,成了神仙。九鲤湖因此而得名。各位团友,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颇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桥,被称为通仙桥,意为通往人间仙境之桥。也是为风景区的路口。

请大家往下瞧,溪床上那些奇形怪状的溶洞,大家看这些溶洞像什么形状?是不是像仙人炼丹时用的物品形状呢?传说这是仙人炼丹是留下的遗迹。有人曾经把染上颜色的稗谷倒进溶洞里,后来在莆田三江口林兰溪入海处发现了这些稗谷,你们说奇特不奇特?那这些溶洞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其实这些溶洞乃是大自然的杰作,距今大约7000万年的燕山晚期,由于地壳深部的岩浆侵入,形成了花岗岩体,而花岗岩所含的矿物,经过发育后形成各种形态,在漫长的地壳变迁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才形成如今这些溶洞。

团友们,眼前就是九鲤湖。整个湖呈圆形,直径67米。面积不到杭州西湖的十分之一,却可用小巧出雅四个字来形容。清晨、旁晚、入夜都有它的特色美景。为了纪念何氏兄弟而修建的这座祠宇,称为九仙祠。重建于宋淳熙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九仙祠又名显灵庙。

据说,九鲤仙人十分灵验,会给虔诚的人托梦指点迷津。因而历代以来,香客络绎不绝,连自称江南第一才子的唐伯虎在考场失意后,千里迢迢来到九鲤湖祈梦。据说,他在此梦得九鲤仙人赠给他一个装有一万条墨锭的囊袋。自此以后,他写的诗更加清新明丽,画的画更为传神。各位团友,九鲤湖的湖水虽迷人,何氏兄弟的故事虽然动人,但我们的九鲤飞瀑却更为吸引人。你们瞧,那石湖上方的进水处,就是第一祭-雷轰祭。此祭落差最小,但由于河床奇特,又不满溶洞,以致水流冲下的时候,发出深沉的轰鸣,声如洪钟,故称雷轰祭。现在请看,这就是石湖的尽头,由于巨石横卧,挡住了湖水的去路。湖水就怒气冲冲向前撞。因而这祭人们称之为瀑布祭。

各位团友,这便是珠帘祭和玉柱祭。大家知不知道黄山有个人字瀑?水在下落时被石脊分为两股,极像一个人字,古人称人字瀑。而玉柱祭的水向下流时,被一块突出的巨石截断。水下落时被溅起来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万穿断了线的珍珠飞落下来,珠帘也就因此而得名。玉柱祭以下,尚有五祭瀑布, 石门祭怪石嶙峋,一水斜回,有二石亭亭如门,欲合不合,欲开不开,下涌奔泉上凝云影。五星祭有五块巨石相拥如星,惟妙惟肖,因此得名。飞凤祭因泉水声如鸟语且有飞凤峰而得名。棋盘祭中有一巨石如棋盘,盘有一石如童子在观棋而名之。将军祭中有二石酷似两位勇士当关,故名之。

大家还在为了导游词而现在发愁吗?如果还没准备好怎么说,可以考虑一下下面内容作为参考一下哦!阅读以下游览导游词大全这篇文章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天津市内游览导游词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此次天津一日游活动,首先,我代表我们阳光旅行社的全体员工和总经理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赵,是本次活动的导游员,大家叫我小赵就可以了!在我身后开车的师傅姓王,王师傅的驾驶技术娴熟,行车稳妥,乘坐他的车保证您舒适安全。今天能带着大家一起出来旅游是一种缘分,也是我的荣幸。如果大家行程中有什么要求,请尽管提出来,很高兴为您服务。在此,由衷的预祝大家旅程愉快。

首先,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今天的行程安排。我们将从梅江会馆出发,途经天津奥运馆,水滴奥城商业广场,友谊金融街进入五大道地区,而后途经小白楼商业区、解放北路金融街、津湾广场、横跨海河到达意式风情区等市内代表性景点。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梅江会展中心,作为2010年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主会场,已成为提升天津城市会展功能的新坐标。梅江会展中心位于西青区友谊南路与外环线交口,建筑面积10万平米,是天津市规模最大的会展中心。

现在我们的车已经行驶在快速路 ,天津快速环路全长63.5公里,是天津市的第一条快速路。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是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它是一座不规则的椭圆型建筑,状如水滴,而用金属和玻璃为主的材料制成的银色外衣线条流畅,使它有着水一般的晶莹感,因此我们亲切的称它为水滴。

这边的一片区域是奥城商业广场,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这里联动奥运经济,充满了无限商机,集中了天津顶级高档楼盘和大型商业机构。

我们行驶在宾水道上,在我们左前方的水中高塔就是天津电视塔。过了水晶宫饭店,我们现在行驶的这条路是天津的迎宾主干道友谊路,友谊路北至马场道,南至黑牛城道,全长3.5公里。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其精神之所在。前面正在施工的是天津文化中心项目,天津市文化中心规划把现代文化元素加以聚集,同时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布局、建筑元素。整体规划充分考虑了天津市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把绿地、水和建筑有机融合在一起,凸显生态效应。这里将是未来天津政治活动、国际国内活动、国际国内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现在我们来到了马场道,它是五大道中最长的一条马路,它全长3216米,因通往英租界的跑马场而得名。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位于马场道117号的天津外国语学院,在它旁边的121号是唯一的一栋西班牙风格的别墅住宅。马场道6号曾是美国31任总统胡佛的故居,马场道2号是潘复旧居。

出了五大道风情区,我们来到了小白楼商业区,在大家的左手侧的建筑就是小白楼商业区和音乐厅了,天津音乐厅始建于1922年,原为天津第一家电影院平安影院。1956年更名为天津音乐厅,2008年以崭新的面貌面世,它的屋顶被称为金冠加冕寓意改革开放的天津正在走向辉煌。这里你可以驻足音乐厅,品味起士林,逛一逛奢侈品名店海信广场??感受天津的洋气、前卫与时尚。车行的右边就是素有华夏第一店之称的利顺德大饭店。利顺德大饭店始建于1863年,利顺德三个字,源于孟子治世格言利顺以德。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酒店业独享殊荣。

经过了新赤峰桥,前面这座宏伟的建筑就是天津站,对面是津湾广场,它位于天津市和平区中心地带,建筑面积约70万平方米。作为天津第一座24小时不夜城,成为天津市地标性区域。津湾广场地理和人文条件得天独厚,所在区域是天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项目周边1公里范围内几乎涵盖了天津中心城区全部商业重点地区。

好的,现在我们来到了意式风情区,它坐落在河北区南端,曾是天津近代史上意大利租界地的中心区。意租界划定于1902年,总占地面积771亩,租界内以马可波罗广场为中心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道路网,街道呈棋盘状。坐落在博爱道30号的天津市规划馆,是宣传天津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展示城市规划建设成就的平台。

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今天的天津之行也要宣告结束了。很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只要大家能玩的开心,我就很开心。如果今天我的服务有什么不尽如人意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也希望您能多提宝贵意见。我期待着我们下一次愉快的合作。在此我祝大家在今后的日子里:天天都有个好心情,笑口常开;月月都有个好收成,四季发财;年年都有个好身体,健康常在;常常都想着去旅游,下次再来!再见!

游览导游词大全

2015最新游览长城导游词范文

大家好!我是一位小小导游。今天,我就给出大家介绍一下着名的世界遗产长城。

毛主席曾经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今天,你们要登长城做好汉了!祝贺你们!你们知道吗?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的时间是1987年12月。长城是中国的像征,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又怎么能不骄傲呢?

大家记得古时候有一个传说吗?那是勤劳的孟姜女为了找被官兵捉去建筑长城的丈夫,经过许多艰难困苦,来到长城边。当她四处打听,才知道丈夫被活活地累死了,于是,她在长城哭了三天三夜。突然,只听轰隆一声,长城被哭倒了800里。游客们,这是多么感人的故事啊,可见,万里长城凝结了千万人民的血汗,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

长城总长约6700千米,最有名的八达岭长城随山势起伏,南北两边都有高峰耸立着。大家请跟我来。看,长城主要由关隘、城墙和烽火台三部分组成的。城墙是长城的主要工程,特别坚固,是用巨砖、石条等材料砌成的。关隘就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大家请看看旁边,城顶上有一个垛口,每个垛口上都有一个小口,那就是嘹望口。垛口下面都有一个枪击口。至于烽火台,是有军情时点燃烽火来传递信息的建筑。现在,大家站在长城上远眺,是不是前看不到头,后见不着尾呢?

游客们,我先介绍到这里了,请大家漫步欣赏。大家注意了,在游览时,不要乱丢垃圾,乱涂乱画,爱护长城这一人们用血汗换来的世界遗产。

大庆市旅游导游词锦集

大庆,绿色油化之都!大庆,天然百湖之城!大庆,北国温泉之乡!一座新兴的综合性、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大庆位于中国黑龙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距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159公里,地理位置处于东径124deg;19prime;-125deg;12prime;,北纬45deg;46prime;-46deg;55prime;之间。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9deg;C,年活动积温2700deg;C-2800deg;C,日照时数2658小时,无霜期168天,年均降雨量437.5毫米。

全市下辖5区4县,即萨尔图区、让胡路区、龙风区、红岗区、大同区和林甸县、肇源县、肇州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69.3万。其中,市区面积5107平方公里,人口125.4万。矿产资源大庆油气资源位居中国首位,已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8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603亿立方米,今后20年内,还可新增5-10亿吨石油、200-3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采储量;地热资源丰富,是国内罕见的大规模地热富集区,静态储量达3000亿立方米,而且埋层浅、水源足、温度高,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前景。土地水草资源:大庆现有耕地4915万公顷,还有30余万公顷土地尚待开发;有大小湖泊150多个,自然水面32万公顷,松花江和嫩江两大河流从大庆市流过,年经流量572.8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56.4亿立方米;全市草原总面积1034万亩,占全市区域规划的32.5%。

芦苇9.9万亩;有防风、甘草等12种中草药。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620.3亿元,同比上年增长10.5%。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67.7亿元,同比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238.2亿元,同比增长10.6%。工业概况:大庆油田从1960年开发至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生产基地和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44年来,已累计生产原油18.21亿吨,约占同期中国陆上原油总产量的47%;大庆已形成炼油1570万吨、乙烯48万吨、尿素56万吨、腈纶9万吨、合成树脂66万吨、石蜡21.2万吨、润滑油45万吨的年生产能力。除油气工业外,大庆的石化产品深加工业、电子信息业、建筑建材业、医药业、旅游业等接续产业发展也非常迅速。全市共有各类工业企业1500多家,产品2700多种,鲜奶产品、管材和塑编产品产量位居中国首位,一批名优特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大庆的接续产业突出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唯一一个依托石油、石油化工优势创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10年来,已吸引10几个国家100多家外商投资企业,经确认的省级高科技企业达到260家,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700多亿元人民币。

农牧业概况:大庆特色绿色农业比较发达,全市拥有10个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以及13个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有获得国际认证的绿色和有机标识食品65种;畜牧业也比较发达,全市奶牛、生猪、大鹅饲养量分别达到20.3万头、200万头和64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的半壁江山,发展绿色农业、畜牧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前景广阔。基础设施概况:全市公路总里程3.46万公里,高等级公路四通八达,年客运量751万人次,货运量1728万吨;铁路总里程200公里,年客运量676.3万人次、货运量1231万吨,北京至莫斯科国际列车及滨洲铁路从市区穿过;水路沿松花江可直航中俄边境口岸;市区距哈尔滨国际机场仅一个半小时车程,本市机场也正在筹建之中;地表水资源总量3.2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17.5亿立方米;年发电量77.9亿千瓦小时;全市有固定电话76.4万部,移动电话38.9万部,平均每百人拥有电话44.7部;有国际互联网络用户22.1万户;居住、休闲、购物等基础设施也非常配套完善。

教、科、文、卫等事业概况:全市拥有高等院校7所,在校生4万余人,正在建设大学城;拥有中小学300多所,全市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市区已普及高中教育;全市拥有科研院所50个、专门科研人员近10万人,年科技活动支出近10亿元人民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5.8%,已连续四年被国家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23个,医生5857人。其中,综合性医院53个、卫生防疫机构19个、医学院和卫生学校各1所。医疗卫生设施先进、条件优良。文化、体育、金融等其他社会事业也比较发达和进步。旅游资源:大庆旅游资源丰富。有六大类旅游资源的257处资源实体,分属于37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在全部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自然旅游资源51处,占19.84%,人文旅游资源206处,占80.16%。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市县区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网络健全,全市有旅游景区30多个,已经开发历史遗迹、石油科技、草原赛马、水上狩猎和以观鹤为代表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旅游等项目,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被国家旅游局列入国际旅游热线,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多万人,旅游业已经成为大庆市的一项重要产业。生态环境概况:全市有草原68.9万公顷,湿地120万公顷;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3.1%,人均公共绿地7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1996年以来,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评为中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中国文明小区建设先进市、中国卫生城、中国环保模范城。

考导游证,准备导游词真的很辛苦。就算只是为了期末考试那个十选一,也不是那么容易(我相信和我同一个老师的你会懂的)。将自己用过的导游词共享,不求最好,但求能过。

ps:只要准备充分,一定会过的

神农架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神农架观光游览,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或是*导。这位是我们的司机陈师傅,他的车技相当娴熟,大家尽可放心地坐他的车。咱们今天一起游览的是黄鹤楼。一路上您若是有什么问题,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为您解决。最后希望大家在此能度过一段难忘的时光。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闻名中外的神农架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位于鄂渝两省市交界处,长江、汉水之间,神农架林区境内。神农架群山形成于燕山运动时期,境内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号称“华中第一峰”,最低处石柱河谷海拔仅398米,平均海拔1700米, 3000米以上高峰有六座,所以人们又称神农架为“华中屋脊”。

神农架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类在此活动,相传炎帝神农氏曾率众在此搭架采药,教人们耕种,所以这里被称做神农架。

请各位游客朋友往车窗左边看(讲解时伴有手势,因面对游客,故出右手指自己身体右方),这就是被称作“华中屋脊的华中第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

我们现在来到了进入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后的第一站——大龙潭。这里是国家组织的两次神农架“野人”考察的宿营地,也是现在的野考工作站所在地和神农架金丝猴活动习性的重要观察点。这里曾经住着一对野外考察的夫妇,他们在大龙潭一呆就是10多年。游客来到这里,可以参观他们的野外考察成果展览。我们现在到达的地方与刚刚到过的地方只有一字之差,叫小龙潭。这里建有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野人”展馆和龙潭茶社。让我们下车去游览一番吧!

看过了野人的资料,大家也许非常好奇,不要着急,我们先欣赏这里的美景。现在我们就可以来到被誉为“神农架第一景”的风景垭入口处。风景垭原名巴东垭, 1981年地名普查时发现其与小神农架相邻的巴东垭子重名,于是就更名为“风景垭”。

另一种说法是:当年王光美同志来神农架,在这上面呆了两小时。她说:“这里的风景这么美,为什么不叫风景垭呢?”后更名为“风景垭”。

风景垭海拔2785米,这里形成了石林丛生,如笋似柱的奇观。大家也许会想。这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由于所处地层属神农架背斜的核心部位,又南连北东向的韭菜垭子断层。燕山运动后,随着神农架地区的不断上升,南部断层的软弱部位不断发生深切作用,致使垭南坡下切成深达千米的峡谷,分布于垭南坡的神农架群下亚群的碳酸盐岩,最容易受到风化溶蚀,经过千万年来的风刀霜剑,雕塑出了今天的石林景观。石林周围,竹海苍翠,杜鹃摇红,流云飞雾缠绕,所以有“石林云雨”之称。风景垭奇特风光被誉为“神农第一景”。因此人们常说:不到风景垭,枉到神农架。

这里的景色如此迷人,大家尽可以在这里凭栏而观,摄影留念。

离开风景垭,我们就到达了板壁岩,这里因为有野人出没和奇妙的石林而倍受游人注目。在停车场的周围,有大片的野生杜鹃林,每年5月至7月杜鹃花竞相开放,红的、紫的、黄的、白的杜鹃花簇浩浩荡荡,十分好看。杜鹃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名列第6。神农架野生杜鹃有6属19种之多,是一个奇特的高山杜鹃家族。由于板壁岩周围的杜鹃林相当集中,所以这里曾作为1995年神农架首届国际杜鹃花节的开幕式现场。

板壁岩上下,箭竹林漫山遍野,密不透风。这一带是神冬笋“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箭竹林中多次发现“野人”的脚印、毛发、粪便和竹窝。野人的毛发无论是从表面还是细胞结构,均优于高等灵长动物。野人的脚印长约25厘米,步幅约2.7米,可以想象野人的身材是很高大的。最令人惊叹的还要算是野人的窝,窝是用20根箭竹扭曲而成,人躺在上面,视野开阔,舒适如同靠椅,经验证,这绝非猎人所做,更非猿类、熊类所为,它的制造和使用者当然是那种介于人和高等灵长类之间的奇特动物了。“野人”的传说在世界各地宣传甚广,名列飞碟UFO、百慕大魔鬼三角等世界之谜之首。在美洲它被称做“大脚怪”;
在青藏高原称“雪人“;
在神农架地区被称做“野人”、“毛人”、“山鬼”等。在世界各地,所有关于“野人”的传说都近乎重复着同一个形象:全身长毛、外观像人、无语言能力、直立行走……这些描绘显然不同于膜拜鬼神,而完全符合现生哺乳类动物的基本特征。自古至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重复着同样的“野人”故事。我国科学家将这种神秘动物称为“未知高大灵长目动物”。

“野生”这种奇异的生命迹象正吸引着全世界探索自然之谜的人们,它是举世瞩目的世界之谜。而中国神农架是世界上最可能藏有谜底的地区。

跟云南的著名“石林”相比板壁岩的石林别具特色。它没有云南石林的集中与壮观,但确十分的灵秀、别致。可能是岩质的原因,也可能是亿万年风霜雨雪侵蚀的结果,板壁岩的岩石都不是光滑的,都是那样刻满沧桑,嶙峋凸凹。把这里的每块岩石搬到别的地方,都是一座漂亮别致的放大了的盆景。

美好的时光总是让人觉得短暂,我们的神农架之旅就到此结束了。这段时间得到了大家的协助和配合,旅游活动进行得十分顺利,对此,我由衷地向大家表示感谢!我有服务不周的地方海清各位多多谅解。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次的神农架之行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新的体验和认识,希望着能成为我们愿用回味的美好记忆。离别之际,送给大家一句话:我们常说因为生活我们不能失去工作,我们努力工作是为了生活,那反过来我们也不能因为工作失去生活,在您忙碌的工作之余别忘了给自己留一份空间,出来旅行一下。祝大家旅途顺利,身体健康!谢谢!

故宫博物院——宝座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故宫博物院,我是导游小陈,故宫,本名紫禁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是明清两代24位帝王的宫殿,也是600年来中国皇权的象征, 紫,是古人心目中的王者之星——紫薇,来自天上。禁,是权力,来自于人,也施之于人。城,是这一片占地72万平米的宏伟建筑群。相传紫禁城有宫殿9999间半,实际上是8700多间,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作为皇权的集中代表,这里的一土一木、一砖一瓦,无不投射出君临天下、皇权神授的气魄。

我想,最具有代表性的物件,莫过于我们眼前这座霸气十足的髹金漆云龙纹宝座了,这是故宫现存做工最讲究、装饰最华贵、等级最高、体量最大、雕镂最精的宝座。我们可以看到,它设在太和殿中央七层台阶的高台上,后方摆设的是七扇雕有云龙纹的髹金漆大屏风。它是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制作的,通高172厘米、宽158厘米、纵深79厘米。椅圈上共有13条金龙缠绕,其中最大的一条正龙昂首立于椅背的中央;
椅面之下没有通常的椅子腿,而是一个须弥底座,在束腰的地方透雕双龙戏珠,满髹金漆。周围摆设象征太平有象的象驮宝瓶,象征君主贤明、群贤毕至的甪端,象征延年益寿的仙鹤,以及焚香用的香炉、香筒。而殿内靠近宝座的六根明柱和梁、枋上的群龙彩画,全用沥粉贴金。宝座上方的蟠龙衔珠藻井,也统统罩以金漆,更显出“金銮宝殿”的华贵气氛,足见坐上这个宝座的人是何等尊贵。

其实,宝座作为皇帝的专用坐具,无论在前朝还是后宫,也无论在紫禁城还是在离宫别苑,凡是皇帝所到之处,都要陈设宝座。有的宝座固定在殿宇中央地平上,与屏风配套,体形硕大;
有的只是后宫暖阁木炕上设置的坐垫。其形式不同,规格有别,但体量明显大于一般坐具。宝座用材,多为紫檀木、黄花梨、酸枝木,装饰图案主要有龙纹、云纹、山水、花鸟等。明代的宝座在北京西华门外果园厂御用监制。清代宝座除了在造办处制作以外,还会由宫里出图纸到地方上去做,并由宫里派到地方的织造等官员来督办。宝座作为帝王的象征,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据说雍正皇帝还专门就宝座颁布过一道上谕。有一次,雍正帝发现,几个新进宫的太监在扫地的时候,挟持笤帚从宝座前昂然直走,全无敬畏之意。于是传谕乾清宫等处首领太监:要求凡有宝座之处,所有人经过时必存一番恭敬之心,急趋数步方合礼节,否则将严惩治罪。由此可见,在统治者心目中,宝座是何等神圣之物,见宝座如见皇帝。

那我们在参观故宫博物院时,不管是在三大殿,还是乾清宫、养心殿,或是在东西六宫,请各位在欣赏古代建筑、文物珍藏时,可对其他的宝座多多留意一下,注意观察一下各宫殿中各式各样不同的宝座,相信会有收获的。好了,关于宝座,我先介绍到这里了,接下来我们去看一看其他的珍贵文物。

景导游词(共10篇)

导游词10(共4篇)

写景导游词(共10篇)

赣州导游词(共10篇)

湖南导游词(共10篇)

相关热词搜索: 合集 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