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党团工作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试卷及答案专题参考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试卷及答案专题参考

时间:2025-08-02 11:41:46 浏览次数:

2015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70分)

(一)古诗文背诵。(选填10处,10分) 1.名句默写。(10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3)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为邓林。(《夸父逐日》)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逢入京使》) (5)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 (6) ,上有黄鹂深树鸣。(《滁州西涧》) (7)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约客》) (8)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 (9)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18分)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止有剩骨 止: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
..(3)一狼洞其中 洞:
(4)屠自后断其股 股:
..3.用现代汉语翻译言语中画线的句子。(6分)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
(2)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
4.理解填空。(4分)

(1)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通过屠户“遇狼—— ——御狼—— ”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2)文中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 ”。

5.从屠户与狼的斗争中,你获得什么启示?(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6-11题。(22分)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婶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的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的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婶,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婶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婶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扳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 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

6.“我”一家人对是谁咬死了鸟的意见如何?他们根据什么来判定的?(4分) 7.为什么“我”会说:“一定是猫,一定是猫!”找出最恰当的一个答案(

)(2分) A.因为“我”亲眼看见了猫咬鸟。

B.因为“我”不喜欢这只猫。

C.因为“我”本来就不大喜欢这只猫,加上它常对着鸟笼凝望,发现时嘴里好像还吃着什么。“我”从主观上认定是猫吃了鸟,所以“我”肯定地说:“一定是猫”D.因为猫会吃鸟。

8.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得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4分) 9.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验这两句话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4分) 10.“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也是全文的结尾,它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4分) 11.为什么第三只猫在“我”家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3题。(10分)

面条的前世今生 (周大新)

中国人喜欢吃面条。在中国,很少有没吃过面条的人。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面条种类,像山西的刀削面、兰州拉面、北京炸酱面、台湾的担仔面等。如今中国的面条已有500多个种类。

吃面条的也不止咱们中国人,意大利人爱吃意大利面,日本人爱吃日本拉面,朝鲜人爱吃朝鲜冷面。欧洲人吃的面条,据说是由马可·波罗从中国传过去的;
日本拉面是由“遣唐使”从中国传过去的。

人为什么会吃面条?人类最初只知道把采摘的植物的果实。春秋末期,公输般创制了石磨,麦子、谷物等粉食的推广才成为可能。有了面粉和米粉之后,怎么做得好吃,又在考验着人们的智慧。有的人把面粉、米粉炒炒吃,叫吃炒面;
有的聪明人把面粉、米粉加水和成团,再捏成片放在汤中煮,叫吃汤饼;
还有手巧的人,把面团搓成长条放进汤里煮,这样虽还叫吃汤饼,实际上就是吃面条。

关于面条的起源国,意大利人说是他们发明的,阿拉伯人也说是他们发明的。我们中国人拿出关于面条的文字记载让他们看,意大利人拿出他们关于面条的壁画照片让我们看。还好,2002年中国考古人员在青海省喇家新石器遗址上,发现了一个倒扣着的碗里躺着一团鲜黄色的线状物,经鉴定,这是小米粉做的面条。这碗面条为中国人赢得了面条发明者的殊荣。

面条不仅做起来简便,营养丰富,而且有的还被演绎成故事,被赋予了人文内涵,比如长寿面。传说汉武帝时臣子闲谈长寿之事,有人说脸长可以长寿,有人说人中长可以长寿,有人说耳垂长可以长寿,君臣们的议论传到民间,把脸传成了面,说成面长可以长寿,人们为图吉祥求长寿,就逐渐形成了在生日这天吃面的风俗,而且这天的面条要擀切得越长越好,以面长寓意寿长。又比三鲜伊面。传说伊尹的母亲常年卧病,伊尹特意用鸡蛋和面,揉擀切条之后,先蒸熟,后油煎,这样即使他不在家,母亲也能很方便地吃面,而且久放不腐。吃面时浇的汤是用鸡、猪骨头和海鲜炖制而成的。伊尹母亲在儿子的悉心照料下身体康复,所以这种面又叫“孝子面”。

面条的前世今生告诉我们:一种吃食不是在短时间内偶然出现的,而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有无数人参与其中。一种吃食所普及地域的广度,是和创造者的经济与文化影响力相关的。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面条之所以能传至意大利和日本、朝鲜,扩展至欧洲和阿拉伯世界,是因为我们民族的经济文化影响力曾经很大。一种吃食、一种吃法一旦在某一地域行成习惯和传统,便会和人们对该地域的爱及对该地域人的爱交汇在一起,成为乡情、民族情的一种重要成分,成为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容。

(有删改)

12.根据文意探究中国人喜欢吃面条的原因。(4分)答:

(五)名著阅读。(10分)

14.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
这本书是《 》;
这本书又译为《 》,被誉为“ ”;
这本书的主题:
。(5分)

15.(5分)“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一普特破布和碎纸卖给旧货商可以得二十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放学以后也干这玩意儿,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13.作者从面条的演化厂史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简要概括。(6分)答:
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了不起的?’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的大鼻孔鼻尖上。”

(1)上述材料中的“我”是文学名著《 》中的阿廖沙,这部书的作者是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联系整部作品回答)。(3分)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在“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中,老师布置每人出一期以“马”为主题的手抄报。

16.请你仿照栏目

一、栏目二的标题为这份手抄报再设计两个栏目标题。(2分)

栏目一:点击马的成语

栏目二:吟诵马的诗作

栏目三:

栏目四:

17.请你写出两句与“马”有关的俗语。(2分)

18.请你用上两个带“马”字的成语,给自己写一句激励性的话。(3分) 19.写出两个关于“马”的诗句:

,

.(2分) 20.马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________位。(1分)

三、作文.(70分)。

生活中处处有风景。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灿烂的文化艺术是一道风景,天真无邪的童真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是一道风景,辛勤的身影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学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陶醉,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21.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 文体符合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不得抄袭或套作;
(4)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选段表现出了阿廖沙 的性格特征。在苦难中,他逐渐成长为一个

参考答案

一、阅读。(70分)

(一)(共10分)

1.(1)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2)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3)道渴而死 弃其杖 (4)凭君传语报平安 (5)谁家玉笛暗飞声

(6)独怜幽草涧边生 (7)闲敲棋子落灯花 (8)竹中窥落日 (9)思君不见下渝州 (填对一处得1分,有错别字该处不得分,满分10分。)

(二)(18分) 2.(4分,每小题1分)

(1)通“只”(或:只;
仅) (2)旧(或:原来)(3)打洞 (4)大腿 (意思对好可) 3.(6分,每小题3分)

(1)一只狠径直走开,另一只狠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去”、“犬”各1分,意思正确句子通顺1分)

(2)才明白前面的狠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寐”、“盖”各1分,意思正确句子通顺1分) 4.(4分)

(1)惧狼(1分)杀狼(1分)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1分)止增笑耳(1分)。

5.(4分)

示例:像狼一样的愚人,不管耍怎样的花招,总是要被识破的。(或: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取得胜利。)(言之成理即可,从狼的角度作答亦可。)

(三)(22分

6.“我”一口咬定是猫干的,妻子也认定是猫,张婶也默默无言,不能否认。她们根据平时猫常常爬上桌凝望着鸟笼,被赶走还会再跳上去。从而来判定猫咬死了鸟。

7 .C 8.第三只猫的死,与“我”武断、粗暴有关,它催“我”良心发现,感到内疚和悔恨。因此,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9.这两句话标志着“我”思想感情受到两次震动。“我家好久不养猫”包含一种失落感,当别人夺取自己所爱的之物,伤害了自己感情时而发自内心的气愤,养猫固然快乐,可是亡失的痛苦更叫人难受。“我家永不养猫”抒发的是自己伤害了无辜,充满了内疚和悔恨的感情,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包含的思想感情,要深沉得多。一个“永”字,表现其难过达到无可复加的程度。

10.“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自制造了的三只猫的悲剧,深感内疚,痛苦自责后做出的决定,为了不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演下去,“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与文章开遥相呼应,在结构上形成了首尾呼应的特点,总结全文。

11.因为这是一只捡来的猫,它外形上不好看,毛被烧脱后就更难看了。也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喜欢顽游,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因此,它没有前两只猫的活泼可爱,自然不能引起家人的关注。

(四)(10分)

12.(4分)(1)种类多;
(2)做法简单;
(3)营养丰富;
(4)有人文内涵(或:寓意丰富,图吉祥求长寿)。

(每个要点各1分) 13.(6分,每点2分)示例:

(1)一种吃食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逐渐创造出来的;

(2)一种吃食的普及与创造者的经济与文化影响力相关;

(3)一种吃食或吃法在某一地域行成习惯和传统后,会成为地域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内容。(或:一种吃食或吃法在某一地域形成习惯和传统后,会成为乡情、民族情的重要成分。)

(五)(10分)

14.法布尔 昆虫记 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 ) 昆虫的史诗 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15.(1)《童年》 高尔基

(2)懂事能干;
(1分) 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2分)

二、综合性学习。(共10分)

16.赞颂马的美文;

探索马的起源 (2分)

17.人靠衣裳马靠鞍;
风马牛不相及;

驴唇不对马嘴

(2分) 18.马到成功、龙马精神。(写含“马”成语的激励自己的话略,本题共3分) 19.(每个诗句1分,共2分)

例:(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七 (1分)

三、作文(70分)

21、略

答题纸

一、阅读。(70分)

(一)古诗文背诵。(10分) 1.名句默写。(10分)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3)未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为邓林。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6) ,上有黄鹂深树鸣。

(7)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_。

(8)山际见来烟, 。

(9)夜发清溪向三峡,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5题。(18分) 狼 (蒲松龄) 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4分)

(1) 止:
(2 故:
(3) 洞:
(4)股:
3.用现代汉语翻译言语中画线的句子。(6分)

(1)译文:
(2)译文:
4.理解填空。(4分)

(1)通过屠户“遇狼—— ——御狼—— ”来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2)表明作者看法的句子是“ ”。

5.获得启示:

(4分) (三)课内阅读。(22分)

6.家人对是谁咬死了鸟的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他们判定的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7.恰当的一个答案(

)(2分)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3题。(10分) 12.根据文意探究中国人喜欢吃面条的原因。(4分)

答:

13得到启示(6分):

(五)名著阅读。(10分)

14.;
《 》;
又译为《 》,被誉为“ ”;
这本书的主题:
。(共5分) 15.(5分)(1)《 》 。(2分)

(2) 。

的人。(3分)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16.栏目三:

栏目四:

(2分)

17.“马”有关的俗语



(2分)

18.两个带“马”字的成语,激励性的一句话:(3分)

19.关于“马”的诗句:

。(2分)

20.马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_____位。(1分)

三、作文。 21.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倜傥.(tǎng) 秕.谷(bǐ) 撺.掇(cuān) 气冲斗.牛(dǒu ) B祈.祷(qǐ) 赫.然(hè) 元勋.(xūn ) 迥.乎不同(jiǒng ) C亘古(gèn) 厌恶.(wù) 喧.闹(xuān) 热情澎湃.(bài ) D重荷.(hè) 木屐.(jī) 默契.(qiè ) 慷慨淋漓.(lí )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家喻户晓 群蚁排衙 锋芒必露 人迹罕至 B.蓦然回首 一反既往 鞠躬尽粹 人生鼎沸 C.来势汹汹 博学多识 潜心贯注 警报迭起 D.义奋填膺 一拍即合 沥尽心血 妇孺皆知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无误..

的一项是( )(2分) A.小沈阳的表演幽默搞笑,每每使大人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孩子更是笑得前俯后仰。

B.近日,北京、大连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到广大的中西部就业,两地学生已蠢蠢欲动....

。C.他酷爱收藏,为了充实自己的“奇石王国”,他常常慷慨解囊....,上门求购别人珍藏的奇石。

D.专家指出,日常体验式活动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

4.下列选项中作家作品朝代国籍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法国作家 短篇小说巨匠 B.《邓稼先》 杨振宁 美籍华裔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C.《孙权劝学》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D.《社戏》 鲁迅 《朝花夕拾》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5、下面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找出来并用符号在原句上修改。(3分)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交往能力,以免将

来走入社会不被淘汰。③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这些能力,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6、名著阅读(3分):被誉为“ ”的《昆虫记》的作者是 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3分)

7.仔细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图后的【说明】和你所了解的知识,写出你思考的结果。(2分)

【说明】图一是泰国皇宫洗手间的一句中文告示:请便后冲水!图二是珍珠港景区美国人特意在垃圾桶前写下中文告示:垃圾桶在此!图三是巴黎圣母院的一则中文告示:请保持安静!

据说,这是他们专门写给中国人看的,而其他国家的游客没有这种“礼遇”。

1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2) 春潮带雨晚来急, 。(《滁州西涧》韦应物)

(3)“歌以咏志,诗以传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 , ”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
岑参《逢入京使》中的“ , ”也抒写诗人远离家乡的浓浓依恋。

(4)《木兰诗》以质朴生动的语言塑造了木兰的美好形象,一句“ ,关山度若

飞”就让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
一句“ ,对镜帖花黄”则细腻传

神地表现了青年女子的爱美之心。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 送友人 (4分)

薛涛

水团莱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①

如关塞长。

【注释】①杳:远得看不见踪影。

9.诗歌前两句描绘了秋天月夜 的景象。(2分) 10.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孙权劝学(10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解释加点字 (4分)

⑪孰.若孤( ) ⑫ 即更.刮目相看( ) (3)见往事..耳( ) (4)孤岂.

欲卿( )

12、翻译句子(4分)

⑪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⑫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3、鲁肃与吕蒙结友正面表现出什么?侧面又表现出什么?(2分)

(三) 东坡食汤饼① 陆游 (8分)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②南迁③相遇于梧、藤间④。道旁有鬻⑤汤饼者,共买食之。恶

⑥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⑦,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⑧而已。”

【注释】①汤饼:面条。②黄门公:即苏轼弟苏辙。③南迁:贬谪到南方。④相遇于梧、藤间:绍圣四年苏轼贬海南,苏辙贬雷州,南行途中两人相遇于梧州、藤州之间。⑤鬻:卖。⑥恶(cū):通“粗”。⑦九三郎:苏轼对弟弟的称呼。⑧饮酒但饮湿:只管饮酒,莫管它的味道。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恶不可食. (2) 秦少游闻.之 15.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2分) 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

A.借旁近与之. 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其邻人之.父亦云 D.然则天之.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17.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 的人。(2分) 2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阅读《社戏》选段,回答问题(7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 , ,使我的心也 ,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 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
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8.文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悠扬 宛转 愉快 消散 B.宛转 悠扬 沉静 弥散 C.宛转 悠扬 宁静 融汇 D.如泣 如诉 悲凉 弥散

19.请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选文内容:
。(1分) 20.赏析文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1.第一段中的“依稀”和“似乎”二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

(二)善良的种子(17分)

朱成玉

①父亲常驻说,只要人帮人,世界上就没有穷人。

②父亲不舍得花钱,是村里有名的“抠王”,可是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从来不含糊。哪怕他自己不吃不喝,也要尽量去帮助。记得有一次,他把自己的路费给了一个被小偷洗劫一空的老人,自己步行40里回家。不知情的乡邻以为父亲又是为了节约路费,“抠王”的名号在村里愈发叫得响亮了。

③父亲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成了小偷光顾的对象。那一次正是春播时节,父亲和几个乡邻去城里买种子。买完种子后,父亲的兜里还剩下100多块钱,他没花,还午饭都没舍得吃,就和几个乡邻急匆匆地坐上了回乡下的客车。大概是买票的时候,他兜里的那张100元的票子被人瞄上了,再翻口袋的时候,那张100元的票子就不翼而飞了。在那个年代,100块钱不小的数目,可以买很多东西呢。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在翻遍所有的口袋,确定钱丢了之后,父亲感到眼前一黑,差点晕倒过去。车上人很多,父亲看着满车厢的人,感觉每一个人都像是偷钱的人。

④父亲正在心里痛骂自己粗心大意的时候,听到车上有个女人声嘶力竭地尖叫:“我的种子丢了,你们谁看到我的种子了?那可是我家里一年的种子啊„„”

⑤那个丢了种子的女人在那里不停地抽泣,她说她把种子放在站点,自己去解了个手,就这这小会儿工夫,种子咋就没影了呢。她说她家里死了男人,里里外外都靠她一个人支撑着,她命苦啊。她呼天抢地。车里的人都纷纷对这个丢了种子的人表示同情,纷纷谴责那个偷种子的缺德人,他断

了穷人家的活路。

⑥“不管咋的,先上车再说吧。”父亲劝她,忘了自己也是个遭遇了盗贼的人。

⑦父亲向同来的乡邻要了个空袋子,放到那个女人手里。他解开自己的袋子,一捧一捧地往那个素昧平生的人的空袋子里装种子,一边捧一边说:“你少种点,我也少种点,日子总能挺过去的。”与父亲同来的乡邻,看到父亲所作所为,也都纷纷打开袋子,往那人的空袋子里捧种子。不一会儿,那个空袋子就鼓了起来,仿佛吃饱饭的人,振作了精神。那女人也不知说什么好,一个劲地要给父亲和乡邻磕头。父亲说:“谁还没有个难处,都帮一把就挺过去了。”

⑧满车厢的人都亲眼目睹着父亲的小小善举,他们不知道父亲的心灵刚刚经历的创痛。父亲也自始自终没有向人说出自己的钱被偷了。

⑨下车的时候,人很挤。他感觉被人紧紧地贴了一下身子。父亲再一次翻口袋的时候,发现那张百元票子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就是他自己的那张,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呢。

⑩望着从车上下来的一个个人,父亲看谁都不再像是小偷。

⑾这个世界上,每一颗良心都是一粒善良的种子,或许你没有财富,无法慈善,但你可以去做3

一粒善良的种子,把爱孕育,让爱开花。这些种子会让世界阳光明媚,花团锦簇。

22、根据选文的行文思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3分)

父亲是有名的“抠王”→( )→“女人”的种子被偷→( )→( )。

23、父亲的那张百元票子为什么又回到了他的口袋里?(2分)

24、第③段和第⑩段两个画线语句矛盾吗?为什么?结合父亲不同的心境简要说说。(3分)

25、选文哪句话具体阐释了标题“善良的种子”的深刻含义?(2分)

26、选文第2段写父亲是有名的“抠王”,目的是什么?(2分)

27、仔细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结合全文,说说好在哪里。(2分)

他认得,皱皱巴巴....的,那上面还有他的体温....

呢。

28、你如何看待文中父亲的行为?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3分)

三、写作(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 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 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子女们在接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 了母亲那么巨大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

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用“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要求:⑪文章立意要明确,内容要具体,要写出“我”的真情实感。

⑫文中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1、A

2、c

3、D

4、D

5、(1)发现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不”删除

(3)“处心积虑”删掉或改为“呕心沥血”等褒义词

6、昆虫的史诗 法国 法布尔

7、意对即可。答案有两个要点:一是结果,一是原因。答到一点给2分。例:在国外的一些公共场合,一些中国人不注意卫生(1分)、文明(1分)的习惯,以致受到特别提醒(2分)。

8、岐王宅里寻常见 野渡无人舟自横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万里赴戎机 当窗理云鬓

9、苍凉(凄凉、凄清) 10.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忧伤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执着的相思之情。

11、谁 重新 历史 难道

12、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士别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啊!

13、正面:鲁肃敬才爱才;
侧面:吕蒙才略惊人长进。

14、(1)吃 (2)听说、听见 15.A 16.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

17.豁达(乐观、洒脱)

18、B

19、月夜行船(意思对即可)

20.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连山比作兽脊,生动形象的写出船行之快,烘托我急切的心情。

21、不可以。从下文可以看出我看到的并不是赵庄,而是一片松柏林,所以距离赵庄还很远,也不

可能听到歌吹,似乎、依稀表明这只是错觉,从而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

22、(1)父亲的钱被偷

(2)父亲及相邻把各自的种子分给女人

(3)父亲的钱失而复得

23、父亲将种子分给素不相识的女人的善举,感染了周围的人,也唤醒了偷钱人的良知。

24、不矛盾,因为第3段写父亲钱被偷时的焦急心情,对他人猜疑及不信任;
而第10段写父亲的钱失而复得后心情转悲为喜,他相信人心是向善的。

25、最后一段(第11段)

26、与下文善行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父亲的善良

27、说明钱珍藏已久,因钱来之不易而格外珍视,更衬托善举的可贵。

28、围绕善良来谈(正面意义)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

1.“君,舟也;
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引用此语的原因是(

) A.唐太宗任贤纳谏

B.唐太宗遍读诸子百家之书

C.隋朝灭亡的教训

D.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

2.中国古代绘画往往反映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

B.唐玄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 C.唐太宗接见波斯王子

D.唐玄宗接见波斯王子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的变化是

A.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功绩——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D.门第声望——功绩——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4.ABCD四位同学在看完动画片《西游记》之后有如下叙述,你认为不符合史实的是 A.唐僧带回的除了经书还有佛像、花果种子 B.唐僧去的“西天”实际上是今天的印度半岛

C.别看他带回了这些经书,实际上没人看得懂,因为那都是梵文写成的 D.哎,你别说,唐朝的皇帝还真够开明的,外国的东西都敢学

5.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孟浩然

6.“坊巷桥头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则史料最有可能反映的是哪一时期商业繁荣的景象? A.商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7.宋代史书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水手最早发明的

B 指南针在宋代用于航海事业,但只起辅助作用 C 宋代航海完全依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D 我国劳动人民最早知道了磁针指南的作用

8.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右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9.郭沫若先生为山东某一历史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为:“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一历史名人是

A.苏东坡

B李清照

C.辛弃疾

D.陆游

10.《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这段材料描述的科技成就是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11.图1和图2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

)

图1

图2

A.行省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禅让制 12.下图反映的本质是

A 明代中央官制的变革

B 明代地方制度的变化 C 明代官制机构的简化

D皇权的不断加强

13.右图是北京故宫内的一处建筑,对于该机构的设置,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国家统一的需要

B.政令统一的需要

C.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D.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

14.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

B.唐尚书省

C.元中书省

D.清军机处

15.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D、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16.某中学历史研究型学习小组选题《中国封建王朝落日辉煌的实践》,请问以下哪位人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1 A

B

C

D 17.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有个军机大臣和坤,号称“贪污之王”,他一定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清朝设置的军机处()

A.发生在顺治时期

B.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体制度的确立 C.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D.限制了皇帝的权力

18.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19.下列各图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其中不属于专制决策结果的是

A.长城

B.大运河

C.军机处值房

D.票号

20.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

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

D.国家大一统

21.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22.《喻世明言》中有一则故事,描述一个新谚语:“一品官,二品贾”,……在《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比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请问这两本书中所反映的是哪个时代的社会现象(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23.“四月天山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这首诗写在

A.平定噶尔丹叛乱之时

B.平定三藩后 C.收复雅克萨之后

D.统一台湾后

24.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A.加强了对宗教事业的管理

B.团结了广大宗教人士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粉碎了敌对势力分裂西藏的各种图谋

25.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以下对此诗提到的“国初”之政策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该政策禁止任何人的海外经商活动

B、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

C、主观上有维护清朝统治的意图

D、是重农抑商政策在特定时期特定领域的体现

26.看下图:鸦片战争前,中国沿海某城市的港口有许多外国船只往来,岸上有许多外国商馆,据此可判断该城市是 A.香港 B.上海 C.宁波 D.广州

27.“大抵徽商……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材料表明徽商 A.注重扩大对外贸易

B.注重扩大商业资本 C.注重谋取政治地位

D.注重扩大经营范围

28.电视剧《乔家大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商业的繁盛,也反映了当时我国著名商帮的实力。明清时期,社会上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之说,“新安”和“山右”所指的商帮分别是 A.苏商和晋商

B.浙商和晋商 C.徽商和晋商

D.苏商和徽商 29.右图是某中学生的漫画作品,与其相关的政策是 A 重农抑商

B 闭关锁国

C 文化专制

D 八股取士

30.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 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全过程( ) A 帝国的彷徨

B 中华的荣耀

C 东方的曙光

D 王朝的振兴

二、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德四年五月,秦王李世民攻克隋朝东都(洛阳)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不禁感叹道:“逞侈心,穷人欲,无亡得乎!”……

材料二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李世民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李世民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连同“飞山宫”在内的庞大建筑群,豪华气派,极尽奢靡。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

材料三

李世民28岁登基,在位23年,文治武功,千古罕有。

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李世民从隋亡中得出的认识是什么?(2分)为此,李世民执政后采取了哪些措施?(3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李世民的主要变化是什么?(2分)

(3)材料三对李世民的评价是否全面?(1分)结合上述材料简述理由。(2分)

22.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相关的历史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时不可或缺的工具。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片和图示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D 太尉 A B C

图一

秦朝中央机构

图二

唐朝中央机构

图三

明朝中央机构

图四

清朝军机处内景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

一、二中字母所代表的历史含义。(4分)

(2)图三揭示了明朝中央集权制度怎样的变化?(2分)

(3)从图一到图四,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2分)

(4)、基于上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分别概括历史图片和图示在学习、探究历史中的作用。(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300年前,17世纪末,中国的康熙皇帝……善于吸收新鲜知识,康熙还向洋教士学几何题;
康熙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改革税制,力度不可谓不大,也开创了康乾盛世,取得不少成绩。

材料二

300年前,我国曾经有过惨痛的历史教训,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150年后,在新的海上航路使世界地域一体化的进程中。1840年西方的工业经济的产物一一坚船利炮打跨了中国小农经济大刀长矛,其实直到1860年中国和印度还分居世界工业产量(以手工业产量为主)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21世纪社会的新趋势——知识经济》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材料

一、二,对康熙的作为作简要评价。(不能照抄原文)(3分)

(2)试分析康熙对当时的工业化萌芽不感兴趣的社会原因。(3分)

(3)为什么说康乾盛世为日后的衰败埋下了祸根?(4分)

24、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规定广州是允许外商来华贸易的唯一口岸,而且即使在广州也百般限制中国人与外商接触。政府特许的“十三行”不仅垄断了与外商的经济往来,还代表政府出面办理交涉事宜。

材料二 乾隆皇帝在给英王乔治二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丝帛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思体恤。”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实际上是清朝的什么政策?材料二中乾隆皇帝所言是清政府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3分)

(2)基于以上根本原因,明清两代还采取过哪些相关政策?这些政策造成了那些严重后果?(6分)

(3)80多年后,英国人是怎样来回应乾隆皇帝的后人的?(1分 回答 共10条

2010-6-30 08:11 梦灵仙岛

(一)事件接龙

1.A.开元盛世

B.活字印刷

C.玄奘西游

D.戚继光抗倭

E.郑成功收复台湾

(二)知识擂台

2.世界三大饮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宋代时,北方以____________为主食,南方以____________为主食,这种饮食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5.________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_________为大汗,尊称为__________。蒙古国建立。

6.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回归祖国的是______________。

7.北京___________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8.我国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____________,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写出一部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

9.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__________、《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1553年,葡萄牙人攫取在我国_______________的居住权,到__________年12月21日回归祖国,共历时446年。

11.明长城东起_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蜿蜒一万余公里。

(三)精彩四选一

12.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

| 一级

A.隋之前的古运河

B.隋运河

C.会通河

D.通惠河

13.“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14.科举制度是在_________逐渐完善的(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5.“和同为一家”是首________领给唐皇书信中的一句话(

A.回纥

B.靺鞨

C.吐蕃

D.南诏

16.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崔致远

17.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8.澶渊之盟的签约双方是(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19.《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A.司马迁

B.司马睿

C.司马炎

D.司马光

20.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C.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刺和红海沿岸

21.军机处设立于(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乾隆时期

D.雍正时期

22.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23.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2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25.宋代杰出的词人有(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26.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

A.畏兀儿

B.蒙古族

C.回族

D.女真族

27.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的画是(

A.《秋郊饮马图》

B.《清明上河图》

C.《游春图》

D.《步辇图》

28.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A.废除丞相

B.分封藩王

C.设立东厂

D.迁都北京

29.1616年,_________自立为汗,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骨力裴罗

D.努尔哈赤

30.“文字狱”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其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要数(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1.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漳州

B.宁波

C.广州

D.云台山

(四)追根溯源

32.你知道足球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吗?

3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①这是宋朝谁的诗句?②诗中对项羽作了怎样的评价?③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4.“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思想家培根

①发明这三种机械的是哪个国家的人?②培根所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什么?

3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①这是谁的词?②倾吐了词人怎样的思想?

(五)猜一猜,试一试

36.①自相矛盾(打一古代地名)(

②囚禁苏武(打一历史人物)(

③大地旅行(打一历史人物)(

④脱离险境(打一古代地名)(

37.连线搭配

时间

事件

有关人或国家

民族

首领

政权

1662年

《尼布楚条约》

郑成功

女真族

元昊蒙

古国

1684年

收复台湾

清朝

蒙古族

阿保机

西夏

1689年

侵占我国台湾

中俄

契丹族

努尔

哈赤后金

明朝后期

设置台湾府

荷兰殖民者

党项族

成吉思汗

契丹国

38.识图与设计

请填出右图中两种货币的使用朝代和名称:

A朝代___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__

B朝代___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__

二、分析与思考

39.“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是清朝乾隆帝称赞承德避暑山庄围墙外寺庙的诗句,它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40.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了施复夫妇发家致富的故事。施复夫妇住在苏州盛泽镇,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靠缫丝织绸过日子。他们织出的绸缎光彩润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不到十年,施复夫妇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雇人织绸,成了大机户。

问:①说明当时出现了何种生产关系的萌芽?②为什么这种生产关系没有在中国发展开来?4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

问:①此话反映出乾隆皇帝怎样的思想?②清朝统治者为此采取了怎样的对策?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③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历史游艺园

1.C A B D E

2.茶、咖啡、可可

3.赵州桥

4.面、稻米

5.120

6、铁木真、成吉思汗

6.土尔扈特族

7.紫禁城

8.李时珍、《本草纲目》

9.《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10.澳门、1999

11.山海关、嘉峪关

12.B 13.A 14.B 15.C 16.C 17.B 18.B 19.D 20.A 21.D 22.D 23.A

24.C 25.D 26.C 27.B 28.B 29.D 30.D 31.C 32.中国

33.①李清照②称赞项羽是人杰鬼雄,肯定他不过江东的行为③借歌颂项羽嘲讽南宋统治者,苟安于江南的可耻行径。

34.①中国②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35.①辛弃疾②是词人抗金斗争的写照,体现了豪放的风格

36.①开封②关汉卿③陆游④临安

37.略

38.A.唐朝开元通宝B.北宋交子

二、分析与思考

39.清朝统治者尊重各族宗教信仰,利用宗教缓和民族关系,有利于国家的安定。

40.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②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相对稳定,人们手中有了钱以后往往愿意购置田产、宅地,影响了扩大再生产,中国的农民购买力低下,而且传统的观念以农为本,压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所以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开来。

41.①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

②闭关锁国。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3 | 评论

2010-7-4 13:22 李征1237

| 一级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请你计算一下,隋朝从建立到最后的灭亡,前后仅经历了:(

A.36年

B.37年

C.28年

D.29年

2、在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三朝治国措施的共同点是重视人才、任用贤能。下面历史人物中哪些是在唐玄宗时被提拔担任宰相的

①房玄龄

②杜如晦

③魏征

④姚崇

⑤宋暻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②③

D.④⑤

3、755年,唐朝发生安史之乱时,曾帮助唐军收复长安、洛阳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军队? A.吐蕃

B.突厥

C.南诏

D.回纥

4、为“唐风洋溢奈良城”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

A、鉴真

B、玄奘

C、阿倍仲麻侣

D、一行

5、“杯酒释兵权”是下列哪位皇帝的作为?(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宋真宗

D.宋高宗

6、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800多年了,这些故事反映的是澶渊之盟订立之前 A、北宋与辽的争战

B、北宋与金的争战 C、南宋与辽的争战

D、南宋与金的争战

2 | 评论

2010-7-4 17:51 429592501

(一)事件接龙

1.A.开元盛世

B.活字印刷

C.玄奘西游

D.戚继光抗倭

E.郑成功收复台湾

(二)知识擂台

2.世界三大饮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__________________。

4.宋代时,北方以____________为主食,南方以____________为主食,这种饮食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5.________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_________为大汗,尊称为__________。蒙古国建立。

6.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回归祖国的是______________。

7.北京___________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8.我国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____________,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写出一部药物学巨著___________。

9.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__________、《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1553年,葡萄牙人攫取在我国_______________的居住权,到__________年12月21日回归祖国,共历时446年。

11.明长城东起_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蜿蜒一万余公里。

(三)精彩四选一

12.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

A.隋之前的古运河

B.隋运河

C.会通河

D.通惠河

13.“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中的第二个“人”指的是(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姚崇

14.科举制度是在_________逐渐完善的(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 一级

15.“和同为一家”是首________领给唐皇书信中的一句话(

A.回纥

B.靺鞨

C.吐蕃

D.南诏

16.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崔致远

17.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火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指南针

D.指南针和造纸术

18.澶渊之盟的签约双方是(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西夏

D.南宋与金

19.《资治通鉴》的主持编写人是(

A.司马迁

B.司马睿

C.司马炎

D.司马光

20.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B.印度洋沿岸和红海沿岸

C.印度洋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榜葛刺和红海沿岸

21.军机处设立于(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乾隆时期

D.雍正时期

22.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23.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

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

2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隋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25.宋代杰出的词人有(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26.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

A.畏兀儿

B.蒙古族

C.回族

D.女真族

27.反映了北宋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景象的画是(

A.《秋郊饮马图》

B.《清明上河图》

C.《游春图》

D.《步辇图》

28.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A.废除丞相

B.分封藩王

C.设立东厂

D.迁都北京

29.1616年,_________自立为汗,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A.耶律阿保机

B.完颜阿骨打

C.骨力裴罗

D.努尔哈赤

30.“文字狱”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其规模之大,次数之多要数(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1.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一个港口对外通商,这个港口是(

A.漳州

B.宁波

C.广州

D.云台山

(四)追根溯源

32.你知道足球最早起源于哪个国家吗?

3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①这是宋朝谁的诗句?②诗中对项羽作了怎样的评价?③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34.“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英国思想家培根

①发明这三种机械的是哪个国家的人?②培根所说的三种机械发明是指什么?

35.“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①这是谁的词?②倾吐了词人怎样的思想?

(五)猜一猜,试一试

36.①自相矛盾(打一古代地名)(

②囚禁苏武(打一历史人物)(

③大地旅行(打一历史人物)(

④脱离险境(打一古代地名)(

37.连线搭配

时间

事件

有关人或国家

民族

首领

政权

1662年

《尼布楚条约》

郑成功

女真族

元昊蒙

古国

1684年

收复台湾

清朝

蒙古族

阿保机

西夏

1689年

侵占我国台湾

中俄

契丹族

努尔

哈赤后金

明朝后期

设置台湾府

荷兰殖民者

党项族

成吉思汗

契丹国

38.识图与设计

请填出右图中两种货币的使用朝代和名称:

A朝代___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__

B朝代____________ 名称:____________

二、分析与思考

39.“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是清朝乾隆帝称赞承德避暑山庄围墙外寺庙的诗句,它反映了什么样的思想?40.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描写了施复夫妇发家致富的故事。施复夫妇住在苏州盛泽镇,拥有一台织机,还养了几筐蚕,靠缫丝织绸过日子。他们织出的绸缎光彩润泽,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人们争相购买。不到十年,施复夫妇就添置了三四十台织机,雇人织绸,成了大机户。

问:①说明当时出现了何种生产关系的萌芽?②为什么这种生产关系没有在中国发展开来?41.“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

问:①此话反映出乾隆皇帝怎样的思想?②清朝统治者为此采取了怎样的对策?造成什么样的严重后果?③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历史游艺园

1.C A B D E

2.茶、咖啡、可可

3.赵州桥

4.面、稻米

5.120

6、铁木真、成吉思汗

6.土尔扈特族

7.紫禁城

8.李时珍、《本草纲目》

9.《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

10.澳门、1999

11.山海关、嘉峪关

12.B 13.A 14.B 15.C 16.C 17.B 18.B 19.D 20.A 21.D 22.D 23.A

24.C 25.D 26.C 27.B 28.B 29.D 30.D 31.C 32.中国

33.①李清照②称赞项羽是人杰鬼雄,肯定他不过江东的行为③借歌颂项羽嘲讽南宋统治者,苟安于江南的可耻行径。

34.①中国②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35.①辛弃疾②是词人抗金斗争的写照,体现了豪放的风格

36.①开封②关汉卿③陆游④临安

37.略

38.A.唐朝开元通宝B.北宋交子

二、分析与思考

39.清朝统治者尊重各族宗教信仰,利用宗教缓和民族关系,有利于国家的安定。

40.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②因为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长期的自给自足经济相对稳定,人们手中有了钱以后往往愿意购置田产、宅地,影响了扩大再生产,中国的农民购买力低下,而且传统的观念以农为本,压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所以资本主义没有在中国发展开来。

41.①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

②闭关锁国。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二百年。它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回答者:
梦灵仙岛16 -

七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题,每题2 分,计20 分)

1.某同学在学习上遇到某些问题没有理解,但又不愿放下架子向别人请教,却自己暗地吃

力追赶,但效果不好。表明这个同学(

A.有志气,有毅力

B.虚荣心强

C.自尊心强

D.有好强心

2.对于我们而言,自信是(

A.自不量力

B.惟我独尊

C.对自身力量的确信

D.自以为是

3.我们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

①对人要彬彬有礼

②尊重他人的言行

③善于接受他人的观点

④尊重他人的人格魅力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4.生活中,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尊重。事实上要想赢得他人尊重,首先就应当(

A.尊重自己

B.认识他人

C.认识自己

D.尊重他人

5.下列行为中,属于尊重他人行为的是(

A.公共场合大声喊叫

B.进别人房间先敲门

C.在大街上随地吐痰

D.给别人起绰

6.漫画《自信》说明了(

①自负是自信的误区,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往

往自以为是

②自信应该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评估的

基础上,而不是盲目的自信

③漫画中的人物能够

正确的评价自己

④漫画中的人物不仅正确看待自

己,还具有创新精神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7.下列行为是自立表现的是(

A.让妈妈给洗衣服

B.让同学帮助写作业

C.自己的事自己干

D.让爸爸打扫自己房间卫生

8.自强精神表现在方方面面。下列选项中,属于自强表现的有(

①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

②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③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④志存高远,执着追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9.小红是个自立能力很强的孩子,你认为她在生活中的表现正确的有(

①自己的衣服自己洗

②遇到困难时,马上向妈妈求救

③妈妈给她叠被子、收拾书包

④作为班干部,能管理好自己负责的事情

⑤父母外出时,自己能做饭,料理自己的生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①③④

10.“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学来终觉潜,绝知此事要恭行。”这是我

国诗人陆游的诗作。这首诗对我们培养自立能力和自强精神启示是(

A.要认真学习,明白自立自强的道理

B.要认真思考,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C.要学习别人自立自强的经验

D.要多实践、多锻炼,培养自立自强精神

二、非选择题(共3 题,计30 分)

11.学校举行了“做自信的人”专题黑板报评比活动,小林所在的班级积极参加,并推举

自信

我可以准确地告诉

大家,即将走过来

的是一头牛…

小林为这项活动的负责人。请你帮助她完成如下工作:

(1)请你通过生活中的经验积累,进行比较写出下列三种人的特点。(6 分)

自信者

特点:

自负者

特点:

自卑者

特点:

(2)写一句与自信有关的名言,并写上自己的感悟。(3 分)

12.面对考试,许多同学都有心虚的感受,特别是到关乎命运的重大考试,有的同学就会

“头晕眼花.胆战心惊”。有一位校长这样开导他的学生:当你走上考场上时,你一定

要默默地念三遍:“没有我不会的题!”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你同意这位校长的话吗?为什么?(3 分)

(2)“其实,并不是所有的考题我都不会。”那么支撑你说这句话的勇气来自于什么?(4

分)

(3)王琳同学按照校长说的去做了,结果取得了从未有过的好成绩,这是为什么呢?(4

分)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自信?(

24.阅读右图漫画:

(1)请你为漫画拟一个标题。(2 分)

(2)请简要评价漫画中老人的行为。(4 分)

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熙熙,把牛奶喝了

爷爷,我

不想喝!

我就不喝嘛!

不喝就不喝嘛,

弄洒了多可惜呀!

也不嫌脏

4 分) 姓

_ _ _ _ _ _ _ _ _ _ ?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题,每小题2 分,计20 分)

1、B

2、C

3、A

4、D

5、B

6、A

7、C

8、D

9、C

10、D

二、非选择题(共3 题,计30 分)

11、(1)(6 分)作答说明:能结合生活经验,言之有理即可。

作答示例:

①自信者特点:自信者比较乐观,面对问题与失败,不轻言放弃,总是对完成任

务充满希望;
或自信的人更看重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持之以恒、不断奋斗;
或自信的

人对人对事能保持客观,不会感情用事,在完成一项任务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全力以

赴。(可以结合教材,围绕乐观、好奇、专注等方面来谈)

②自负者特点:自负的人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了不起,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看

不起别人,自以为是。自负的人还容易意气用事等。

③自卑者特点:自卑的人自己看不起自己,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

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自卑者还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不完美。

(2)(3 分)如

“天生我材必有用”等,感悟从自信的意义方面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

可适当给分。

12、(1)我同意。(1 分)因为这样是一种充满自信的表现,是调节害怕心理的一种方法,

给自己鼓气的行为,是相信自己的行为。(2 分)

(2)来自于对自己的正确评估和认识,是正确看待自我的表现,是对自己的一种自信。

(4 分)

(3)通过这种方法,对自己充满自信,从而相信自己的能力,使自己的内在潜能得到了

充分的发挥,考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4 分)

(4)要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价,相信自己的能力;
善于与人交往,学习别人的长处,补

己之短;
要善于鼓励自己,相信自己,不断给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等。(4 分)

13、(1)(2 分)代沟;
何时长大!等

(2)(4 分)漫画中的老人过分溺爱后代,容易助长未成年人懒惰的心理,形成娇生惯

养的坏习惯,不利于培养子女自立自强的品质,更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是害

了子女,而不是真正的爱。应该让小女孩自己做应该做的或力所能及的事情,培

养她独立的能力,而不是过分的依赖。

七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七年级政治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30 分)

下列各题 4 个备选答案中,都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入答案

表中(每小题2 分,共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2008 年3 月15 日上午以无记名投

票方式,选举_____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

席。

A 胡锦涛

B 吴邦国

C 温家宝

D 习近平

2.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 3 月22日举行了投票。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______

获胜,得票765.87万张,得票率为58.45%;
民进党籍候选人谢长廷、

苏贞昌得票544.52万张,得票率为41.55%

A 马英

九、萧万长

B 马英

九、陈水扁

C 宋楚瑜、陈水扁

D 连战、吴伯雄

3.关于自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不向别人卑躬屈膝;

②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

③自尊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④自尊的人没有羞耻之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姗姗总是说别人不尊重自己,好朋友李丽对她说:“别抱怨别人不尊重你,先

要问问自己是否尊重别人。”据此回答4-6 题:

4.李丽的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 尊重自己

B 尊重老师

C 尊重父母

D 尊重他人

5.你认为姗姗的下列行为不妥的是

①姗姗总是嘲笑小芳长的太胖,像头小猪 ;
②考试成绩揭晓后,姗姗总是讽

刺陈刚榆木脑袋;

③小亮说话有点口吃,姗姗总是挖苦他 ;

④卫生大扫除

刚刚结束,姗姗随手就丢了一张废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看到姗姗的行为你想对她说,她应该 :

①对人要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②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式来对待别人 ③由衷地欣赏和赞美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④善于接纳他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2007 年11 月7 日8 时34 分,随着“嫦娥一号”卫星正式进入距月球200

公里的工作轨道,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后的第五位“月球俱

乐部”成员。随着月球图片陆续传回国内,中华民族的神经又一次被兴奋点燃,

再次掀起新的科技热潮。七年级学生刘石立志要成为一名航天工作者,为祖国航

天事业做贡献。他的豪情壮志告诉我们

①我们要有民族自信心

②我们要与各国人民平等相待

③自信是个人的事

情与祖国无关

④我们要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

8.“没有成功,人生便黯淡无光;
没有自信,人们便失去了成功的可能;
失去

自信,就像一把潮湿的火柴,永远点不燃成功的火焰。”自信如此重要,是因为

自信使人勇敢

②自信使人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③自信能使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④ 自信一定能使人成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美术课上,王刚同学的画画作品很有创意,同学们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

没想到他的兴趣越来越浓,后来在全国美术比赛中获奖。这说明:

A 只有他人给予积极评价才能获得自信

B 自信心是先天形成的

C 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

D 自信心只有获得成功后才能获得

10.我们可以展示个人所擅长的生活技能,下列属于自立表现的是:

①做饭

②修自行车

③让妈妈洗衣服

④整理房间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自立和自主的关系是:

A 自立就是自主

B 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

C 自立的前提是自主

D 自主的前提是自立

12.下列对自强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自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素质

②自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巨大动力

③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④自强就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而强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自强的人都会面临一只拦路虎,只有战胜它,才会进步,才能自强,这只

拦路虎是

A.没有实践的机会

B 缺乏恒心和毅力

C 放任自我

D 只做感兴趣的事

14.“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

不算是好汉。”陶行知的这句话就是要求我们

A 依赖自弃

B 自立自强

自尊自信

D 自怜自爱

15.懒惰成性,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不思进取是指:

A 虚荣

B 自负

C 自卑

D 自弃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70 分)

16.想一想(12 分)

在下列情形时,他们希望什么?(每空1 分,共5 分)

①王铮同学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或有了很大进步,

他希望爸爸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希望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姜华同学穿了一件新衣服到学校,她希望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

③寒假里,七(3)班同学到福利院去问慰孤寡老人,受到了福利院领导和

老人们的赞扬,这时,他们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小刚的建议被老师采纳的时候,他会觉得

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完空后,说一说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种希望和感觉?(7 分)

17.简答:(10 分)

材料一:近年来,青少年开始热衷于“炫富”,一些学生们谈的不再是游戏、

动画片,话题转向了大人们关注的财富问题。在学校里,几乎每个班都有公认的

“小富翁”、“小富婆”,有的班级还为此排出了名次。

材料二:欣赏漫画《拒绝》。

(1)材料

一、二中的青少年共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3 分)

(2)作为同龄人,你准备如何说服他们?(7 分)

18.情景在线题

(15 分)

期中考试后,老师下发了成绩单和试卷,班级呈现了这样几种情况:

镜头一:小丽同学仔细翻看试卷,找出错误之处,对比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争取以后取得更好的成绩。

镜头二:成绩优秀的小华对大家说:“这么简单的题目,对我来说简直太容

易了,我不得第一谁得第一?”

镜头三:小刚看着自己试卷上数不清的“红灯笼”,心情沮丧到了极点。他

感觉自己无法超越这个成绩。

(1)三个镜头中的同学分别是什么心理表现?这三种心理分别有什么特

点?(6 分)

_ _ _ _ _ _ _ _ _ _ ? ? ? ? ? ? ? ? ? ? ? ? ? ? ? ? 装 ? ? ? ? ? ? ? ? 订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2)如果上述三名同学是你的同学,请你分别对他们说一句话。(3 分)

(3)“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看了同学们的

情景,请你说说,你的优点有哪些?缺点和不足有哪些?(6 分)

19.分析说明题(17 分)

材料一:有一个小女孩,从她自己家里到外婆家玩,外婆家小花园的草地上

有用于浇花的喷头。小⒑芟胪嫠从植桓掖蚩缤罚钟淘ァM馄趴吹? 后,鼓励她说:“不用怕,你可以开。”但是小女孩却说:“不,我不能开,因为

我的保姆告诉我不可以玩水。”

材料二:有一个高中生学习成绩优异,但从小生活在父母溺爱下。高考时,

他考上了名牌大学,在学校里,他生活几乎不能自理,不会到食堂打饭,不会洗

衣服,只能不停地向家里诉苦。结果,开学不到半个月,他就偷偷地跑回家,再

也不肯到学校去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3 分)

(2)通过材料我们看出依赖心理有什么危害。(6 分)

(3)材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我们该怎样树立自立意识,走向自立?(8 分)

20.实践探究题(16 分)

全国自强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五四奖章获得者候斌,九岁那年在车祸

中失去左腿。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主动调整了自己。“别看比别人少了一条腿,

可我干什么都不差!”从1994 年起,候斌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国际跳高F42 级比赛

的冠军,并取得了残奥会“三连冠”。他以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去迎

接一切挑战。生活中,候斌爱好广泛,富有爱心,乐于助人??他向社会展示着、

奉献着,也创造着自己的美好人生。

七(1)斑全体同学观看了候斌的事迹资料,召开了一次班会。请你也参与其中:

(1) 真情告白:在候斌的精彩人生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候斌的故事

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4 分)

(2) 分享感动: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感人故事,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4 分)

(3)

我在成长:谈谈自己怎样培养这种优秀品质。请你为自己设计一个自

计划。(8 分)

七年级政治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A A D D B D B C D C A C B D

二、

非选择题(共70 分)

16.填空略;
(5 分)因为人们做了好事,取得了好成绩,甚至穿了一件新衣服等都希望受

到他人的肯定或赞扬,这也是自尊的表现。这说明,人人都有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

尊重的心理。而且,还觉得他人、集体、社会的承认往往比自我承认更更要。所以,他们会

有这些希望和感觉。(7 分)

17.(1)共同存在的问题是虚荣心过重。(3 分)

(2)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光彩,以赢得他人尊重的心理,这种心理是不健

康的,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我们应当正确看待自尊与虚荣,赢得别人真正的尊重。(7 分)

18.(1)分别表现出了自信、自负、自卑的心理。(3 分)自卑------自己看不起自己,轻视

自己;
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做好的心理;
自负-------过高地评价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3 分)

(2)①你自信的心态,会使你积极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我要向你学习。②自负

会带来一时的情绪高涨,会使你远离成功,你应该正确看待自己。③自卑会让你憎恨自己的

不完美,你应该振作起来,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努力吧!(3 分)(言之有理即可)

(3)答案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即可。(6 分)

19.(1)作为青少年来说,玩水浇花、洗脸穿衣是自己的事情,这类自己的事情就应该自己

干。材料中的小女孩和考上大学的学生缺少的就是自立的意识和能力。(3 分)

(2)通过材料中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出依赖心理的危害性,依赖会使自己丧失独立生活

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严重缺陷,不能适应社会生活。(6 分)

(3)启示我们要积极投身实践,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自立就意味着要独立安排自己的

生活;
意味着要离开父母、老师的庇护,自主地处理学习、生活中的难题;
意味着要靠自己

的双手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创造多彩的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证明“我能行”,要不断

地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的人。(8 分)

20.(1)(1)候斌具有一种自立自强的品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丧气,而是想办法克服

困难,战胜挫折,赢得胜利。启示:一个自强的人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为自己设

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积极进取。(4 分)

(2)根据自身实际作答。(4 分)

(3)根据自身实际作答。(8 分)

201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线的汉字注音:(2分)他虽然很瘦,但精神抖擞(),目光shēnsuì(),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我顿时感到kùnjiǒng()不安起来。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2、下列每组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用横线标出,然后改正在方格中 (2分)

A、逞能仰慕相德益彰石破天惊

B、无垠巴望家喻户晓迫不急待

C、怪诞静穆永往直前知足安命

D、冗杂惬意语无轮次义愤填膺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字有错误的是() (2分)

A、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罕:稀少。

B、开始,斑羚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蹿跳。谷:穷尽,指困境。

C、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

觑:看。

D、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因为我老早就考虑到怎样预防意外的事故。虞:料想;
猜度。

4、不是句中加点词语近义词的是() (2分)

A、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

同窗:同学

B、女佣略一踌躇后,走上前去引起他的注意,可是他的表情是不耐烦的。踌躇:彷徨

C、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娴熟:熟练

D、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让它们无需互相妒忌。妒忌:嫉妒

5、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2分)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 B、《最后一课》―莫泊桑―法国

C、《观舞记》―林海音―中国D、《社戏》―鲁 迅―中国

6、默写。(10分)

传承文化A、名句积累(8分)(1)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2)雨昏青草湖边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谁怜一片影,_________________ 。

(4)移舟水槛差差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前事不忘,____________。(6)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________。(7)《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初晴美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木兰诗》中描写战场生活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写:(2分)

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给人类以深刻的启迪。我喜欢斑羚,因为在种群面临灭绝的时刻,它们能够心甘情愿地用自己的生命为下一代开辟生存的道路;
我喜欢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共4分)

⑴在你阅读过的下列小说中,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任选一个角度简略说说理由。(60字以内,2分)

《童年》《鲁滨孙漂流记》

⑵请你写一段意思完整的话,介绍你所知道的当地节日风俗习惯。(不超过150字)(2

分)

二、阅读与理解(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14分)

阅读《伤仲永》,完成9~12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

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

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9、在横线上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共4分,各1分)

(1)世隶耕: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扳仲永:___________________

(3)称前时之闻:___________________(4)受之天: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面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借旁近与之 夸父与日逐走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不能名其一处也

C、又七年,还自扬州屠自后断其股

D、于舅家见之 但当涉猪,见往事耳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4分,各2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方仲永作诗由“___________”到“________”,充分说明了___________。(3分)

(二)阅读《斑羚飞渡》,完成13~16题。(共14分)

①就在这时,我看见,从那拨老斑羚里走出一只公斑羚来。公斑羚朝那拨年轻斑羚示意

性地咩了一声,一只半大的斑羚应声走了出来。一老一少走到伤心崖,后退了几步,突然,

半大的斑羚朝前飞奔起来,差不多同时,老斑羚也快速起跑,半大的斑羚跑到悬崖边缘,纵

身一跃,朝山涧对面跳去;
老斑羚紧跟在半大斑羚后面,头一勾,也从悬崖上蹿跃出去;

一老一少跳跃的时间稍分先后,跳跃的幅度也略有差异,半大斑羚角度稍高些,老斑羚角度稍低些,等于是一前一后,一高一低。我吃了一惊,怎么,自杀也要老少结成对子,一对一

对去死吗?这只半大斑羚和这只老斑羚除非插上翅膀,否则绝对不可能跳到对面那座山崖上去!突然,一个我做梦都想不到的镜头出现了,老斑羚凭着娴熟的跳跃技巧,在半大斑羚从

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老斑羚的跳跃能力显然要比半大斑羚

略胜一筹,当它的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蹄下时,刚好处在跳跃弧线的最高点,就像两艘宇宙

飞船在空中完成了对接一样,半大斑羚的四只蹄子在老斑羚宽阔结实的背上猛蹬了一下,就

像踏在一块跳板上,它在空中再度起跳,下坠的身体奇迹般的再度升高。而老斑羚就像燃料

已输送完了的火箭残壳,自动脱离宇宙飞船,不,比火箭残壳更悲惨,在半大斑羚的猛力踢

蹬下,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这半大斑羚的第二次跳跃力度虽然远不如第一次,

高度也只有地面跳跃的一半,但足已够跨越剩下的最后两米路程了。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

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②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斑羚凌空跃起,在山涧上空画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

线。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

③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我十分注意盯着那群注定要送死的老斑羚,心

想,或许有个别滑头的老斑羚会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但让我震惊的是,

从头到尾没有一只老斑羚调换位置。

④它们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搭起一条生存的道路。

⑤绝大部分老斑羚都用高超的跳跃技艺,帮助年轻斑羚平安地飞渡到对岸的山峰。只有..

一头衰老的母斑羚,在和一只小斑羚空中衔接时,大概力不从心,没能让小斑羚踩上自己的

背,一老一小一起坠进深渊。

⑥我没想到,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

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我没想到,老斑羚们会那么从容地走向死亡。

⑦我看得目瞪口呆,所有的猎人都看得目瞪口呆,连狗也惊讶地张大嘴,伸出了长长的

舌头叫。

⑧最后伤心崖上只剩下那只成功地指挥了这群斑羚集体飞渡的镰刀头羊。这群斑羚不是

偶数,恰恰是奇数。镰刀头羊孤零零地站在山峰上,既没有年轻的斑羚需要它做空中垫脚石

飞到对岸去,也没有谁来帮它飞渡。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

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

⑨它走了上去,消失在一片灿烂中。

13.概括选文的内容。

14.将文中连续两次运用“目瞪口呆”,换成“赞不绝口”好不好?为什么?

15.前文写到彩虹,这里又写“那道绚丽的彩虹”,有什么用意?

16.文中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很是精彩,而⑥⑦两段则运用了________描写,它通过作

者的________,赞美了斑羚的精神。

17.文中老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的特殊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画线句所表达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点明试跳成功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篇课文三处提到了彩虹,请将选文中两处描写彩虹的地方划出来,并指出这样描

写彩虹的意义。

21.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第①段的文段大意:________________

22.第③段中作者描写了自己的心理活动,其用意是什么?

23.设想一下,假如你是当时的狩猎者之一,看到斑羚飞渡的壮举,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呢?

(三)阅读《门边有个位置》,完成24~27题。(共12分)

①每次纯净水送过来,这位师傅都匆匆忙忙。在门外脱下鞋子,穿着袜子,绕过过道,

进客厅,再到饮水机旁边。我让他穿上拖鞋,他说,没时间,再说地板上很干净。

②一次,我请他抽支烟,坐一会儿。他感激地冲我笑笑,他说他下岗了,到纯净水公司

承包了我们这个小区送纯净水的业务。生活还过得去,就是忙,就是累。我说:“我们都是

在苦弱中挣扎,只不过用不同的方式。”他听了,得到安慰似地笑笑。

③星期天,儿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位师傅扛着水进来。儿子用手扇着鼻子,“嗯,

有一股气味。”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这小子不肯罢休:“你没闻到啊?一股浓

烈的气味。”

④怒火中烧,我伸手就打。不料,这小子揭竿而起:“打我干吗?就是臭,臭脚臭袜子

的臭。”我一下子呆住了,尴尬地止住了手。但心里还存着侥幸,希望走到门边的师傅没注

意也没听见。可是,他站住了,扭过头来,满脸通红,歉疚地说:“别怪孩子,都是我没注

意。”

⑤夜里,我跟孩子说:“儿子,这次我真的不能原谅你,这位送纯净水的师傅,也有一

个和你一般大的在学校读书的孩子,他将一桶水送到这里,爬上五楼,一桶水只赚一块钱,

流了多少汗?”儿子很委屈,“我只说臭,又没说其他的,你却要打我?”许多事,许多心

情,他这个年龄,显然不懂。

⑥再来的时候,这位师傅不再是脱了鞋径直走进来,他在门外窸窸窣窣弄了好长时间。

进了客厅——脚上套了两只绿色的、类似塑料袋的鞋套。一种无法言说的尴尬,在彼此间心

照不宣。我劝他无须这样细心,他笑一笑,“服务总是讲究质量的。”然后匆匆地干活,匆匆

地走。那双绿色的鞋套,一直让我不安。

⑦门边有个位置!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忽然产生灵感。于是,和儿子把饮水机安置到这

个地方。这样不要套什么鞋套,站在门槛一伸胳膊就可以换水。一次次地来,他好像没有在

意饮水机位置的变化。我不希望他体察到我的用心,这点小小的方便,还需要别人在意么?

⑧几天前,我在小区散步。楼上的一位老人喊住了我,打量了我好半天,“好人!”一声

惊叹吓了我一跳,“为什么啊?大爷!”老人说:“送水的那位师傅见人就讲,你为了让他方

便,把饮水机移到门边,让家里人进门出门都不方便。”我脸一红,那点微不足道的方便,

竟然被郑重地提起。

⑨老人说:“谁家的门边没有位置?再小的事,也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在心里给别人

留个位置。”(选自《北京晚报》2007.4.23,作者查一路,有改动)

24、从全文看,题目中的“位置”既指____________,又指________________。(2分)

25、引用原文语句来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26、为什么要写老人的话?(2分)

答:

27、读罢全文,你有怎样的感受?作为文中“儿子”的同龄人,你想对文中的“儿子”

说些什么?(共80字左右)(5分)

答:

三、作文(共50分)

在你的心中,有些东西总会让你难忘,或是让你珍惜、让你深思、让你感动。这是为什么呢?请你选择一个角度,把在你心中留下印记的人、景或事件生动具体地描述下来。

要求:

1、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2、注意书写工整、清楚、准确。

参考答案

1、

1、dǒusǒu深邃tuí táng 困窘

2、得、及、勇、伦

3、D

4、B

5、D

6、答案:、A略B(1)大闹天宫、略(2)湘妃泣竹

7、答案示例:我喜欢华南虎,因为在被困于铁笼内时,它仰天长啸,表达出不羁的灵魂。评分标准:本题共2分。动物名称占1分,喜欢其理由占1分。(“理由”必须符合本段文字的内涵——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并且带给人类深刻的启迪)

8、(1)答案示例:鲁滨孙给我的印象最深。因为他敢于冒险、勇于追求理想,他的百折不挠、意志坚强的性格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评分标准:本题共2分。小说人物名称占1分,从小说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任意一个角度说理由占1分。(“理由”部分;
角度明确而单

一、字数符合要求各1分) (2)略

9、答案:(1)属于(2)通“攀”,牵,引(3)相当(4)承受评分标准:本题共4分,每小题1分。

10、答案:C评分标准:本题2分。

11、答案:(1)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2)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评分标准:本题共4分,每小题各2分。(1)句意正确占1分,“就”、“文理”的翻译各占0.5分。(2)句意正确占1分,省略的主语、“卒”各占0.5分。

12、答案:(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泯然众人(矣)后天受教育的重要(或:后天教育对一个讲人是否成材是至关重要的。再或:后天教育对成材的重要性)评分标准:本题3分,每空1分。

(二)13.斑羚飞渡悲壮的场面(符合文义即可)。

14.不好,目瞪口呆从侧面准确写出了斑羚精神令人震惊。

15.前面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飞渡作铺垫,这里渲染了悲壮的气氛。

16.侧面心理活动描写

17.回答此题要把老斑羚“示意性地咩了一声”拟人化来理解,所谓动物的语言,其含义可以使我们理解为:孩子,准备好了吗?一定要踩着我的背飞过去!

18.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设问句,一个感叹句,其作用是:以我认为的“绝对不可能”反衬出斑羚的聪颖及伟大的献身精神。

19.上文第②段的首句“试跳成功。”是一个标志,即意味着从第①段中找。这样,很

容易就能看到第①段的末句,那么,这句话就是点明试跳成功的句子,即“瞬间,只见半大斑羚轻巧地落在对面山峰上,兴奋地咩叫一声,钻到磐石后面不见了。”

20.(1)“山涧上空,和那道彩虹平行,又架起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用死亡做桥墩架设起来的桥”,烘托了斑羚飞渡的气势,渲染了飞渡的悲壮美。

(2)“只见它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绚丽的彩虹。弯弯的彩虹一头连着伤心崖,一头连着对岸的山峰,像一座美丽的桥”,此处的描写渲染出了头羊自我牺牲的崇高之美。

21.斑羚飞渡(或试跳成功,成功飞渡等均可)。

22、作者对老斑羚是否会全体献身表示怀疑,但事实证明,老斑羚没有贪生怕死,由此更突出作者对他们的敬意。

23、在面临种群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竟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

(三)

24、饮水机在门口摆放的位置一个人内心里装着别人的地方评分标准:本题2分,每空1分。

25、答案示例:①“我对儿子眨眨眼,示意他别往下说”,②这句话写出“我”怕儿子说话太随便伤害了送水工、想用不引人注意的方式提醒儿子的心理,③表明“我”是一个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的人。评分标准:本题3分,引用原文占1分,作分析占1分,由此归纳出“我”的为人占1分。

26、①交代了故事的结局;
②从侧面衬托出“我”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③点明了中心:你心里有别人的位置,别人也会把你放在心上。评分标准:本题2分,答出任意两个要点得2分,答出一个要点得1分。

27、答案示例: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最深的是:人应该有一颗体察别人难处的同情心。作为同龄人,我想对文中的“儿子”说;
应该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思考问题、做事情,不能再用苛刻的语言伤人心了!评分标准:本题4分。“感受”占2分,对“儿子”说的话占1分,字数符合要求占1分。(“感受”只要符合文章的主旨即可;
“对儿子说的话”应该是积极方面的)

作文(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

1.北京的先农坛是纪念先农神而设的,先农神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神者,代表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嫘祖

2.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A.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B.他们最早在世界上种植水稻 C.他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

D.他们用使用弓箭

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启

D.秦始皇

4.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5.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6.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7.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

C.秦孝公

D.秦始皇

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最后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是(

)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韩国

9.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

10.巨鹿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陈胜吴广和秦军主力

B.项羽军队和秦军主力 C.刘邦军队和秦军主力

D.项羽军队和刘邦军队

11、下列是对鉴真和玄奘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他们都是唐朝僧人

B、他们都在对外交往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C、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是为了向所到国家传播佛学 D、他们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1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诗圣”之手(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3、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安石

14、右图作品字体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它的作者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王羲之

D、王献之

15、我们要加大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力度,这是因为(

) A、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壁画和大量佛经、文书 B、里面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它的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D、大部分洞窟是南北朝时期开凿的,年代久远

16、建立辽国的是(

A、元昊

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

D、耶律阿保机

17、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A、西周与东周

B、西汉与东汉

C、西晋与东晋

D、东魏与西魏

18、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是(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19、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20、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习俗有较大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们服饰自由,各取所好

B、农村百姓住房较简陋,贵族官僚宅第则相当宏丽 C、食物已相当丰富,东京的夏季甚至有冷饮

D、由于缺马,人们出行多用牛车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18分。其中,第

21、22小题各3分,第

23、24小题各6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1、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错误:

理由:

22、南宋都城东京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

错误:

理由:

23、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吐蕃人是维吾尔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他们的杰出赞普尺带珠丹统一青藏高原,开始了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24、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洛阳桥,以及唐朝印制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金刚经》,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博大精深。

错误:

理由:

错误:

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下图文字说明:这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广州、

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请回答:

(1)请在材料二的划线处填空。(2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4分)〈答出2个要点〉

(3)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

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4分)〈答出2个要点〉

26、阅读材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请回答:

(1)这首诗反映了宋朝什么节日的景象?这一节日在今天的名称是什么?(4分)

(2)宋朝至今仍然保留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请写出两个。2分)

(3)假如你是北宋中期四川的一位富商,在这一节日来临之际,要从成都购进500匹上等丝绸待售,你将选择使用下列哪一种货币进行支付?为什么?(4分)

你所选择的货币:A、铜钱

B、铁钱

C、交子 —— (

)(2分) 理由:

(2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0分,共2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2分)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分)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4分)

(4)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A.

B.

C.

D.

错误: ______ (2分)

理由:

(2分)

28、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中,两位挑战者正在就“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展开对擂。

(1)请你给这两位挑战者提供两条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4分)

(2)两位挑战者正在辩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请你为他们举出一例唐太宗时唐政府与西藏友好往来的例子。(2分)

(3)唐太宗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

”。(2分)

(4)主持人要求挑战者用一句话来评价唐太宗的统治,请你帮他们写出来。(2分)

历史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DACB

DBACD

CACBA

DCDBA

二、辨析题

21、错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理由: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22、错误:南宋都城东京 理由:南宋的都城在临安

23、错误:维吾尔族

理由: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错误:尺带珠丹

理由: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赞普是松赞干布

24、错误:洛阳桥

理由: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

错误:活字印刷品

理由:唐朝《金刚经》是雕版印刷品(唐朝采用的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北宋才出现)

三、材料解析题

25、(1)市舶司、泉州(2分)

(2)中国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能战胜惊涛骇浪;
(2分)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2分)

(3)海外贸易获利丰厚(2分)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2分)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

26、(1)元旦、春节

(2)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3)C;
理由:因为交子便于携带(安全)

四、问答题

27、(1)契丹(2分)

(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2分)

(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2分)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分) (4)C.(2分)

理由:南宋在辽灭亡后才建立,南宋和辽不可能同时并立。(2分)

28.如何评价秦始皇?(10分)

29.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社会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是历史的停滞、倒退”,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10分)。

‎ ‎ ‎答案

一、选择 :(本大 有2‎0小 ,每小 2分‎,共40分 每 ‎ 选 ‎ , 有一 ‎

‎ , 答案 ‎ 答 ‎表格 )

1、大 ‎ 心 (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余杭

2、‎基础

A、北齐

B、东魏

C、西魏

D、北周

3、‎ ‎ (

) A、建立唐

B、提 “水 , ‎ C、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 弊

D、“ , ‎望

4、‎ 一 ‎帝 (

) A、‎

B、慈禧

C、武则天

D、吕

5、唐 长安 ‎ ‎业区叫做(

A、坊

B、市

C、瓦肆

D、勾栏

6、, 建‎ 立 ‎ , ‎一考 , 考 ‎选 吏 ‎ ‎ ‎生 (

A、帝时 ‎ 分 ‎ 选 ‎ 吏 B、唐 时 ‎ ‎模, 建 舍,增加 员 C、武则天时 ‎ 武 ‎考

D、帝时 ‎ ‎, 考 ‎选 才

7、“ 帝 ‎长 , ‎ , ‎了(

) A、唐 ‎ 考 选‎ 吏, 多 才 ‎ ,一 ‎花 B、间, ‎ , 少 少‎ 考 ‎,仍未考 C、唐 ‎ 考 ‎ , 多考生 ‎ 了‎

D、唐 立‎武 考 , 多 ‎ 生‎

8、唐 , ‎ 未 ‎ (

) A、回鹘

B、匈奴

C、吐蕃

D、突厥

9、唐 ‎ 区 ‎立 西‎ ‎ 机构 (

A、北 ‎

B、西 ‎

C、安西 ‎

D、省

10、天 ‎ 唐 ‎时被 (

) A、波斯

B、大食

C、大秦

D、天竺

11、‎ ‎ , ‎ (

) A、唐‎ 僧

B、‎ ‎ 了 大 ‎献

C、东 ‎ 西 ‎ 了 ‎ ‎佛 D、‎ ‎ ‎

12、唐 ‎ ‎ 时 ‎, 一 ‎“ 圣 之手(

) A、“ ‎, ‎

B、“ ‎ , ‎九天 C、“ ‎, 生‎

D、“ ‎ , 长 天‎际

13、提 ‎ 多 ‎ 生 , ‎ ‎(

) A、李

B、杜甫

C、居易

D、王安石

14、‎ ‎, ‎ 者 (

) A、颜 卿

B、柳公

C、王羲之

D、王献之

15、加大‎ ‎ ‎ , 因 (

) A、有大 ‎ ‎、大 ‎佛经、书 B、有大 ‎ 书 ‎ C、建 ‎有 格‎

D、大 分 ‎ 北 时‎ 凿 , 久

16、建立 ‎ (

A、元昊

B、颜 ‎

C、铁

D、机‎

17、北 ‎ ‎于(

A、西周 东周‎

B、西 东 ‎

C、西 东 ‎

D、东魏 西魏‎

18、食 ‎ 居 ‎ (

A、小麦

B、玉米

C、粱

D、水稻

19、唐 ‎ 经‎ 心 ‎, 于(

) A、北

B、

C、元

D、明

20、‎ 食 ‎ 有 大‎ , ‎ 一 ‎ (

) A、

‎ ,各 好

B、‎ , ‎ 则 ‎

C、食 ‎ ,东 ‎ 有 ‎

D、于 , 多‎ 牛车

‎ 答‎

答 ‎〉

一.选择 :(本大 有2‎0小 ,每小 2分‎,共40分)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辨析 (本大 有4‎小 ,共18分 ,

21、22小 各‎3分,

23、24小 各‎6分 ‎

‎ ,并 明‎理 )

21、‎ 因 ‎ 帝 ‎大、建了‎大

22、东‎ 有 多 ‎ 业‎ 场 ,叫做“瓦子

23、生 ‎ 一 ‎吐蕃 ‎ ‎先 7 ‎, ‎ ‎ 一 ‎ , 了 唐‎ 好 ‎

理 :

24、李 ‎ 并 建‎、‎ 石‎ ——洛阳 , 唐 ‎、‎、有 ‎ ‎ —— 经 , ‎ 了 ‎ ‎ 大 ‎

理 :

、材料解析 (本大 有2‎小 ,每小 10‎分,共20分 )

25、‎ 材料:

材料一:( ‎明:
197‎4 州市‎ ‎ ‎ 洋 船 该船长 3‎4米,宽11米, 4米 ‎, 20‎0吨 )

材料二:
‎易 了 ‎ , 时 ‎ ‎ 易 ‎ ‎ 易, ‎ 立

,加 理 广州、

‎ 大 船 ‎ ,、本, ‎ ‎东 ‎ 船 ‎常客

材料 :
“市 之 ‎ , ‎, ‎ (市 :
‎ 市 ‎船 ‎易 ) 回答:

(1) 材料二‎ ‎ (2分)

(2) 材料一‎结 ,分析 时 ‎ ‎ 船常‎客 因 (4分) 答 2 ‎ 〉

(3)材料一 ‎了 船‎业 , 材料‎

二、,分析 ‎ 因.(4分) 答 2 ‎ 〉

26、材料:“ 一‎ 除, ‎ ‎ , ‎旧

——王安石 回答:

(1) ‎了 什 ‎ ‎ 一 ‎ 天 ‎ 什 (4分) (2) 仍‎ ‎ 有‎ ( ‎ 2分)

(3) 北‎ ‎ 一 ‎, 一 ‎ 之际, ‎ 500 ‎ ‎ , 选择 ‎ 一‎ ‎支付 什 (4分)

选择 ‎ :A、铜钱

B、铁钱

C、子 —— (

)(2分) 理 :

(2分)

、综 (本大 有2‎小 , 27小 ‎12分, 28小 ‎10分,共22分 ) 27.材‎料:

材料:1005 ‎, , , ‎ , 之‎盟

——— ‎ ‎

回答:

(1)材料 ‎ 少‎ 民 建立‎ (2分)

(2) 材料 ‎ , 之盟 ‎ 有‎ (2分)

(3) 该‎ ‎ 之盟 (4分)

(4) 4 ‎ 西、并立 ‎ , 一 ‎ 明理 ‎

A.

B.

C.

D.: _____‎_ (2分) 理 :

(2分)

28、‎ “ ‎ , 者‎ “ 唐‎ 李 民‎ 展 擂 (1) ‎ 者提‎ 唐 ‎ 理 ‎ 施 (4分)

(2) 者‎ 唐‎ 民 ‎ , ‎ 一 唐‎ 时唐 ‎ 西 ‎好 ‎子 (2分)

(3)唐 ‎时 , ‎“

(2分) (4) ‎ 者 一‎ ‎唐 ‎ , ‎ (2分)

‎ 考答案‎

一、选择

BDACB‎

DBACD‎

CACBA‎

DCDBA‎

二、辨析

21、:
帝 ‎大、建了‎大 理 :
‎ 因 ‎ 帝 ‎

22、:
东‎

理 :
‎ 安

23、:

理 :吐蕃 ‎ 先


理 :
一 ‎ 吐蕃 ‎ ‎布

24、:洛阳

理 :
‎ 石‎ 州‎


理 :唐 经 ‎ (唐 ‎ ‎, ‎北 才 ‎) 、材料解析 ‎

25、(1)市 司、州(2分)

(2) 船船‎ 大, 多,结构 , , ‎骇浪;
(2分)船 有 ‎ , 辨‎别航 (2分)

(3) 易 ‎ (2分) ‎ ‎易(2分) 了 船‎业 展

26、(1)元旦、

(2)元宵、端午、秋

(3)C;
理 :因 子 ‎于携 (安全) 、问答

27、(1) (2分)

(2) , ‎ (2分)

(3) 于北 ‎ , 之盟 ‎一 ‎ ,“ 北 ‎民 ‎担 但 (2分) 之盟 ‎ 立有 ‎ 一 :
结 了 ‎ 之间 ‎ , ‎ 长 ‎ 于 ‎

‎ , 展 ‎ 经 ‎ , 长 有‎ 于 多‎民 ‎ 展 一‎ (2分) (4)C.(2分)

理 :
‎ 才建立‎, ‎ 时并‎立 (2分)

28、(1) ‎ 者提‎ 唐 ‎ 理 ‎ 施 (4分)

展生‎ , 民 ‎ ;

并州县;

才 ‎虚心纳 ;

‎ ( 答 ‎ 即 ,每 2分‎) (2) 公 ‎ (2分) (3) 之 (2分)

(4) ‎明,经 展 ‎ , 加‎ (2分)(答“ 之 1分)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Ⅰ.听力部分(共25分)

一.听句选图。请听句子,选出相应的图画。(5分)

二.请听句子,选答语(5分)

6.(

)A.At school.

B.In the school

C.Yes, I can 7.(

)A.No, I’m not

B.walking

C.May 1st 8.(

)A.Friday

B.English

C.comedy 9.(

) A.In Tokyo

B.The music club

C.July 10.(

)A.Yes, I do

B.At 6:00

C.Because it’s interesting 三.对话理解。请听对话及问题,选出最佳答语。(5分) 11.(

) A.It" s raining.

B.It" s windy.

C.It" s snowing.12.(

) A.A reporter.

B.An actor.

C.A waiter.13.(

) A.In a police station.

B.In a restaurant.

C.In a mall.14.(

) A.Yes, Tony does.

B.Yes, they do.

C.No, they don’t

15.(

) A.All over the world.

B.In China.

C.In other countries all over 四.短文理解。请听短文,选择正确答案。(5分) (

) 16.Today is

.A.Sunday morning

B.Saturday morning C.Sunday afternoon (

) 17.How" s the weather there? A.It"s windy.

B.It" s cloudy.

C.It’s s sunny.(

) 18.There are many people from

.A.England and Canada

B.America and Japan C.Canada and Australia (

)19.The driver is

.A.an American

B.a Chinese

C.a man (

)20.People

in the bus.A.are reading newspaper B.want to play basketball C.are listening to a man 五.听短文,完成下列表格。(5分) photos People What doing? the first photo I

21

the second photo 22

are swimming at the pool the next photo my family 23

the last photo I’m with

24

25

(

) 21.A.I’m playing soccer ball

B.I’m playing basketball C.She’s playing soccer ball

D.He’s playing basketball

(

) 22.A.I’m with my brother

B.I’m with my mother

C.My father and I

D.My brother and my sister (

) 23.A.Are eating dinner

B.Are eating lunch

C.Are eating breakfast

D.Are eating apples

(

) 24.A.Mary

B.Gina

C.Tom

D.Bill (

) 25.A.She’s doing homework

B.He’s playing volleyball

C.She’s dancing

D.He’s singing

Ⅱ、笔试部分(共95分)X kb1 .com 一.翻译短语。(10分)

1.in winter ______________

2.in this heat

3.a photo of my family

4.during the day

5.a group of people

6.散步______________ 7.沙滩排球______________ 8.在度假______

9.在对面______________

10.玩得高兴_____________

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0分) 1.It’s a beautiful, ______ day. (sun) 2.This is the _______of the story.(begin) 3.They can _______the guitar well.(play) 4.How many _____can you see in the room? (man) 5.Mary enjoys _______football games very much.(watch) 6.Thanks for _____me so much help.

(give) 7.Lin Tao wants ________an actor when he grows up.(be) 8.Nancy likes _____to music.

(listen) 9.Can you and your brother________ ? (swim) 10.Look! The children ______happily over there. (play) 三.写出下列句子的同义句(5分)

1.How" s the weather today?----------------the weather today? 2.The pay phone is in the neighborhood.

The pay phone is

.

3.What"s her job?=What is she? What she ? 4.My aunt is from Canada.My aunt

Canada.5.Look! They are taking a photo.

Look! They are taking

.

四、句型转换(10分)

1.There is some money for her.(改为否定句)

money for her? 2.I am doing my homework.(对划线部分提问)

you

? 3.They are some young women.(改为单数形式)

a young

.4.There is a supermarket acro from the park.( 改为一般问句)

________ __________ a supermarket acro from the park? 5.I like dolphins.Because they are very intelligent.

( 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 _________ you like dolphins? 6.Her English teacher is from the USA.( 同上 )

___________ is her English teacher _____________? 7.She often plays soccer after school.(用now改写句子) She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soccer now.8.It’s humid today.

(就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oday? 9.It’s great.

(就划线部分提问)

10.It’s nine ten.

(对画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 the time? 五.选择填空(20) (

)1.Everyone ______him, because he is friendly.A.like

B.likes

C.to like

D.liking ( ) 2.—— What __________ he do?

—— He __________ an actor.

A.is, is

B.does, does C.does, is D.is, does ( ) 3.—— What time does she get up?

—— She ___________ up at 6:10 am.

A.is getting B.gets C.to get D.get ( ) 4.——What language does the woman speak? ——She speaks

.She" s from Australia.A.Japanese

B.Chinese

C.French

D.English ( ) 5.—— What are you doing?

—— I _____ a letter to my pen pal.

A.write

B.am writing

C.writes D.am write ( ) 6.—— _______

you watching TV?

—— Yes, I _____________.

A.Do, do B.Can, can C.Are, am D.Are, do ( ) 7.Look! Dave _______________

on the phone.

A.talks B.are talking C.talk D.is talking ( ) 8.—— __

Mary cleaning her room?

——No, she is __

.

A.Does, reads B.Can, read

C.Is, reading D.Does, reading ( ) 9.——Let’s _

to the movies now.

――That

great.A.going, sounding B.go, sounds C.go, sound D.goes, sounds ( ) 10.——

does your aunt work?

——In a restaurant.A.What

B.How

C.Where

D.Which ( ) 11.Where

your pen pals

?

A.are, from

B.do, from

C.do, come

D.is , from ( ) 12.——

i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now?

——It’s ____________.

A.What, winding B.How, windy C.When, winds D.Why, windy ( ) 13.——What’s the weather _________ in Beijing?

——It’s terrible in summer, too cold and humid.

A.likes B.is liking C.like D.liking ( ) 14.Thank you for _____________ CCTV’s Around The World show.

A.join B.is joining C.to join D.joining ( ) 15.—— __________ it going?

—— Great!

A.What’s B.How’s C.Why is D.Where’s

( ) 16.People are really ______________ on the beach in summer (夏季).

A.relaxed B.relaxing C.relax

D.to relax (

)17.Look! The man ________ under the tree is enjoying the cool.A.lie

B.lying

C.is lying

D.lies (

) 18.——Who are you _____?

—— My mother. A.wait

B.waiting

C.waiting for

D.wait for (

) 19.——Let’s go to see the action movies.——_________.A.Yes, we do

B.No, we don’t C.That sounds exciting

D.No, thanks.(

) 20.Tony is busy _____his homework.A.doing

B.do

C.to do

D.does 六.完形填空:(10分)

My friend Tony is an American 1

He is ten years old.He lives 2

his family in China now.There are 3

people in his family; his mother Mrs Green, his father Mr.Green and his little sister Amy.He has a white cat.4

name is Betty.Look \\\\ Amy is playing 5

Betty.His father, Mr.Green, is watc¬hing TV.His mother is doing housework.What about Tony? He is doing

Chinese homework..He can"t 7

Chinese well, but he likes Chinese very much.Tony"s 8

works in a TV station.His father works in a school as an 9

teacher.Tony and his sister 10

to the same school.(

) 1.A.girl

B.boy

C.cat

D.dog (

) 2.A.on B.after

C.with

D.in (

) 3.A.two

B.three

C.four

D.five (

) 4.A.His

B.Her C.It"s

D.its (

) 5.A.to B.with C.from

D.at (

) 6.A.her B.it"s C.a

D.his (

) 7.A.say B.tell C.speak

D.talk (

) 8.A.father

B.mother

C.sister

D brother (

) 9.A.Chinese

B.Japanese

C.English

D.Australian (

) 10.A.go

B.goes

C.going

D.to go 七.阅读理解:(30分)

A It" s Sunday morning.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park, some boys are playing basketball.There are some girls under a big tree.They" re singing and dancing.What are those women doing? They are drinking tea.Look at the woman in a blue coat. Who" s she? She" s my mother.She is talking to Edward.Edward is her student.He is a good student.He studies hard . He" s good at all the subjects. And he" s friendly to all his teachers and his friends.(

) 1.The boys are , A.singing B.playing basketball

C.dancing

D.drinking (

) 2.My mother is .A.a teacher B.an office

C.a doctor

D.a woman (

) 3.Edward is in .A.my home B.the claroom

C.the zoo

D.the park (

) 4.—— Who" s under a big tree?

——

. A.Some people.

B.Some women.

C.Some girls.D.Some boys.(

) 5.—— What color is my mother" s coat?

——It"s

.A.blue B.white

C.red D.yellow B Bill is from Australia.He lives in Sydney.He can speak French and English, but he can" t speak Chi¬nese.He has a pen pal in the United States.Her name is Lisa and she lives in New York.Bill" s favorite sport is basketball and he can play the guitar.Lisa" s favorite sport is tennis.She can"t play the guitar, but she can play the piano and sing very well.(

) 1.Bill is from

.A.Australia B.France C.the United States

D.the UK (

) 2.Lisa is an

.A.Chinese

B.American

C.English

D.Japanese (

) 3.What languages does Bill speak?

A.Chinese B.French

C.English

D.B and C (

) 4.What is Bill" s favorite sport? A.tennis

B.volleyball

C.soccer D.basketball (

) 5.Which sentence is NOT right? A.Bill has a pen pal in the USA.B.Bill can play the piano and Lisa can play the guitar.C.Bill and Lisa like different sports.D.Lisa lives in New York.C.Bob has a good friend, Caesar.He is a brown dog.He is not very old.Bob gets him from Mr.Mason.One day Bob’s father, mother and Bob go to the Mason’s farm (农场) for lunch.After lunch, Mr.Mason says, “I’m going to a big city.So I can’t take him there.You can’t have a young dog in a big city.”

“ Let me have him, ”Mr.Mason, “ he knows me well and we have no dog, ” Mr.Mason looks at Bob’s mother and father.

“Please , Mother, let me have him,” says Bob.

“Ask your father,” says she.

“Please, Dad?”

“Yes, you can have him.”

“Thank you, dear dad.Thanks, Mr.Mason.come here, Caesar.”

“See! The dog is his now,” says Mr.Mason.(

)1.What color is Caesar? It’s

A.black

B.yellow

C.brown

D.white (

)2.How old is the dog? It’s

A.very old B.not very old C.half a year D.one year and a half (

)3.Mr.Mason works

.

A.in a school

B.in a factory C.with Mr.Green D.on a farm (

)4.Mr.Mason wants to

.

A.take the dog to a big city

B.give Bob the dog

C.leave (离开) home with the dog

D.sell the dog (

)5.Caesar is Bob’s

A.friend B.brother C.doll

D.name

八、书面表达。假如你是Mike,正在英国学习外语。你的朋友Lin Tao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向你求助。请给他写一封信,介绍一下你学习英语的方法,并鼓励他不要放弃。

一、参考答案:听力材料

一.1.Look! The koala comes from Australia.

2.— Where" s your pen pal from?

- He comes from New York.3.How" s the weather in Canada now? What does your cousin want to be?

-He wants to be a doctor.二.6.Where do people play baseball ? 7.Are you watching TV ? 8.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 9.What club does he want to join ? 10.Why do you like P.E. ? 三.11.Yes, it" s raining again.Question: How" s the weather there? 12.Yes.But he wants to be an actor.Question; What does he want to be? 13.Me,too.Let"s go to the zoo this afternoon, OK? Question; Do they want to go to the library? 15.They are pandas.They live only in China.Question; Where do pandas live? 四.短文材料:

It" s a fine Sunday morning.It" s sunny and warm.Ann and her mother are in a big bus.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it.Some of them come from America, and some come from England and Canada.They are all their friends.They are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There are two Chinese in the bus.One is a woman.She is driving the bus.The other is a young man.He speaks good English.He is now talking a-bout the supermarket.The other people are all listen¬ing to him.They want to buy some things.They are very happy.五.Dear Maria, Thanks for your letter and the photos.Here are some of my photos.In the first photo, I" m playing basketball at school.In the second photo, I" m with my brother.We are swimming at the pool.In the next photo, you can see my family at home.We" re eating dinner.In the last photo I" m with my sister Gina.She" s doing homework I" m watching TV.Ⅰ

1――5 CBAAB

6—10 AACBC 11—15 ABCCB

16—20 BCABC 21—22 BAABA Ⅱ、笔试题:

一至四题(略)

五.1—5 BCBDB

6—10 C DCBC

11—15 D BCDB 16—20

A CDCA 21—25 CBCCC 六.完形填空:
1――5 BCCDB 6- --10 DCBCA

七.阅读理解:A.BADCA

B. ABDDB

C. CBDBA

八.书面表达 Dear Lin Tao, I was happy to read your letter.You asked me for some advice on learning English.

At first, I also found it hard to remember so many words and phrases.Then I found that the best way to remember words was to learn their pronunciation.There are some useful rules in the pronunciation, and they can help me remember new words easily.I also had some grammar problems when I was in first grade.I tried to read more and practice more.Now it isn"t very difficult for me to understand the sentences and paages.That"s my secret of learning English.I hope it helps you.Please never give up! 文 章 来源莲山

课件 w ww.5 y kj.Co m •上一个试题:
新目标初一下英语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dawendou.com/shti/cuyi/77915.htm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试卷及答案

推荐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期末试题

一.选择填空:从A、B、C、D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完成句子。(15%) 1.A ______ works in a restaurant.A.reporter

B.waiter

C.teacher

D.doctor 2.Is there ______ fruit shop near here?Yes, there’s one near here.A.a

B.the

C.an

D./ 3.Rick usually ______ up at 5:30 on weekdays.

A.get

B.gets

C.got

D.getting.4.My house is ______ the post office and the bank..A.on

B.in

C.between

D.over 5.--___________?

-- Because they are very cute.A.What is it ?

B .Where are they from? C.Why do you like pandas?

D.How do you like pandas? 6.Do you want to ______English with me?

A.ask

B.speak

C.talk

D.say 7.--Is there a bank over there? -- ___________.A.Yes, there’s

B.No, there aren’t

C.Yes, there is

D .No, it isn’t 8.–How is the weather in Harbin?

--It’s _________.A.snow

B.snowing

C.snows

D.to snow 9.Look! Burton is _________ photos of the Eiffel Tower. A.having

B.making

C.watching

D.taking 10.--_________are the children doing now?

--They’re playing football on the playground. A.What

B.Where

C.When

D.How 11.–Where is Tokyo?

--I know it’s in _______.

A.France

B.Brazil

C.Korea

D.Japan 12.–Is that Mr.Smith?

--Yes, he ______ a beard.A.is

B.has

C.takes

likes 13.–It’s cold outside.You’d better _______ your gloves.

A.wear

B.in

C.with

D.put on 14.Please _______, because this is a reading room.、A.quiet

B.to be quiet

C.be quiet

D.to quiet 15.Just go straight and ________ left.A.go

B.come

C.take

D.turn 二.完形填空:从A、B、C、D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意思完整。(15%) I’m Li Fen.I have a pen pal.

name is Mary.She is from Canada.She lives in Toronto.She speaks English.She has 17

brother, but she has no sisters.Her favorite 18

is art.

Two of my good friends

pen pals, too.Lu Yang’s pen pal is from _ 20__.His name is Tony.Tony lives in Paris.He speaks

21 .He has one brother and one

22 .His favorite subject is PE.And he can play soccer very 23 .Ding Lan’s pen pal is from __24__.Her name is Wendy.Wendy can speak Chinese and English.She 25

no bother or sister.Her favorite subject is history.

16.A.His

B.My

C.Her

D.My 17.A.no

B.one

C.two

D.three 18.A.book

B.subject

C.actor

D.movie 19.A.have

B.has

C.is

D.are 20.A.the USA

B.the UK

C.Canada

D.France 21.A.Chinese

B.Japanese

C.French

D.English 22.A.car

B.pencil

C.uncle

D.sister 23.A.good

B.well

C.nice

D.interesting 24.A.Japanese

B.French

C.English

D.Singapore 25.A.is

B.are

C.has

D.have 三.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最佳答案作答。(30%)

A CCTV-1 18:30 Children’s World 19:00 News 19:45 Around the World 20:20 Movie: A Nurse’s Day 21:50 Meage from the Market 22:20 Modern Arts 23:00 End CCTV-4 18:30 Modern English 19:00 Women’s Life 19:30 Culture and Life 20:45 Volleyball match: China-America 22:30 English News 22:50 English Movie: Gone with the world 00:30 End NTTV 18:30 NTTV News 19:00 Popular Songs 19:30 Animal World 20:20 American English Today 21:15 Science and Life 22:30 Sports News 23:00 End JSTV 18:40 English for Children 19:00 News from CCTV-1 19:30 JS News 19:45 Football Match: China- Japan 21:30 TV-play: Story of a Spanish Artist (1) (2) 23:15 End 26.A football fan can enjoy a football match on _________.A.JSTV

B.CCTV-1

C.NTTV

D.CCTV-4 27.If you are interested in pop songs, you may choose(选择) _______________.A.CCTV-1

B.NTTV

C.CCTV-4

D.JSTV 28.The English news on CCTV-4 lasts about _________ minutes(分钟).A.20

B.25

C.30

D.40 29.Which TV station has the most English programmes (节目)? A.JSTV

B.NTTV

C.CCTV-1

D.CCTV-4 30.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A.Children can enjoy the Children’s World on CCTV-4 at 18:30.B.NTTV ends at 00:30. C.You can see News on CCTV-1 and JSTV at the same time.D.NTTV has a TV play at 21:30. B Jim, Kate and Li Ming are doing the homework together.Jim makes a mistake.Kate tells him about it.Li Ming wants to borrow an eraser from Jim or Kate.Jim has one and gives it to Li Ming.Li Ming thanks Jim.Jim says,“You’rewelcome”.Jim also thanks Kate.Kate says “That’s all right”.

The three children are students in a school in Beijing.Jim is from London.Kate is from New York.Li Ming is a Chinese girl.They are good friends.They often do homework and play games together.They often help each other.

31.Jim is ________ . A.an English girl

B.an American girl

C.an English boy

D.an American boy 32.Kate helps Jim with ________.A.his mistake

B.an eraser

C.a ruler

D.a pencil 33.Li Ming borrows ________ .A.an eraser from Kate B.an eraser from Jim C.a ruler from Kate D.a ruler from Jim 34.The three students are ________ .A.not in the same cla

B.in U.K.

C.in Beijing

D.in USA 35.They are ________ .A.doing homework

B.playing games C.reading

D.cleaning the room C This is a beautiful park near my home.People like to go to the park after work.Some of them go to the park every day.Look! This is Mr.Smith.He is sitting on a chair and watching the children.Some children are playing the game of hide-and- seek(捉迷藏). Some boys are playing yo-yo.Lucy and Lily are standing under a tree.They are talking.There is a small river in the park.We can see some boats in the river.Some children are sitting in the boats with their fathers and mothers.Listen! A lot of birds are singing in the trees.This is really a nice park.I come here to read English after school every day.36.______ like to go to the park.A.Children

B.Fathers and mothers

C.Lucy and Lily

D.People 37.Mr.Smith is _______.A.playing hide-and-seek

B.playing yo-yo

C.is sitting and watching the children

D.is singing 38.Which one is right? A.Lucy and Lily are playing hide-and-seek with other children.B.Lucy and Lily go to the park only on Sunday.C.Lucy and Lily are talking under the tree.D.Lucy and Lily live far from the park.39.The writer can"t see_____ in the park.A.fish

B.children

C.women

D.men 40.What"s the writer doing?

A.He is singing.

B.He is sitting in a boat.C.He"s playing a game.

D.He"s watching the people in the park.

四、任务型阅读(10%)(认真阅读短文,然后填写下面的表格)

Mi Yang is my English teacher.She is tall and thin.She has long straight black hair.She often wears glaes.She is beautiful and we all like her very much.John is my clamate.He is from the USA.He has short curly blonde hair.He is medium height.He loves to tell jokes.Gloria is a Japanese girl.She is short and heavy.She wears a pair of glaes, too.Her hair is black and straight.Name

is has/wears 41

Short and heavy 42 A pair of glaes 43 44 Long straight black hair A pair of glaes John 45

Short curly blonde hair 五.词汇运用(15%)

The Greens are English.Now they are in Beijing.This is their

46

(第一次) visit to China.

They are going to stay in

47 (中国) for three

48 (星期).They want to visit some big cities and villages.They want to

49 (学习)some Chinese, too.Mr.Green is a driver.He likes

50 (驾驶) in Beijing very much.Mrs.Green is a teacher.She often 51 (参观) a middle school

52 (在…近旁) Beijing, and she likes to speak English

53 (和) them.They take a lot of photos in China.When they are back to

54 (英国), they are going to show the photos to their 55 (朋友).They want the English people to know more about China.六.短文写作(15%)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你一定有爱护动物的意识,你也一定有你所喜欢的动物。请你谈谈你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你为什么喜欢它等。不少于60个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初级中学七年级(下)英语考试卷 参考答案:

1-5

BABCC 6-10 BCBDA

11-15 DBDCD 16-20

CBBAD 21-25 CDBDC

26-30 ABADC 31-35

CABCA 36-40 DCCAD 41.Gloria 42.straight black hair 43.Mi Yang

44.tall and thin

45.medium height 46.first

47.China 48.weeks 49.learn

50.driving 51.visits 52.near

53.with

54.England

55.friends

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测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你认为以下哪种行为是不正确的 (B)

A.有人当众叫我的“绰号”,我很恼怒

B.因为同学们说我太胖,所以我要节食减肥

C.国旗下演讲时,我会穿戴得整整齐齐,并将演讲稿背熟

D.我积极参加“校运会”,是因为我喜欢站在领奖台上的感觉

2.如果老师让你代表全班去参加学校举办的某项比赛,你会想 (C)

A.我肯定不行,我可不想去丢脸

B.没问题,他们和我不是一个档次的,我肯定会赢

C.既然老师推荐我,说明我有这方面的能力,我不能让老师失望,我肯定能行

D.老师是想让我出洋相想借机整我吧,我不能上当

3.洋洋个子较矮,再加上平时缺乏练习,体育课上的跳马练习让他摔了个大跟头,引起同学们的一阵笑声。他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发誓一定要跳过去。从此以后,他勤加练习,终于在一次测试中,他的跳马动作规范而流畅,老师给了他满分。这说明 (B)

①相信自己行,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力量②洋洋是个虚荣心很强的人,因为他很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③洋洋是个意志坚强的人,因为他能以顽强的精神战胜困难、实现目标④自信是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④

4.有人问古印度精通佛学经典的佛印说:“观音菩萨身边跟随着侍从,为什么她还自己提着净瓶呢?”佛印幽默地回答说:“因为观音菩萨认为求人不如求己。”这则寓言告诉我们(C)

①自己的事情自己干②自食其力,生活是甘甜的③过分地依赖别人不利于自身的发展④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拒绝任何帮助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以下观点错误的是 (A)

A.要培养自立能力,就要到社会上去打工

B.自尊自爱、不卑不亢是自强精神的表现

C.树立坚定的理想是自强的第一步

D.能够战胜自己的人,必定能自强

6.“铁杵成针”的寓言直接表明了 (B)

A.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就能战胜挫折

B.意志坚强、有坚定信念的人易战胜困难和挫折

C.冷静地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就能战胜挫折

D.会自我疏导就会克服任何困难最终战胜挫折

7.知名作家严文井年轻时,曾4次高考落榜,自己的苦恼、别人的闲言碎语成为他努力的动力,勤奋自修的他终于取得成功。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D)

①他所遇到的挫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②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③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④树立了远大目标就不会轻易屈服于挫折

A.①②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自觉磨练意志,需要 (D)

①树立明确目标②从小事做起③主动到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④善于管理自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9.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C)

A.说闲话是最易被忽略的小事之一

B.有了坚强的意志,平凡岗位上也能成就大事业

C.一个人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智力的高低、环境的好坏是关键

D.养成先复习后做作业的学习习惯需要坚强意志

10.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的显著特征 (B)

A.道德B.法律C.文明公约D.纪律

11.犯罪的法律标志是(B)

A.严重危害性B.刑事违法性C.刑罚当罚性D.受主刑惩罚

12.“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说明的道理是(C)

①沾染不良习气是违法犯罪的开始②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③一般违法的人如不悬崖勒马极易跌人犯罪的深渊④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

13.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淫秽、暴力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保护的有关规定(B)

A.家庭B.社会C.学校D.司法

14.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C)

①法律服务所②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④法律援助中心

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5.假如你在放学的路上被两个大个子青年抢劫,这时你不会(D)

A.先把钱给他们,然后打电话报警

B.坚决不给他们钱,同他们斗争到底

C.假装给他们从衣兜里拿钱,然后趁机逃跑

D.设法稳住他们,遇到路人时大声呼救

二、简要回答(共15分)

16.(9分)在抗洪抢险的战斗中,解放军武警战士不畏艰险,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洪水,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文中体现了解放军武警战士怎样的意志品质?意志坚强的人还有哪些表现?

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困难。(3分)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能在复杂的情境中迅速作出判断并采取坚决的措施;
能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

17.(6分)少年能自强。我们怎样做才能成为自强的人?

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
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

三、辨析题(共6分)

18.有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是能否将失败转化为成功的关键。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只有意志坚强、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并重新站起来(或者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的人,才能迈过失败这道坎,走向成功。因此,题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四、分析说明题(共24分)

19.(14分)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王强、赵亮、刘伟3人发现前面一名持刀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强行搜身。王强说:“快!抓歹徒。”赵亮说:“你俩稳住歹徒,我去报警。”刘伟说:“别管了,跟我们没关系。”

歹徒被抓后,经审讯,他曾6次持刀强夺9名中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300多元。

(1)请你就这3人的言行分别作出评价。

(1)王强的说法正确,因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赵亮的观点正确,因为他不仅敢于而且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刘伟的观点错误,因为这样做,不仅使同学受到伤害,而且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了违法犯罪分子,同时也是懦弱、自私的表现。

(2)歹徒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为什么?

歹徒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因为持刀多次抢劫,不仅社会危害性严重,而且还触犯了刑法。

(3)假如你是一名法官,你将依法给予歹徒怎样的惩罚?

给予刑罚处罚。

20.(10分)电影院里,甲和乙边看电影边议论,吃瓜子时还发出很大的声音,一会儿,甲的手机又响了,又大声接电话。旁边的人忍无可忍,批评他们不遵守秩序……

(1)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呢?请把故事续写下来。(两种结局以上)

①甲、乙两人听从他人劝告,吸取教训。②甲、乙两人不但不听从劝告还和他人争吵,影响电影正常放映。③甲、乙两人和他人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后两种结局均是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处罚。

(2)结合你续写的故事结局,谈谈故事给你的启示。

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任何一种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

五、开放性试题(共10分)

21.自拟题目,谈谈你学完七年级《思想品德》后的收获。

要求:①语句通/顷、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②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一、1.B2.C3.B4.C5.A6.B7.D8.D9.C10.B11.B12.C

13.B14.C

二、16.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挠的毅力战胜困难。(3分)意志坚强的人,对自己行为的动机和目的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
能在复杂的情境中迅速作出判断并采取坚决的措施;
能在碰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调节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言行。(每点2分)

17.要自强,首先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
战胜自我,自强的关键;
扬长避短,自强的捷径。(6分)

三、18.“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并不是绝对的,只有意志坚强、善于总结失败的教训并重新站起来(或者正确地认识挫折,采取恰当的解决方法)的人,才能迈过失败这道坎,走向成功。因此,题中的观点是正确的。(6分)

四、19.(1)王强的说法正确,因为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分)赵亮的观点正确,因为他不仅敢于而且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2分)刘伟的观点错误,因为这样做,不仅使同学受到伤害,而且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了违法犯罪分子,同时也是懦弱、自私的表现。(4分)

(2)歹徒的行为是犯罪行为。(2分)因为持刀多次抢劫,不仅社会危害性严重,而且还触犯了刑法。(2分)

(3)给予刑罚处罚。(2分)

20.(1)①甲、乙两人听从他人劝告,吸取教训。②甲、乙两人不但不听从劝告还和他人争吵,影响电影正常放映。③甲、乙两人和他人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后两种结局均是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处罚。(4分)

(2)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任何一种违法行为都有其法律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6分)(观点正确即可)

五、21.略

导语:许多人只需要再多支持一分钟,多做一次努力,就能反败为胜。成功招揽成功,失败招揽失败。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29分)

1.卷面书写(3分)

请把下面的文字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正确规范,整洁美观。

策马前途须努力,莫学龙钟虚叹息。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2分)

A.确凿(záo) 讪笑(shàn) 泥泞(nìng) 兀兀穷年(wù)

B.炽痛(chì)默契(qiè) 祈祷(qǐ) 人声鼎沸(dǐng)

C.哽咽(yàn) 蝉蜕(tuì) 可汗(hàn) 义愤填膺(yīng)

D.救济(jì) 嫉妒(jí) 环谒(yè) 鲜为人知(xiān)

3.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B )(2分)

A.菜畦 狂斓 骊歌 迥乎不同 B.叮嘱 逼狭 磐石 鞠躬尽瘁

C.踌躇 崎岖 屏嶂 荒草萋萋 D.澎湃 怪诞 污秽 一泄万里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无误的—项是( D ) (2分)

A.假日里小丽随家长到海边旅游,海上波涛汹涌,岸边桑树呈碧,这沧海桑田的美景让她流连忘返。

B.现在的电信诈骗案层出不穷,行骗着手段之隐蔽,伎俩之巧妙,蒙骗形式之多样,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C.初夏时节,拥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山花团锦簇,树荣草盛,令游客们得意忘形。

D.一个人如果想出类拔萃,就必须勇于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必须正视求学路上的挫折。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2分)

A.“六一”节,许多年轻人因为已经长大,也玩起了滚铁环等传统游戏,以此怀念童年。

B.深深眷恋家乡南京的朱先生,在网上听到歌曲《锦上南京》,留下了亲切美好的印象。

C.经过讨论,学校团委会做出了同意李华等五位同学加入共青团。

D.端午节前夕,许多商家推出了物美价廉的节日礼盒,来满足消费者馈赠亲友的需求。

6.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2分)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C.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D.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7、以下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全文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B.《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乐府双璧” 即指《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这两首艺术价值极高的诗歌。

C.《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它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8.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4分)

我也开始挣钱:我逢休息日,一大早就背着口袋走遍各家的院子,走遍大街小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碎纸、钉子。……每星期六卖掉各种旧货,能得三十至五十戈比,运气好的时候卖得更多,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睑,夸奖我:

“谢谢你,好孩子!咱们俩养活不了自己吗?咱们俩?有什么聊不起的!”

有一次我偷偷的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

①这段文字选自《童年》,作者是高尔基。(2分)

②结合小说内容,概括文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她对“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答:外祖母善良慈祥,聪明能干,胸怀宽大。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阿廖沙,使他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对困苦的生活。

9.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4分)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消费力不断攀升,中国迅速崛起了大批奢侈品消费群。对此,某班开展以“勤俭节约,理性消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活动任务。

①下面是某同学搜集的材料,请根据材料概括中国人奢侈品消费的主要特点。(2分)

2012 年中国奢侈品总消费额 460 亿美元,其中国外消费 271 亿美元,国内消费 189 亿美元,而 2005 年中国国内奢侈品销售额才 20 亿美元。

2013 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总额达到 85 亿美元,中国人的消费占到了欧洲奢侈品市场同期销售总量的 65%。

2014 年中国内地奢侈品销售量比上一年增长 7%。

而中国消费者在境外的奢侈品消费支出增长高达31%,60%的奢侈品是在境外购买的。

答:中国人奢侈品消费增长迅速,数额巨大,境外购买奢侈品现象尤其突出。

②在你班上存在着同学间相互攀比的现象。作为班长,面对家境一般,羡慕他人拥有名牌,内心有些自卑的小杰,你该如何来劝说呢?(1分)

答:示例:小杰,生活普通一点没什么不好,物质的富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精神的富足更值得我们去追求,内心的自信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意近即可)

③班上准备办一期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板报。请将下面的话补充完整,作为板报的部分内容。要求:句式对称,语意连贯。(21分)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祸端,节俭是国家强盛的支柱

10、古诗文默写(6分)

①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

(吴均《山中杂诗》)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人情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韦应物《滁州西涧》)

⑤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⑥《木兰诗》中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十分精确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二、阅读理解(41分)

(一)阅读《江南逢李龟年》,完成第11~12题。(6分)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1.有入说,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3分)

答:自然的景色;国家的衰败;作者自己和艺人(李龟年)的颠沛流离。

1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二)阅读文言文《口技》,完成13—15题。(9分)

口技(节选)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2分)

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 ②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③几欲先走(跑) ④百千犬吠(狗叫)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答:
(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

②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答: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15.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B )(3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三)阅读下面的科技作品,完成 16~18题。(9分)

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

①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②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③恐惧自何而来?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例如,在某些惧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早期的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毒蜘蛛等等),就会恐惧逃窜。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④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一般说来,对恐惧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选自《博物》 2012年第4期,有改动)

1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3分)

A.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所以恐惧心越重越好。

B.常见的恐惧症有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C.人类对蛇的恐惧心理有可能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D.对恐惧的事物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法是把四个选项的内容分别还原到原文,然后进行一一验证。第①段中有“如果保护过了头……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一句,据此可判断“恐惧心越重越好”说法欠妥。B、C、D三项分别能在③④⑤段中找到原句。

17.第②段“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句中加点的词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3分)

答:不能去掉。把 “主要”去掉就变成了场所恐惧症的表现只有“对封闭空间的恐惧”一个,和原句表意有差别。

18.请结合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3分)

【链接材料】电闪雷鸣时,我们很多人会感觉到强烈的恐惧,甚至会出现心悸、抽搐、身体蜷缩等症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雷电恐惧症”。

雷电恐惧症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怎样才能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

答:可能源自雷电对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减少或消除对雷电的恐惧,需要学习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多听多看雷电这方面的声响和影片等。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链接所给材料并结合原文探究信息的能力。所给材料说明的是“雷电恐惧症”的表现,其产生的原因可以运用原文第③段说明的知识进行解释,即“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解答第(2)题,联系第④段中的“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一句可知,掌握雷电的常识、了解避雷有关知识是关键。

(四)阅读下面的文学作品,完成第19~24题。(17分)

丑 红 薯

王玉红

①从未见过如此丑陋的红薯,所以当我看到婆婆把它提进厨房,就在心里做好了扔掉它的准备。婆婆说,别看这些红薯样子丑,可甜了呢!

②那红薯是真丑,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儿土坷垃,灰不拉几的,它身上横七竖八爬满了深深的裂纹,没有裂纹的地方也粗糙得像一只布满老茧的手。这可怎么吃呢?左看右看,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可是婆婆说它可甜了,一个“甜”字诱惑着我,让我耐下心来认真地把它削了皮,它这才像一块儿真正的红薯了,把它和那些买来的漂亮红薯放在一块儿蒸熟。还别说,就是不一样,蒸熟的丑红薯吃起来更加香甜糯口。

③我问婆婆,这些红薯怎么长成这个样子呢?婆婆说,种红薯那块地是最赖的,在半坡,还是红土地,地里总是有捡不完的大大小小的料礓石,那些红薯在地底下遇到了这些坚硬的石块,只能避让着,就长成那样了。那要是把它种在最好的地里,说不定它会更好吃呢?我说。婆婆摇了摇头:红薯呀,只有种在最赖的地里才能这么好吃呢。我恍然大悟。

④记得父母种地时,大块儿的肥沃田地往往留给小麦,半坡开的小片荒地则总是非红薯莫属。种小麦的田,精耕细耙,一个大点儿的土块也要敲碎,还要上足氮磷肥。种红薯的地,很少犁耙,也很少上肥料。一场春雨过后,在地里刨上一个个小坑,红薯就在里面安家了。待红薯苗成活后,锄个两遍,没多久,翠绿翠绿的红薯秧就把田地罩得严严实实,一阵风过,红薯叶摇曳生姿,还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风韵呢。可这时,母亲却要把这些已经蜿蜒得长长的还生了须根的红薯秧重新给翻扯起来,甚至于猪没啥吃了,到红薯地里一阵刀光剑影,杀一篮子红薯叶,就是猪草了。为什么呢?我问。母亲说,这都是为了让红薯把所有的劲儿都用在地下的根茎上。翻过的红薯叶,有的背面朝上,在阳光下泛着白白的光,像极了河水中的鱼白肚,几天过后,又去看,红薯叶竟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霜降过后,红薯叶变得枯黄稀落,根部露出一个个微微隆起的小土丘来,土丘下面就是红薯了。

⑤丑红薯生长在贫瘠的土地里,极少的养分,极少的水分,使他们地面的秧叶没有那么茂盛,坚硬的土质又让它们的根茎长不了太大,于是他们把吸收进体内的阳光和微薄的养分全部化作甜蜜贮存在小小的根茎里;土层下的小石块儿使它们处处碰壁,也使他们学会了怎样生存;历经刀光剑影和撕扯的疼痛以及风霜的折磨,再经过一番水与火的洗礼,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那些肥地里的红薯,因为土质好,肥水足,所以秧子好,块儿大,圆滑,但是水分也大,远远没有丑红薯营养高味道美。

⑥日子总是疙疙瘩瘩,吃起来却是甜甜蜜蜜。这是一个诗人笔下的红薯。当我听到这两句诗时,会意地笑了。一个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一个人的人生,只有尝遍千辛万苦才会精彩。生活像块儿丑红薯,虽然一颗心被疙疙瘩瘩的日子磨砺得粗糙不已,布满了裂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正是这一串串疙疙瘩瘩的日子,才串起了一个甜甜蜜蜜的人生。

(选自《洛阳晚报》 2012年10月31日)

19.【词语理解】丑红薯的“丑”表现在哪里?它为什么会那样“丑”呢?(2分)

答:外表丑陋,像块土坷垃,灰不拉几,外表粗糙,并且布满了裂纹。那样丑的原因是种红薯那块地是最赖的,在半坡,还是红土地,地里总是有捡不完的大大小小的料礓石,那些红薯在地底下遇到了这些坚硬的石块,只能避让着,就长成那样了。

20.【分析特点】丑红薯虽丑,但非常香甜可口,原因是什么?(2分)

答:缺少养分和水分,使他们地面的秧叶没有那么茂盛,坚硬的土质又让它们的根茎长不了太大,土层下的小石块儿使丑红薯学会了生存,于是他们把吸收进体内的阳光和微薄的养分全部化作甜蜜贮存在小小的根茎里,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

21.【探究内容】文中说“我恍然大悟”,作者悟到了什么?(3)

答:忽然明白了过去父母把红薯只种在半坡小荒地上、也不精耕细作、而且翻扯秧苗,甚至割些红薯叶喂猪的原因。

22.【句子理解】自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①一阵风过,红薯叶摇曳生姿,还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风韵呢。

答:这里引用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来形容红薯叶的繁茂翠绿,增添了文章的诗意。

②历经刀光剑影和撕扯的疼痛以及风霜的折磨,再经过一番水与火的洗礼,丑红薯终于变得营养丰富,香甜可口。

答:用拟人的手法,将红薯的生长过程说成是经历刀光剑影和风霜的折磨,以及经过水与火的洗礼,生动形象的突出了丑红薯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变得香甜可口。

23.【领悟主旨】文章结尾句“生活像块儿丑红薯,虽然一颗心被疙疙瘩瘩的日子磨砺得粗糙不已,布满了裂纹,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正是这一串串疙疙瘩瘩的日子,才串起了一个甜甜蜜蜜的人生。”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4分)

答: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题目。(2分)内容上:升华主旨,阐明一个人,只有经历风雨才能成熟,一个人的人生,只有尝遍千辛万苦才会精彩。(2分)

24【拓展迁移】学习本篇文章,请你从现实生活中寻找一个能够引发人启迪的事物,写出你的启发。(50字以内)(3分)

答:言之有理即可

三、作 文(50分)

在你的生活中,你曾遇到过怎样的眼神?留在你记忆深处的眼神,又怎样触动你的心?请以“ 的眼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

2、主题鲜明,写出真情实感;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字数不少于500字,字迹工整清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表格中。)

1、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长安 B、洛阳 C、涿郡 D、余杭

2、隋朝政权的基础是(

A、北齐 B、东魏 C、西魏 D、北周

3、和右图人物无关的史实是( ) A、建立唐朝

B、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观点 C、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D、注意“戒奢从简”,节制享受欲望

4、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A、契丹萧太后 B、慈禧太后 C、武则天 D、吕后

5、唐朝长安城内繁华的商业区叫做( ) A、坊 B、市 C、瓦肆 D、勾栏

6、科举,就是由封建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下列事件中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的是( )

A、隋文帝时利用分科取士的办法选拔官吏

B、唐太宗时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C、武则天时开始进行武举考试

D、隋炀帝时正式设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7、“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首诗反映了( ) A、唐太宗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许多贤才为他所用,一直到头发花白 B、贞观年间,进士科录取率极低,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考中 C、唐太宗将诗词作为考试内容,许多考生为作诗熬白了头发 D、唐太宗设立武举考试,许多英雄为此奋斗终生

8、唐朝初年,下列名称中还未出现的是( ) A、回鹘 B、匈奴 C、吐蕃 D、突厥

9、唐太宗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 A、北庭都护府 B、西域都护府 C、安西都护府 D、新疆行省

10、今天的印度半岛在唐朝时被称为( ) A、波斯 B、大食 C、大秦 D、天竺

11、下列是对鉴真和玄奘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他们都是唐朝僧人

B、他们都在对外交往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C、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都是为了向所到国家传播佛学 D、他们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1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诗圣”之手( )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13、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的诗人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安石

14、右图作品字体方折峻丽,骨力劲健它的作者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王羲之 D、王献之

15、我们要加大对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力度,这是因为( ) A、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壁画和大量佛经、文书 B、里面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它的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D、大部分洞窟是南北朝时期开凿的,年代久远

16、建立辽国的是(

A、元昊 B、完颜阿骨打 C、铁木真 D、耶律阿保机

17、北宋与南宋的关系类似于( ) A、西周与东周 B、西汉与东汉 C、西晋与东晋 D、东魏与西魏

18、宋朝粮食产量居首位的是( ) A、小麦 B、玉米 C、高粱 D、水稻

19、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20、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习俗有较大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们服饰自由,各取所好

B、农村百姓住房较简陋,贵族官僚宅第则相当宏丽 C、食物已相当丰富,东京的夏季甚至有冷饮 D、由于缺马,人们出行多用牛车 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答题卡 〈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18分。其中,第

21、22小题各3分,第

23、24小题各6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1、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误:

22、南宋都城东京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 错误:

23、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的吐蕃人是维吾尔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他们的杰出赞普尺带珠丹统一青藏高原,开始了与唐朝的友好关系。

错:
理由:

24、隋朝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洛阳桥,以及唐朝印制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金刚经》,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博大精深。 错误:

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5、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下图文字说明:这是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广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请回答:

(1)请在材料二的划线处填空。(2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4分)〈答出2个要点〉

(3)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

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4分)〈答出2个要点〉

26、阅读材料:“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请回答:

(1)这首诗反映了宋朝什么节日的景象?这一节日在今天的名称是什么?(4分) (2)宋朝至今仍然保留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请写出两个。2分)

(3)假如你是北宋中期四川的一位富商,在这一节日来临之际,要从成都购进500匹上等丝绸待售,你将选择使用下列哪一种货币进行支付?为什么?(4分)

你所选择的货币:A、铜钱 B、铁钱 C、交子 —— ( )(2分) 理由:

(2分)

四、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0分,共2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005年,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下册》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2分)

(2)根据材料指出,澶渊之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分)

(3)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澶渊之盟?(4分) (4)下列4幅两宋与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是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A.B.C.D.错误: ______ (2分)

理由:

(2分)

28、在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的节目中,两位挑战者正在就“如何评价唐太宗李世民”展开对擂。 (1)请你给这两位挑战者提供两条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4分)

(2)两位挑战者正在辩论唐太宗的民族政策,请你为他们举出一例唐太宗时唐政府与西藏友好往来的例子。(2分)

(3)唐太宗统治时期,历史上称为“ ”。(2分)

(4)主持人要求挑战者用一句话来评价唐太宗的统治,请你帮他们写出来。(2分)

历史期中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DACB DBACD CACBA DCDBA

二、辨析题

21、错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理由: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22、错误:南宋都城东京 理由:南宋的都城在临安

23、错误:维吾尔族 理由: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错误:尺带珠丹

理由:统一青藏高原的吐蕃赞普是松赞干布

24、错误:洛阳桥

理由: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赵州桥 错误:活字印刷品

理由:唐朝《金刚经》是雕版印刷品(唐朝采用的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北宋才出现)

三、材料解析题

25、(1)市舶司、泉州(2分)

(2)中国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能战胜惊涛骇浪;
(2分)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2分) (3)海外贸易获利丰厚(2分)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2分)推动了造船业的发展

26、(1)元旦、春节

(2)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3)C;
理由:因为交子便于携带(安全)

四、问答题

27、(1)契丹(2分)

(2)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2分)

(3)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但是(2分)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2分) (4)C.(2分)

理由:南宋在辽灭亡后才建立,南宋和辽不可能同时并立。(2分)

28、(1)请你给这两位挑战者提供两条唐太宗治理国家的措施。(4分)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合并州县;
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完善科举制度。(只答其中两个即可,每个得2分)

(2)文成公主入藏(2分) (3)贞观之治(2分)

(4)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2分)(答“贞观之治”只得1分) 文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列表格内)

1.隋朝建立的方式是

A.大将发动政变 B.农民起义 C.外戚夺权 D.少数民族进入中原

2.毛泽东在其词作《沁园春

雪》中有一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这里“唐宗”的统治时期,史称

A.“文景之治”

B.“开元之治”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3、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是(

A.骨耜 B.耦犁 C.翻车 D.曲辕犁

4.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 A.隋末农民战争

B.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

1 C.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5、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 )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要了解回族形成的历史,最早应追溯到(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7.唐朝时期,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

B.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C.安西都督府

D.西藏都护府

8、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这里的“胡”是指( )

A.西夏

B.辽

C.金 D.吐蕃

9.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东,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元世祖忽必烈为了有效地统治全国,建立了(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军机处

10、七年级一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2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1“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这两句赞美的是唐朝越窑出产的

A.青瓷 B.白瓷 C.冰裂纹瓷 D.唐三彩

12、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金刚经》卷末题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字样。《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

A.标有年代的活字印刷品 B.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

C.隋代初年留存的印刷品 D.北宋时期的佛经印刷品

13、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

A.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张 旭、顾恺之、李白 D.张 旭、顾恺之、杜甫

14.下列货币中,哪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A交子

B会子

C美元 D英镑

3

15.学完明朝君权加强内容后,某班同学在微博上发表评论,有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 他评论的是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

A.梵书坑儒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八股取士 D.大兴文字狱

16、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17、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③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

4 A.都护府 B.市舶司 C.中书省 D.宣政院

19、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

A.隋唐

B.两宋 C.元朝 D.明清

21.10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的杰出首领是(

A.元昊

B.阿骨打

C.阿保机

D.赵匡胤

22、“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这首《天堂》充分表达了蒙古歌手腾格尔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5

23.宋辽、宋夏和议的共同点不包括:(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导致了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C.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反映了宋朝统治的腐败

24、将“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按年代顺序编写的史书是(

A.《史记》

B.《资治通鉴》 C.《三国志》 D.《汉书》 2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①南宋灭亡

②忽必烈定国号为元

③蒙古军队灭金

④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二、材料分析题:

26、(4分)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1分)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1

6 分)

(2)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1分

(3)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1分)

(4)结合上述问题,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1分)

27、(5分)南水北调工程从提出、论证到勘探,历经数十年,中线工程河南段终于2009年全面开共。这是一项规模浩人的民生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京津地区用水紧张局面。我国古代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泽被后世,但对当时的政权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二

图一:都江堰 :隋朝大运河 (1)简述图

一、图二工程的主要功能。(2分)

(2)两项工程分别对当时的政权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国家在建设大型公共工程时应注意什么?(1分)

28.(6分)

材料一:舟帅识地理,夜则观日,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

8 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回答:

(1)材料中的说:“三种东西”分别是什么? (3分)

(2)这“三种东西”再加上西汉发明的什么合称“四大发明”?

(1分)

(3) 四大发明的出现和传播有何重大意义?(2分)

四、综合探究题:

29、(10分)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9 探究一 制度篇

(1)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2)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2分)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探究二 经济篇

(3)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写出一种作物名称即可,2分)

10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2分)

探究四 感悟篇

(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2分)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D 4A 5C 6C 7B 8D 9C 10D 11A 12B 13B 14A 15B 16A 17C 18B 19C 20B 21C 22B 23D 24B 25A

二、材料分析题:

26、(8分)

(1)张择端(1分);
东京(开封)(1分) (2)瓦子(1分);

(3)交子(1分);

(4)商品经济繁荣;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任答一点,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得分)(1分)

27、(5分)

(1)图一:防洪灌溉;
(1分)图二:运输。(沟通南北交通或南粮北运也可,l分) (2)都江堰的修建,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为秦

12 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只要答出对秦国的积极影响即可,l分)为修建大运河,隋炀帝过度役使人民,遭到人民反抗,加速了隋朝的灭亡。(意思相近即可,1分) (3)要从国情出发;
要经过充分、科学的论证;
要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发展为目的。(一条即可,其他符合题意也可,l分)

28 1.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3分) 2.造纸术

3对于推动人类文明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造纸术印刷术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和图书的普及 促进了科学文化的传播 火药的发明改变了作战思维和交战方式 打开了世界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指南针推动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 为郑和下西洋 重大地理发现提供了基础

29、综合探究题:

(1)秦朝:郡县制;
元朝:行省制度

13 (2)C (3)水稻或粟。

(5)宋词;
元曲。

(6)继承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言之有理即可)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测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转动中心相同

B、转动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C、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2、有关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C、陡坡,等高线稀疏 D、缓坡,等高线密集

3、下列有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气流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故降水多

B、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降水多于东部 C、两极地区降水较多

D、中纬度地区,内陆降水多于沿海

4、地球上最炎热的大陆是(

A、亚欧大陆 B、南美大陆 C、非洲大陆 D、澳大利亚大陆

5、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低纬度 B、位于高纬度

C、海拨高 D、降水丰富

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地形

C、海陆因素 D、洋流因素

7、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8、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可用下列哪一项表示( ) A、人口数量 B、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密度 D、人口自然增长率

9、某地区在一年中平均每1000人当中,出生并成活20个婴儿,死亡10人,那么这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10‰ B、20‰ C、5‰ D、30‰

10、地球上,海洋所占的比例是:

A、71% B、29% C、50% D、39%

11、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会产生(

A、就业机会增加 B、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C、住房、交通紧张 D、受教育机会增加

12、下列语言在联合国会议上可以正式使用的是(

A、葡萄牙语 B、德语 C、日语 D、汉语

13、下列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是(

A、南美洲西部 B、亚洲东部 C、非洲北部 D、欧州东部

14、在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许多村落都沿河分布,主要原因是(

A、沿河地带土壤肥沃 B、沿河地带地形平坦 C、沿河地带渔业资源丰富 D、沿河地带交通便利

15、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大洲是(

A、大洋洲 B、南极洲 C、南美洲 D、非洲

16、下列国家中,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日本 B、蒙古 C、中国 D、埃及

17、目前,联合国关注的重点问题是(

A、解决发达国家的困难 B、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C、反对国际恐怖主义活动 D、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福利进步

18、当今世界矛盾与冲突突出的根本原因是(

A、领土争端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 C、民族争端 D、国际恐怖主义猖獗,能源危机严重

19、某山山脚下的温度为22℃,山顶的温度为10℃,那么这座山的海拔高度是(

A、600米 B、3666米 C、200米 D、2000米 20、世界人口稠密地区往往分布于( )

A、中高纬度临海地带 B、中低纬度临海地带 C、中低纬度内陆地带 D、低纬度热带地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全球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

2、一天中陆地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最低值出现在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和地形等。

4、一个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

决定。

5、根据人类

的不同,世界居民可分为

三大人种。

6、世界三大宗教是指

7、

是两种基本的聚落类型

8、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9、世界上影响最广泛的全球性国际组织是

三、综合题(40分)

1、读右图,回答问题(20分) (1)A地以 人种为主, 大多信仰 教

(2)B地以 人种为主,多信仰 教,通用 语 (3)C地以 人种为主,大多信仰 教,通用 语 (4)D地以 人种为主

(5)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洲南部。

2、读右图,回答问题(5分) (1)A、B中属于发达国家人是 ,属于发展中国家数的是 。

(2)我们根据国家

的不同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口总数的的人口总

月,B地降水最多出 现在 月。

(2)AB两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的是 地,属于亚热带地区是的 地。

(3)AB两地降水,相对集中的是 地。

(4)在南北半球中,A地在 半球,B地在 半球。

(5)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是、。

4、读右图,回答问题(5分)

(1)A、B两点的经纬度是 A、B (2)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3)图中B点位于A点的 方。

地里答案

一、1——5

BBACC

6——10

BBCAA 11——15 CDCDB

16——20 ADBDB

二、

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2、14时(午后2点)

日出前后

3、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4、出生率

死亡率

5、体质特征

白色人种

黄色人种

黑色人种

6、基督教

伊斯兰教

佛教

7、城市

乡村

8、汉语

英语

9、联合国

三、

1、

1、(1)白色

基督

(2)黄色

(3)白色

基督

(4)混血

(5)非

2、(1)A

B

(2)经济发展水平

(3)北半球的北部

南半球的大洋洲

3、(1)1

(2)B

A (3)B

(4)南

北 (5)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地形

4、(1)(22°E,18°N),(24°E,20°N) (2)东,北 (3)东北

七年级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总分:50分

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

1.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③开凿大运河 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②隋朝建立③开凿大运河 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 2.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的杰出工匠是

A.鲁班

B.李春

C.李白

D.郦道元 3.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全面且符合实际?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而亡 D.节俭盛行 4.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

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唐太宗说:人要照见自己,一定要有明镜;
皇帝要想知道自己的过错,一定要借助忠臣。因此他( )

A.重视教育 B.倡导节俭 C.轻徭薄赋 D.虚心纳谏 6.唐朝时,科举制度得到很大发展,其基本特征是

A﹒能言善辩,委以重任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D.品评人才,注重门第 7.“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末?停末?禾苗待我灌醉。”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反映的是下列哪种生产工具使用时的情景( ) A.水排 B.翻车 C.筒车 D.耧车

8.国家公务员考试被称为是中国第一考。在隋唐时期,国家通过( )选拔人才。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八股取士 D.科举制 9.“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写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 A.“开元盛世”时期 B.“贞观之治”时期 C.“文景之治”时期 D.“光武中兴”时期 10.对比下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A.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钱币上都有汉字 C.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11.唐太宗被各少数名族称为“天可汗”,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试卷第1页,总4页 A﹒唐朝国力强大

B.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唐太宗本人的素质很高 D.唐朝的经济繁荣

12.唐朝手工业发达,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被称为世界工业珍品的是( ) A.青花瓷 B.冰裂纹瓷器 C.唐三彩 D.白瓷 13.请你猜一猜历史谜语:持久和平(打一古地名)。下列统一王朝中,定都此地的是( )

①秦朝 ②西汉 ③西晋 ④东汉 ⑤隋朝 ⑥唐朝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⑤⑥ 14.世界各国把中国人称为“唐人”开始于

A.西汉 B.秦朝 C.唐朝 D.隋朝 15.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阎立本 D.吴道子 16.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A.李白的诗集 B.韩愈的散文 C.《金刚经》 D.《大藏经》 17.下列民族中,灭掉西夏、金、南宋的是( )

A.契丹族 B.党项族 C.蒙古族 D.满族 18.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前期的

A.广东沿海 B.四川地区 C.中原地区 D.浙江沿海 19.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其中的“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哪一组人物

A.李 渊 赵 构 铁木真 B.李世民 赵匡胤 铁木真 C.唐玄宗 赵 构 忽必烈 D.李世民 赵匡胤 忽必烈 20.“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你知道其中回族是在下列哪个朝代形成的?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宋朝

21.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元朝专门设置哪一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 A.宣政院 B.伊犁将军 C.驻藏大臣 D.军机处

22. 后人仿照杜甫凭吊诸葛亮的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所写的“出师未捷身冤死,常使后人泪满襟”的诗句表达了后人对哪位历史人物的痛惜、怀念和敬仰之情?

A.文天祥 B.岳飞 C.寇准 D.秦桧

23.“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普遍使用指南针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4.下图所示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巨著。下列对该著作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由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写

C.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的历史

D.有助于后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25.《水浒》中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在北宋都城——东京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

试卷第2页,总4页 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子 D.好汉比武的擂台

二、材料题(共25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9分)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产生了许多伟大的人物,作出了许多重要的成绩。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下列历史人物的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图一中的历史人物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其在位时的年号是贞观,那么他就是谁?(1分)人们把他统治时期称为什么?(1分)其为了加强汉藏友谊,把谁嫁到了吐蕃?(1分)

(2)图二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们称她的统治为什么?(2分)

(3)图三中的历史人物远赴天竺学习佛教,他是谁?(1分)其归国后著有一部书籍名叫什么?(1分)

(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图四人物的名句,他就是谁?(1分)被后人称为什么?(1分)

27.(10分)如图,请你仔细观察下面两图,并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

一、图二分别是哪个朝代的运河?(2分)运河开凿时在位的皇帝分别是谁?(2分)

(2)如果你是唐朝的一位商人,携带货物从洛阳到江都,可能经过那几段运河?(

2试卷第3页,总4页 分)

(3)它们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各是什么?(2分)

(4)你认为大运河在当今还有作用吗?说说你的看法。(2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耨,古代锄草的农具)。民食(食:吃)鱼稻,以渔猎山伐(伐:采集)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忧:担心)冻饿,亦亡(亡:无)千金之家。

——《汉书》

材料二 江南之为国盛(盛:繁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稔:丰收)则数郡忘(忘:无)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覆:供应)衣天下。

──《宋书》

(注:《汉书》为东汉时人所撰关于两汉的历史.《宋书》主要为记叙南朝时宋的历史)

请回答:

(1)材料

一、二分别反映的是什么时期哪一地区的经济状况?(2分)

(2)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状况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这一变化对我国经济重心转移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试卷第4页,总4页

参考答案

1-5.ABBAD

6-10.CCDAD

11-15.BCDCA 16-20.CCBBC

21-25.ABBAC

26.

(1)唐太宗或李世民(1分)贞观之治(1分)文成公主(1分) (2)政启开元,治宏贞观(2分) (3)玄奘(1分)《大唐西域记》(1分) (4)李白(1分)诗仙(1分)

27.

⑴隋朝、元朝(2分)隋炀帝、元世祖(2分) ⑵通济渠、邗沟(2分)

⑶隋朝运河的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1分) 元朝运河的目的:为了南粮北运。(1分) ⑷有。(1分)如:可作为南水北调的重要途径;
可发掘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产价值;
可开发旅游资源等。(1分)

28.

(1)地区:汉代(两汉)和(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经济状况。(2分) (2)变化: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1分)

原因:南方相对安定;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
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1分,任意一点) (3)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分)

答案第1页,总1页

二年级冀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试卷(共17篇)

教学设计试卷及答案(共11篇)

小学语文教学法试卷及答案(共4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教案模板(共10篇)

计算机辅助教学试卷及答案(共14篇)

相关热词搜索: 下册 人教版 七年级 试卷 答案